专利名称:汽车安全起动摇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专用附件,一种汽车安全起动摇把。
在寒冷的北方冬季里,发动汽车常常需借助摇把。现有的汽车发动机用的摇把是用金属棒材弯制成的,在发动汽车时,一次启动不成功,常常出现发动机反转的情况,从而带动摇把反转,经常发生摇把伤人的现象。经查阅有关资料及检索专利文献,尚未发现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记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发动机反转时摇把伤人,因此设计了一种汽车安全起动摇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如下汽车安全起动摇把,主要由手柄15、摇臂16、轴9、外环7、外壳8等组成。在轴9的下方通过键1固定有摇臂16,摇臂16的右端装有手柄15,手柄15上装有外套17。在轴9的上方装有外环7,外环7内下方装有星轮5,星轮5用键11固定在轴9上。在星轮5和外环7之间装有三个滚子6和三根弹簧18,在星轮5的下方装有垫12,在垫12下方的星轮13套在轴9上,在星轮13的外部套有外环3,在外环3和星轮13之间装有三个滚子20和三根弹簧19,在外环7和外环3之间装有垫4,在外环7的外部套有外壳8,在外壳8的下端装有压盖2,在外环7的上部装有一个横轴10。星轮13的上方设有拔叉,拔叉插在星轮5和外环7之间。外环3和外壳8用销14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汽车起动过程中发动机出现反转时,本汽车安全起动摇把不会反转,因此可避免摇把反转手柄伤人事故的发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已在具体内容中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实际上是由两套超越离合器组成的。由外环7、星轮5、滚子6和弹簧18组成一套双向超越离合器;由外环3、星轮13、滚子20和弹簧19组成一套单向超越离合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用摇把发动汽车时,首先使外环7上端的横轴10与发动机伸出的轴端接合,同时使外壳8端部的方形凸台伸入汽车前保险杠的方孔内,使外壳8不能转动。摇动手柄15顺时针转动,通过轴9带动星轮5、外环7一起顺时针转动,此时星轮5与外环7为楔合状态,因此可带动发动机转动,当起动成功后,横轴10便与发动机轴端脱开,即可撤下摇把。如果起动失败,当发动机出现反转时,在横轴10与发动机轴没有脱开的情况下,外环7必然与发动机一起反转,因此也势必带动星轮5反转。但是,由于星轮13上的拔叉是插在外环7与星轮5之间的,此时拔叉将相对拔动滚子6,使外环7与星轮5由楔合状态转为分离状态。由于星轮13在逆时针转动时经滚子20与外环3形成楔合状态,因此,当出现发动机反转时就很容易地使外环7绕轴9空转,不会带动摇臂16和手柄15反转,从而可避免伤人事故的发生。
权利要求1.汽车安全起动摇把,主要由手柄15、摇臂16、轴9、外环7、外壳8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轴9的下方通过键1固定有摇臂16,摇臂16的右端装有手柄15,手柄15上装有外套17,在轴9的上方装有外环7,外环7内下方装有星轮5,星轮5用键11固定在轴9上,在星轮5和外环7之间装有三个滚子6和三根弹簧18,在星轮5的下方装有垫12,在垫12下方的星轮13套在轴9上,在星轮13的外部套有外环3,在外环3和星轮13之间装有三个滚子20和三根弹簧19,在外环7和外环3之间装有垫4,在外环7的外部套有外壳8,外壳8的下端装有压盖2,在外环7的上部装有一个横轴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起动摇把,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星轮13的上方设有拨叉,拨叉插在星轮5和外环7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起动摇把,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环3和外壳8用销14固定在一起。
专利摘要汽车安全起动摇把,主要由手柄15、摇臂16、轴9、外环7、外壳8等组成。由外环7、星轮5、滚子6和弹簧18组成一套双向超越离合器;由外环3、星轮13、滚子20和弹簧19组成一套单向超越离合器。起动汽车时将外环7端部的横轴10插入发动机轴端,摇动手柄15,经轴9带动外环7转动起动发动机,此时星轮5与外环7楔合传递动力,一旦发动机发生反转,星轮13上的拔叉可迫使星轮5与外环7脱离,从而可避免发动机带动摇把反转伤人。
文档编号F02N1/00GK2099199SQ9121980
公开日1992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7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7日
发明者李延秋, 张安, 苏志才 申请人:李延秋, 张安, 苏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