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低位热能的汽轮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9619阅读:6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高、低位热能的汽轮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利用高、低位热能的汽轮机组、系高、低位热能均可利用的蒸汽动力机。
现在的蒸汽机组以水作工质,不但因水的沸点高、无限的低位热能不能利用,而且它的废烟、废汽温度高,也浪费能源;还因水的汽化热和比热高,而耗能比高,使现在的蒸汽机热效率很低。虽然已授予我专利权的,利用低位热能的汽轮机组、能利用各种低位热能,但对高、低位热能并用的问题说的不明显,也未提及全用高位热能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只用各种低位热能、或全用各种高位热能,又可高、低位热能并用,而且热效率很高的蒸汽动力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现在的蒸汽机主要改变以下几方面一、选用沸点低、汽化热和比热低、气压高、比容大、不腐蚀金属、且价廉的物质,作此机组的工质。
这类物质有多种,其物理化学性质并不完全相同,应根据所用热源的情况进行选用;还须根据工质不同的性质及热源的特点,加以不同的构造的措施。
现将几种低沸点物质与水的部分物理化学性质列表对比于下。
这类物质中、因氮和空气(清除了杂质-即清除了沸点比氧高的水汽、碳酸气、乙炔、甲烷等、以及灰尘的空气,下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广为人知,而且价较廉,所以,现以氮和空气作此机组的工质,来说明此机组的优点和构造概况。
由上表可见,以氮或空气作此机组的工质、有以下优点。
1、能大量减耗燃料。
(一)、因氮和空气的沸点及临界温度殊低,又比同温的其他物质气压高,故可利用温度很低的热源。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热、江湖热、大气热、地热等,也可利用工业余热。在温带或热带,如利用大气热,可将氮或空气加温到-100℃左右,而产生100千克/厘米2上下的气压;如利用海洋热、江湖热,地热,可将氮或空气加热到0℃上下,产生224千克/厘米2上下的气压。(能升这样高气压的根据,详后)如利用工业余热,则可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和气压,而均不需燃料。
(二)因氮和空气非可燃物,它还可高、低位热能并用。如先以大气热将1千克液态空气加热到-100℃,再以高位热能加热到0℃,其气压可达224千克/厘米2,其体积为0.00345米3。因空气在临界温度以上已无汽化热,在临界温度以上再升温,是按其气态定容比热吸收热量。空气在0℃上下的定容比热是0.171千卡/千克,所以,只需17.1千卡热能即可加温到0℃;而将1千克水由常温加热,使它达到与上述空气相同的气压224千克/厘米2,其体积为0.003807米3,则需升温到373.566℃,需热能527.1千卡。两者相比,水比空气多耗高位热能31倍,而水汽的体积比空气仅大11%;如按同压同体积计算,水比空气多耗高位热能27倍多。
(三)因氮和空气非可燃物,也可全用高位热能。(如燃料热或高温余热)。如将1千克液氮用高位热能加热到0℃,可具有224千克/厘米2的气压,具有0.00357米3的体积,只需热量约74千卡。相当于将1千克水由常温加热到与上述氮同压所需热量527.1千卡的1/7,而其汽体体积0.003807米3,仅比同压氮气体积0.00357米3大10.7%。如按同压同体积的耗热量计算,水比氮多耗热能六倍多。如再将氮易把高位热能吸收到0℃下,而水却不能的情况考虑进去,其可节能的倍数则更高。
(四)利用火电厂的余热,可再发四到五倍的电。
现在火电厂的动力,大都是以燃料燃烧为热源的蒸汽机,而且现在的蒸汽机,都是以水作工质的。在蒸汽机作功后的蒸汽及其废烟,虽然温度下降了,但其废烟废汽中所含的热量,比燃料所产生的热量,只减少了约百分之十的散热损失和灰渣物理热损失,其余热量仍含于废烟废汽中,不过是由高位热能变为低位热能罢了。如再以本机组利用此低位热能作功,带动发电机发电,由于本机组热效率极高,故可再发原发电量四至五倍的电,而不需再耗燃料。
2、因氮或空气作本机组的工质,可不需燃料或需很少的燃料,而可无或大为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和煤灰的排放。
3、以氮或空气作本机封闭循环作功的工质,比以水作工质的开式汽轮机组,可减少净化水和化学清洗机组沉淀物的费用。而且以氮作工质,对机件无腐蚀性,以空气作工质其腐蚀性亦比水小,故机组寿命长。
所用工质氮和空气相比,氮无腐蚀性,但价较高;空气因净化成本低而价低,但微有氧化性。氮可由以空气为原料的氧气厂购买其副产品氮;空气可向此类氧气厂订购。如需用量大,氮和空气,需者均可自置设备自制。
它虽然有上述的优点,但它和其他事务一样,并非完美无缺的。如因它所用低位热能、温差小、热交换慢,其汽化过热器管束需较长,因此用材多,较庞大;还因需用价较高的耐低温金属材料,而使本机组的造价较高。其所需工质的价也较高。
二、根据工质的特性,确定机组的构造和措施。
1、搞严密封闭的工质循环作功系统。
因所采用的工质氮或空气,如其中混有凝固温度高的气体-水气、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甲浣、乙炔等,将在本机组低温部分冻结。而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转,甚至破坏机组。如混有灰尘,会堵塞工质循环作功的通路,和加速汽轮,循环泵等的磨损。还因此工质的价比水高,所以,必须搞严密封闭的工质循环作功系统,以防止外界的杂质侵入,和工质泄漏的损失。其办法是将具有严密封闭的汽化过热器,汽轮作功制冷机、容液器、工质循环泵(高压泵)截止阀,止回阀、自动调节阀、和其他控制仪器等通过或接触工质的器部件,均用管道密封连接。另外,给汽轮作功制冷机、容液器和工质循环泵,共加一个双层绝热密封箱,仅使汽轮轴输出功的一端,和工质循环泵轴接受动力的一端,以动密封件密封的伸出绝热密封箱外。并要使工质循环泵,既可用汽轮带动,也可用电动机带动。
为了避免泄漏于绝热密封箱的工质泄漏于外界,再设一绝热密封储气罐与绝热密封箱接通。在泄漏于绝热密封箱的工质,气压高于绝热储气罐时,它能自流入绝热储气罐,以降低绝热密封箱的气压。再设一自控气泵与绝热储气罐接通,在绝热储气罐的气压高于大气压时,气泵自动将绝热储气罐的工质打入汽轮作功制冷机尾部,而随作功后的工质液化而液化。
因工质氮和空气价不太高,故微量泄漏工质的损失,低于侵入杂质的危害,故宁使工质微量泄漏于外界,而绝不使外界杂质侵入。因而应使绝热密封箱和绝热储气罐的气压微高于外界,以保证工质仅可微量泄漏于外界,而外界杂质绝不能进入。
2、以制冷液化工质。
根据工质液化温度的不同,分别采取,普冷、或深冷进行液化。
因氮和空气的液化温度极低,必须进行深冷液化。关于深冷的办法是使高压工质气体在汽轮机(膨胀机)中膨胀并作外功。气体在膨胀时,借其本身所含内部热能对外作功,因而其本身强烈冷却。气体最初与最终压力差(膨胀的程度)越大,气体在膨胀时对外所作之功越多,则冷却越深。同时其初温(膨胀前的温度)越低,其终温(膨胀后的温度)也越低。这种气体冷却的方法非常有效,甚至不太大的气压,也能使氮或空气冷却至极低的温度,而转变成液体。
经汽轮机膨胀作外功,而达到液化温度的工质,经管道进入容液器。
空气和氮当初温为+30℃时,于不同初压作外功膨胀到常压的实际温度如下表(绝对气压和℃
由上表可见
(一)膨胀后的实际温度,高于理论温度,这是因为氮和空气在进行膨胀作功时,与理论过程并不完全一致,而且与外界介质进行了热交换所致。
(二)其初压低、则终温高,其初压高,则终温低。
(三)其初压越高,其终温下降比却越小。
另据实验证明,初压相同的气体,其初温低,其终温也低;而且其初温越低,其终温下降比越大。
根据上述高压气体膨胀作外功,其初压和初温的下降规律说明,以高压气体膨胀作外功,从而降温液化的方法,其液化,决定于气体的初压和初温配合的适当。如初温过低,在膨胀作功后则冻结,如初温过高,在膨胀作功后则不液化。因此,各种高压气体,只要其初温适当,都可经过膨胀作外功,达到降温液化的目的。
根据实践经验,初压为214个气压的氮,或初压为205个气压的空气,其初温均为0℃,在作外功绝热膨胀到常压时,即液化。
又因氮和空气的液化温度与其凝固温度相距较近,为了避免深冷液化时,万一发生偏离适度,造成氮或空气冻结事故,根据气体气压低,则液化温度低,而凝固温度高;气压高,则液化温度高,而凝固温度低的规律,采取适当提高初压,并在膨胀作外功时,适当留余压的办法,以使其液化温度升高些,凝固温度降低些,而使其液化温度与凝固温度相距远些,以策安全。
为了避免在深冷过程中损失冷量,要在气轮制冷机、容液器以及工质循环泵外,加上良好的绝热层。
3、提高气压,并控制初压和初温的办法(一)提高气压的办法现在以水作工质的蒸汽机,因水的临界气压高,一般是在达到一定饱和气压或达到临界气压后,进行等压过热。而本机所用工质氮或空气,临界气压低,如果采取等容升温,以提高气压,或以等压升温以增大体积,都需提高到很高的温度,不但热效率低,还受材料耐热性能的限制,而温度不能升高很多;况且如初温过高,在膨胀作功后则不能液化,故必须采取其他提高气压的办法。
因为(1)液态物质超过临界温度后,只能是气态,而且无论用多大的压力,都不可能使它们变成液态;这时的体积不管怎样缩小,总仍是气体,其性质相同于强烈后缩的气体。(2)其气压与单位容积内的质量成正比,与温度也成正比。换言之,在临界温度以上,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越多,其气压越高;温度越高,其气压也越高。
(3)又因氮和空气的临界温度均在-140℃以下,所以,以大气热或海洋江湖热,可给它加热到远高于其临界温度,其气压可提高到其密度接近其液态。
根据以上规律,本机在工质达到临界温度和临界气压后,再提高气压的办法是(1)将现在蒸汽机的汽化器和过热器,改为一体直通的汽化过热器。(2)工质循环泵以略高于所需气压的压力,给汽化过热器注液。(3)保持工质温度高于临界温度。以此办法将工质气压提高到所需的高度。
虽然热机采用高的气压能提高热效率,但由于受材料性能和加工精度的限制,目前还不宜用很高的气压。
(二)控制初压与初温配合适度的办法因为以高压气体膨胀作外功,从而降温液化的方法,其液化、决定于高压气体的初压和初温配合的适当,故需采取配合适当的办法。其办法是(1)根据需要,确定并控制工质气压。(2)根据高压气体膨胀作外功,其初压和初温下降的规律,以及此气体的初压和液化温度,确定初温并控制初温。
4、根据不同的热源,确定汽化过热器管束的长度和安放位置。
(一)如以大气热为热源,其汽化过热器应架在空气畅流的空中,但不宜过高。又因温差小,热交换慢,故应使汽化过热器的管束细长,以利受热快。
(二)如利用海洋、江湖水热,其汽化过热器应放在水面两米以下,其汽化过热器的管束亦应细长。
(三)如利用地热或工业余热,则应根据热源的具体情况,将汽化过热器置于适宜且易受热的位置。
(四)如利用高位热源(如燃料热或高温余热),则应将汽化过热器装在厂房内。为了充分利用热源,应使热源先给汽化过热器的高温部分加热,而后给低温部分加热。
(五)如果高、低位热源并用,则应将汽化过热器,靠进液一端的大部,放置在低位热源处;接近汽轮的少部分,置于高位热源处。
5、本机组处于低温的部件,应选用耐低温和超低温的材料制造。
本机组的汽轮制冷机、容液器,汽化过热器的绝大部分和工质循环泵等,都处于低温和超低温,故都要采用耐低温和超低温的材料制成。如红铜、黄铜、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及高镍合金钢等制成。
6、要适时补气。
本机组虽然是工质封闭循环,但经长期的运转后工质也要有微量的损耗,需适时补气。在汽化过热器的工质温度未降,又无其他异情时,如工质气压降低,则是机组内工质不足的表现,应即时补气。
补气时,将新气的容器与绝热储气罐接通,(与汽轮作功制冷机、容液器和工质循环泵共用的绝热密封箱相通的绝热储气罐)因新气容器内的气压都高于常压,而绝热储气罐的气压是自控微高于常压,所以,新气容器在与绝热储气罐接通后,新气能自流入绝热储气罐。又因绝热储气罐有保持其气压微高于常压的自控气泵,在新气流入而气压升高后,自控气泵则将新气打入汽轮作工制冷机后部,而随着作功后的工质气液化。
因新气的温度高于液化温度,它液化时,必须吸收旧气的冷量;为了避免新气吸收旧气冷量过多,而影响液化,所以,每次补气应量小且慢,并应采取勤补,少补的办法。
7、充气和换气。
本机在启用时,必然要充气;在经过较长时间运转后,如发现其系统内有较多杂气,灰尘时,则应利用热新气冲洗并换新气。为了使本机构造简单,运行中少出故障,本机本身不含制气和充气前的液化设备,而采取充已制好的液态气。
本机的构造及运转概况,以



图1、系本机的构造示意图。
液态工质经截止阀(1)和管道进入工质循环泵(3),再经管道和止回阀(4),进入汽化过热器(5),受热汽化并过热后,经管道和截止阀(6),进入汽轮作功制冷机(7)膨胀作功降温后,进入容液器(2)。再经管道进入工质循环泵(3)后,再行如上循环运转。
汽轮作功制冷机和工质循环泵,泄漏于绝热密封箱的工质气超过常压时,则经管道和止回阀(8)进入绝热储气罐(9)。在绝热储气罐的工质气压高于常压时,经自控气泵(10)将工质气经管道打入汽轮作功制冷机(7)的尾部,而随作功后的工质气液化,进入容液器(2)。补气时,新气经截止阀(11),进入绝热储气罐。
(12)系绝热密封箱
权利要求
1.本利用高、低位热能的汽轮机组,系蒸汽动力机。其特征是利用比现在蒸汽机所用工质-水,沸点低,气压高、耗热少的物质作工质。使工质在严密封闭的系统内循环作功。它既可只用低位热能,又可只用高位热能,还可高、低位热能并用。以膨胀作外功的制冷法液化工质。在工质临界温度以上,按所需的工质气压,给汽化过热器升压注液,并升温,以提高工质气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组,其特征是,用比水沸点低、气压高、耗热少的物质作工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组,其特征是,工质在密封的系统内循环作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组,其特征是,既可只用低位热能,又可只用高位热能,还可高、低位热能并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组,其特征是,以膨胀作外功的制冷法、液化工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组,其特征是,在工质临界温度以上,按所需的工质气压,给汽化过热器升压注液,并升温,以提高工质气压。
全文摘要
本利用高、低热能的汽轮机组,系蒸汽动力机。现在蒸汽机以水作工质,因水沸点高,低位热能不能利用;因水耗热比高,热效率很低;因它废烟,汽温度高,也浪费能源。本机以沸点低、耗热比低的物质作工质,可只用无限的低位热能,不需燃料;可高、低位热能并用,节燃料26/27;可全用高位热能,并提高热效率六倍多,且减少污染。因此类工质价较高,须在封闭系统内循环作功,以免损耗;因它沸点低,以制冷液化;因它临界气压低,在它临界温度以上,升压注液并升温,以提高气压;还依其他特点,增加措施。
文档编号F01D13/00GK1077516SQ92102410
公开日1993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16日
发明者李桂霖 申请人:李桂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