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化油器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油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在车辆引擎在急加速或高负载状况而猛摧油门时,能自动增加油汽以提供进入引擎燃烧的化油器结构。
一般机动车辆(包括机车与汽车等)化油器的功用是在供应适当比例的混合油汽,以应引擎于各种不同工作状况的需要。一般之化油器内有文氏管,当空气流经文氏管时,在文氏管喉处空气的流速增高产生真空吸力,使喷油嘴的喷油吸入而令汽油汽化并与空气混和。
然而,由于当车辆引擎有时候需要浓度较高的混合油气来运转,而常用化油器仅靠着其怠速油路并无法满足引擎实际需要,因此易造成车辆引擎启动不易、或在初启动时引擎的运转不顺、暖车时间相对较长,且更因油气燃烧不完全,不仅排出大量有害废气污染环境,也导致燃油的浪费。此外,当车辆在行进中,若驾驶突然需要急加速或在爬坡等之高负载状况而突然猛摧油门时,由于引擎的真空度会突然降低使得化油器无法提供充分的混合油汽助燃,导致引擎马力不足,其总气量也因此受到限制而降低引擎性能,而有待加以改进。
针对上述之缺点,根据学理与实际运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化油器的改进结构,该化油器可在车辆引擎在突然急加速或高负载状况而突然猛摧油门时,能自动提供额外的油汽进入引擎燃烧,使引擎初启动时可以很容易启动、运转顺畅且暖车时间较短,且车辆在突然猛摧油门时能获得浓度较高的额外油汽以增进马力。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化油器的改进结构主要是由前座、本体、后座与浮筒室组合而成,该浮筒室是设于本全下方其具有一主供油管,该本体具有一主风门以及一阻油针,该阻油针是套入浮筒室之主供油管中,借由主风门的开启与关闭,带动阻油针在主供油管中之上下移动,使浮筒室内部之燃油汽化进入化油器之本体中;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化油器之浮筒室还设有一副供油管,该副供油管是向上突出于本体一适当长度,而该本体之主风门在相对应之处设有一圆孔将副供油管套入其中,该圆孔之深度可以使主风门在完全打开时,将副供油管脱离主风门之圆孔,将浮筒室内部之燃油汽化进入化油器之本体中,以提供车辆在急加速或高负载状况时额外之油汽,进而提高引擎之输出马力。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便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特征、目的及功效。
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化油器的立体图;图2为
图1中A-A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化油器在主风门完全打开时的A-A剖面图。
请参阅
图1、图2与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化油器改进结构1一较佳实施例,其由前座2、本体3、后座4与浮筒室16构成的化油器1主体,于主体上至少包括由钢索轮5与旋叶阀门17为主所构成的可变文氏管机构、由主风门22与阻油针20为主所构成之主油路系统,该浮筒室16是设于本体3之下方,其具有一主供油管19可供阻油针20套入其中。
钢索轮5的轴心连接于化油器1内部之旋叶阀门17上,且钢索轮5并借由一连杆8连接并带动设于化油器1上部的一转轴9,该转轴9上并固设有可随转轴9转动之一第一凸轮11与一第二凸轮12。该第一凸轮11连结有一主风门连杆10可用以控制化油器1内部之主风门22的开启与关闭,由于主风门22下端与阻油针20相连接,当主风门22关闭时该阻油针20是完全套入主供油管19中,使浮筒室16内部之油汽无法进入本体3中,当主风门22开启时该阻油针20向上移动,此时燃油将会汽化并由主供油管19进入本体3中,主供油管19所供应之油量与主风门22之开启程度有关,当主风门22完全开启时油汽的供应量越大。
该第二凸轮12可接触于一摆杆14的一端,摆杆14可以其另一端的轴15为支点而枢转,该轴15是贯穿该化油器1本体3且于该轴15中设有一管状阻风门21,摆杆14并连接有一阀13(其可为一真空阀)。于化油器1上更设有一怠速调整扭7,其一端抵靠于钢索轮5上,借由旋转怠速调整扭7可调整钢索轮5的预定初始位置,钢索轮5上所设的扭力弹簧6则可提供钢索轮5回复至其初始位置。
借由一油门线钢索(图中未示)拉动钢索轮5转动,使旋叶阀门17转动改变空气流量与流速并借以控制油汽供给,而可达到可变文氏管机构之功能。同时,钢索轮5的转动将使连杆8拉动转轴9旋转,进而带动第一与第二凸轮11、12转动,第一凸轮11于是带动主风门连杆10进而将主风门22开启并带动阻油针20向上移动,达到控制主油路系统的目的;并且,第二凸轮12的转动则驱使摆杆14摆转进而转动该轴15所构成的管状阻风门21,可在车辆高速行驶(例如机车行驶时速在60km以上)油门大开时(钢索轮5转动角度大时)开启使额外的空气进入化油器1中以应所需。
本实用新型之特征在于该化油器1之浮筒室16还设有一副供油管18,该副供油管18是向上突出于本体3一适当长度,而该本体3在与该副供油管18相对应之处设有一圆孔25,当主风门22关闭时该圆孔25可以将副供油管18完全套入,使浮筒室16内部之油汽无法由副供油管18进入化油器1之本体3中,当然油汽也无法由主供油管19进入化油器1之本体3中,该圆孔25之深度是可以使主风门22在接近完全打开时,将副供油管18脱离主风门22之圆孔25,因此当主风门22接近完全打开时,浮筒室16内部之油汽不但可以由主供油管19进入化油器1之本体3中,也可以由副供油管18进入化油器1之本体3中,但是,当主风门22未完全打开时,浮筒室16内部之油汽只能由主供油管19进入化油器1之本体3中,而无法由副供油管18进入化油器1之本体3中。
因此,当车辆在突然遇到急加速或高负载状况,往往需要猛摧油门以加强引擎输出马力,此时由副供油管18所提供之额外油汽可以使引擎在燃烧时得到额外浓度较高之油汽,其在燃烧时爆发瞬间超强马力,以达到符合驾驶员因为需要大量马力而猛催油门之要求,使得化油器1可以获得充分的混合油汽助燃,而不会有引擎马力不足的现象产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之化油器的改进结构,是借由副供油管所提供之额外油汽,即在摧油门时可达到辅助供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只用作说明而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所实施之范围。因此,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之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化油器的改进结构,该化油器之主体是由前座、本体、后座与浮筒室组合而成,该浮筒室是设于本体下方其具有一主供油管,该本体具有一主风门以及一阻油针,该阻油针是套入浮筒室之主供油管中,借由主风门的开启与关闭,带动阻油针在主供油管中之上下移动,使浮筒室内部之油汽进入化油器之本体中,其特征在于该化油器之浮筒室还设有一副供油管,该副供油管是向上突出于本体一适当长度,而该本体之主风门在与该副供油管相对应之处设有一圆孔将副供油管套入其中,该圆孔之深度可以使主风门在接近完全打开时,将副供油管脱离主风门之圆孔,使该副供油管将浮筒室内部之燃油汽化进入化油器之本体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设定该圆孔之深度以使主风门在未完全打开时,该副供油管是套在主风管之圆孔中,使浮筒室内部之油汽无法由副供油管进入化油器之本体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化油器是应用于一般机动车辆的化油器,可提供适当比例之混合油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化油器本体是由一钢索轮与一旋叶阀门为主所构成之可变文氏管机构,以及由一主风门与一阻油针为主所构成之主油路系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化油器还包括一油门线钢索,拉动油门线钢索可带动钢索轮转动,旋叶阀门随之转动即改变空气流量与流速以控制油汽之供给。
专利摘要一种化油器的改进结构,由前座、本体、后座与浮筒室组合而成,该化油器之浮筒室还设有一副供油管,该副供油管是向上突出于本体一适当长度,而该本体之主风门在相对应之处设有一圆孔将副供油管套入其中,该圆孔之深度可以使主风门在完全打开时,将副供油管脱离主风门之圆孔,使浮筒室内部之燃油汽化可以由副供油管进入化油器之本体中,以提供车辆在急加速或高负载状况时额外之油汽,进而提高引擎之输出马力。
文档编号F02M7/00GK2391993SQ99249460
公开日2000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2日
发明者黄文贤 申请人:扬崴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