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调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8528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压力调整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调整装置,即使在燃料利用装置中每单位时间内的燃料利用量较少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止回阀充分地开阀。压力调整装置(5)包括:壳体(12、14);上游侧压力室(UP),其与供给路径的比止回阀靠上游的部分连通;下游侧压力室(LP),其与供给路径的比止回阀靠下游的部分连通,其与上游侧压力室(UP)之间的连通被阻断;阀芯(18),其利用承压面(44)承受上游侧压力室(UP)内的燃料的压力,其在开阀状态和闭阀状态之间切换;排出路径(50),其在开阀状态的情况下与下游侧压力室(LP)连通,将在开阀状态的情况下从下游侧压力室(LP)流入的燃料排出;以及喷射泵(60),其在排出路径(50)上缩小排出路径(50)的流路面积。
【专利说明】
压力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涉及一种与连结燃料供给装置和燃料利用装置的供给路径连接的压力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从能够改变每单位时间的喷出量的燃料栗单元向发动机供给燃料的技术。在燃料栗单元和发动机之间的供给路径上配置有止回阀。止回阀在从燃料栗单元朝向发动机侧的燃料供给方向上开阀,在相反的方向上闭阀。在供给路径上连接有调压器。
[0003]调压器包括与供给路径的比止回阀靠下游侧的部分连接的导入侧通路、通过三通阀与供给路径的比止回阀靠上游侧的部分连接的操作压力供排通路、以及用于向燃料箱排出燃料的排出通路。三通阀切换为将供给路径的比止回阀靠上游侧的部分与操作压力供排通路连通的供给状态和将操作压力供排通路与燃料箱内连通的排出状态。导入侧通路、操作压力供排通路以及排出通路在阀芯开阀时互相连通,在阀芯闭阀时互相阻断。阀芯在三通阀为供给状态时承受导入侧通路内的燃料的压力和操作压力供排通路内的燃料的压力,在三通阀为排出状态时承受导入侧通路内的燃料的压力。其结果,在三通阀为供给状态的情况下,在供给路径内的压力比较低的状态下阀芯开阀。上述技术是通过将三通阀切换为供给状态和排出状态来调整供给路径内的压力的技术。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2 — 2023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7]在发动机等燃料利用装置中,在每单位时间的燃料利用量较少的情况下,止回阀并不充分地开阀,会引起异常噪声、止回阀磨损。
[0008]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一种即使在燃料利用装置中每单位时间内的燃料利用量较少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止回阀充分地开阀的技术。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技术涉及一种压力调整装置,其与连结每单位时间内的供给量能够变化的燃料供给装置和燃料利用装置的供给路径连接。在供给路径上配置有止回阀,该止回阀容许燃料从燃料供给装置朝向燃料利用装置流动,禁止燃料在供给路径中从燃料利用装置朝向燃料供给装置流动。压力调整装置包括壳体、压力室、连通室、阀芯、排出路径以及节流部。压力室配置在壳体内,与供给路径的比止回阀靠燃料供给装置侧的部分连通。连通室配置在壳体内,与供给路径的比止回阀靠燃料利用装置侧的部分连通,该连通室与压力室之间的连通被阻断。阀芯配置在壳体内,利用第I承压面承受压力室内的燃料的压力,该阀芯在开阀状态和闭阀状态之间切换。排出路径在阀芯为开阀状态的情况下与连通室连通,将在阀芯为所述开阀状态的情况下从连通室流入的燃料排出到壳体外。排出路径与压力室之间被阻断。节流部在排出路径上缩小排出路径的流路面积。
[0011]在上述结构中,阀芯承受止回阀的上游侧的燃料的压力而从闭阀状态切换为开阀状态。其结果,在阀芯为开阀状态的情况下,供给路径内的燃料从止回阀的下游侧经由连通室到达排出路径。利用该结构,即使在燃料利用装置中每单位时间内的燃料使用量较少的情况下,比在燃料利用装置中利用的燃料利用量量大的燃料也能够通过止回阀。其结果,即使在燃料利用装置中每单位时间内的燃料使用量较少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止回阀充分地开阀。
【附图说明】
[0012]图1表示燃料供给系统的概略图。
[0013]图2表示第I实施例的闭阀状态的压力调整阀的纵剖视图。
[0014]图3表示第I实施例的开阀状态的压力调整阀的纵剖视图。
[0015]图4表示第2实施例的闭阀状态的压力调整阀的纵剖视图。
[0016]图5表示第3实施例的开阀状态的压力调整阀的纵剖视图。
[0017]图6表示第4实施例的闭阀状态的压力调整阀的纵剖视图。
[0018]图7表示变形例的闭阀状态的压力调整阀的纵剖视图。
[0019]图8表示第5实施例的闭阀状态的压力调整阀的纵剖视图。
[0020]图9表示第6实施例的闭阀状态的压力调整阀的纵剖视图。
[0021]图10表示第7实施例的闭阀状态的压力调整阀的纵剖视图。
[0022]图11表示变形例的燃料供给系统的概略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燃料供给系统;5、压力调整装置;10、压力调整阀;12、14、壳体;18、阀芯;44、承压面;50、排出路径;60、喷射栗;200、300、密封构件;800、隔膜;EN、发动机;FP、燃料栗;FT、燃料箱;LU下游侧线路;LP、下游侧压力室;PC、栗控制器;PS、压力传感器;SL、供给路径;SLl、上游路径;SL2、下游路径;UL、上游侧线路;UP、上游侧压力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列举以下说明的实施例的主要特征。另外,以下所记载的技术要素是各自独立的技术要素,单独地或者利用各种组合发挥技术可用性。
[0026](特征I)在压力调整装置中,也可以是,阀芯与第I承压面一体地连结,包括配置在连通室和排出路径之间的阀部。利用该结构,能够将阀芯做成简单的结构。
[0027](特征2)在压力调整装置中,阀芯也可以在壳体内沿着壳体的内周面滑动。壳体也可以包括在阀芯为开阀状态的情况下与阀芯抵接的抵接部。抵接部也可以配置在阀芯的下游侧,具有配置在阀芯和壳体之间的滑动部位的下游侧的密封构件。利用该结构,在开阀状态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燃料通过壳体和阀芯之间的滑动部分漏出到壳体外。
[0028](特征3)压力调整装置也可以包括连结壳体的内周面和阀芯且承受所述压力室内的燃料的压力而挠曲的挠性构件。也可以利用壳体、挠性构件以及阀芯划定压力室。利用该结构,能够在将压力室维持液密的同时将阀芯以能够相对于壳体移动的方式配置。
[0029](特征4)在压力调整装置中,节流部也可以具有喷射栗,该喷射栗利用从排出路径流入的燃料的流速来抽吸外部的燃料并将所抽吸的外部的燃料喷出到外部。利用该结构,节流部能够利用从压力调整装置排出的燃料来发挥喷射栗的功能。
[0030](特征5)压力调整装置也可以包括排出路径侧溢流阀,该排出路径侧溢流阀配置在壳体内且用于调整排出路径内的燃料的压力。利用该结构,可以不在排出路径的中间位置与壳体分开地配置溢流阀。
[0031](特征6)压力调整装置也可以包括用于调整压力室内的燃料的压力的压力室侧溢流阀。利用该结构,在与燃料利用装置所利用的燃料量相比较从燃料栗大量地喷出燃料的情况下,通过从压力室侧溢流阀排出燃料,燃料栗、供给路径的配管内的燃料成为高压,能够减轻对燃料栗、供给路径的配管施加的负荷。
[0032](特征7)在压力调整装置中,阀芯也可以包括用于承受连通室内的燃料的压力的第2承压面。第I承压面也可以大于第2承压面。利用该结构,在供给路径的比止回阀靠下游侧的部分内的燃料的压力成为比较高的压力的情况下,即使在供给路径的比止回阀靠上游侧的部分内的燃料的压力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阀芯从闭阀状态切换为开阀状态。其结果,在燃料利用装置停止利用燃料的期间里,能够将供给路径的比止回阀靠下游侧的部分内的燃料的压力维持在阀芯不会被切换为开阀状态的程度的压力。
[0033](第I实施例)
[003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压力调整装置5可应用于向汽车等车辆的发动机EN(燃料利用装置的一个例子)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系统1(燃料供给装置的一个例子)。燃料供给系统I包括燃料箱FT、燃料栗FP、供给路径SL、止回阀CV以及栗控制器PC。在燃料供给系统I中,利用燃料栗FP向发动机EN供给被储存在燃料箱FT中的燃料。燃料栗FP收容在储备杯(日文:yf—文力、;/7°)RC内。燃料栗FP使储备杯RC内的燃料升压,将升压了的燃料喷出到供给路径S。
[0035]流入到供给路径SL的燃料通过配置在供给路径SL上的止回阀CV而被供给到高压栗HP。止回阀CV在燃料从燃料栗FP向发动机EN流动的情况下开阀,容许燃料流动。另一方面,止回阀CV在燃料从发动机EN向燃料栗FP流动的情况下闭阀,禁止燃料流动。高压栗HP使从供给路径SL供给来的燃料升压,将其供给到发动机EN的输送管DP。利用压力传感器PS检测供给路径SL内的燃料的压力。输送管DP将燃料供给到喷射器IN。喷射器IN将燃料喷射到发动机EN的进气路径或气缸内。其结果,驱动发动机EN。
[0036]利用ECU(Engine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的缩写)2控制发动机ENaECU〗与油门开度等驾驶人员对车辆进行的操作相配合地控制发动机EIECU2自压力传感器PS获取供给路径SL内的燃料的压力。ECU2控制燃料栗FP,从而与发动机EN的驱动相配合地供给适当量的燃料。具体地讲,ECU2向栗控制器PC发送与应当向发动机EN供给的燃料量相应的信号。栗控制器PC对燃料栗FP施加与自ECU2接收的信号相应的驱动电压。
[0037]根据从栗控制器PC施加的驱动电压驱动燃料栗FP。在燃料栗FP中,燃料栗FP内的马达的转速与驱动电压相应地变化。其结果,在燃料栗FP中,每单位时间内喷出的燃料量与驱动电压相应地变化。由此,燃料供给系统I能够改变每单位时间内供给到供给路径SL的燃料供给量。
[0038]燃料供给系统I还包括压力调整装置5。压力调整装置5配置在燃料箱FT内。压力调整装置5包括压力调整阀1、排出路径50以及喷射栗60。
[0039 ] 压力调整阀1与供给路径SL连接。如图2所示,压力调整阀10包括壳体12、14、阀芯18以及螺旋弹簧16。通过对不锈钢等金属板进行成形来制作壳体12。壳体12整体具有相同的板厚。在壳体12中,从图2的下端向上端按顺序连续地配置5个区域12a?12e。以下,以图2的上下方向为基准地规定上下。
[0040]区域12a位于壳体12的最下端。区域12a具有具备底部的圆筒形状。在区域12a的底部配置有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区域12a的底部的导入口 40。
[0041]在区域12a的上端连结有区域12b。区域12b具有具备底部的圆筒形状。区域12b具有比区域12a的直径大的直径。在区域12b的底部配置有与区域12a的上端连通的开口。
[0042]在区域12b的上端连结有区域12c。区域12c具有具备底部的圆筒形状。区域12c具有比区域12b的直径大的直径。在区域12c的底部配置有与区域12b的上端连通的开口。在区域12c的上端连结有区域12d。区域12d具有具备底部的圆筒形状。区域12d具有比区域12c的直径大的直径。在区域12d的底部配置有与区域12c的上端连通的开口。在区域12d的底部的外周端附近配置有多个连通孔30。连通孔30贯穿区域12d的底部。
[0043]在区域12d的上端连结有区域12e。区域12e的下端部的外形具有朝向上方而外径变大的圆台状。区域12e的内径与外径相配合地朝向上方而变大。区域12e的上端部具有圆筒形状。区域12a?12e由相同的材料一体地形成。区域12a?12e配置在同心轴上。
[0044]在区域12e的上端载置有壳体14。通过将壳体12的上端向内侧弯折而将壳体14夹持于壳体12。壳体14相对于壳体12固定。壳体14的下端配置在壳体12的内部,位于与区域12c的上端大致相同的高度。壳体14的上端自壳体12的上端开口 20向上方突出。
[0045]通过对不锈钢等金属板进行成形来制作壳体14。壳体14整体具有相同的板厚。在壳体14中,从下端向上端按顺序连续地配置有3个区域14a?14c。
[0046]区域14a位于壳体14的最下端。区域14a具有具备底部的圆筒形状。区域14a与区域12a?12e配置在同轴上。区域14a的外周的半径小于区域12c的内周的半径。具体地讲,区域14a的外周的半径比区域12c的内周的半径小与后述的阀芯18的板厚相同长度的量。
[0047]在区域14a的底部配置有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壳体14的开口 28。开口 28大于导入口40。区域14a的下端位于与区域12c的上端大致相同的高度。区域14a的上端在区域12d的上下方向上位于中间位置。
[0048]在区域14a的上端连结有区域14b。区域14b具有具备底部的圆筒形状。区域14b具有比区域14a的直径大的直径。在区域14b的底部配置有与区域14b的上端连通的开口。区域14b的上端自壳体12的上端开口 20向上方突出。
[0049]在区域14b的上端连结有区域14c。区域14c具有圆环形状。区域14c自区域14b的上端向外侧以凸缘状配置。在区域14c的外周端配置有插入部14d。插入部14d自区域14c的外周端向下方延伸,从上方向下方地通过上端开口 20 ο插入部14d的下端向外侧扩展,被壳体12夹持。区域14a?14c和插入部14d由相同的材料一体地形成。区域14a?14c和插入部14d配置在同心轴上。
[0050]在壳体12、14之间配置有阀芯18。阀芯18从下端向上端按顺序由3个区域18a?18c构成。阀芯18能够在壳体12、14之间沿上下方向移动。区域18a位于阀芯18的最下端。区域18a具有具备底部的圆筒形状。区域18a与区域12a配置在同轴上。区域18a具有比区域12a的直径大的直径。在阀芯18位于最下位置的状态下,区域18a的底部的下表面抵接于壳体12的区域12b的底部的上表面,封闭区域12a的上端开口。由此,利用区域18a的底部和区域12a划定下游侧压力室LP。区域18a配置在区域12b和区域12c内。区域18a的外周面与区域12b的内周面以及区域12c的内周面分开。
[0051]在区域18a的上端连结有区域18b。区域18b具有具备底部的圆筒形状。区域18b具有比区域18a的直径大的直径。在区域18b的底部配置有与区域18a的上端连通的开口。此夕卜,在区域18b的底部的外周端附近配置有多个连通孔36。连通孔36贯穿区域18b的底部。由此,比阀芯18靠上方的空间通过连通孔36与由区域12b、12c、18a、18b划定的空间连通。将通过连通孔36连通的空间统称作空间41。
[0052]区域18b的外周面在周向的全长的范围内与区域12c的内周面面接触。此外,在比区域18b与区域12c之间的接触位置靠上方的位置,区域18b的内周面在周向的全长的范围内与区域14a的外周面面接触。在阀芯18上下移动的情况下,区域18b的外周面和区域12c的内周面在滑动位置SPl处滑动,区域18b的内周面和区域14a的外周面在滑动位置SP2处滑动。区域18b的上端位于区域12d的中间位置。
[0053]在区域18b的上端连结有区域18c。区域18c具有具备底部的圆筒形状。区域18c具有比区域18b的直径大的直径。在区域18c的底部配置有与区域18b的上端连通的开口。区域18c的外周面在周向的全长的范围内与区域12d的内周面面接触。在阀芯18上下移动的情况下,区域18c的外周面和区域12d的内周面在滑动位置SP3处滑动。区域18c的底部下表面在整个面的范围内与区域12d的底部上表面分开地配置。其结果,在阀芯18的外侧,利用区域18b、18c和区域12d划定有圆筒形状的上游侧压力室UP。
[0054]壳体12、14内的空间被阀芯18分割为下游侧压力室LP、上游侧压力室UP、空间42以及空间41。空间42位于区域18c的上方。利用区域12e、区域14a?14c以及区域18c划定空间42。空间42与空间41之间在滑动位置SP2处被阻断,空间42与上游侧压力室UP之间在滑动位置SP3处被阻断。此外,空间42通过形成在区域14c中的连通孔22和上端开口 20而与燃料箱FT内连通。因此,空间42内的压力与燃料箱FT内的气体压力相等。空间42与上游侧压力室UP之间在滑动位置SP3处被阻断。
[0055]在区域18c的内周侧配置有螺旋弹簧16。螺旋弹簧16在空间42内配置在阀芯18和壳体14之间。螺旋弹簧16的下端抵接于区域18c的底部上表面。螺旋弹簧16的上端抵接于壳体14的区域14c的下表面。螺旋弹簧16对阀芯18相对于壳体14向下方施力。由此,区域18a的底部下表面按压于区域12b的底部上表面而面接触。
[0056]在区域18a的底部下表面按压于区域12b的底部上表面的状态下,由区域12a和区域18a划定的下游侧压力室LP和空间41之间被阀芯18阻断。将区域18a的底部下表面按压于区域12b的底部上表面的状态称作闭阀状态。另外,像之后详细说明的那样,将区域18a的底部下表面和区域12b的底部上表面分开而下游侧压力室LP和空间41连通的状态称作开阀状
??τ O
[0057]压力调整阀10通过上游侧线路UL以及下游侧线路LL与供给路径SL连通。上游侧线路UL与供给路径SL中的比止回阀CV靠上游侧的部分、即燃料栗FP侧的上游路径SLl连通。下游侧线路LL与供给路径SL中的比止回阀CV靠下游侧的部分、即发动机EN侧的下游路径SL2连通。
[0058]上游侧线路UL夹着O形密封圈32安装在壳体12的区域12e。上游侧线路UL通过连通孔30与上游侧压力室UP连通。在上游侧线路UL的内侧配置有下游侧线路LL。下游侧线路LL夹着O形密封圈34安装在区域12b、12c。下游侧线路LL通过导入口 40与下游侧压力室LP连通。
[0059]压力调整阀10还与排出路径50连通。排出路径50插入到壳体14内,其夹着O形密封圈26安装在壳体14上。排出路径50与空间41连通。即,排出路径50内的燃料的压力与空间41内的燃料的压力一致。
[0060]在排出路径50的端部配置有喷射栗60。喷射栗60利用从排出路径50供给来的燃料的流速而将储备杯RC外的燃料送入到储备杯RC内。喷射栗60的流路面积缩得小于排出路径50的流路面积。其结果,喷射栗60内的燃料的流速上升,能够将储备杯RC外的燃料送入到储备杯RC内。
[0061](压力调整装置5的动作)
[0062]接着,说明压力调整装置5的动作。在驱动燃料栗FP的状况下,从燃料栗FP喷出来的燃料经由供给路径SL被供给到发动机EN。利用在供给路径SL中流动的燃料使止回阀CV开阀。上游路径SLl通过上游侧线路UL与上游侧压力室UP连通。因而,上游路径SLl内的燃料的压力和上游侧压力室UP内的燃料的压力一致。作为阀芯18的区域18c的底部下表面的承压面44承受上游侧压力室UP内的燃料的压力。承压面44在阀芯18的外缘附近绕阀芯18—周。由此,利用上游侧压力室UP内的燃料的压力使上游侧压力室UP和空间42之间产生压力差,对承压面44施加朝上的力。
[0063]下游路径SL2通过下游侧线路LL与下游侧压力室LP连通。因而,下游路径SL2内的燃料的压力和下游侧压力室LP内的燃料的压力一致。作为阀芯18的区域18a的底部下表面的承压面38承受下游侧压力室LP内的燃料的压力。由此,利用下游侧压力室LP内的燃料的压力对承压面38施加朝上的力。另外,承压面38的面积小于承压面44的面积。
[0064]在止回阀CV开阀的期间里,上游路径SLl内的燃料的压力和下游路径SL2内的燃料的压力一致。因此,上游侧压力室UP内的燃料的压力和下游侧压力室LP内的燃料的压力一致。即使上游侧压力室UP内的燃料和下游侧压力室LP内的燃料一致,利用上游侧压力室UP内的燃料的压力对承压面44施加的力也大于利用下游侧压力室LP内的燃料的压力对承压面38施加的力。如图3所示,在对承压面44施加的力和对承压面38施加的力的合力大于螺旋弹簧16对阀芯18加载的作用力的情况下,压力调整阀10从闭阀状态转换到开阀状态。其结果,由于上游侧压力室UP的容积增加,因此,上游侧线路UL内的燃料流入到上游侧压力室UP。由于上游侧压力室UP不与除上游侧线路UL之外的部件连通,因此,在向上游侧压力室UP填充满燃料时,燃料不从上游侧线路UL流入。
[0065]在压力调整阀10为开阀状态的情况下,下游侧压力室LP和空间41连通。由此,供给路径SL和排出路径50连通,从燃料栗FP喷出来的燃料的一部分经由供给路径SL、压力调整阀10以及排出路径50到达喷射栗60。其结果,在压力调整阀10为开阀状态时,燃料栗FP喷出比发动机EN所利用的燃料量大的燃料。另外,喷射栗60的流路面积比较小,决定每单位时间内能够喷出的燃料量的上限(例如每I小时20升?30升)。因此,在压力调整阀10为开阀状态时,燃料栗FP通过每单位时间内向供给路径SL供给由喷射栗60喷出的燃料量以上的燃料,能够向发动机EN供给燃料。
[0066]假设未配置压力调整装置5,则在发动机EN的每单位时间内的燃料利用量较少的情况、例如车辆停止时的怠速、低速行驶的情况下,从燃料栗FP供给到供给路径SL的燃料量变少。其结果,止回阀CV并不充分地开阀而反复开闭。其结果,自止回阀CV产生异常噪声、或者止回阀CV的磨损变剧烈。
[0067]另一方面,在使用压力调整装置5时,在从燃料栗FP喷出来的燃料量较少、供给路径SL内的燃料的压力较低的情况下,由于承压面44的面积比较大,因此,也利用与上游路径SLl连通的上游侧压力室UP内的燃料的压力使阀芯18成为开阀状态。其结果,使发动机EN所利用的燃料和排出到排出路径50的燃料合在一起的量的燃料通过止回阀CV。利用该结构,能够将止回阀CV充分地开阀。由此,能够减少来自止回阀CV的异常噪声、止回阀CV的磨损。
[0068]接着,在从驱动车辆的驱动状态转换到车辆停止而发动机EN不利用燃料的停止状态时,栗控制器PC执行供给路径SL内的残留燃料的升压处理。在供给路径SL内的燃料的压力较低的情况下,由于在高压栗HP中产生的热使位于高压栗HP附近的燃料升温,在燃料内产生气泡的可能性升高。升压处理是在燃料栗FP停止的期间里抑制下游路径SL2内的燃料的压力下降的处理。
[0069]具体地讲,在车辆从驱动状态转换到停止状态时,栗控制器PC驱动燃料栗FP,向供给路径SL供给燃料。此时,压力调整装置5的阀芯18被维持在开阀状态。由于喷射栗60的每单位时间内的喷出量是预先决定的,因此,在来自燃料栗FP的燃料喷出量上升时,供给路径SL内的燃料的压力上升。栗控制器PC在以预定转速驱动燃料栗FP预定期间之后使燃料栗FP停止。在燃料栗FP停止的状态下,上游路径SLl、上游侧线路UL、上游侧压力室UP以及排出路径50各自的燃料的压力下降到燃料箱FT内的内压。
[0070]另一方面,燃料在供给路径SL中不从燃料栗FP朝向发动机EN流动,止回阀CV闭阀。因此,下游路径SL2和下游侧线路LL各自的燃料的压力不下降到燃料箱FT内的内压。另一方面,下游路径SL2以及下游侧线路LL与下游侧压力室LP连通。因此,在下游路径SL2和下游侧线路LL内的燃料的压力为预定的压力以上的情况下,自下游侧压力室LP内的燃料对承压面38施加的力高于螺旋弹簧16的作用力,压力调整阀10被维持在开阀状态。另一方面,在下游路径SL2和下游侧线路LL内的燃料的压力达到预定的压力时,自下游侧压力室LP内的燃料对承压面38施加的力低于螺旋弹簧16的作用力。由此,压力调整阀10成为闭阀状态,能够防止下游路径SL2和下游侧线路LL内的燃料被排出到排出路径50。其结果,下游路径SL2和下游侧线路LL内的燃料的压力被维持在预定的压力。利用该结构,在燃料栗FP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能够将下游路径SL2内的燃料的压力维持在目标压力。由此,能够抑制下游路径SL2内的燃料产生气泡。
[0071](第2实施例)
[0072]参照图4说明与第I实施例的不同点。在第2实施例中,压力调整阀10的结构与第I实施例的压力调整阀10有所不同。第2实施例的压力调整阀10在阀芯18的区域18a的底部下表面安装有密封构件200。密封构件200利用橡胶等材料来制作。密封构件200具有圆环形状。密封构件200在阀芯18为闭阀状态的情况下抵接于壳体12的区域12b的底部上表面。利用该结构,在阀芯18为闭阀状态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燃料从下游侧压力室LP漏出到空间41。
[0073](第3实施例)
[0074]参照图5说明与第I实施例的不同点。在第3实施例中,压力调整阀10的结构与第I实施例的压力调整阀10有所不同。第3实施例的压力调整阀10在壳体14的区域14b的底部下表面安装有密封构件300。密封构件300利用橡胶等材料来制作。密封构件300具有圆环形状。密封构件300在阀芯18为开阀状态的情况下抵接于阀芯18的区域18c的底部上表面。利用该结构,能够抑制燃料从空间41通过阀芯18和壳体14的滑动位置SP2流出到空间42。
[0075]第3实施例的压力调整阀10还在壳体12的插入部14d的底部下表面安装有密封构件302。密封构件302利用橡胶等材料来制作。密封构件302具有圆环形状。密封构件302在阀芯18为开阀状态的情况下抵接于阀芯18的上端。利用该结构,能够抑制燃料从上游侧压力室UP通过阀芯18和壳体12的滑动位置SP3流出到空间42。
[0076](第4实施例)
[0077]参照图6说明与第I实施例的不同点。第3实施例的压力调整装置5包括溢流阀400。溢流阀400安装在排出路径50上。
[0078]溢流阀400包括外壳402、阀芯406以及螺旋弹簧404。外壳402在其上端附近固定在排出路径50上。外壳402从壳体14的上端起通过排出路径50内而配置在压力调整阀10内。夕卜壳402具有在压力调整阀10内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外壳402的下端配置在壳体14的下端。在外壳402的下端配置有阀芯406。阀芯406具有球形状。阀芯406配置在贯穿孔426上,该贯穿孔426配置在壳体14的下端。在阀芯406的上端配置有螺旋弹簧404。螺旋弹簧404在外壳402内沿上下方向延伸。螺旋弹簧404对阀芯406朝向贯穿孔426施力。由此,贯穿孔426被阀芯406封闭。
[0079]在阀芯18为开阀状态的情况下,空间41的压力、即供给路径SL内的压力达到预定的压力时,阀芯406自贯穿孔426离开,贯穿孔426被敞开。其结果,空间41内的燃料在外壳402内从下方向上方通过,被从外壳402内的上端排出到燃料箱FT内。利用该结构,能够防止供给路径SL内的燃料的压力成为高压。此外,在阀芯18为开阀状态时,空间41内的燃料通过贯穿壳体14的区域14a的底部的贯穿孔428到达排出路径50。
[0080]另外,如图7所示,溢流阀400的外壳402也可以与排出路径50—体地形成。
[0081]此外,用于调整供给路径SL内的燃料的压力的溢流阀并不限定于溢流阀400。例如溢流阀也可以与压力调整装置5分开地配置。
[0082](第5实施例)
[0083]参照图8说明与第I实施例的不同点。在第5实施例中,压力调整阀10的结构与第I实施例的压力调整阀10有所不同。第5实施例的压力调整阀10包括溢流阀600。溢流阀600配置在阀芯18的区域18c的底部上表面和螺旋弹簧16之间。溢流阀600利用螺旋弹簧16对区域18c的底部向贯穿孔602的上端施力。贯穿孔602将上游侧压力室UP和空间42连通。溢流阀600被螺旋弹簧16施力,将贯穿孔602封闭。在上游侧压力室UP内的燃料的压力、即供给路径SL内的燃料的压力达到预定的压力时,溢流阀600自贯穿孔602离开,贯穿孔602被敞开。其结果,如图8的箭头所示,上游侧压力室UP内的燃料从下方向上方通过空间42,被从连通孔22排出到燃料箱FT内。
[0084]承受上游侧压力室UP内的燃料的压力的溢流阀600的承压面的面积小于承压面44的面积。因此,阀芯18转换到开阀状态时上游侧压力室UP内的燃料的压力小于溢流阀600自贯穿孔602离开时上游侧压力室UP内的燃料的压力。因此,对于溢流阀600自贯穿孔602离开的状况,阀芯18为开阀状态,是从燃料栗FP向发动机EN供给燃料的状况。利用该结构,在从燃料栗FP向发动机EN供给燃料的状况下,能够防止供给路径SL内的燃料的压力成为高压。
[0085](第6实施例)
[0086]参照图9说明与第I实施例的不同点。在第6实施例中,压力调整阀10的结构与第I实施例的压力调整阀10有所不同。第6实施例的压力调整阀10包括溢流阀700。溢流阀700配置在壳体14上。
[0087]溢流阀700包括外壳702、阀芯706以及螺旋弹簧704。外壳702与壳体14一体地形成。外壳702具有从壳体14的区域14a的底部向上方延伸的圆筒形状。外壳702贯穿排出路径50,突出到压力调整装置5外部。在外壳702的下端配置有阀芯706。阀芯706具有球形状。阀芯706配置在贯穿孔708上,该贯穿孔708配置在阀芯18的区域18a的底部。在阀芯706的上端配置有螺旋弹簧704 ο螺旋弹簧704在外壳702内沿上下方向延伸。螺旋弹簧704对阀芯706朝向贯穿孔708施力。由此,贯穿孔708被阀芯706封闭。
[0088]在下游侧压力室LP内、即供给路径SL内的压力达到预定的压力时,阀芯706自贯穿孔708离开,贯穿孔708被敞开。其结果,下游侧压力室LP内的燃料从下方向上方通过外壳702内,被从外壳702内的上端排出到燃料箱FT内。利用该结构,在阀芯18为闭阀状态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供给路径SL内的燃料的压力成为高压。例如在栗控制器执行升压处理时,在阀芯18被维持在闭阀状态的状态下能够将供给路径SL内的燃料排出到燃料箱FT。
[0089]另外,在阀芯18为开阀状态的情况下,空间41内的燃料通过贯穿壳体14的区域14a的底部的贯穿孔728到达排出路径50。
[0090](第7实施例)
[0091]参照图10说明与第I实施例的不同点。在第7实施例中,压力调整阀10的结构与第I实施例的压力调整阀10有所不同。此外,阀芯18与第I实施例相比较没有配置区域18c。第7实施例的压力调整阀10在阀芯18的区域18b的外周侧配置有隔膜800。隔膜800具有圆环形状。隔膜800的内周缘固定在阀芯18上。隔膜800的外周缘被壳体12夹持。隔膜800构成上游侧压力室UP的上表面。在该结构中,利用隔膜800、阀芯18以及壳体12划定上游侧压力室UP。隔膜800承受上游侧压力室UP内的燃料的压力而向上方挠曲。其结果,由此,阀芯18从闭阀状态转换到开阀状态。
[0092]此外,壳体12和壳体14 一体地形成。
[0093]利用该结构,能够利用隔膜800将上游侧压力室UP和空间42隔离。其结果,能够在将上游侧压力室UP维持液密的同时将阀芯18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配置。
[0094]以上,详细地说明了本発明的实施方式,但它们只是例示,而并不是用于限定权利要求书。在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技术中包含对以上例示的具体例子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变更而成的技术。
[0095]例如,上述第2实施例的密封构件200也可以安装在其他实施例的阀芯18上。此外,也可以在其他实施例的壳体14上配置有上述密封构件300、302中的至少任I个。
[0096]并且,也可以在I个压力调整装置5上配置有上述第4实施例?第6实施例所述的各溢流阀400?600中的两个以上溢流阀。此外,也可以在第7实施例所述的压力调整装置5上配置有第4实施例?第6实施例所述的各溢流阀400?600中的I个以上溢流阀。
[0097]此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燃料供给系统I包括高压栗HP。但是,如图11所示,燃料供给系统I也可以不包括高压栗HP。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压力传感器PS配置在输送管DP上,用于检测输送管DP内的燃料的压力。利用该结构,也能够起到与上述各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0098]此外,本说明书或者附图所说明的技术要素单独地或者利用各种组合来发挥技术可用性,并不限定于申请时权利要求书所述的组合。此外,本说明书或者附图所例示的技术同时实现多个目的,实现其中一个目的其自身就具有技术可用性。
【主权项】
1.一种压力调整装置,其与连结每单位时间内的供给量能够变化的燃料供给装置和燃料利用装置的供给路径连接,其中, 在所述供给路径上配置有止回阀,该止回阀容许所述燃料从所述燃料供给装置朝向所述燃料利用装置流动,禁止所述燃料在所述供给路径中从所述燃料利用装置朝向所述燃料供给装置流动, 所述压力调整装置包括: 壳体; 压力室,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供给路径的比所述止回阀靠所述燃料供给装置侧的部分连通; 连通室,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供给路径的比所述止回阀靠所述燃料利用装置侧的部分连通,该连通室与所述压力室之间的连通被阻断; 阀芯,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利用第I承压面承受所述压力室内的燃料的压力,该阀芯在开阀状态和闭阀状态之间切换; 排出路径,其与所述压力室之间被阻断,该排出路径在所述阀芯为所述开阀状态的情况下与所述连通室连通,将在所述阀芯为所述开阀状态的情况下从所述连通室流入的燃料排出到所述壳体外;以及 节流部,其在所述排出路径上缩小所述排出路径的流路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调整装置,其中, 所述阀芯与所述第I承压面一体地连结,包括配置在所述连通室和所述排出路径之间的阀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调整装置,其中, 所述阀芯可在所述壳体内沿着所述壳体的内周面滑动, 所述壳体包括在所述阀芯为所述开阀状态的情况下与所述阀芯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抵接部配置在所述阀芯的下游侧,具有配置在所述阀芯和所述壳体之间的滑动部位的下游侧的密封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调整装置,其中, 所述压力调整装置还包括连结所述壳体的内周面和所述阀芯且承受所述压力室内的燃料的压力而挠曲的挠性构件, 利用所述壳体、所述挠性构件以及所述阀芯划定所述压力室。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调整装置,其中, 所述节流部具有喷射栗,该喷射栗利用从所述排出路径流入的燃料的流速来抽吸外部的燃料并将所抽吸的外部的燃料喷出到外部。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调整装置,其中, 该压力调整装置还包括排出路径侧溢流阀,该排出路径侧溢流阀配置在所述壳体内且用于调整所述排出路径内的燃料的压力。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调整装置,其中, 该压力调整装置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压力室内的燃料的压力的压力室侧溢流阀。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调整装置,其中, 所述阀芯还包括用于承受所述连通室内的燃料的压力的第2承压面,所述第I承压面大于所述第2承压面。
【文档编号】F02M37/00GK105840366SQ201610077389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2月3日
【发明人】本田义彦
【申请人】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