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调速器装置以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调速器装置具备第一操作杆和第二操作杆。第一操作杆具有承受基于曲轴的转速的力的受力部、卡定齿条的齿条卡定槽、以及承受来自起动弹簧的力的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第二操作杆具有承受来自起动弹簧的力的另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第一操作杆以及第二操作杆分别绕轴构件可旋转。调速弹簧的一端部卡定于第二操作杆。
【专利说明】
发动机的调速器装置以及发动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调速器装置以及发动机。进一步地,本发明例如涉及优选搭载于耕耘机、插秧机等农业机械的发动机中的调速器装置以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发动机的调速器装置,存在日本特开2001-271657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调速器装置。该调速器装置具备第一操作杆和第二操作杆。将调速器重锤(governor weight)连结于上述第一操作杆的输入部,同时,将燃料喷射栗的调整器具连结于第一操作杆的输出部。此外,将第二操作杆经由调速弹簧连结于调速操作杆。该调速器装置除了第一操作杆之外还设有第二操作杆,因此相较于只有一个操作杆的调速器装置,能增大燃料喷射的起动增量,能增大最大输出。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1-2716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上述现有的调速器装置具备两个操作杆,因此能增大燃料喷射的起动增量,能增大最大输出。但是,上述现有的调速器装置不能对起动增量的开始(解除)时刻进行转数控制,不能合适地调整大量喷射燃料的起动增量的开始(解除)时刻。而且,起动增量的转数区域有时会达到常用转数区域,容易因发动机的加速而产生烟(蓝白烟(因加速而产生的未燃燃料)、黑烟),由此,存在发动机寿命也降低的问题。
[0008]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控制起动增量的转数区域并能抑制烟的产生的发动机的调速器装置以及发动机。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发动机的调速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0011 ]第一施力构件,具有一端部和另一端部;
[0012]第一操作杆,具有承受基于曲轴的转速的力的受力部、卡定可调整燃料的喷射量的调量器具的调量器具卡定部、以及承受来自上述第一施力构件的一端部的力的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并且绕第一支点可旋转;
[0013]第二操作杆,具有承受来自上述第一施力构件的另一端部的力的另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并且绕第二支点可旋转;以及
[0014]第二施力构件,具有卡定于上述第二操作杆的一端部,并且可对上述第二操作杆赋予想要使上述第二操作杆相对于上述第二支点向一方侧的旋转方向旋转的力。
[001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受力”的必要条件满足:受力部、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以及另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分别在发动机的任意的转数区域受力。
[0016]此外,第一施力构件配置于第一操作杆的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与第二操作杆的另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之间,能对这些承受部赋予力即可。例如,上述第一施力构件可以不直接接触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以及另一方侧承受部中的至少一方的承受部,也可以经由间隔件等构件连接于该一方的承受部。
[0017]根据本发明,由于具备能对第一操作杆的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和第二操作杆的另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赋予力的第一施力构件,因此通过调整第一施力构件的施加力,能调整第一操作杆和第二操作杆的动作,能经由第一操作杆调整调量器具的位置。即,能将第一施力构件的施加力作为调整调量器具的位置的新的参数导入,能增大调量器具的位置调整的自由度。因此,通过调整第一施力构件的施加力等参数,能将起动时增量的工作转数区域设为比发动机的稳定转数区域低的转数区域,能抑制烟(蓝白烟、黒烟)的产生。
[0018]此外,在一实施方式中,
[0019]上述第一支点与上述第二支点在于同一个第一轴上。
[0020]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作为第一操作杆的旋转支点的第一支点与作为第二操作杆的旋转支点的第二支点位于同一个第一轴上。因此,容易进行扭矩的计算,特别是在低速转数区域容易实现合适的扭矩曲线。此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第一支点与第二支点位于同一个第一轴上,因此还能减少零件数。
[0021]此外,在一实施方式中,
[0022]上述第一施力构件以围绕第二轴的周围的方式进行配置,
[0023]具备以围绕上述第二轴的周围的方式进行配置的第三施力构件。
[0024]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将第三施力构件的施加力作为新的参数导入,在承受负荷时,可通过第三施力构件使调量器具向增加燃料的一方移动。因此,在承受负荷时,发动机的转数变得不容易降低。
[0025]此外,在一实施方式中,
[0026]具备增大刚性的加强部。
[0027]在负载作用时,有时调速器装置会变形,导致因该变形而无法将调量器具移动到希望的位置,无法进行希望的燃料的增量。
[0028]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具备增大刚性的加强部,因此能抑制调速器装置的变形。因此,能更加正确地执行扭矩的计算结果,能确保可靠的扭矩提升性能。
[0029]此外,本发明的发动机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发动机的调速器装置。
[0030]根据本发明,能将燃料噴射的起动时增量的工作转数区域调为比发动机稳定旋转区域低的转数区域,能抑制烟的产生。
[0031]发明效果
[0032]根据本发明的调速器装置,能将燃料噴射的起动时增量的工作转数区域调为比发动机稳定旋转区域低的转数区域,能抑制烟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卧式水冷柴油发动机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0034]图2是用于说明上述卧式水冷柴油发动机的活塞的移动方向的图,是卧式水冷柴油发动机的主要部分的纵剖图。
[0035]图3是表示上述卧式水冷柴油发动机的调速手柄以及调速器装置的立体图。
[0036]图4是调速器装置的立体图。
[0037]图5是将调速器装置以包含围绕有起动弹簧的轴构件的中心轴和发动机的高度方向的平面剖开后的示意剖面图。
[0038]图6是用于更加详细地说明调速器装置的动作的图,是从发动机的上方观察调速器装置时的图。
[0039]图7是从发动机的侧方观察调速器装置时的图。
[0040]图8是表示在上述发动机中通过适当地调整调速弹簧的弹簧常数、起动弹簧的弹簧常数、扭矩控制弹簧的弹簧常数、S所能取得的最大值以及A所能取得的最大值来实现的、轴扭矩(发动机输出)以及燃料流量与曲轴的转速的关系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以下,通过图示的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42]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卧式水冷柴油发动机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0043]如图1所示,该卧式水冷柴油发动机(以下简称为发动机)具备缸体1、副箱(subtank) 3、飞轮4、吸气管5、喷出口 6、空气净化器7、消声器8。
[0044]冷却器用的水会回流到上述副箱3中。此外,上述飞轮4为了增加旋转系统的惯性矩,并减缓转速的变化而设置。将上述飞轮4通过旋转从而积蓄动能,作为向其它机械要素提供扭矩的能量源进行利用。
[0045]上述发动机还具备曲轴(未图示)和气缸(未图示)。曲轴通过飞轮4的中心,沿大致垂直于飞轮4的方向延伸。此外,上述气缸沿水平长尺寸方向延伸。安装于上述曲轴的活塞,在上述气缸内进退。
[0046]通过上述空气净化器7的空气经由吸气管5供给至气缸内的燃烧室。此外,通过将柴油燃料从未图示的燃料喷嘴供给至燃烧室,在燃烧室内使柴油燃料燃烧。由此,使上述活塞移动,使上述曲轴旋转,驱动负荷构件。此外,在上述燃烧室产生的高温的排气依次通过消声器8、喷出口 6,减小排气音后,向大气中排出。上述喷出口 6承担着改变来自消声器8的排气的方向的作用。
[0047]在图1中,附图标记10是调速手柄。通过使上述调速手柄10移动,从而能经由如下所示的调速器装置,增减发动机起动时的燃料喷射量。
[0048]图2是用于说明上述发动机的活塞16的移动方向的图,是上述发动机的主要部分的纵剖图。
[0049]在图2的发动机的纵剖面,上述曲轴35沿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此外,上述活塞16相对于气缸组15向横向移动。上述活塞16沿图2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在气缸17内进退。在适当的正时将柴油燃料从燃料喷嘴18喷射到燃烧室19。
[0050]图3是表示上述调速手柄10以及调速器装置11的立体图。
[0051]如图3所示,上述调速器装置11具有第一操作杆21、第二操作杆22、作为第一施力构件的一个例子的螺旋弹簧(以下称为起动弹簧)23、作为第二施力构件的一个例子的螺旋弹簧(以下称为调速弹簧)24。上述第一操作杆21具有受力部28和作为调量器具卡定部的一个例子的齿条卡定槽29。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由压缩螺旋弹簧来构成起动弹簧23时,能谋求弹簧负载的稳定化,因而优选,但是也可以由拉伸螺旋弹簧来构成起动弹簧23,还可以由除此之外的弹簧来构成起动弹簧23。
[0052]该发动机具备调速器重锤40和调速器套筒41。上述调速器重锤40直接连结于曲轴35。上述调速器套筒41以沿曲轴35的轴向可滑动的方式外嵌于曲轴35。上述第一操作杆21的受力部28沿调速器套筒41的轴向重叠于调速器套筒41的台阶部42。
[0053]如图3所示,上述第一操作杆21以呈直线状延伸的轴构件37的中心轴为中心可转动。上述轴构件37的中心轴构成第一轴。上述齿条卡定槽29是贯通槽。作为调量器具的齿条38以在与轴构件37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状态被挟持于上述齿条卡定槽29。虽然未详细叙述,但该发动机具有与齿条38联动的公知的机构。通过使用该公知的机构,能使从未图示的燃料喷射栗进行喷射的喷射量与齿条38的位置对应。通过调整齿条38的位置,调整来自燃料喷射栗的燃料的喷射量。
[0054]上述第二操作杆22具有与上述第一操作杆21的上端面接触的下端面。上述第二操作杆22也以轴构件37的中心轴为中心可转动。换言之,作为第一操作杆21的旋转支点的第一支点和作为第二操作杆22的旋转支点的第二支点位于同一个轴构件37的中心轴上。上述第二操作杆22相对于第一操作杆21可相对旋转。
[0055]上述调速弹簧24的一端部45卡定于第二操作杆22,同时,调速弹簧24的另一端部46卡定于旋转构件49。上述旋转构件49通过如调速手柄10的箭头A所示的移动,以轴48为支点进行旋转。
[0056]图4是调速器装置11的立体图。
[0057]参照图4,调速弹簧24起到了对第二操作杆22赋予使第二操作杆22朝调速弹簧24的延伸方向的另一端部46侧拉伸的施加力的作用。该施加力生成使第二操作杆22以轴构件37的中心轴为中心往图4中箭头A所示方向旋转的力。图4中箭头A所示方向构成以上述轴构件37的中心轴为中心的一方侧的旋转方向。当上述第二操作杆22往图4中箭头A所示方向旋转时,从第二操作杆22向第一操作杆21赋予力,第一操作杆21以轴构件37为中心往图4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旋转。此外,当上述第一操作杆21往图4中箭头B所示方向旋转时,齿条38(参照图3)往箭头B所示方向移动。
[0058]如图4所示,关于第一操作杆21,在构成底部的板部安装有加强构件90,构成底部的板部的厚度变厚。此外,存在有使底部的一方的侧方弯折而成的肋91。上述第一操作杆21通过加强构件90、肋91增大了刚性。上述加强构件90以及肋91构成加强部。
[0059]再次参照图3,上述起动弹簧23以围绕图3中未图示的筒构件的外周表面的方式进行配置。此外,该筒构件以覆盖轴构件50的方式进行配置。如图3所示,上述第一操作杆21具有沿发动机的高度方向延伸的平板部51,第二操作杆22也具有沿发动机的高度方向延伸的平板部52。上述轴构件50的一端部贯通第一操作杆21的平板部51,轴构件50的另一端部贯通第二操作杆22的平板部52。
[0060]如图3所示,起动弹簧23的一端部接触第一操作杆21的平板部51的与平板部52对置的面30,起动弹簧23的另一端部接触第二操作杆22的平板部52的与平板部51对应的面31。第一操作杆21的平板部51的与平板部52对置的面30构成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第二操作杆22的平板部52的与平板部51对置的面31构成另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以下表示为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面30、另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面31)。
[0061]图5是将调速器装置11以包含该轴构件50的中心轴和发动机的高度方向的平面剖开时的示意剖面图。
[0062]如图5所示,调速器装置11除了第一操作杆21、第二操作杆22、起动弹簧23以及轴构件50以外,还具备筒构件70、作为第三施力构件的一个例子的螺旋弹簧(以下称为扭矩控制弹簧)71。
[0063]如图5所示,上述轴构件50按顺序具有头部72、第一小径外周面部73、大径外周面部74以及第二小径外周面部75,第一小径外周面部73比头部72的外径小,并且比大径外周面部74的外径小。上述第一小径外周面部73贯通平板部51(也参照图3)。上述头部72位于与平板部51的平板部52(也参照图3)侧的相反侧,大径外周面部74位于比平板部51更靠近平板部52侧。上述头部72以及大径外周面部74都不能从平板部51通过。
[0064]如图5所示,上述筒构件70具有大径内周面部77和小径内周面部78。大径内周面部77的内径大致与大径外周面部74的外径相同,小径内周面部78的内径大致与第二小径外周面部75的外径相同。上述大径内周面部77可滑动地在轴向上外嵌于大径外周面部74,小径内周面部78沿轴向可滑动地外嵌于第二小径外周面部75。
[0065]如图5所示,大径内周面部77和小径内周面部78经由台阶部80连接,大径外周面部74和第二小径外周面部75经由台阶部81连接。上述扭矩控制弹簧71配置于由大径内周面部77、第二小径外周面部75、台阶部80、台阶部81所围成的环状空间。如图5所示,上述起动弹簧23和扭矩控制弹簧71均以围绕轴构件50的中心轴的周围方式进行配置。上述轴构件50的中心轴构成第二轴。上述扭矩控制弹簧71对台阶部80赋予沿轴向远离台阶部81的方向的力,对台阶部81赋予沿轴向远离台阶部80的方向的力。
[0066]如图5所示,上述轴构件50具有相对于头部72的轴向的相对位置固定的卡定部57。此外,该调速器装置11具有垫片58。垫片58配置于筒构件70的轴向的与平板部51侧相反侧的端88、与卡定部57之间。通过调整垫片58的轴向的厚度、所配置的垫片58的数量(在图中,仅配置了一个垫片58),能调整筒构件70在轴构件50上能移动的行程(距离)。
[0067]该调速器装置在发动机起动前,此外,在发动机起动时,基本上以如下方式进行动作。即,再次参照图3,在发动机起动前,当将调速手柄10拉向图3的箭头A的RUN方向时,通过从调速弹簧24赋予第二操作杆22的力,第二操作杆22相对于轴构件37的中心轴向图3中箭头B所示方向相对旋转。如此,经由筒构件70(图5参照)承受来自第二操作杆22的力的第一操作杆21相对于轴构件37的中心轴向图1中箭头B所示方向相对旋转。如此使第一操作杆21动作,使卡定于齿条卡定槽29的齿条38向图3中箭头C所示的燃料增量方向移动。
[0068]此外,当发动机起动,曲轴35的转速逐渐高于规定的转速时,调速器重锤40通过基于曲轴35的转速的离心力向外侧打开。如此,调速器套筒41承受来自调速器重锤40的力,在曲轴35上相对于曲轴35沿轴向上进行相对移动,按压第一操作杆21的受力部28。然后,通过该力,第一操作杆21相对于轴构件37的中心轴向图3中箭头D所示方向相对旋转,使卡定于齿条卡定槽29的齿条38向图3中箭头E所示的燃料减量方向移动。
[0069]图6是用于更加详细地说明调速器装置11的动作的图,是从发动机的上方观察调速器装置11时的图。
[0070]在图6中,S是起动时增量行程,是从轴构件50的头部72的座面到平板部51的距离。此外,A是扭矩控制行程,是从筒构件70到垫片58(也参照图5)的距离。此外,在图6中,Fg表示由调速器套筒41(参照图3)赋予的力,Fs表示由起动弹簧23(参照图4)赋予的力,Fa表示由扭矩控制弹簧71(参照图5)赋予的力。此外,Fr表示由调速弹簧24(参照图4)赋予的力。
[0071]图7是从发动机的侧方观察调速器装置11时的图。在图7中,图6所示的各力Fr、Fg、Fs、Fa为图示方向的力。即,Fg、Fs、Fa是垂直于图7的纸面的方向的力,Fr是在图7中的纸面的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垂直于纸面的方向的任一方向均倾斜的力。
[0072]参照图6,在Fg = O即发动机起动前,通过Fr,第一操作杆21处于限制器位置,通过Fs,第二操作杆22处于起动增量位置。此时,实现S = A = 0,齿条向图6中箭头A所示的燃料增量方向移动。
[0073]接着,在发动机起动后,伴随发动机的转速的上升,Fg增大,通过Fg,起动弹簧23被压缩。然后,当发动机达到运转状态时,S达到最大,另一方面,实现A = 0。如此,齿条38(参照图3)向图6中箭头B所示的燃料的减量方向移动。
[0074]接着,在发动机的额定运转时,Fr的轴构件50的延伸方向的成分与Fa、Fs的合力,与Fg平衡。此时,扭矩控制弹簧71处于压缩状态。此时,S达到最大,另一方面,A = O的状态持续。
[0075]最后,在进行了额定运转时,在负荷增大时,由于曲轴35的转速降低,Fr的轴构件50的延伸方向的成分与Fa、Fs的合力变得比Fg更大。在该情况下,扭矩控制弹簧71动作,第二操作杆22通过Fa向燃料增量位置移动,随之,齿条向燃料增量位置侧位移。此时,S达到最大,另一方面,A从A = O开始增大直到满足0〈A<A1 (Al是A所能取得的最大位置)的值。
[0076]图8是表示在上述发动机中通过适当地调整调速弹簧24的弹簧常数、起动弹簧23的弹簧常数、扭矩控制弹簧71的弹簧常数、起动时增量行程S所能取得的最大值以及扭矩控制行程A所能取得的最大值来实现的、轴扭矩(发动机输出)以及燃料流量与曲轴的转速的关系的概略图。
[0077]需要说明的是,行程越大,扭矩的上升幅度越大。此外,图8所示的关系是将调速手柄10固定于一半位置(中间位置)时所得到的关系。此外,在图8中,满足0〈al〈a2〈a3〈a4〈a5〈a6〈a7(Nm),满足0〈bl〈b2〈b3〈b4〈b5〈b6(min—O。此外,在图8中,满足0〈cl〈c2〈c3〈c4〈c5〈c6(mm3/秒)。此外,在图8中,fl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轴扭矩的轨迹的线,f2是表示使用了单操作杆式的调速器装置的情况下的轴扭矩的轨迹的线。此外,在图8中,gl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燃料流量的轨迹的线,g2是表示使用了单操作杆式的调速器装置的情况下的燃料流量的轨迹的线。
[0078]参照图8的gl,当起动发动机时,S从O开始增大,起动时燃料的增量逐渐减少。然后,当转速达到j(bl〈j〈k:k是低怠速转速)时,S达到最大值,起动时增量结束。该起动时增量的解除位置的转速j(min—O变得比低怠速的转速k(min—O低的原因主要是起动弹簧23的作用。
[0079]此外,参照图8的gl、fl,当在发动机以额定转数nKmin—1)进行驱动的过程中发动机承受负荷,转速降低至l(min—O时,扭矩控制弹簧71工作。如此,使供给至发动机的燃料增量,提高发动机的转速,使发动机的转速接近固定。在该例子中,扭矩控制弹簧71以b4(min—O以上I (min—1)以下的转速进行工作。
[0080]如图8的f2所示,在不存在扭矩控制弹簧71的单操作杆式的现有例中,在作为扭矩控制工作开始区域的转速I (min—O以下的区域,轴扭矩与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相比大幅度降低。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中,相较于单操作杆式的现有例,即使在额定转速的行驶中承受了负荷的情况下,也能大幅度抑制轴扭矩的降低。
[0081]此外,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中,即使在发动机的转速的中速区域以及低速区域,也能使最大扭矩与搭载了单操作杆式的调速器装置的情况相比显著地增大。
[0082]此外,参照图8的gl、fl,当转速为一定程度以上(在图8的例子中为b3以上)时,随着发动机的转速增大,燃料流量以及轴扭矩这两者减少。与此相对,在发动机起动时,随着发动机的转速增大,燃料流量减少,另一方面,轴扭矩增大。
[0083]需要说明的是,在一试验例中,参照图8,确认了如下情况:在将扭矩控制弹簧71的弹簧常数设为0.75(kgf/mm)时,能使起动时燃料增量开始(解除)的转数为650(min—O,能使最大扭矩为51(Nm)/1600(min—O以上,能使扭矩控制工作结束时的负载为1.24(kgf)并使转数为2000(1^11.1),能使扭矩控制工作开始时的负载为0.60(kgf)并使转数为2400(1^11.1),能使低怠速转数为800(min—0,能使额定转数为2600(min—O。但是,当然也能使这些各种参数的值为该试验例的值以外的值。
[0084]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除第一操作杆21以外,还具备第二操作杆22和调速弹簧24,通过调速弹簧24使第二操作杆22相对于第二支点向一方侧的旋转方向旋转,因此能在发动机起动时通过第二操作杆和调速弹簧24使第一操作杆21向使燃料噴射增量的位置移动。因此,与仅有一个操作杆的调速器装置相比,能增大最大输出。
[0085]此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具备能对第一操作杆21的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面30和第二操作杆22的另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面31赋予力的起动弹簧23,因此通过调整起动弹簧23的施加力、行程S等,能调整第一操作杆21和第二操作杆22的动作,能经由第一操作杆21调整齿条38的位置。即,能将上述起动弹簧23的施加力作为调整齿条38的位置的新的参数导入,能增大齿条38的位置的调整的自由度。而且,通过调整上述起动弹簧23的施加力等,能以比低怠速的转速低的转速实现起动时燃料增量的解除,能离开稳定旋转区域。因此,能抑制发动机在稳定旋转区域的加速,能抑制烟(蓝白烟、黒烟)的产生,也能延长发动机寿命O
[0086]此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作为第一操作杆21的旋转支点的第一支点和作为第二操作杆22的旋转支点的第二支点位于同一个轴构件37的中心轴上。因此,能容易地进行扭矩的计算,特别是在低速转数区域能容易地实现合适的扭矩曲线。此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第一支点和第二支点位于同一个轴构件37的中心轴上,因此也能减少零件数。
[0087]此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设置了扭矩控制弹簧71,该扭矩控制弹簧71围绕起动弹簧23所围绕的轴构件50的中心轴,因此,在承受负荷时,能通过扭矩控制弹簧71使齿条38向增加燃料的一方移动。因此,在承受负荷时,发动机的转数不易降低。
[0088]此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具备加强部,因此能抑制调速器装置的变形。因此,能更加正确地执行扭矩的计算结果,能确保可靠的扭矩提升性能。假如调速器装置的刚性低,当负载作用时调速器装置变形时,有可能会因其变形而无法将调量器具移动到希望的燃料的喷射位置,无法达到希望的燃料的增量。
[0089]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杆21受到来自调速器套筒41的力,该调速器套筒41受到基于曲轴35的旋转而工作的调速器重锤40的力。但是,在本发明中,只要第一操作杆能受到基于曲轴的旋转的力即可,该力也可不通过调速器重锤来生成。
[0090]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操作杆21的旋转支点的第一支点和作为第二操作杆22的旋转支点的第二支点位于同一个轴构件37的中心轴上。但是,在本发明中,作为第一操作杆的旋转支点的第一支点和作为第二操作杆的旋转支点的第二支点也可以不位于同一个轴构件的中心轴上,第一操作杆和第二操作杆也可以绕不同的轴构件旋转。
[0091]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三施力构件由螺旋弹簧构成,但第一?第三施力构件各自也可以是压缩螺旋弹簧,还可以是拉伸螺旋弹簧。此外,第一?第三施力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盘簧(helical spring)等螺旋弹簧以外的弹簧。此外,第一?第三施力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不是弹簧,例如可以是能赋予施加力的筒状的弹性构件等。
[0092]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起动弹簧23可接触第一操作杆21的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面30和第二操作杆22的另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面31双方。但是,在本发明中,第一施力构件也可以不可接触第一操作杆的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和第二操作杆的另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中的至少一方,也可在第一施力构件与上述至少一方之间存在间隔件等构件。
[0093]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的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面30是平面,构成另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的另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面31是平面。但是,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以及另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中的至少一方可以不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还可以是曲面以外的构造(形状)。要点是,只要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以及另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各自是能受到来自第一施力构件的力的构造,无论是何种构造均可。
[0094]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围绕起动弹簧23所围绕的轴构件50的中心轴的方式配置了扭矩控制弹簧71,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不存在扭矩控制弹簧,也可以不存在第三施力构件。
[0095]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加强构件90和肋91来加强了调速器装置11。但是,调速器装置可以仅由加强构件来加强,或者仅由肋来加强。此外,加强部可以位于调速器装置的任意位置,也可以是加强部的局部或整体位于第二操作杆。此外,在本发明中,调速器装置也可以不具有任何加强部。
[0096]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发动机为卧式水冷柴油发动机,但本发明的发动机可以不是卧式的发动机而是立式的发动机,也可以不是水冷的发动机而是风冷的发动机。此外,本发明的发动机可以不是柴油发动机而是汽油发动机,也可以是涡轮发动机。本发明的发动机只要是存在调速器装置的结构,无论是怎样的发动机均可。此外,本发明的调速器装置优选搭载于耕耘机、插秧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发动机,但不言自明,能将本发明的调速器装置搭载于农业机械以外的车辆的发动机、车辆以外的交通工具的发动机。此外,当然能将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说明的结构之中的两个以上的结构进行组合而构建出新的实施方式。
[0097]附图标记说明
[0098]10:调速手柄;11:调速器装置;21:第一操作杆;22:第二操作杆;23:起动弹簧;24:调速弹簧;28:受力部;29:齿条卡定槽;30: 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面;31:另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面;35:曲轴;37:轴构件;38:齿条;40:调速器重锤;41:调速器套筒;45:调速弹簧24的一端部;50:轴构件;51:平板部;52:平板部;71:扭矩控制弹簧;90:加强构件;91:肋。
【主权项】
1.一种发动机的调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施力构件,具有一端部和另一端部; 第一操作杆,具有承受基于曲轴的转速的力的受力部、卡定可调整燃料的喷射量的调量器具的调量器具卡定部、以及承受来自上述第一施力构件的一端部的力的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并且绕第一支点可旋转; 第二操作杆,具有承受来自上述第一施力构件的另一端部的力的另一方侧施加力承受部,并且绕第二支点可旋转;以及 第二施力构件,具有卡定于上述第二操作杆的一端部,并且可对上述第二操作杆赋予欲使上述第二操作杆相对于上述第二支点向一方侧的旋转方向旋转的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调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支点和上述第二支点存在于同一个第一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的调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施力构件以围绕第二轴的周围的方式进行配置, 上述发动机的调速器装置具备以围绕上述第二轴的周围的方式进行配置的第三施力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调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增大刚性的加强部。5.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调速器装置。
【文档编号】F02D1/02GK106030075SQ201580008910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6日
【发明人】野村健司
【申请人】洋马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