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43598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人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达到用户对汽车动力的要求,汽车发动机多采用多缸发动机(如四缸发动机)实现。而对于多气缸的排气,现有的排气歧管如图1所示,通过多个支管直接将所有气缸的废气汇总到一起。
[0003]然而,现有的废气处理中,排气歧管直接汇总废气会出现排气干涉现象,影响发动机残余废气量,进而影响发送机进气量导致功率、扭矩下降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及汽车,通过分别汇总不连续工作气缸的排气避免排气干涉影响发动机残余废气量,进而解决发送机进气量导致功率、扭矩下降等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包括:
[0006]分别与发动机的4个顺序排列的气缸一一对应连接的排气缸管;
[0007]第一气缸连接的第一排气缸管以及第四气缸连接的第四排气缸管共同连接第一排气歧管;
[0008]第二气缸连接的第二排气缸管以及第三气缸连接的第三排气缸管共同连接第二排气歧管;
[0009]所述第一排气歧管和所述第二排气歧管连接一混频管,并与所述混频管内部连通;
[0010]所述混频管连接一三元催化器装置,并与所述三元催化器装置内部连通。
[0011]其中,所述第一排气歧管包括:
[0012]与所述第一排气缸管连接的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四排气缸管连接的第二进气口 ;以及分隔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的第一分隔部;
[0013]所述第二排气歧管包括:
[0014]与所述第二排气缸管连接的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三排气缸管连接的第四进气口 ;以及分隔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四进气口的第二分隔部。
[0015]其中,所述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还包括:前端法兰,所述法兰具有4个连接通孔,4个顺序排列的气缸通过前端法兰的4个通孔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排气缸管。
[0016]其中,所述三元催化器装置的末端设置有后封头。
[001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具有一多缸发动机,所述汽车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
[00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气缸连接的第一排气缸管以及第四气缸连接的第四排气缸管共同连接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气缸连接的第二排气缸管以及第三气缸连接的第三排气缸管共同连接第二排气歧管,这样,第一气缸工作产生的废气通过第一排气缸管由第一排气歧管经混频管到三元催化器装置内,在第一气缸排气结束时,第三气缸也开始排气,第三气缸工作产生的废气是通过第三排气缸管由第二排气歧管经混频管到三元催化器装置内的,而第二气缸和第四气缸的排气过程类似,由于连续工作气缸废气是流经不同的排气歧管的,因此,有效的避免了相邻工作的两气缸的排气干涉现象,从而解决了由其引起的发送机功率、扭矩下降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表不现有的排气歧管结构不意图;
[0021]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的示意图一;
[0022]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的示意图二;
[0023]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的示意图三;
[0024]图5表示图4中A-A方向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6]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排气歧管直接汇总废气会出现排气干涉现象,影响发动机残余废气量,进而影响发送机进气量导致功率、扭矩下降等问题,提供一种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通过分别汇总不连续工作气缸的排气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0027]如图2,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包括:分别与发动机的4个顺序排列的气缸一一对应连接的排气缸管;第一气缸连接的第一排气缸管11以及第四气缸连接的第四排气缸管14共同连接第一排气歧管21 ;第二气缸连接的第二排气缸管12以及第三气缸连接的第三排气缸管13共同连接第二排气歧管22 ;所述第一排气歧管21和所述第二排气歧管22连接一混频管3,并与所述混频管内部连通;所述混频管3连接一三元催化器装置4,并与所述三元催化器装置内部连通。
[0028]需要了解的是,四缸发动机的各缸工作顺序是1-3-4-2连续做功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第一气缸连接的第一排气缸管11以及第四气缸连接的第四排气缸管14共同连接第一排气歧管21,而第二气缸连接的第二排气缸管12以及第三气缸连接的第三排气缸管13共同连接第二排气歧管22,这样,第一气缸工作产生的废气通过第一排气缸管由第一排气歧管经混频管到三元催化器装置内,在第一气缸排气结束时,第三气缸也开始排气,第三气缸工作产生的废气是通过第三排气缸管由第二排气歧管经混频管到三元催化器装置内的,而第二气缸和第四气缸的排气过程类似,由于连续工作气缸废气是流经不同的排气歧管的,因此,有效的避免了相邻工作的两气缸的排气干涉现象,从而解决了由其引起的发送机功率、扭矩下降等问题。
[0029]结合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歧管21包括:与所述第一排气缸管11连接的第一进气口 211 ;与所述第四排气缸管14连接的第二进气口 212 ;以及分隔所述第一进气口 211与所述第二进气口 212的第一分隔部213 ;所述第二排气歧管22包括:与所述第二排气缸管12连接的第三进气口 221 ;与所述第三排气缸管13连接的第四进气口 222 ;以及分隔所述第三进气口 221与所述第四进气口 222的第二分隔部223。
[0030]虽然第一气缸和第四气缸是不连续工作,但第四气缸工作时,第一气缸可能仍有少量废气在排放,同样的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也是如此,为了减少连接同一排气歧管的气缸间的排气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在第一排气歧管和第二排气歧管的两个进气口之间均设置有分隔部,进入排气歧管的废气并不会直接接触。然而,分隔部的长度需要小于排气歧管的长度,两气缸的废气在排气气管内逐渐融合,而不会直接在进入混频管时才汇合,进一步地,避免了排气干涉现象。
[0031]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还包括:前端法兰5,所述法兰具有4个连接通孔,4个顺序排列的气缸通过前端法兰的4个通孔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排气缸管。
[00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通过前端法兰5将发动机的气缸与排气缸管一一对应连接,加强了气缸与排气缸管的连接。
[0033]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中,所述三元催化器装置4的末端设置有后封头6。
[0034]三元催化器装置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是将汽车发动机排出的有害气体进行处理的装置,为了避免有害气体的外泄,因此,三元催化器装置的末端设置有后封头。
[00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不仅适用于四缸发动机,应用上述实施例的原理,在混频器上增加排气歧管的设置,即可对应六缸、八缸等其它多缸发动机的使用。通过分别汇总不连续工作气缸的排气,避免了排气干涉现象,相应的避免了其所引发的多种问题。
[003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具有一多缸发动机,所述汽车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
[0037]该汽车的排气气管结构能够通过分别汇总不连续工作气缸的排气,避免了排气干涉现象,相应的避免了其所引发的多种问题,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扭矩。
[0038]需要说明的是,该汽车是应用了上述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的汽车,上述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的实现方式适用于该汽车,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0039]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与发动机的4个顺序排列的气缸一一对应连接的排气缸管; 第一气缸连接的第一排气缸管以及第四气缸连接的第四排气缸管共同连接第一排气歧管; 第二气缸连接的第二排气缸管以及第三气缸连接的第三排气缸管共同连接第二排气歧管; 所述第一排气歧管和所述第二排气歧管连接一混频管,并与所述混频管内部连通; 所述混频管连接一三元催化器装置,并与所述三元催化器装置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歧管包括: 与所述第一排气缸管连接的第一进气口 ;与所述第四排气缸管连接的第二进气口 ;以及分隔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的第一分隔部; 所述第二排气歧管包括: 与所述第二排气缸管连接的第三进气口 ;与所述第三排气缸管连接的第四进气口 ;以及分隔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四进气口的第二分隔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端法兰,所述法兰具有4个连接通孔,4个顺序排列的气缸通过前端法兰的4个通孔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排气缸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催化器装置的末端设置有后封头。
5.一种汽车,具有一多缸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结构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分别与发动机的4个顺序排列的气缸一一对应连接的排气缸管;第一气缸连接的第一排气缸管以及第四气缸连接的第四排气缸管共同连接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气缸连接的第二排气缸管以及第三气缸连接的第三排气缸管共同连接第二排气歧管;所述第一排气歧管和所述第二排气歧管连接一混频管,并与所述混频管内部连通;所述混频管连接一三元催化器装置,并与所述三元催化器装置内部连通。本方案分别汇总不连续工作气缸的排气,避免了排气干涉现象,相应的避免了其所引发的多种问题。
【IPC分类】F01N13-10
【公开号】CN204552915
【申请号】CN201520207226
【发明人】王振海, 孙平, 关秀玲, 刘超帅, 兰燕杰, 贺燕铭, 田安民, 马童立, 李红强, 周启顺
【申请人】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