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滤器的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空滤器的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0002]空滤器支架用于连接空滤器与车架,空滤器支架的结构直接影响空滤器在整车上的装配效率。
[0003]目前轻型卡车上应用的空滤器支架主要是板状支架,通过钣金弯折而成,结构如图1-2所示,空滤器支架I’的两端分别设有四个与空滤器固定的第一安装孔11’和与车架固定的第二安装孔12’,在装配时,如果首先将空滤器2’通过第一安装孔11’和空滤器支架I’预装在一起,然后再将两者装配到车架上。
[0004]然而,按上述顺序安装时,第二安装孔12’容易被空滤器2’遮挡,造成与车架的安装较困难;调整装配顺序,首先将空滤器支架I’安装在车架上,此时空滤器2’的安装面处于水平,将空滤器2’放在安装面上,空滤器2’的安装螺栓或螺母朝下,装配时无法观察螺栓或螺母的位置,造成装配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空滤器的固定支架,既降低了安装难度,又提高了安装效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汽车空滤器的固定支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中间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固定部与车架固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固定部与空滤器固接,所述中间连接体自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一端沿曲线结构延伸至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的另一端,且所述空滤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车体的安装空间外。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板、第二板,和连接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中间板,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中间板与车体固接。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同心孔,所述中间连接体嵌入两所述同心孔内并焊接于所述同心孔的内壁。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平板,和位于所述平板的两端且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空滤器固接于所述平板。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圆弧槽,两所述圆弧槽的内壁共面,所述中间连接体焊接于两所述圆弧槽的内壁。
[0012]优选地,所述中间连接体为中空结构的钢管。
[0013]优选地,所述曲线结构为1/4圆弧曲线结构。
[0014]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空滤器的固定支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中间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固定部与车架固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固定部与空滤器固接,所述中间连接体自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一端沿圆弧曲线结构延伸至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的另一端,且所述空滤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车体的安装空间外。采用此固定支架,可首先将空滤器预装于第二连接件,安装时可将空滤器和第二连接件侧放,避免装配时无法观察到螺栓或螺母的位置、造成装配效率低的缺陷,然后再将装有空滤器的固定支架与车体安装,由于中间连接体的曲形结构,使得安装于固定支架的空滤器位于第一连接件与车体的安装空间外,从而降低了第一连接件与车体的安装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种安装方案存在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技术的空滤器支架的轴测图;
[0017]图2为现有技术中空滤器支架与空滤器的安装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件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件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图1-2中:1’ -空滤器支架;11’ -第一安装孔;12’ -第二安装孔;2’ -空滤器。
[0023]图3-5中:100-固定支架;10-第一连接件;20-第二连接件;21_平板;211_第二固定孔;22_第一侧板;23_第二侧板;24_圆弧槽;30_中间连接体;11_第一板;12_第二板;13_中间板;131_第一固定孔;14_同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5]结合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空滤器的固定支架100,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做出了如下技术改进:包括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和连接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的中间连接体30,第一连接件10通过第一固定部与车架固接,第二连接件20通过第二固定部与空滤器固接,中间连接体30自与第一连接件10连接的一端沿曲线结构延伸至与第二连接件20连接的另一端,且空滤器位于第一连接件10与车体的安装空间外。采用此固定支架,可首先将空滤器预装于第二连接件20,安装时可将空滤器和第二连接件20侧放,避免装配时无法观察到螺栓或螺母的位置、造成装配效率低的缺陷,然后再将装有空滤器的固定支架与车体安装,由于中间连接体的曲线形结构,使得安装于固定支架的空滤器位于第一连接件与车体的安装空间外,从而降低了第一连接件与车体的安装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种安装方案存在的缺陷。
[0026]上述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件10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板11、第二板12,和连接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的中间板13,第一连接件10通过中间板13与车体固接;第二连接件20包括平板21,和位于平板21的两端且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空滤器固接在平板21上,上述结构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采用板状结构,制造工艺简单,实现方便,且板状结构的支架重量轻,有利于车身的轻量化,中间板13上设置与车体连接的第一固定孔131,平板21上设置与空滤器连接的第二固定孔211,第二固定孔211优选设置为腰形,腰形固定孔可补偿安装误差,减小由于加工误差导致无法装配的风险。
[0027]根据安装空间,中间连接体30与第一连接件10相接的一端竖直放置,当第一连接件10与车体固接后,在空滤器的作用下,中间连接体30与第一连接件10的连接部位承受拉力和扭矩,因此,为了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优选包括设于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的同心孔14,中间连接体30嵌入两同心孔14内并焊接于同心孔14的内壁,此方案通过两个圆周面与中间连接体30焊接,以增加焊接面积,从而提高焊接强度。
[0028]中间连接体30与第二连接件20相接的一端水平放置,中间连接体30在此端只承受来自空滤器自身的重力,而不承受扭矩,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优选包括分别设于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的圆弧槽24,两圆弧槽24的内壁共面,中间连接体30焊接于两圆弧槽24的内壁,此方案中,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上均开设圆心角为180°的圆弧槽24,使得中间连接体30与两个1/2圆周面焊接,较第一固定部相比,既保证了焊接强度,又降低了安装难度。
[0029]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实施方案还有多种:例如在中间连接体的两端分别焊接多个连接筋,并通过连接筋分别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焊接固定;又如:还可将中间连接体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通过螺栓连接并固定等等。
[0030]且进一步地,为了减轻固定支架100的整体重量,优选设置中间连接体30为中空结构的钢管,在保证抗弯、抗扭的前提下,减轻了重量。
[00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支架100,中间连接体30与第一连接件10连接的一端沿曲线结构延伸至与第二连接件连接的另一端,曲线结构优选1/4圆弧曲线结构,加工工艺简单,且弯折方便。
[0032]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且,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汽车空滤器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中间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固定部与车架固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固定部与空滤器固接,所述中间连接体自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一端沿曲线结构延伸至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的另一端,且所述空滤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车体的安装空间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板、第二板,和连接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中间板,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中间板与车体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同心孔,所述中间连接体嵌入两所述同心孔内并焊接于所述同心孔的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平板,和位于所述平板的两端且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空滤器固接于所述平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圆弧槽,两所述圆弧槽的内壁共面,所述中间连接体焊接于两所述圆弧槽的内壁。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体为中空结构的钢管。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结构为1/4圆弧曲线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空滤器的固定支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中间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固定部与车架固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固定部与空滤器固接,所述中间连接体自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一端沿圆弧曲线结构延伸至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的另一端,且所述空滤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车体的安装空间外。采用此固定支架,可避免装配时无法观察到螺栓或螺母的位置、造成装配效率低的缺陷,同时降低了第一连接件与车体的安装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种安装方案存在的缺陷。
【IPC分类】F02M35/16, B60K13/02
【公开号】CN204827727
【申请号】CN201520536098
【发明人】陈俊梅, 吴文海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