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72719阅读:8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装置,设置在发动机舱与乘客舱之间的隔板上,包括薄管阵、副空气滤清器、副进气管Ⅰ、副进气管Ⅱ、副管路接口和温控电磁阀装置;薄管阵的一端经由过渡联接Ⅰ与副进气管Ⅰ连接,副进气管Ⅰ与副空气滤清器的一端相连,副空气滤清器的另一端通往大气;薄管阵另一端经由过渡联接Ⅱ与副进气管Ⅱ连接,副进气管Ⅱ通过副管路接口与发动机原有进气管相连接。利用发动机进气管路中的负压作用,使隔热装置中薄管阵细管内的空气产生流动,实现发动机舱与乘客舱的隔热。该装置在不增加发动机负载及整车空气阻力的前提下,使发动机舱的热量不能传导到乘客舱,改善乘客舱因发动机热量传递而带来的乘坐舒适性下降问题,同时由于隔绝了由发动机舱传导到乘客舱的热量,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汽车空调能耗。
【专利说明】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装置,主要应用于后置发动机的客车以及轿车。【背景技术】
[0002]目前,绝大部分中大型客车及小部分轿车采用发动机后置结构,随着汽车发动机工作时间的延长,发动机舱内的温度逐渐升高,发动机舱内的热量将通过发动机舱与乘客舱之间的隔板传递到乘客舱内,致使乘客舱温度升高(尤其是发动机舱上部乘客舱地板附近温度,该温度可达40°C?50°C)。乘客舱的温度升高,将使乘员的乘坐舒适性下降,同时导致夏季汽车空调的能耗增加。目前常采用在发动机舱与乘客舱之间的隔板上加装隔热材料 (如铝箱+石棉)的方式防止热传递,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实现相对较短时间内隔热,随着发动机工作时间的延长与机舱内温度的升高,隔热材料由于自身不具备散热功能必然导致其温度上升,从而使热量传递到乘客舱,隔热效果下降。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方法隔热效果有限的问题,本发明创造提出一种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的装置。该装置在不增加发动机负载及整车空气阻力的前提下,使发动机舱的热量不能传导到乘客舱,解决了乘客舱因发动机热量传递而带来的乘坐舒适性下降问题,同时由于隔绝了由发动机舱传导到乘客舱的热量,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汽车空调能耗,提高汽车的使用经济性。并且该装置能够保证环境温度低时发动机舱热量正常向乘客舱传递, 不影响环境温度低(如冬季)时乘车的舒适性。
[0004]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装置,设置在发动机舱与乘客舱之间的隔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装置包括薄管阵、 副空气滤清器、过渡联接1、过渡联接n、副进气管1、副进气管n、副管路接口和温控电磁阀装置;
[0005]所述的薄管阵是由若干细管并联而成的具有一定面积的隔热体,固定安装在发动机舱与乘客舱之间的隔板上;
[0006]所述的薄管阵的一端经由过渡联接I与副进气管I连接,副进气管I与副空气滤清器的一端相连,副空气滤清器的另一端通往大气;薄管阵另一端经由过渡联接n与副进气管n连接,副进气管n通过副管路接口与发动机原有进气管相连接;
[0007]所述的温控电磁阀装置,包括电源、温控开关和电磁阀,所述的电磁阀安装在副进气管n上,电磁阀由温控开关控制开闭,整体由汽车电源供电。
[0008]组成薄管阵的各个细管为平行排列的柔性细管,可根据贴合的面而弯曲,并且完全贴附于隔板上。
[0009]所述的副管路接口位于原有发动机空气滤清器与节气门体之间,发动机原进气管与发动机空气滤清器作为发动机主进气管路,副管路接口、副进气管n、过渡联接n、薄管阵、过渡联接1、副进气管I和副空气滤清器作为发动机副进气管路。
[0010]温控开关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开与关,当外部环境温度低于20±3°c时,温控开关打开,电磁阀关闭,副进气管路与发动机主进气管路不连通,当外部环境温度高于20±3°C时, 温控开关闭合,电磁阀打开,副进气管路与发动机主进气管路连通。
[0011]其中,副空气滤清器用于过滤通过副进气支路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避免带有杂质的空气直接进入发动机而造成发动机的磨损。[〇〇12]过渡联接用于薄管阵与副进气管的联接,其功能主要是实现副进气管与薄管阵内若干细管之间气流的均匀顺畅流动。
[0013]副进气管用于联接副空气滤清器、过渡联接、副管路接口等处,形成空气流动管路。
[0014]本发明创造的工作原理是:当环境温度高(如夏季)满足电磁阀打开条件且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的进气管路将产生真空度,在真空度负压的作用下,外部新鲜空气通过两个进气管路(主、副进气管路)进入发动机节气门体后再进入发动机内部与燃油一起燃烧做功。因此,发动机工作时,副进气管路中的薄管阵将有连续不断的外界空气流动,使薄管阵内的温度保持相对较低水平,从而由薄管阵为主组成的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装置,能够连续不断的带走薄管阵中发动机向上传递的热量,隔断发动机机舱内热量向乘客舱传递, 以提高乘客舱内的舒适性。当环境温度低(如冬季),电磁阀关闭,整个副进气管路无空气流动,此时隔热装置隔热效率等同于传统隔热装置隔热效率,从而使发动机舱的热量能够传递到乘客舱,有效保证冬季行车乘客舱的舒适性。
[0015]本发明创造隔热装置也可根据具体车型在设计制造阶段制作成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板形式,隔热原理相同,从而实现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装置的集成,使原有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板实现良好散热功能。
[0016]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创造利用发动机进气管路中的负压作用,当环境温度高(如夏季)时,使设于发动机舱与乘客舱之间的隔热装置中薄管阵细管内的空气产生流动,流动的新鲜空气带走发动机传递给乘客舱的热量,从而实现发动机舱与乘客舱的隔热效果。薄管阵的各细管空气流动的动力源来自发动机工作时进气管路所产生的负压,在负压作用下使外界新鲜空气不断通过隔热装置流入发动机进气管路。当环境温度较低(如冬季)时,不影响发动机舱向乘客舱传递热量,从而不影响乘客舱温度。因此,该装置既可提高乘客夏季乘车的舒适性,有效降低汽车空调能耗,提高汽车使用经济性,又可保证冬季行车乘客舱的舒适性。同时,由于副进气管路进气口设计位置与发动机原有进气管路进气口位置相同,因此该装置不会给汽车增加额外空气阻力。【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汽车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装置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做进一步说明。
[0019]—种汽车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薄管阵5、副空气滤清器 3、副进气管13、副进气管117、副管路接口 10和温控电磁阀装置;所述的温控电磁阀装置,包括电源14、温控开关8和电磁阀9,其中电源14为汽车蓄电池。
[0020]副空气滤清器2位于远离发动机副进气管路端,用于过滤通过副进气支路进入发动机的空气。副进气管13分布于副空气滤清器2与过渡联接14之间,副进气管路117位于过渡联接II 6与电磁阀9、电磁阀9与副管路接口 10之间;副管路接口 10位于主进气管11上,介于发动机主滤清器1与节气门12之间;薄管阵5位于过渡联接14、过渡联接II 6之间,用于隔断发动机舱与乘客舱热传递;过渡联接14、过渡联接116分别用于薄管阵5与副进气管13、副进气管n 7的联接,保证副进气管13、副进气管n 7与薄管阵5内若干细管内气流的均匀顺畅流动;温控开关8可设置于探测环境温度的任何位置;电磁阀9位于副管路接口 10与过渡联接n 6之间的副进气管路n 7上,用于根据温控开关8的指令打开或关闭副进气支路。
[0021]以上所述各组成部件可以针对不同车型,其安装位置、结构尺寸、形状等可进行相应调整。
[0022]本汽车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装置可在汽车设计制造阶段直接设计成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板,从而实现汽车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装置与隔板的集成。[〇〇23]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0024]发动机13启动后,发动机13主进气管11产生真空度,同时温控开关8检测外界环境温度,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温控开关8的动作极限值时,温控开关8始终保持闭合状态,电源 14(汽车蓄电池)与电磁阀9之间的电路为通路,电磁阀9开启,副进气管路畅通,外界新鲜空气就通过副空气滤清器2,副进气管13、副进气管n 7,过渡联接14、过渡联接n 6,薄管阵5, 电磁阀9与主进气管路11里的空气汇合,经节气门体12,最后进入发动机气缸,为发动机13 的运转提供新鲜空气。
[0025]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温控开关8的断开动作极限值时,温控开关动作,由闭合状态转换为关闭状态,这时电源14(汽车蓄电池)与电磁阀9之间的电路断开,电磁阀9始终保持闭合状态,副进气管路不通,隔热装置不起作用。这时发动机的进气方式和没有加装本装置时的方式相同,即新鲜空气通过主空气滤清器1,主进气管路11,经节气门体12进入发动机。
[0026]汽车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装置在温控开关8,电池阀9和电源14的协同控制下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进气管路的负压带动副进气管路内的新鲜空气流动,使薄管阵内的温度保持相对较低值,从而由薄管阵5为主组成的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装置,能够连续不断的带走薄管阵中发动机向上传递的热量,隔断发动机机舱内热量向乘客舱传递。
【主权项】
1.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装置,设置在发动机舱与乘客舱之间的隔板上,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装置包括薄管阵、副空气滤清器、过渡联接1、过渡联接n、副进气管 1、副进气管n、副管路接口和温控电磁阀装置;所述的薄管阵是由若干细管并联而成的具有一定面积的隔热体,固定安装在发动机舱 与乘客舱之间的隔板上;所述的薄管阵的一端经由过渡联接I与副进气管I连接,副进气管I与副空气滤清器的 一端相连,副空气滤清器的另一端通往大气;薄管阵另一端经由过渡联接n与副进气管n 连接,副进气管n通过副管路接口与发动机原有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的温控电磁阀装置,包括电源、温控开关和电磁阀,所述的电磁阀安装在副进气管 n上,电磁阀由温控开关控制开闭,整体由汽车电源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组成薄管 阵的各个细管为平行排列的柔性细管,可根据贴合的面而弯曲,并且完全贴附于隔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 管路接口位于原有发动机空气滤清器与节气门体之间,发动机原进气管与发动机空气滤清 器作为发动机主进气管路,副管路接口、副进气管n、过渡联接n、薄管阵、过渡联接1、副进 气管I和副空气滤清器作为发动机副进气管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温控开关 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开与关,当外部环境温度低于20±3°C时,温控开关打开,电磁阀关闭,gij 进气管路与发动机主进气管路不连通,当外部环境温度高于20±3°C时,温控开关闭合,电 磁阀打开,副进气管路与发动机主进气管路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可在汽 车设计制造阶段直接设计成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板,从而实现汽车发动机舱与乘客舱隔热 装置与隔板的集成。
【文档编号】F02B77/11GK205663538SQ201620541371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3日
【发明人】周武奎, 刘树伟, 陈士领, 李建男, 李朋丽
【申请人】辽宁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