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槽故障极板定位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25951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电解槽故障极板定位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解槽故障极板定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将粗铜预先制成厚板作为阳极,纯铜或不锈钢制成薄片作阴极,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和液作为电解液。通电后,铜从阳极溶解成铜离子向阴极移动,到达阴极后获得电子而在阴极析出纯铜。粗铜中杂质如比铜活泼的铁和锌等会随铜一起溶解为离子。由于这些离子与铜离子相比不易析出,所以电解时只要适当调节电位差即可避免这些离子在阳极上析出,比铜不活泼的杂质如金和银等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这样生产出来的铜板,质量极高,称为“电解铜”。
[0003]在铜电解精炼中,电流效率和品级率是考核电解生产效率和能力的重要指标,而极间短路对上述两个指标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极间发生短路时,一方面,部分电能由于发热而消耗,电流效率自然也会降低;另一方面,在发生极间短路的阴极上,板面极间短路部分通常有大面积粗状结晶和结粒,使得这一块阴极无法计入高纯阴极铜,故影响了品级率,因此及时发现极间短路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0004]极间短路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如极板排列不平行、极片发生自然弯曲或翘角、阳极泥附着到阴极表面、添加剂配比失调等。不管是何种原因导致,只要发生极间短路,在该极板上就会出现电流分布过大,从而造成局部磁场过强、温度升高现象。目前现有的检测方式是通过人工使用短路检测摇表,对每一个极板依次进行检测。该检测方式有如下不足:其一,耗时费力、效率低,规模越大缺点越明显;其二,检测滞后,采用人工进行依次检测时,完成一个检测循环需要一定时间,不能保证检测的及时性;其三、人工检测的准确性、可靠性不能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槽故障极板定位检测装置,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取异常极板位置。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解槽故障极板定位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电解槽上方或斜上方的热像仪,热像仪采集电解槽的红外热图像并输出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对红外热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温度异常的电解槽极板的位置。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通过热像仪采集电解槽的红外热图像,再对红外热图像进行处理以获得温度异常的像素点,最后根据该像素点得到相应的电极位置,以上过程全部为自动化处理且处理结果可靠,相较于人工检测而言,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0010]参阅图1,一种电解槽故障极板定位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电解槽60上方或斜上方的热像仪10,热像仪10采集电解槽60的红外热图像并输出至处理模块20,处理模块20对红外热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温度异常的电解槽60极板的位置。通过对红外热图像的处理,可以获得温度异常的极板位置,通过简单的图像处理,再根据当前热像仪10的位置等信息就能找到具体的电极位置。整个过程自动化,且从电极温度异常到发现所经过的时间非常短,相较于人工而言,其优点不言而喻。
[0011]当电解槽60的尺寸较小的时候,热像仪10能够获得完整的电解槽60图像;当电解槽60众多,热像仪10的视角范围内无法获得整个车间内所有电解槽60的图像时,就需要调整热像仪10的角度,这时候,处理模块20在进行处理的时候,就需要根据热像仪10的角度信息来确定电极的位置。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的电解槽60呈阵列方式布置,即电解槽60沿其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多个,多个电解槽60构成电解槽组,所述的热像仪10固定在电动云台30上,处理模块20输出控制信号至电动云台30,电动云台30驱动热像仪10对电解槽组进行扫描用于获得整个电解槽组的红外热图像,也就是说,当热像仪10采集多个红外热图像时,这些红外热图像能够将所有的电极都包括在内。设置电动云台30之后,就能够对热像仪10的位置、角度进行调节,使得热像仪10能够清楚地获得所有电极的红外热图像。
[0012]更优选地,电解槽车间环境复杂,为了防止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受到干扰,本实施例中采用光纤进行输出传输。本装置包括布置在电解槽车间的电器箱,电器箱中设置有第一光端机40,电器箱为电动云台30、热像仪10供电;所述的处理模块20为布置在控制室内的计算机,控制室内还设置有第二光端机50,这里的光端机就是用于光电转换用的。计算机输出的控制信号经过RS485网线输出至第二光端机50,第二光端机50将该控制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后经过光纤输出至第一光端机40,第一光端机40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通过RS485网线输出至电动云台30 ;热像仪10输出的红外热图像信息经过网线输出至第一光端机40,第一光端机40将该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后经过光纤输出至第二光端机50,第二光端机50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通过网线输出至计算机。
[0013]一种电解槽故障极板定位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根据电解槽60定义平面坐标系x_y ; (B)参数初始化,所述的参数包括热像仪10的高度、角度信息以及电解槽60、极板的长宽信息以及报警温度阈值;(C)处理模块20根据热像仪10输出的红外热图像获取一帧温度数据;(D)遍历温度数据,遇到高于报警温度阈值的像素点后记录该像素点的位置并执行步骤E、F,遍历完所有的温度数据后重复步骤B ; (E)结合步骤B中的参数和像素点位置计算出该像素点在平面坐标系x_y中的实际坐标值;(F)根据实际坐标值确定温度异常的极板位置。通过本方法,可以实现异常电极的自动检测,同时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在进行处理时,可以遍历完所有的温度数据后,将异常的电极位置输出;也可以没发现一个异常点,即刻输出该异常点所对应的电极位置。
[0014]优选地,所述的步骤A中,以电解槽60的中心位置为平面坐标系χ-y的原点,以平行于电解槽60槽宽方向为X轴,以平行于电解槽60槽长方向为y轴。定义x、y轴,保证数据在处理过程中有个依据,同时,也便于查找异常电极。
[0015]与装置类似,在本方法中,当电解槽车间中设置众多电解槽60时,考虑到热像仪10的镜头视场及空间分辨率,无法获得整体的、清晰的、所有的电解槽60的红外热图像。这里优选地,所述的步骤C中,热像仪10采集多个红外热图像,多个红外热图像组合后能够覆盖整个电解槽60。在实际应用时,首先将电解槽车间划分成多个子区域,热像仪10能获取到每个子区域清晰的红外热图像,然后通过电动云台30驱动热像仪10运动,热像仪10分别采集每个子区域的红外热图像,当所有的子区域都采集完毕后,再重新循环采集。热像仪10每采集一个红外热图像后就输出至处理模块20进行处理,处理模块20 —旦发现有温度异常的电极,以声光报警的方式提示给操作人员,再由操作人员去排除。
【主权项】
1.一种电解槽故障极板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解槽(60)上方或斜上方的热像仪(10),热像仪(10)采集电解槽¢0)的红外热图像并输出至处理模块(20),处理模块(20)对红外热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温度异常的电解槽¢0)极板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故障极板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槽(60)呈阵列方式布置,多个电解槽(60)构成电解槽组,所述的热像仪(10)固定在电动云台(30)上,处理模块(20)输出控制信号至电动云台(30),电动云台(30)驱动热像仪(10)对电解槽组进行扫描用于获得整个电解槽组的红外热图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槽故障极板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在电解槽车间的电器箱,电器箱中设置有第一光端机(40),电器箱为电动云台(30)、热像仪(10)供电;所述的处理模块(20)为布置在控制室内的计算机,控制室内还设置有第二光端机(50);计算机输出的控制信号经过RS485网线输出至第二光端机(50),第二光端机(50)将该控制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后经过光纤输出至第一光端机(40),第一光端机(40)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通过RS485网线输出至电动云台(30);热像仪(10)输出的红外热图像信息经过网线输出至第一光端机(40),第一光端机(40)将该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后经过光纤输出至第二光端机(50),第二光端机(50)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通过网线输出至计算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解槽故障极板定位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电解槽上方或斜上方的热像仪,热像仪采集电解槽的红外热图像并输出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对红外热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温度异常的电解槽极板的位置。通过热像仪采集电解槽的红外热图像,再对红外热图像进行处理以获得温度异常的像素点,最后根据该像素点得到相应的电极位置,以上过程全部为自动化处理且处理结果可靠,相较于人工检测而言,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
【IPC分类】C25C1-12, C25C7-06
【公开号】CN204434735
【申请号】CN201420858922
【发明人】徐勇, 周俊, 魏庆农, 万力, 朱壮志, 周慧, 刘树峰, 常国涛, 戴江根
【申请人】合肥金星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