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次氯酸水的制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4033阅读:46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次氯酸水的制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次氯酸水的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次氯酸水为酸性电解水,含有次氯酸分子(HClO),是一种pH为5.0-6.5、有效氯浓度为10-30mg/L的水,这种次氯酸水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和快速杀灭微生物的作用。现有制备次氯酸水的电解系统包括电解槽、自来水供应管路以及次氯酸水排出管路,自来水供应管路向电解槽内供应添加了食盐NaCl的自来水,电解槽内设有的阴、阳两极电解片,并设有离子隔膜,由离子隔膜将电解槽的阳极侧和阴极侧分开,其制备原理是:将添加了食盐NaCl的自来水,通过该带有离子隔膜的电解槽电解而成,由于离子隔膜将电解槽的阳极侧和阴极侧分开,阳极由氯离子Cl—生成氯气,然后进一步与H2O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使从阳极槽得到的水含10_50mg/L有效氯,然后再通过次氯酸水排出管路排入次氯酸水容器。现有技术中的制备次氯酸水的系统存在下述问题:I)电解过程中,高电流会通过电解片而产生热量,热量会增加电解片的阻抗,使得电流流量减低,影响氯气的产生量,进而影响次氯酸水的生成效率。2)电解过程中,水流量、电解液流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使得所生成次氯酸水不符合pH值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方便和生产效率高的次氯酸水的制备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电解液的温度,并控制电解液的温度快速下降,从而减低电解片的阻抗,避免影响氯气的生成量;同时,该系统还能够自动检测电解槽中的液位高度,并控制水流量和盐酸流量,使得所生成次氯酸水符合pH值的要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次氯酸水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方的电解槽、储水罐、盐酸储存罐、次氯酸水储存罐;
[0006]所述基座上位于电解槽的下方设有散热风机;所述基座上还设有中央控制器;
[0007]所述电解槽包括槽体、阳极电解片、阴极电解片和隔膜,由隔膜将槽体分隔成阳极室和阴极室,所述阳极电解片设置于所述阳极室中,所述阴极电解片设置于所述阴极室中;所述阳极室的内壁下部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阳极室的内壁上部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阳极室中还设有温度传感器;
[0008]所述储水罐的出水口依次通过第一抽液栗、第一输送管与电解槽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上还设有第一电磁阀;
[0009]所述盐酸储存罐的出液口依次通过第二抽液栗、第二输送管与电解槽的电解液进口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上还设有第二电磁阀;
[0010]所述次氯酸水储存罐的进液口依次通过第三抽液栗、第三输送管与电解槽的次氯酸水输出口连接;
[0011]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的第三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第二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散热风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12]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第三输送管上还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与中央控制器的第四信号输出端连接。
[0013]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电解槽的槽体上还设有氯气排放口。
[00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实用新型由温度传感器自动检测电解液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信号发送到中央控制器,由中央控制器控制散热风机进行散热降温,使得电解液的温度快速下降,从而减低电解片的阻抗,避免影响氯气的生成量;同时,该系统还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能够自动检测电解槽中的液位高度并将信号发送到中央控制器,由中央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打开或关闭,从而控制水流量和盐酸流量,使得所生成次氯酸水符合pH值的要求。
[00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控制方便和生产效率高的次氯酸水的制备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电解液的温度,并控制电解液的温度快速下降,从而减低电解片的阻抗,避免影响氯气的生成量;同时,该系统还能够自动检测电解槽中的液位高度,并控制水流量和盐酸流量,使得所生成次氯酸水符合PH值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框图;
[0019]其中:1、基座;2、电解槽;21、槽体;211、阳极室;212、阴极室;22、阳极电解片;23、阴极电解片;24、隔膜;25、第一液位传感器;26、第二液位传感器;27、温度传感器;28、氯气排放口 ; 3、储水罐;31、第一抽液栗;32、第一输送管;33、第一电磁阀;4、盐酸储存罐;41、第二抽液栗;42、第二输送管;43、第二电磁阀;5、次氯酸水储存罐;51、第三抽液栗;52、第三输送管;53、第三电磁阀;6、散热风机;7、中央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参照图1,一种次氯酸水的制备系统,包括基座1、设于基座I上方的电解槽2、储水罐3、盐酸储存罐4、次氯酸水储存罐5;
[0023]所述基座I上位于电解槽2的下方设有散热风机6;所述基座I上还设有中央控制器7;
[0024]所述电解槽2包括槽体21、阳极电解片22、阴极电解片23和隔膜24,由隔膜24将槽体21分隔成阳极室211和阴极室212,所述阳极电解片22设置于所述阳极室211中,所述阴极电解片23设置于所述阴极室212中;所述阳极室211的内壁下部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25,所述阳极室211的内壁上部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26;所述阳极室211中还设有温度传感器27;所述电解槽2的槽体21上还设有氯气排放口 28。
[0025]所述储水罐3的出水口依次通过第一抽液栗31、第一输送管32与电解槽2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32上还设有第一电磁阀33;
[0026]所述盐酸储存罐4的出液口依次通过第二抽液栗41、第二输送管42与电解槽2的电解液进口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42上还设有第二电磁阀43;
[0027]所述次氯酸水储存罐5的进液口依次通过第三抽液栗51、第三输送管52与电解槽2的次氯酸水输出口连接;所述第三输送管52上还设有第三电磁阀53;
[0028]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25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7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26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7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27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7的第三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7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阀3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7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第二电磁阀4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7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散热风机6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53的信号输入端与中央控制器7的第四信号输出端连接。
[0029]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次氯酸水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方的电解槽、储水罐、盐酸储存罐、次氯酸水储存罐; 所述基座上位于电解槽的下方设有散热风机;所述基座上还设有中央控制器; 所述电解槽包括槽体、阳极电解片、阴极电解片和隔膜,由隔膜将槽体分隔成阳极室和阴极室,所述阳极电解片设置于所述阳极室中,所述阴极电解片设置于所述阴极室中;所述阳极室的内壁下部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阳极室的内壁上部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阳极室中还设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储水罐的出水口依次通过第一抽液栗、第一输送管与电解槽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上还设有第一电磁阀; 所述盐酸储存罐的出液口依次通过第二抽液栗、第二输送管与电解槽的电解液进口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上还设有第二电磁阀; 所述次氯酸水储存罐的进液口依次通过第三抽液栗、第三输送管与电解槽的次氯酸水输出口连接; 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的第三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第二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散热风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氯酸水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管上还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与中央控制器的第四信号输出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氯酸水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的槽体上还设有氯气排放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次氯酸水的制备系统,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方的电解槽、储水罐、盐酸储存罐、次氯酸水储存罐;基座上设有散热风机;基座上还设有中央控制器;电解槽包括槽体、阳极电解片、阴极电解片和隔膜;阳极室的内壁下部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阳极室的内壁上部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阳极室中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储水罐通过第一抽液泵、第一输送管与电解槽的进水口连接;第一输送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盐酸储存罐通过第二抽液泵、第二输送管与电解槽的电解液进口连接;第二输送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次氯酸水储存罐通过第三抽液泵、第三输送管与电解槽的次氯酸水输出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效果好、控制方便和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IPC分类】C25B9/00, C25B15/02, C25B1/46
【公开号】CN205205240
【申请号】CN201520926361
【发明人】陈源远
【申请人】陈源远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