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垂直升降卸料工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9672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载机垂直升降卸料工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装载机 垂直升降卸料工作装置。
背景技术
装载机的工作装置是完成装卸作业的关键机构,其结构形式可直接关 系到装载机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指标。目前,装载机的工作装置主要有动 臂、连杆、摇臂、铲斗翻转油缸、动臂油缸、固定支架构成,固定支架 固定在车体上,对于小型装载机,固定支架也有的固定在车前轴的后侧, 动臂的后端通过固定支架上端的铰接轴与固定支架连接,在动臂的适当 位置用动臂油缸将固定支架和动臂连接,在工作装置升降过程中,由于 动臂的座端为沿固定铰接轴转动,在动臂油缸伸縮杆的作用下,动臂的 前铰接轴及铲斗的升降运行轨迹为一弧形,该弧形轨迹以动臂的座端固 定铰接轴为圆心,由于动臂的座端铰接轴是不可移动的,所以这种弧形 轨迹也是固定的,此种结构的工作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为了扩大动 臂的活动范围,其动臂需要做得很长,而且在降落至下部时,动臂的前 铰接轴伸出机架的距离过长,使得整机较长,影响设备的灵活性和稳定 性;二是当铲斗上升至动臂从水平位置至最高位置时,动臂的前铰接轴 及铲斗沿弧形轨迹有一段回縮距离,故使装载机的装卸距离变小,降低 了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工作效率,影响了上升高度和距离,这种缺点在小 型装载机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使装
载机的工作装置结构紧凑,在上升过程中为垂直运行,使其工作效率高、 并能提高上升高度和卸料距离的装载机垂直升降卸料工作装置,特别适 用于中小型装载机。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载机垂直升 降卸料工作装置,由固定支架、动臂、动臂油缸、铲斗、伊斗翻转油缸 构成,动臂的前端通过铲斗底部铰接轴连接在铲斗的底部,动臂油缸伸 縮杆的前端通过动臂中部铰接轴连接在动臂的中部,铲斗翻转油缸的伸 縮杆前端通过翻转连杆后端的铰接轴与铲斗后侧的翻转连杆连接,其特 征在于在固定支架的上部通过固定支架上端的铰接轴连接上上转动柄, 在动臂的后端设固定的拨动杆,上转动柄的外端通过拨动杆与上转动柄 连接的转动轴和拨动杆的上端连接,在固定支架的中部设下转动柄,下 转动柄的外端通过拨动杆与下转动柄连接的转动轴和拨动杆的下端连 接,使上、下转动柄及拨动杆和固定支架的上段之间形成四连杆机构, 铲斗翻转油缸的底座通过拨动杆与下转动柄连接的转动轴中部的铰接轴 固定在拨动杆与下转动柄连接的转动轴的中部,当动臂油缸的伸縮杆向 外伸展时,动臂的前端开始上升,与此同时,动臂底端转动,带动拨动 杆逆时针转动,拨动杆拨动上转动柄顺时针转动,当在动臂从水平位置 至最高位置的上升过程中,上转动柄向上作顺时针转动,与此同时拉动 拨动杆,拨动杆再拉动动臂向上移动,使铲斗在上升到最高位置的过程 中,同时向前移动,消除铲斗的回縮轨迹,保持直线上升。本实用新型 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在固定支架的内侧设固定板,在固定板的内端设 动臂油缸的转动轴,动臂油缸的底座固定在动臂油缸的转动轴上,动臂 油缸的底座也可固定在车体上;所述的动臂设左、右两个,其前端分别 通过左、右铲斗底部铰接轴固定在铲斗底部的左、右端,相应的动臂油 缸也设左、右两个,其底座分别固定在动臂油缸的转动轴的左、右端部,从而实现对铲斗的左、右端同时用力,使铲斗升降稳定,用力均一;所 述的拨动杆也为三角形板状,以增加拨动杆的强度,拨动杆可与动臂制 做成一整体;所述的固定支架内侧的固定板为三角形板状,其固定板的 内角伸出,固定板的底边与固定支架的内边焊接为一体;所述的拨动杆 与上转动柄连接的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上转动柄的上端部; 所述的拨动杆与下转动柄连接的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下转 动柄的上端部,在左、右下转动柄的上端还设焊接固定板,以增加整体 稳定性。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需将固定支架的底端固定在装载机的前车 轴上,或前车轴的前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装载机上所使用的工作装置相 比,由于动臂在升降过程中既有转动,又有平移,使铲斗的运行轨迹达 到了垂直升降的目的,故提高了装载机的工作效率,其工作机构的上升 高度和卸料距离也得到了扩大,而且结构紧凑、运行稳定,特别适用于 小型装载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铲斗在最低位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臂为水平位置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铲斗在最高位置时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 2、 3、 4制作本实用新型。该装载机垂直升降卸料工作 装置,由固定支架l、动臂2、动臂油缸3、铲斗4、铲斗翻转油缸5构 成,动臂2的前端通过铲斗底部铰接轴6连接在铲斗4的底部,动臂油
缸3伸縮杆的前端通过动臂中部铰接轴7连接在动臂2的中部,铲斗翻 转油缸5的伸縮杆前端通过翻转连杆9后端的铰接轴8与铲斗4后侧的 翻转连杆9连接,在固定支架1的上部通过固定支架1上端的铰接轴10 连接上上转动柄11,在动臂2的后端设固定的拨动杆12,上转动柄11 的外端通过拨动杆12与上转动柄11连接的转动轴13和拨动杆12的上 端连接,在固定支架1的中部设下转动柄14,下转动柄14的外端通过 拨动杆12与下转动柄14连接的转动轴15和拨动杆12的下端连接,使 上、下转动柄11、 14及拨动杆12和固定支架1的上段之间形成四连杆 机构,铲斗翻转油缸5的底座通过拨动杆12与下转动柄14连接的转动 轴15中部的铰接轴18固定在拨动杆12与下转动柄14连接的转动轴15 的中部。在固定支架1的内侧设固定板16,在固定板16的内端设动臂 油缸3的转动轴17,动臂油缸3的底座固定在动臂油缸3的转动轴17 上,动臂油缸3的底座也可固定在车体上;所述的动臂2设左、右两个, 其前端分别通过左、右铲斗底部铰接轴6固定在铲斗4底部的左、右端, 相应的动臂油缸3也设左、右两个,其底座分别固定在动臂油缸3的转 动轴17的左、右端部,从而实现对铲斗的左、右端同时用力,使铲斗升 降稳定,用力均一;所述的拨动杆12为三角形板状,拨动杆12可与动 臂2制做成一整体;所述的固定支架1内侧的固定板16也为三角形板状, 其固定板16的内角伸出,固定板16的底边与固定支架1的内边焊接为 一整体;所述的拨动杆12与上转动柄11连接的转动轴13的两端,分别 固定在左、右上转动柄11的上端部;所述的拨动杆12与下转动柄14连 接的转动轴1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下转动柄14的上端部,在左、右下转动柄14的上端还设焊接固定板19。
权利要求1、一种装载机垂直升降卸料工作装置,由固定支架(1)、动臂(2)、动臂油缸(3)、铲斗(4)、铲斗翻转油缸(5)构成,动臂(2)的前端通过铲斗底部铰接轴(6)连接在铲斗(4)的底部,动臂油缸(3)伸缩杆的前端通过动臂中部铰接轴(7)连接在动臂(2)的中部,铲斗翻转油缸(5)的伸缩杆前端通过翻转连杆(9)后端的铰接轴(8)与铲斗(4)后侧的翻转连杆(9)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支架(1)的上部通过固定支架(1)上端的铰接轴(10)连接上上转动柄(11),在动臂(2)的后端设固定的拨动杆(12),上转动柄(11)的外端通过拨动杆(12)与上转动柄(11)连接的转动轴(13)和拨动杆(12)的上端连接,在固定支架(1)的中部设下转动柄(14),下转动柄(14)的外端通过拨动杆(12)与下转动柄(14)连接的转动轴(15)和拨动杆(12)的下端连接,铲斗翻转油缸(5)的底座通过拨动杆(12)与下转动柄(14)连接的转动轴(15)中部的铰接轴(18)固定在拨动杆(12)与下转动柄(14)连接的转动轴(15)的中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垂直升降卸料工作装置,其特征在 于在固定支架(1)的内侧设固定板(16),在固定板(16)的内端设动 臂油缸(3)的转动轴(17),动臂油缸(3)的底座固定在动臂油缸(3) 的转动轴(17)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载机垂直升降卸料工作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动臂(2)设左、右两个,其前端分别通过左、右铲斗底部 铰接轴(6)固定在铲斗(4)底部的左、右端,相应的动臂油缸(3)也 设左、右两个,其底座分别固定在动臂油缸(3)的转动轴(17)的左、 右端部;所述的拨动杆(12)为三角形板状,拨动杆(12)可与动臂(2) 制做成一整体;所述的固定支架(1)内侧的固定板(16)也为三角形板 状,其固定板(16)的内角伸出,固定板(16)的底边与固定支架(1) 的内边焊接为一整体;所述的拨动杆(12)与上转动柄(11)连接的转动轴(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上转动柄(11)的上端部;所述的拨动杆(12)与下转动柄(14)连接的转动轴(15)的两端,分别固 定在左、右下转动柄(14)的上端部,在左、右下转动柄(14)的上端 还设焊接固定板(1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载机垂直升降卸料工作装置,由固定支架(1)、动臂(2)、动臂油缸(3)、铲斗(4)、铲斗翻转油缸(5)构成,动臂(2)的前端连接在铲斗(4)的底部,动臂油缸(3)的前端连接在动臂(2)的中部,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支架(1)的上部设上转动柄(11),在动臂(2)的后端设拨动杆(12),在固定支架(1)的中部设下转动柄(14),使上、下转动柄(11、14)、拨动杆(12)和固定支架的上段组成四连杆机构。该工作装置,由于动臂在升降过程中既有转动,又有平移,使铲斗的运行轨迹达到了垂直升降的目的,故提高了装载机的工作效率,其工作机构的上升高度和卸料距离也得到了扩大,而且结构紧凑、运行稳定,特别适用于小型装载机。
文档编号E02F3/36GK201045194SQ20072002109
公开日2008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9日
发明者路新学 申请人:路新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