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加压式钻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310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加压式钻井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进钻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加压式钻井机,其国际专利分类号为E21B 19/00 。
技术背景目前,在打井作业中经常采用的施工机械为行走式钻井机,如黑龙江省五 常市水利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CZ-150型钻井机(反循环式),该机由以6110型 柴油发动机为动力的6吨平头卡车为车身,其上载有钻井架、液压支杆、巻扬 机、巻扬钢丝绳、操作位、,注水泵及抽水泵(工作泵)、液压撑脚及液压动力系 统等。钻井架上有转盘、龙头及主钻杆、吊具、施压装置和钻杆移换装置。施工作业前,需先将车身上的四个液压撑脚支起,以液压支杆为动力将钻 井架绕倾立转轴旋转后立起来。液压支杆及四个液压撑脚的动力来自液压动力系统,其中的液压油泵提供 液压动力,由液压控制开关控制各个分支油路上的动力输出。发动机通过动力传输装置为转盘、巻扬机、注水泵及抽水泵,以及液压油 泵提供动力。钻井时,转盘驱动主钻杆,再带动井内多个相连接的副钻杆及最底端的钻 头向下掘进,主钻杆和多个相接的副钻杆及钻头都是是中空管状的,主钻杆通 过龙头和主胶管连接到抽水泵上,钻头的底端是敞口的,直接对着待掘进的土 石feo注水泵通过串接管与抽水泵相连接。掘进前,先由注水泵从旁边的水坑中 取水通过抽水泵、主泵管、主胶管、龙头和主钻杆向井口中注满水,排出井内空气;开钻时,抽水泵向上将水反抽回水坑,将掘转中产生的岩土泥浆带出来, 水坑中的水再通过沟渠向井中不断地补充保持水循环,这被称为反循环式钻井。在掘进中,由主钻杆带动多个相接的副钻杆及底端的钻头共同旋转,卡车 发动机通过动力传输装置传送动力给转盘,再由转盘驱动与之可啮合的主钻杆 (也可驱动与之啮合的副钻杆),而向下施力的施压装置的则依靠人工用手不断 搬动铁管杠杆带动车身左后位置处的转轮(转轮有两个,各可套上一个铁管杠 杆,可由两人同时操作,也可由一人操作)驱动井架上的一套链条带动龙头及 主钻杆向下压,传至钻头。因是人力驱动,力量十分有限,最大也仅能达到1 吨。它最适用于泥岩条件,此时打100米的井,需8 10个小时;当遇到超过 1300MPa岩土层时,向下掘进很难,几乎不可能。巻扬机通过巻扬钢丝绳起吊副钻杆,吊具上有钻杆螺纹可与副钻杆连接。 行走式钻井机通常不具有载运副钻杆的功能,需通过专门随行的运输车载运, 在现场需两人将75多公斤的副钻杆抬到钻井架前的指定的工作台上,才能由吊 具吊装进入井口,预前需将主钻杆反转与下方副钻杆(关闭换钻杆支架后卡住, 平时打开)脱扣后提升到位为副钻杆让空间。钻杆移换装置的工作过程是,提升主钻杆后,需人工驱动链轮带动链条向 销孔插入销钉后,才能将主钻杆及龙头在钻井架向内移动到位,为吊副钻杆入 井让出空间;反之,将它们从井架内前移出来进入掘进工作位置,又需人工从 销孔取下销钉。换接先后要用5 7分钟的时间,而且后续过程也是如此反复地 切换,费工费时,效率还低,特别是当天黑时,工人很难看清,无法精确作业。施工作业时,通常至少需要四人,包括操作位上巻扬机司机一人,抬副钻 杆、吊装及施压共三人,颇浪费人工;而且运载运副钻杆需配用专门运输车, 到现场后首先需将副钻杆从车内抬到钻井机旁的指定工作台上,方能由吊具起 吊,工人在疲劳情况下,抬副钻杆极易失手造成严重工伤。当钻井达到预定的深度时,提出主钻杆、副钻杆及钻头,行走式钻井机向后移动一下,巻扬机驱动巻扬钢丝绳经过下水泥管滑轮将水泥管一节一节地下入到井中一直码到井口则完成全部作业。用上述传统的机械方式打井,因存在依赖人力施压;巻扬机轮流吊装主钻 杆(用吊具上的铁链系)、副钻杆(用吊具上的钻杆螺纹连接);主钻杆及龙头 在钻井架内停靠、离开时,需人工轮换插入、取下销钉,天黑后非常不利于作 业。故自动化差,效率低,费工时,易疲惫,周期长,不适应在复杂的地质环 境及偏远地区作业,不利于抢工期,创效益,没有发挥出现有钻井机设备的潜 能。而且,动力完全依靠车载发动机,它作为唯一的动力在长时间、大负荷工 作时,特别当环境温度高于25t:时,发动机的循环水和液压油的温度极易迅速 上升,会迫使发动机和液压动力系统停止工作降温。还有,巻扬机的动力来自车载发动机及动力传输装置,运行动力不够平稳, 输出的扭矩也不够大,还很浪费柴油燃料,在雨天因机械刹车装置遇水易打滑 不能工作,连续下雨造成的停工可能导致井内塌方,损失钻杆、钻头和毁掉以 往的工程,工期、质量和财产都会遭受到很大的影响。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加压式钻井机,以克服现有背景技术中 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车身,及其后部载有的钻井架、其周围的液压撑脚,以 及发动机、动力传输装置和液压动力系统,还有其车身甲板上载有的液压支杆、 巻扬机及操作位;以液压支杆为动力通过绕倾立转轴而直立的钻井架上有可与主钻杆、副钻 杆啮合并驱动其转动的转盘,可与副钻杆通过钻杆螺纹相连接的主钻杆通过下 法兰盘与上部的龙头相连,龙头通过上法兰盘与弯头相连,弯头的另一端连接 在主胶管上,钻井架上还有下水泥管滑轮和换钻杆支架;主胶管通过主泵管与 抽水泵相连,注水泵的出水口通过串接管与抽水泵相连,抽水泵上有抽水泵出水管,注水泵上有注水泵进水管;巻扬机上的巻扬钢丝绳顺序通过钻井架上的扶轮架上的巻扬扶轮、以及位于钻井架的顶部框架上的巻扬导向轮支架上的巻扬导向前轮、巻扬导向后轮与钻井架后面的吊具相连,吊具上有可与副钻杆相连接钻杆螺纹;液压动力系统中有液压油泵、液压油箱、液压控制开关,液压控制开关与 位于分支油路的液压撑脚和液压支杆相连,以上彼此通过液压油导管相互连接;动力传输装置与转盘、抽水泵、注水泵,及液压油泵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改进是在钻井架的前方底部设有油缸底支架,其上装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上 进出油口和下进出油口通过液压油导管接入液压动力系统,液压油缸的伸縮顶 杆上与工作车相连接,工作车上安装有上左轮、上右轮、下左轮和下右轮,工 作车通过两侧的套管装在钻并架上可沿其在行程内上下滑动的左、右导柱上;钻井架上的顶部框架上的巻扬导向轮支架的两侧设有左导向轮支架和右导 向轮支架,左导向轮支架上有左后导向轮、左前导向轮,右导向轮支架上有右 后导向轮、右前导向轮;加压钢丝绳的始端固定在油缸底支架上,其向上绕过工作车上的下左轮, 向下依次通过左扶轮、左底换向轮后,向上与龙头相连固定,再从右侧通过右 底换向轮、右扶轮后,向上绕过工作车上的下右轮,向下返回到油缸底支架上 为止,加压钢丝绳的末端也固定在油缸底支架上;提杆钢丝绳的始端固定在顶部框架上,向下绕过工作车上的上左轮,向上 依次通过左导向轮支架上的左前导向轮、左后导向轮,向下与龙头相连固定, 再从右侧通过右导向轮支架上的右后导向轮、右前导向轮后,向下绕过工作车 上的下右轮返回到顶部框架上为止,提杆钢丝绳的末端也固定在顶部框架上;龙头的两端安装在钻井架两侧的竖导轨上,竖导轨在拐点处与将龙头引向 钻井架内的斜导轨相连接。直向的巻扬导向轮支架分别与两侧的左导向轮支架、右导向轮支架之间呈有斜角,左后导向轮、右后导向轮分别位于左导向轮支架和右导向轮支架上而 有利于其上面的提杆钢丝绳顺利牵引龙头进入钻井架的、相对于顶部框架靠里 面的位置。巻扬机与为其提供动力的液压马达相连,液压马达接入液压动力系统。控制液压马达、液压油缸的上液压控制开关位于操作位旁,上液压控制开 关接入液压动力系统。在主泵管上装有冷却水套和液压油水套;冷却水套上有水入口、水出口, 与发动机循环水水套相连;液压油水套上有油入口、油出口,接入液压动力系 统的液压油路。车身甲板上安装有副钻杆载运架,它由立柱和横杆组成。副钻杆载运架在车身甲板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操作方法及工作过程为(1) 在钻井工作现场,当需要向井中续接副钻杆时,坐在操作位上的司机 用手操作旁边的上液压控制开关,使液压油缸上的伸縮顶杆连同工作车向下运 动,在工作车上的上左轮、上右轮、下左轮、下右轮共同带动与提杆钢丝绳、 加压钢丝绳相固定连接的龙头及主钻杆沿着竖导轨上升,到拐点时进入斜导轨, 龙头及主钻杆则进入到钻井架的里面,在井口上方让出了作业空间,当其抵达 设定的最里位置时停止上升动作,此时液压油缸上的伸縮顶杆縮回到下限位置;(2) 司机操作控制液压马达上液压控制开关,液压马达带动巻扬机旋转, 放下巻扬钢丝绳相连的吊具,钻井架旁的工人将吊具牵伸到载运所有副钻杆的、 位于车身甲板的两侧的副钻杆载运架,用吊具上的钻杆螺纹,与副钻杆上端连 接后,由司机操作巻扬机反向旋转收巻扬钢丝绳,将副钻杆吊起再下降,通过 转盘送入井口,其下端与下一节副钻杆上端(被卡在闭合的换钻杆支架上)相 接,司机开动转盘正旋转,上、下两副钻杆的钻杆螺纹相互旋接紧扣,略升起 吊具,使下一节副钻杆上端升起脱离换钻杆支架,打开换钻杆支架,下降吊具及所有副钻杆,当最上节的副钻杆的上端到换钻杆支架处,关闭换钻杆支架卡 住该处,人工拧下、撤开吊具;司机操作控制液压油缸的上液压控制开关,使 伸縮顶杆反向上升,驱动龙头及主钻杆向下运动到与井口处的副钻杆接触,此 时两者的钻杆螺纹己相对接,开动转盘正旋转,带动主钻杆旋转,首先会使两 者的钻杆螺纹相互旋接紧扣,旋紧后停止转盘,再打开换钻杆支架,继续转动 转盘,主钻杆带动以下的所有副钻杆及底端的钻头旋转,与此同时,伸縮顶杆 一直向上施力,由加压钢丝绳将液压动力全部施加到龙头及主钻杆上,保证掘 进高效地进行,特别是当遇到岩石层时,可以有力地钻透;(3)当主钻杆向下降到极限位置时,将转盘及液压油缸停止,司机操作伸 縮顶杆向下运动,带动龙头及主钻杆连同副钻杆上升,当副钻杆上端升到换钻 杆支架处时,停止上升,将换钻杆支架闭合(平时打开)卡住副钻杆,反向转 动转盘,主钻杆同副钻杆分离,提升主钻杆一直经斜导轨进入钻井架的里面。 以下继续的过程同以上的步骤(1)。其他相关操作方法及工作过程同背景技术中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设备的性能极大地提高。 一方面,用液压油缸提供动力取代人力施压, 施压力量由1吨可提高到10 20吨,当遇到1300MPa岩土层时,也能掘进;另 一方面,钻杆移换免去了人工轮换插入、取下销钉,也不用巻扬机轮流吊装主 钻杆、副钻杆,而是由液压油缸通过两条钢丝绳带动龙头及主钻杆高效完成施 压、提升和让位,可在任意位置停止,换接时间縮短到仅需1分钟,不再受昼 夜的影响,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省时高效。——用人减少,工作效率提高。改进前至少需要四人,多则5 6人,改进 后最少仅需两人便可轻松作业, 一位司机操作巻扬机, 一位工人负责用吊具利 用机械从副钻杆载运架到转盘之间移送、安装副钻杆,施压和抬副钻杆不再需 要人工,均被机械所取代,不易造成工伤,变得安全。——节省能耗、时间和费用,综合成本可大幅减少。以打60米的井为例, 改进前一般需30小时能完成,燃油费加6人的人工费,总计1100元;改进后 只需7 8小时,燃油费加两人的人工费,总计310元。该井便可节省800元。 而且,设备本身的改进费用也不高。——巻扬机的动力改为液压马达后,运行平稳,动力增强,输出扭矩加大, 燃油消耗减少,机械刹车装置在雨天不受影响,能照常工作,对工期、质量和 财产不再有任何影响。——利用主泵管上增加的水套给发动机循环水和液压油降温,有利于发动机和液压动力系统在大负荷和高温天气条件下长时间工作,减少了停机降温。——具有自载运能力。不再用专车载运副钻杆随行,本身最多可载有50根 的副钻杆,可用于打井150米深。总之,经巧妙改进充分发挥出了现有钻井机的潜能,克服了其弊端,功能 增加,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和效能大幅提高,节省工时及成本,能适应在恶劣 天气、复杂地质环境及偏远地区全天候独立长期作业,有利于抢工期,创效益。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钻井架及副钻杆载运架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钻井架及巻扬机的主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钻井架及加压钢丝绳、提杆钢丝绳的后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钻井架及加压钢丝绳、提杆钢丝绳的左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钻井架的顶部框架的俯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主泵管及冷却水套、液压油水套的主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工作车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IO是本实用新型的抽水泵、串接管和注水泵的主视图。图1~9中,1、车身;2、液压撑脚;3、操作位;4、液压油箱;5、副钻 杆载运架;6、立柱;7、横杆;8、车身甲板;9、钻井架;10、液压支杆;11、倾立转轴;12、巻扬机;13、巻扬钢丝绳;14、巻扬扶轮;15、扶轮架;16、 巻扬导向后轮;17、巻扬导向前轮;18、巻扬导向轮支架;19、吊具;20、钻 杆螺纹;21、主钻杆;22、转盘;23、副钻杆;24、下水泥管滑轮;25、液 压马达;26、龙头;27、下法兰盘;28、弯头;29、上法兰盘;30、主胶管; 31、抽水泵;32、注水泵;33、液压油缸;34、伸縮顶杆;35、油缸底支架;36、上进出油口; 37、下进出油口; 38、液压油导管;39、工作车;40、上左轮;41、上右轮;42、下左轮;43、下右轮;44、套管;45、导柱;46、左导向轮支架;47、右导向轮支架;48、左后导向轮;49、右后导向轮;50、左前 导向轮;51、右前导向轮;52、加压钢丝绳;53、提杆钢丝绳;54、顶部框架; 55、始端;56、末端;57、竖导轨;58、横梁;59、始端;60、末端;61、左底换向轮;62、右底换向轮;63、左扶轮;64、右扶轮;65、斜导轨;66、拐 点;67、主泵管;68、冷却水套;69、水入口; 70、水出口; 71、液压油水套; 72、油入口; 73、油出口; 74、液压控制开关;75、串接管;76、抽水泵出水管;77、注水泵进水管;78、上液压控制开关;79、换钻杆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 10。 以黑龙江省五常市水利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CZ-150型钻井机(反循环式)为例,进行改装。首先拆除掉原配置的巻扬机12上的动力输入装置,以及人工的施压装置及钻杆移换装置。见图4,用槽钢作油缸底支架35横向焊接在钻井架9的前方底部,其上装 有20吨的液压油缸33,液压油缸33的上进出油口 36和下进出油口 37通过液 压油导管38接入液压动力系统,液压油缸33的伸縮顶杆34上与工作车39相 铰接,工作车39上安装有上左轮40、上右轮41、下左轮42和下右轮43,工作 车39通过两侧的套管44装在钻井架9上可沿其在行程内上下滑动的左、右导柱45上。见图9,工作车39还可以有另一种实施方式,即上左轮40和下左轮42为 一组具,上右轮41和下右轮43为另一组具,两组具上的四个轮的轮轴变为与 原来的垂直,两组具之间用横梁58连接,横梁58在中间与下方的伸縮顶杆34 相铰接。见图7,钻井架9上的顶部框架54上居中的巻扬导向轮支架18的两侧各用 一对角钢焊接成为左导向轮支架46和右导向轮支架47,之间呈有指向后部的斜 角;左导向轮支架46上安装有左后导向轮48、左前导向轮50,右导向轮支架 47上有右后导向轮49、右前导向轮51,左后导向轮48、右后导向轮49分别位 于左导向轮支架46和右导向轮支架47上而有利于其上面的提杆钢丝绳53顺利 牵引龙头26进入钻井架9的、相对于顶部框架54靠里面1 / 3的位置。图4 6,加压钢丝绳52的始端55用卡扣固定在油缸底支架35上,其向上 绕过工作车39上的下左轮42,向下依次通过左扶轮63、左底换向轮61后,向 上与龙头26相缠绕固定,再通过右底换向轮62、右扶轮64后,向上绕过工作 车39上的下右轮43,向下返回到油缸底支架35上为止,加压钢丝绳52的末端 56也用卡扣固定在油缸底支架35上;提杆钢丝绳53的始端59用卡扣固定在顶 部框架54上,向下绕过工作车39上的上左轮40,向上依次通过左导向轮支架 46上的左前导向轮50、左后导向轮48,向下与龙头26相缠绕固定,再通过右 导向轮支架47上的右后导向轮49、右前导向轮51后,向下绕过工作车39上的 下右轮43返回到顶部框架54上为止,提杆钢丝绳53的末端60也用卡扣固定 在顶部框架54上;龙头26的两端安装在钻井架9两侧用槽钢焊接成的竖导轨 57上,斜导轨65也用用槽钢焊接而成,竖导轨57在拐点66处与斜导轨65平 顺相连接。见图4,巻扬机12上连接液压马达25为其提供动力,型号使用75系列, 液压马达25接入液压动力系统。见图3,车身甲板8上两侧由立柱6和横杆7焊接成副钻杆载运架5,每侧 最多可载有25根,两侧共载有50根的副钻杆23, 50根的副钻杆23可用于打 井150米深。见图8,在主泵管67上焊接上有冷却水套68和液压油水套71;冷却水套 68上有水入口69、水出口70,与发动机循环水水套相连;液压油水套71上有 油入口72、油出口73,接入液压动力系统的液压油路。见图l、图2,控制液压马达25、液压油缸33的上液压控制开关78安装位 于操作位3右侧,便于司机右手操作,上液压控制开关78接入液压动力系统。至此,改装完毕。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加压式钻井机,包括有车身(1),及其后部载有的钻井架(9)、其周围的液压撑脚(2),以及发动机、动力传输装置和液压动力系统,还有其车身甲板(8)上载有的液压支杆(11)、卷扬机(12)及操作位(3);以液压支杆(11)为动力通过绕倾立转轴而直立的钻井架(9)上有可与主钻杆(21)、副钻杆(23)啮合并驱动其转动的转盘(22),可与副钻杆(23)通过钻杆螺纹(20)相连接的主钻杆(21)通过下法兰盘(27)与上部的龙头(26)相连,龙头(26)通过上法兰盘(29)与弯头(28)相连,弯头(28)的另一端连接在主胶管(30)上,钻井架(9)上还有下水泥管滑轮(24)和换钻杆支架(79);主胶管(30)通过主泵管(67)与抽水泵(31)相连,注水泵(32)的出水口通过串接管(75)与抽水泵(31)相连,抽水泵(31)上有抽水泵出水管(76),注水泵(32)上有注水泵进水管(77);卷扬机(12)上的卷扬钢丝绳(13)顺序通过钻井架(9)上的扶轮架(15)上的卷扬扶轮(14)、以及位于钻井架(9)的顶部框架(54)上的卷扬导向轮支架(18)上的卷扬导向前轮(17)、卷扬导向后轮(16)与钻井架(9)后面的吊具(19)相连,吊具(19)上有可与副钻杆(23)相连接钻杆螺纹(20);液压动力系统中有液压油泵、液压油箱(4)、液压控制开关(74),液压控制开关(74)与位于分支油路的液压撑脚(2)和液压支杆(11)相连,以上彼此通过液压油导管相互连接;动力传输装置与转盘(22)、抽水泵(31)、注水泵(32),及液压油泵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钻井架(9)的前方底部设有油缸底支架(35),其上装有液压油缸(33),液压油缸(33)的上进出油口(36)和下进出油口(37)通过液压油导管(38)接入液压动力系统,液压油缸(33)的伸缩顶杆(34)上与工作车(39)相连接,工作车(39)上安装有上左轮(40)、上右轮(41)、下左轮(42)和下右轮(43),工作车(39)通过两侧的套管(44)装在钻井架(9)上可沿其在行程内上下滑动的左、右导柱(45)上;钻井架(9)上的顶部框架(54)上的卷扬导向轮支架(18)的两侧设有左导向轮支架(46)和右导向轮支架(47),左导向轮支架(46)上有左后导向轮(48)、左前导向轮(50),右导向轮支架(47)上有右后导向轮(49)、右前导向轮(51);加压钢丝绳(52)的始端(55)固定在油缸底支架(35)上,其向上绕过工作车(39)上的下左轮(42),向下依次通过左扶轮(63)、左底换向轮(61)后,向上与龙头(26)相连固定,再从右侧通过右底换向轮(62)、右扶轮(64)后,向上绕过工作车(39)上的下右轮(43),向下返回到油缸底支架(35)上为止,加压钢丝绳(52)的末端(56)也固定在油缸底支架(35)上;提杆钢丝绳(53)的始端(59)固定在顶部框架(54)上,向下绕过工作车(39)上的上左轮(40),向上依次通过左导向轮支架(46)上的左前导向轮(50)、左后导向轮(48),向下与龙头(26)相连固定,再从右侧通过右导向轮支架(47)上的右后导向轮(49)、右前导向轮(51)后,向下绕过工作车(39)上的下右轮(43)返回到顶部框架(54)上为止,提杆钢丝绳(53)的末端(60)也固定在顶部框架(54)上;龙头(26)的两端安装在钻井架(9)两侧的竖导轨(57)上,竖导轨(57)在拐点(66)处与将龙头(26)引向钻井架(9)内的斜导轨(65)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加压式钻井机,其特征在于直向的巻扬导向轮支架(18)分别与两侧的左导向轮支架(46)、右导向轮支架(47)之间 呈有斜角,左后导向轮(48)、右后导向轮(49)分别位于左导向轮支架(46) 和右导向轮支架(47)上而有利于其上面的提杆钢丝绳(53)顺利牵引龙头(26) 进入钻井架(9)的、相对于顶部框架(54)靠里面的位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加压式钻井机,其特征在于巻扬机(12)与为其提供动力的液压马达(25)相连,液压马达(25)接入液压动力系统。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加压式钻井机,其特征在于控制液压马 达(25)、液压油缸(33)的上液压控制开关(78)位于操作位(3)旁,上液 压控制开关(78)接入液压动力系统。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加压式钻井机,其特征在于在主泵管(67) 上装有冷却水套(68)和液压油水套(71);冷却水套(68)上有水入口 (69)、 水出口 (70),与发动机循环水水套相连;液压油水套(71)上有油入口 (72)、 油出口 (73),接入液压动力系统的液压油路。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加压式钻井机,其特征在于车身甲板(8) 上安装有副钻杆载运架(5),它由立柱(6)和横杆(7)组成。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压加压式钻井机,其特征在于副钻杆载运 架(5)在车身甲板(8)的两侧。
专利摘要一种液压加压式钻井机,属于给进钻杆装置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在钻井架上装有液压油缸,与工作车相连接,工作车上下运行所带动的加压钢丝绳及提杆钢丝绳均与龙头相连固定,龙头的两端安装在竖导轨上,竖导轨上有斜导轨;卷扬导向轮支架与两侧的左导向轮支架、右导向轮支架之间呈有斜角,左后导向轮、右后导向轮分别位于顶部框架靠里面的位置;卷扬机上安装有液压马达;上液压控制开关位于操作位旁;在主泵管上装有冷却水套和液压油水套;车身甲板上安装有副钻杆载运架。本实用新型功能增加,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和效能大幅提高,节省工时及成本,能适应在恶劣天气、复杂地质环境及偏远地区全天候独立长期作业,有利于抢工期,创效益。
文档编号E21B7/02GK201083083SQ200720094750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1日
发明者王德庆 申请人:王德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