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195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构筑物用组件,具体地,涉及一种基桩。
背景技术
在房地产事业兴旺发达的今天,多数基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当房子拆掉后,基桩 的钢筋混凝土残渣不易清除,影响土壤环境,不利于土地的再利用。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1)拆卸不方便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拆房子的过程中遇撞击易碎,不方便清除; (2)环保性差土壤中的钢筋混凝土残渣不易清除,影响土壤环境的健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拆卸不方便和环保性差的缺陷,提出一 种基桩,以实现拆卸方便、环保性好、承载能力强和抗震能力强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桩,包括桩杆、支撑板、底 板和至少两个筋板,在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中心通孔,所述桩杆经由所述中心通孔,与所述底 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桩杆的顶端,并与所述桩杆固定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筋 板均布在所述桩杆的周壁,位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并与所述桩杆及所述底板固
定连接。进—-步地,所述桩杆具有中空管状的腔体,在所述腔体内填充有陶瓷材料。进—-步地,所述桩杆的底端为锥形。进—-步地,在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数个连接孔。进—-步地,在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数个连接孔。进—-步地,在所述至少两个筋板上,开设有数个吊拔孔。进—-步地,所述桩杆的横截面为圆形、矩形、工字型或多边棱形。进—-步地,所述支撑板为圆形、矩形、工字型或多边菱形。进—-步地,所述底板的横截面为圆形、矩形、工字型或多边菱形。进—-步地,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基桩,包括支撑板、底板和
多根桩杆,在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中心通孔,所述多根桩杆经由所述多个中心通孔,与所
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多根桩杆的顶端,并与所述多根桩杆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基桩,包括数个以上所述 的基桩,还包括设在数个基桩之间的连接板,以及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基桩与所述连接板的 连接条。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基桩,该基桩包括桩杆、支撑板、底板和至少两个筋板,在 底板上开设有中心通孔,桩杆经由该中心通孔,与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板位于桩杆的顶端, 并与桩杆固定连接;至少两个筋板均布在桩杆的周壁,位于支撑板与底板之间,并与桩杆及 底板固定连接;在基桩中,桩杆位于底板以下的部分打入地槽以下的土壤里;底板与支撑板之间的高度与地槽深度一致;支撑板用于承载地面以上的建筑物组件;筋板用于加强基 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筋板上的数个吊拔孔,用于建筑物拆卸时地下基桩的起吊;进一步 的,在该基桩中,还可以包括支撑板、底板和多根桩杆,在底板上开设有多个中心通孔,多根 桩杆经由多个中心通孔,与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板位于所述多根桩杆的顶端,并与所述多根 桩杆固定连接;在该基桩中,包括数个上述基桩,还包括设在数个基桩之间的连接板,以及 用于固定连接基桩与连接板的连接条;在基桩中,连接条和连接板可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 提高基桩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所述基桩的重量远轻便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材质,拆卸 时易于拔出;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拆卸不方便和环保性差的缺陷,以实现拆卸方便、环 保性好、承载能力强、抗震能力强和抗压力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 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 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基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基桩的立体图; 图2b为图2a的俯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基桩中筋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基桩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基桩中连接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基桩中筋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基桩中筋板的结构示意图三。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以上的建筑物组件;支撑板17为圆形、矩形、工字型或多边菱形。
在本实施例中,在底板20上,开设有数个连接孔;在筋板上开设有数个吊拔孔,用
于建筑物拆卸是地下基桩的起吊;底板20的横截面为圆形、矩形、工字型或多边菱形。
在本实施例中,筋板的形状为弧形台阶,如图6所示;筋板可以采用钢材铸造。在
图2a和图3中,一个吊拔孔标记为19。这里,筋板为三角形结构,可以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
原理,可以增强基桩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即抗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桩杆22、底板20、筋板和支撑板17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拆卸时较 方便,可以使用挂钩,通过筋板上的多个吊拔孔,将基桩从地槽中拔出。这里,桩杆22、底板 20、筋板和支撑板17之间可以采用焊接的固定连接方式。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2个筋板,筋板的形状为"P"型,如图 7所示。 实施例三
4[0038]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基桩包括支撑板、底板和多根桩杆,在底
板上开设有多个中心通孔,多根桩杆经由多个中心通孔,与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板位于所述
多根桩杆的顶端,并与所述多根桩杆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桩杆的数量可以为2根、3根或4根。
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基桩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桩。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 例包括第一基桩1、第一连接板3、第二基桩5、第二连接板7、第三基桩9、第三连接板11、 第四基桩13和第四连接板15,其中,第一基桩1和第一连接板3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条2连 接,第一连接板3与第二基桩5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条4连接;第二基桩5与第二连接板7之 间通过第三连接条6连接,第二连接板7与第三基桩9之间通过第四连接条8连接;第三基 桩9与第三连接条11之间通过第五连接条10连接,第三连接板11与第四基桩13之间通 过第六连接条12连接;第四基桩13与第四连接板15之间通过第七连接条14连接,第四连 接板15与第一基桩1之间通过第八连接条16连接。 其中,第一基桩1、第二基桩5、第三基桩9和第四基桩13的结构,参见基桩实施例 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至第八连接条可以为长方条状,在长方条状连接条的两端开设有连接孔和/ 或螺纹孔,如图5所示。同时,在第一至第四基桩的底板20上、以及在第一至第四连接板上, 均开设有用于与第一至八连接条相连的连接孔和/或螺纹孔,在图2a和图2b中,一个连接 孔标记为21。这里,基桩之间通过连接条和连接板连接,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在收 到巨大的冲击力时,基状的支撑板17、连接条和连接板可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可以提 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基桩的外表面可以涂敷环氧树脂,提高抗氧化能 力,增加地基的使用寿命并能更好地保护土壤环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基桩,在桩杆上垂直设置支撑板、筋板和底板,
筋板位于支撑板和底板之间,支撑板和底板之间的高度与地槽高度一致,筋板用于加强桩
杆、支撑板和底板之间的连接;并设有多个连接条和连接板,用于连接多个基桩,具有缓冲
作用,可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特殊的材料选择和表面处理技术,并在筋板上开有吊拔
孔的结构处理,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拆卸不方便和环保性差的缺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基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杆、支撑板、底板和至少两个筋板,在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中心通孔,所述桩杆经由所述中心通孔,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桩杆的顶端,并与所述桩杆固定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筋板均布在所述桩杆的周壁,位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并与所述桩杆及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杆具有中空管状的腔体,在所述腔 体内填充有陶瓷材料。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杆的底端为锥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数个连接孔。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数个连接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筋板上,开设有数个吊拔 孔;所述至少两个筋板为三角形、弧形或"P"形。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杆的横截面为圆形、矩形、工字 型或多边棱形。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横截面为圆形、矩形、工 字型或多边菱形。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横截面为圆形、矩形、工字 型或多边菱形。
10. —种基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底板和多根桩杆,在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中 心通孔,所述多根桩杆经所述多个中心通孔由连接条,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位 于所述多根桩杆的顶端,并与所述多根桩杆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桩,所述基桩包括桩杆、支撑板、底板和至少两个筋板,在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中心通孔,所述桩杆经由所述中心通孔,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桩杆的顶端,并与所述桩杆固定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筋板均布在所述桩杆的周壁,位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并与所述桩杆及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基桩,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用土地的再利用率低的问题,并且,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文档编号E02D5/24GK201520971SQ20092022225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31日
发明者孔维铭 申请人:北京格物创道科技发明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