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岩机钎尾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18630阅读:1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凿岩机钎尾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凿岩机上的机件,尤其是是凿岩机上用的一种凿岩机钎尾 套。
背景技术
凿岩机是用于凿岩钻孔的一种作业工具,其工作原理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通过 主动阀控制活塞往复运动,冲程时,活塞冲击钎具凿碎岩石;回程时,活塞带动钎具回转一 定的角度。连续的冲击、回转使钎具在岩石上凿出圆形炮孔,实现钻孔。钎尾套是凿岩机的 易损零件,加工完成后压入转动套内装机使用,在使用凿岩机进行钻孔作业时,钎尾套与钎 杆的钎尾相配合,而钎杆在活塞连续的冲击、回转的作用下,使钎尾套受到很大的冲击力, 因此钎尾套的服役条件十分恶劣,容易造成机械疲劳而导致钎尾套内六方磨损情况严重, 降低钎尾套的使用寿命。目前国内普遍采用20Cr渗碳钢制造,对其进行渗碳淬火处理后得 到的表面硬度、心部硬度和有效硬化层深度均达不到热处理技术要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容易出现涨裂、内六方磨损严重,而影响凿岩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表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而心部具 有优良的综合机械性和合理的硬化层深度的长寿命凿岩机钎尾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凿岩机钎尾套,包括钎尾套本 体,所述钎尾套本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设有硬化层。所述硬化层中HRC彡5部分的深度为4mm。所述钎尾套本体为采用轴承钢GCrl5材料制成的钎尾套本体。采用上述材料制成和处理后的凿岩机钎尾套,大大提高了钎尾套的综合机械性能 和表面耐磨性。其中,GCrl5的成份如下表 采用上述成份的轴承钢GCrl5材料制成的坯件,经过常规工序加工成型,然后进 行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凿岩机钎尾套,大幅提高了钎尾的强度、疲劳强度以及韧性、耐磨性 等综合机械性能,以适应凿岩机作业时传递的冲击力。经长期分析论证及工业试验,优化出 最佳的热处理工艺为920°C渗碳X 22小时+860°C X 2. 5小时淬火,此时得到的钎尾套韧性 最好,硬化层、硬化层及表面、心部硬度最佳,钎尾套使用寿命最长。[0011]采用上述热处理工艺后凿岩机钎尾套本体得到以下热处理性能参数表面硬度HRC60-64心部硬度HRC彡55上述技术方案的凿岩机钎尾套,由于是采用了轴承钢GCrl5制成的坯件经过机加工成型后,进行渗碳淬火等热处理工艺处理后,得到符合热处理技术要求的硬化层深度和 有效硬化层深度,及最佳的表面、心部硬度,使得钎尾套具有良好的疲劳强度以及韧性、耐 磨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大幅度提高了钎尾套内六方的抗磨损能力,有效的克服了钎尾套涨 裂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钎尾套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凿岩机钎尾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长寿命凿岩机钎尾套,包括钎尾套本体1,钎尾套本 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设有硬化层2,钎尾套本体为采用轴承钢GCrl5材料制成的钎尾 套本体,采用将轴承钢GCrl5制成的钎尾套经过热处理工艺处理后,以达到最佳的心部强 韧性配合,使其在钎尾套本体1的内外表面具有硬化层2,且硬化层中HRC ^ 58部分的深度 为4mm,钎尾套本体1的心部硬度控制在HRC ^ 55、表面硬度控制在HRC60-64,以提高钎尾 套本体1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钎尾套内六方的抗磨损能力,使钎尾套的使用寿命得 到大幅度的提升。以上是本申请的一具体实施方式
,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创造而 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创造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创造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 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创造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 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凿岩机钎尾套,包括钎尾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钎尾套本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设有硬化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凿岩机钎尾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中HRC^ 58部分的深 度为4mm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凿岩机钎尾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钎尾套本体为采用轴承 钢GCrl5材料制成的钎尾套本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寿命凿岩机钎尾套,包括钎尾套本体,钎尾套本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设有硬化层。该凿岩机钎尾套是采用轴承钢GCr15材料制成,经过渗碳淬火等热处理工艺处理后,得到符合热处理技术要求的硬化层深度和有效硬化层深度,及最佳的表面、心部硬度,使得钎尾套具有良好的疲劳强度以及韧性、耐磨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大幅度提高了钎尾套内六方的抗磨损能力,有效的克服了钎尾套涨裂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钎尾套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和耐磨性,钎尾套不易涨裂,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E21B1/30GK201588528SQ200920290120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6日
发明者张婕妤, 李永胜, 陈茹 申请人:李永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