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弹性建筑地基的方法

文档序号:5323914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弹性建筑地基的方法
用于弹性建筑地基的方法建筑物以及其它结构的地震防护方法,主要用于地基阶段但不限于此。在挖掘并铺设少量基料(footing mix)之后,用钢筋混凝土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构 建抗震支承面,[“运行带(ran tie),,(倒)板层]、或者[倒梁板层]、或者立方体以及连 接梁板层。其可为单独或可分的板层,厚度和强度按照静态设计以及待建的建筑物尺寸和 形式,并根据土壤性质确定。在加固构造的过程中,根据工程需要在支承面和待建结构之间设置连接装置,如 图Si所示,该连接装置由钢缆束组成,并根据静态设计的规定对其进行技术处理。

图1中 的钢丝的特征{横截面,尺寸,钢丝的密度}可以改变。在用合适的铁做成叉子完成加固铁 构件之后,钢缆束易于安装在水平或竖直的加固铁制构件上。在混凝土浇筑并凝固之后,应设置具有环或立方体形状的橡胶隔离体,如图El所 示,其组成、尺寸和硬度根据工程不同而有所变化。如图2所示。在剩余的一半工程面上须充填由回收的、经过技术处理的、旧车辆轮胎制成的蜂 窝衬垫,直至环或立方体的整个高度,如图E2和E3所示,一方面可以达到那些在此之前短 暂的使用之后即无使用价值的原料重新加以利用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增强结构弹性。如 图3所示。施用衬垫层之后,在所述剩余的一半空间或直至环或立方体最终高度的蜂室填充 部分,须填充砂粒,以形成通常可应用传统施工方法的建筑物或其它结构施工的工作面,如 图4所示。在新建筑的加固过程中,使用与将钢缆束锚固在较低板层中相同的方法锚固钢缆
束ο以下是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示出了抗震隔离支承面以及底座和建筑连接装置的结构。图2.示出了用于设置隔离体的支撑面的完整结构,为了防止连接装置和初级防 震装置被侵蚀,在支承面上设置隔离体。图3.用蜂窝状衬垫充填支承面。图4.用沙粒填充蜂室,以形成适于任意建筑类型的工作面。图Si.钢缆束的连接装置。图El.隔离体橡胶立方体或环的形状。图E2.在柱体之间(在待建工程的横梁下方)覆盖支承隔离面外围的回收轮胎蜂 室衬垫的形状。图E3.用于充填支承面剩余空间的回收轮胎蜂室衬垫的形状。应用该方法的科学效果{建筑物在地震期间承受的剧烈摇晃转变为振动}。{共振现象会因此减少}。{主要由混凝土的硬度引起的连接处的裂缝甚至断裂会减少到最低}。{主要由振动引起的刺耳的噪声会显著地减弱}。
{使用旧的车辆轮胎有利于结构避免生态污染}。{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建筑框架的厚度应被降低,并且因此其重量会减小}。{人工填土肯定好于现有的土壤}。该弹性地基方法将有利于大量的建筑物结构。独立住宅、2层或3层建筑物,甚至 更高的建筑物都可从中受益,除此之外,学校及学校的配套设施以及小的旅馆单位当然也 会受益。最终,其应用范围无疑取决于该方法的使用,随着由此带来的有益效果,将抵消取 决于工程而可能产生的经济负担。对于一个在面积为85m2的底座表面上具有地基和9个支撑柱的2层建筑物,应当 计算隔离支承面和隔离装置的厚度,以便在挖掘之后即可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实施该 方法1]全面开挖支承面至计算深度。2]铺设少量基料,之后可开始对一个板层{运行带(倒)型板层,其厚度和强度通 过静态设计得到}的加固施工。同时,在将要被设置的支撑{9}的位置设置连接装置,如图 Sl所示,之后使用混凝土完成防震隔离面。如图1所示。3]如图El所示,隔离体设置于从隔离支承面向外突出的连接装置之上,以保护所 述连接装置免遭侵蚀,并使该支撑结构具有统一的防震性能,这是由于隔离体构造的结构 密实且硬度相对均勻。如图2所示。4]在隔离支承面的周面上,并且从一个隔离体到另一个隔离体地(从一个支柱到 另一支柱),将如图E2所示的蜂室衬垫设置在待建结构的支柱支承横梁的放置位置,这些 位置非常需要荷载均勻分布以及减小沉降(settlement)。在剩余的支承面上并且在如图E2所示的在衬垫之间,将如图E3所示的蜂室衬垫 设置在未来建筑物的自由空间(板层)所坐落的位置,其荷载应当最小化,且振动容限应当 增加。如图3所示。由隔离体和衬垫完成支承面隔离层;用沙粒充填所有蜂室的间隙以及连接装置隔 离体之中的间隙,以形成用于包括地基的2层建筑物结构的施工开始的稳定工作面。可以 根据不带隔离的方式实施该施工方法,以相同方式固定连接机构,其已被固定以用于隔离 支承面的建造。如图4所示。
权利要求
1.在挖掘及施用基料混合之后,基于建筑所需的形式和尺寸,采用钢筋混凝土将抗震 装置支承面建造为以下几种形式“运行带”(倒底板层)、或者倒梁型板层、或者{由立方 体与连接梁制成的板层}。
2.在加固构造过程中,根据工程需要,在待建结构的支承面上定位连接装置,如图Sl 所示,该连接装置由根据静态设计的方式经过技术处理的钢缆束组成,如图1所示。
3.在支承面形成之后,环形或立方体形状的橡胶隔离体定位在钢缆束的位置,如图El 所示,其尺寸和硬度根据工程不同而有所变化,如图2所示。
4.在剩余的一半工程面上须由回收的、经过技术处理的旧轮胎制成的蜂窝状衬垫充填 至环或立方体的整个高度,如图E2、E3和图3所示。
5.在施用所述衬垫之后,在直至环或立方体最终高度的所述剩余的一半空间上填充砂 粒,以形成可应用传统施工方法的建筑物施工的工作面,如图4所示。
全文摘要
人工建造的结构的支撑表面,用于避免地震造成的任何地基破坏,根据地震后的数据,地基破坏后会出现裂缝,甚至会导致接缝处完全裂开。用单元衬垫构成抗震隔离,而通过使用隔离体可防止连接装置和初级防震装置被腐蚀。砂粒保证了工作面的稳定,在施工所需要的时间内以及工程结束之后承受均匀的荷载分布。此外,在地震发生时,砂粒的机械性能会提供弹性,提高衬垫的防震性能,同时防止不均匀的荷载分布在建筑物结构上。固定在整个工程两侧主要位置的连接装置为防震装置的运行提供了保证。
文档编号E02D27/34GK102066669SQ200980122836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7日
发明者扬尼斯·基萨纳基斯 申请人:扬尼斯·基萨纳基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