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运输作业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698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运输作业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井下轻量设备的巷道运输、水沟清理和收皮带作业的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运输作业车。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井下巷道架设电缆、轨道铺设、管道及巷道顶部设备的安装,没有铺设轨道的新巷道的设备安装、生产工作面所用电气列车在安装及运输时,主要靠绞车或人工拖拉为主。在矿用材料与机电设备的运输中,绞车也是重要的工具。由于绞车和其轨道对井下恶劣的工作环境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多年来,绞车已成为煤矿井下运输最重要和非常成熟的运输工具。但是,绞车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有许多缺点。主要表现在绞车的固定轨道约束了绞车的运输轨迹,降低了绞车运载负荷的灵活度,缩小了绞车的适用范围;绞车所用绞绳耐磨性差、柔韧度差,这给井下煤矿工人的安全生产带来了重大安全隐患,许多煤矿都曾发生过因钢丝绳断裂伤人事故;绞车需要铺设轨道才能运输材料及设备,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轨道铺设或回收需要较多的人工和经济投入,增加了矿井的生产成本。除了大件物品使用绞车外,例如拽拉电缆、输水管等,都需要人工完成,劳动量大,效率低。上述运输与作业手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煤矿开采环境的变化及科技的发展,成为煤矿井下机电设备转移和运输的瓶颈。还有其他巷道运输设备诸如架线电机车、防爆胶轮车及单轨吊车。架线机车是在预先铺设好的轨道上行驶,防爆胶轮车则不用轨道,可以在巷道内运输,而单轨吊车是悬吊在预先设置在巷道顶部的单个轨道行走,可以运输重型工作面设备如液压支架等,但受到拐弯半径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井下巷道运输及作业设备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运输作业车。其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运输作业车,包括行走车架与上部车架,行走车架设置有第一履带驱动装置与第二履带驱动装置,各履带驱动装置均包括一前端履带啮合轮与一后端履带啮合轮,以及在前端履带啮合轮与后端履带啮合轮之间展开的环状履带;第一履带驱动装置由第一液压马达驱动,第一液压马达通过传动部件连接第一履带驱动装置的后端履带啮合轮,第二履带驱动装置由第二液压马达驱动,第二液压马达通过传动部件连接第二履带驱动装置的后端履带啮合轮;上述上部车架通过铰接轴连接在行走车架上, 并配置有能使上部车架绕铰接轴水平转动的液压式车架转动机构。上述上部车架的中央部位设置有电动/或手动控制的液压升降载物平台。上述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运输作业车还包括水沟挖掘工作装置、收皮带工作装置及牵引工作装置,水沟挖掘工作装置与收皮带工作装置设置在上部车架的前部,牵引工作装置设置在上部车架的后部。[0008]上述水沟挖掘工作装置包括铲斗、斗杆及斗杆驱动臂,斗杆驱动臂配置有驱动臂液压缸,斗杆配置有斗杆液压缸。水沟挖掘作业时,按水沟在巷道左或右的布置情况,只用左侧或右侧单臂水沟挖掘工作装置。上述收皮带工作装置包括左支撑臂、右支撑臂、位于左右支撑臂之间的皮带辊及位于上部车架前部的支撑油缸。上述左支撑臂或右支撑臂作为上述斗杆驱动臂。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行走车架采用两个履带驱动装置,既便于整车回转,又具有与地面接触面积大、稳定性好等特点,能在无路或难以通行的地段通行,特别适用于煤矿井下巷道中运输与作业。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
图1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
图1与图2,一种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运输作业车,包括行走车架与上部车架,行走车架设置有第一履带驱动装置与第二履带驱动装置1。第一履带驱动装置与第二履带驱动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以第二履带驱动装置1为例,其包括一前端履带啮合轮与一后端履带啮合轮,以及在前端履带啮合轮与后端履带啮合轮之间展开的环状履带。第一履带驱动装置由第一液压马达驱动,第一液压马达通过传动部件连接第一履带驱动装置的后端履带啮合轮,第二履带驱动装置由第二液压马达驱动,第二液压马达通过传动部件连接第二履带驱动装置的后端履带啮合轮,由上述第一、第二液压马达同步运行驱动行走车架向前或向后行走,需要车体回转时,第一液压马达与第二液压马达中有一只马达停止运行,另一只马达运转即可实现。上述上部车架通过铰接轴连接在行走车架上,并配置有能使上部车架绕铰接轴水平转动的液压式车架转动机构。上述上部车架的中央部位设置有电动和/或手动控制的液压升降载物平台2,用于轻量设备装载和巷道顶部安装作业。上述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运输作业车还包括水沟挖掘工作装置3、收皮带工作装置4及牵引工作装置,水沟挖掘工作装置与收皮带工作装置设置在上部车架的前部,牵引工作装置设置在上部车架的后部。上述水沟挖掘工作装置3包括铲斗、斗杆及斗杆驱动臂,斗杆驱动臂配置有驱动臂液压缸,斗杆配置有斗杆液压缸,斗杆的运动由驱动臂液压缸控制,铲斗的运动由斗杆液压缸控制;上述收皮带工作装置4包括左支撑臂401、右支撑臂402、位于左右支撑臂之间的皮带辊403及位于上部车架的前部的支撑油缸404 ;上述左支撑臂401或右支撑臂402可作为上述斗杆驱动臂;上述水沟挖掘工作装置用于实现清理水沟或水槽等的工作;当使用收皮带工作装置驱动皮带运转时,上述铲斗杵地,支撑油缸工作以增强车辆的稳定性。牵引工作装置如牵引钩可以用来牵引物体如电缆等。与上述实施方式有关的液压系统可包括液压泵、液压元件及防爆电机;上述液压元件可以包括动力源元件、执行元件、控制源元件及液压附件,其中动力源元件轴向柱塞变量双泵+双联齿轮泵;执行元件驱动马达、回转马达、钻孔马达、俯仰缸、机械手用缸等;控制源元件多路液动换向阀、调速阀、先导式压力阀等;液压附件备有带单向阀的快速接头、冷却器、过滤器和油箱附件等。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技术内容,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出的任何等同方式,或明显变形方式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运输作业车,包括行走车架与上部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走车架设置有第一履带驱动装置与第二履带驱动装置,各履带驱动装置均包括一前端履带啮合轮与一后端履带啮合轮,以及在前端履带啮合轮与后端履带啮合轮之间展开的环状履带;第一履带驱动装置由第一液压马达驱动,第一液压马达通过传动部件连接第一履带驱动装置的后端履带啮合轮,第二履带驱动装置由第二液压马达驱动,第二液压马达通过传动部件连接第二履带驱动装置的后端履带啮合轮;上述上部车架通过铰接轴连接在行走车架上,并配置有能使上部车架绕铰接轴水平转动的液压式车架转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运输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车架的中央部位设置有电动或手动控制的液压升降载物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运输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运输作业车还包括水沟挖掘工作装置、收皮带工作装置及牵引工作装置,水沟挖掘工作装置与收皮带工作装置设置在上部车架的前部,牵引工作装置设置在上部车架的后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运输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沟挖掘工作装置包括铲斗、斗杆及斗杆驱动臂,斗杆驱动臂配置有驱动臂液压缸,斗杆配置有斗杆液压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运输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皮带工作装置包括左支撑臂、右支撑臂、位于左右支撑臂之间的皮带辊及位于上部车架前部的支撑油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运输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臂或右支撑臂作为所述斗杆驱动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运输作业车,包括行走车架与上部车架,特征是行走车架设置有第一履带驱动装置与第二履带驱动装置,各履带驱动装置均包括一前端履带啮合轮与一后端履带啮合轮,以及在前端履带啮合轮与后端履带啮合轮之间展开的环状履带;第一、第二履带驱动装置分别由第一、第二液压马达驱动;上部车架通过铰接轴连接在行走车架上,并配置有能使上部车架绕铰接轴水平转动的液压式车架转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中,行走车架采用两个履带驱动装置,既便于整车回转,又具有与地面接触面积大、稳定性好等特点,能在无路或难以通行的地段通行,特别适用于煤矿井下巷道中轻量设备的运输、井下巷道水沟清理和收皮带作业。
文档编号E21F13/00GK202001056SQ20102068107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7日
发明者宋志安, 宋玉凤, 柴建平, 陈国平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