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洞预应力复合衬砌输水隧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9638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盾构隧洞预应力复合衬砌输水隧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盾构法施工的新型压力输水隧洞,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盾构隧洞预应力复合衬砌输水隧洞。
背景技术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为一等工程,双线穿黄隧洞为一级建筑物,具圆形断面,内径7m,单洞长4. 25km,为压力输水的水底隧洞工程,运行期隧洞中心内水压力大于 0. 5MPa ;采用盾构法施工穿过黄河河床软土地层,洞顶埋深30余米,外部除作用土压力外, 尚作用有外水压力,算至隧洞中心约0. 37MPa。在水工结构中,压力输水隧洞(含管道,下同)并不少见,但多为山岭隧洞或明管。 在软土地层中采用盾构法施工的水底隧洞,目前国内、外大多为交通隧洞,或无压、低压排水隧洞,均无内水外渗影响隧洞稳定问题,可以采用拼装式管片环作为永久衬砌;对于较高压力输水要求,则采取在拼装式管片环内布置分离式输水管道。穿黄隧洞为压力输水隧洞,地质条件复杂,穿过多种软土地层,其中大部分为砂土,须严防内水外渗影响隧洞稳定。曾研究过在拼装式管片环内布置分离式钢管道方案。研究表明,由于隧洞单头掘进4. 25km,线路长、施工空间狭窄,钢管就位与焊接施工条件十分恶劣,大大增加施工难度,而且建设工期长,建成后运行管理条件差,投资较大,因而未被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盾构隧洞预应力复合衬砌输水隧洞,它解决了穿黄隧洞面临的技术难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盾构隧洞预应力复合衬砌输水隧洞,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盾构法施工形成的拼装式管片环为普通钢筋混凝土外衬,同环各块管片通过连接螺栓相连,在拼装式管片环手孔上安装插筋,在外衬上直接浇筑混凝土形成内衬和混凝土剪力键,从而形成复合衬砌结构;内衬内有预埋的孔道,在孔道内有锚索,内衬有预留槽与孔道相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内衬与外衬依靠插筋和内衬混凝土填入外衬手孔形成的剪力键组成复合衬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外衬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拼装式管片环,内衬为环锚系统预应力衬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外衬的内表面布置排水设施。本发明适用于盾构法施工穿越软土地层的压力输水隧洞。本发明具有双层复合衬砌,其外层衬砌是盾构掘进过程形成的拼装式管片环,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层衬砌是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两层衬砌采取联合受力措施,共同工作。本发明的原理如下①外层衬砌一拼装式管片环。在盾构掘进过程形成,承受外部水土压力,给内层衬砌提供施工空间;施工期接受内层衬砌传递的预应力,输水运行期分担内水压力。②内层衬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形成输水空间。通过对衬砌实施后张预应力,改善其承载和抗裂性能,是承担内水压力的主体结构。③联合受力措施——联合受力措施主要包括在管片拼装手孔内埋置联系内、外衬插筋,以及内衬混凝土填入外衬手孔形成的剪力键,使内层衬砌与外层衬砌联合为一整体工作。不仅外部水土荷载部分可以抵消部分内水压力,而且两层衬砌迭合截面的承载能力以及抵御变形的刚度均大大增加, 不仅材料得以充分利用,而且可确保隧洞安全可靠。双线穿黄隧洞为一级建筑物,具圆形断面,内径7m,单洞长4. 25km,考虑到工程的创新性,且投资很大,达拾几亿人民币,为确保工程安全可靠,开展了穿黄工程穿黄隧洞衬砌1 1仿真模型试验(模型试验完全模拟双线穿黄隧洞设计条件),分两阶段进行验证此方案的可能性。第1阶段为准备性试验,包括对三环内衬分别进行1:1仿真地面模型试验; 第2阶段为地下模型试验研究,模型埋于地下,并人工构造与工程相同的埋深和水土条件, 而以高位水箱按设计水头对洞内充水加压,并进行超载试验。试验过程和试验后经检验衬砌结构完好,试验测取的衬砌结构应力与变形资料与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规律一致,数值相近,试验取得完全成功,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认为 穿黄隧洞衬砌1 1仿真试验研究按工程条件模拟,试验规模大,地下模型仿真程度高,为国内水利行业首例;试验目的明确,设计合理,过程控制严谨,分析计算方法科学且针对性强, 所获数据资料翔实,成果可靠,说服力强,可作为设计和施工方案优化的基础。本发明在穿黄隧洞衬砌1:1仿真试验地下模型试验(试验费用达1千多万元)中得到验证。有如下明显的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1)、本发明解决了穿黄隧洞采用盾构法施工通过河床软土地层所面临的高水头、 大流量、高负荷,以及有可能因内水外渗危及隧洞安全的技术难题。与前述盾构隧洞套入分离式钢管道方案相比较,仅工程直接投资可节约1.62亿元,并可缩短工期约17个月,工程效益显著。(2)为盾构隧洞在高水头、大流量输水工程或有类似技术要求的大型市政工程、液化气管道工程中应用提供了新途径,有利于节省工程投资,推广应用,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图1是本发明盾构隧洞预应力复合衬砌输水隧洞断面示意图。图2是内衬环锚预应力结构布置示意图。图中1.外衬;2.螺栓;3.插筋;4.锚索;5.内衬;6.混凝土剪力键;7.孔道; 8.预留槽;9.排水设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参阅图1、图2可知本发明盾构隧洞预应力复合衬砌输水隧洞,它包括盾构法施工形成的拼装式管片环为普通钢筋混凝土外衬1,同环各块管片通过连接螺栓2相连,在拼装式管片环手孔上安装插筋3,在外衬1上直接浇筑混凝土形成内衬5和混凝土剪力键6,从而形成复合衬砌结构;内衬5内有预埋的孔道7,在孔道7内有锚索4,内衬5有预留槽8 与孔道7相通。所述的内衬5与外衬1依靠插筋3和内衬混凝土填入外衬手孔形成的剪力键6组成复合衬砌。外衬1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拼装式管片环,内衬5为环锚系统预应力衬砌。在所述的外衬1的内表面布置排水设施9。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采用盾构法施工形成拼装式管片环1,同环各块管片采用连接螺栓2连接;(2)在浇筑内衬混凝土前,需在管片环的手孔(包括大手孔和小手孔)内预埋插筋 3 ;(3)浇筑预应力内衬5,同时形成混凝土剪力键6 ;(4)在浇筑内衬5前,与钢筋架立同时,预埋孔道7 ;(5)为锚索4采用千斤顶张拉,在内衬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布置预留槽8 ;为使预应力均勻分布,预留槽8为按多排布列的位置;(6)采用环锚预应力系统;待内衬混凝土达到设计龄期后,将锚索4穿入孔道6内实施张拉;(7)锚索4张拉完毕,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封填预留槽8后,及时对孔道7进行真空灌浆;(8)在内衬1与外衬5界面布置排水设施9,用以加强对内水外渗的排放。其它工艺过程,如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筑与养护、回填灌浆、预应力工艺等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
1.盾构隧洞预应力复合衬砌输水隧洞,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盾构法施工形成的拼装式管片环为普通钢筋混凝土外衬(1),同环各块管片通过连接螺栓( 相连,在拼装式管片环手孔上安装插筋(3),在外衬(1)上直接浇筑混凝土形成内衬( 和混凝土剪力键(6),从而形成复合衬砌结构;内衬(5)内有预埋的孔道(7),在孔道(7)内有锚索(4),内衬( 有预留槽⑶与孔道(7)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洞预应力复合衬砌输水隧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 (5)与外衬(1)依靠插筋( 和内衬混凝土填入外衬手孔形成的剪力键(6)组成复合衬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盾构隧洞预应力复合衬砌输水隧洞,其特征在于外衬 (1)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拼装式管片环,内衬( 为环锚系统预应力衬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盾构隧洞预应力复合衬砌输水隧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外衬(1)的内表面布置排水设施(9)。
全文摘要
盾构隧洞预应力复合衬砌输水隧洞,它包括盾构施工形成的拼装式管片环为普通钢筋混凝土外衬(1),同环各块管片通过连接螺栓(2)相连,在拼装式管片环手孔上安装插筋(3),在外衬(1)上直接浇筑混凝土形成内衬(5)和混凝土填入外衬手孔形成的剪力键(6),内衬(5)与外衬(1)通过插筋(3)和混凝土剪力键(6)结合为复合衬砌结构。本发明克服了盾构隧洞采用分离式压力管道输水方案所具有的施工难度大,建设工期长,投资较大的缺点。解决了穿黄隧洞采用盾构法施工通过河床软土地层所面临的高水头、大流量、高负荷,以及有可能因内水外渗危及隧洞安全的技术难题。节约了工程投资,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E21F16/02GK102191940SQ20111012518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6日
发明者吕国梁, 廖仁强, 张传健, 符志远, 谢向荣, 钮新强 申请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