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9781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刀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刀架,用于地面加工机械、特别是道路铣床、矿山机械或类似物, 此刀架具有支撑体,插入套口在插入套口侧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该支撑体上,其中所述支撑体具有两个第一和/或两个第二卸除面,所述卸除面彼此成角度,并且其中所述支撑体包括具有刀具容纳部的加工侧。
背景技术
由US 3,992,061已知一种刀架,其形成为带有一体式模制的插入套口的支撑体。 在此该支撑体由构造为刀具容纳部的圆柱形孔穿过。加工工具(在此为圆柄凿)可装入到该刀具容纳部中。支撑体具有两个彼此成角度的卸除面,所述卸除面用于支撑在基部的相应支撑面上。基部具有插入容纳部,刀架以其插入套口能够可更换地装入到该插入容纳部中。在装配状态下,刀架的卸除面贴靠到基部的支撑面上。为了维持固定的表面配设,使用夹持螺栓,其把插入套口夹持在基部的插入容纳部中。在加工使用时,加工工具嵌接到待加工的地下中。在此传递很高的加工力。该加工力从加工工具传递到刀架中。在该处,刀架经由卸除面继续传递到基部中。在加工嵌接时,力的方向以及力的大小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仅仅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从而加工工具从进入点到离开点形成变厚的切屑(弧形切屑)。此外,力的方向和大小根据各种参数(例如铣削深度、进给量、待加工的材料等)而变化。刀架的在US 3,992,061所示的实施例特别是在高进给速度下不能以充分好的耐用度引开加工力。特别是卸除面快速偏转。此外,插入套口还经受高弯曲应力,并且在部件疲劳之后会出现插入套口断裂的危险。由DE 34 11 602 Al已知另一种刀架。其具有支撑体,该支撑体经由突起支撑在基部上。在支撑体上模制有夹持部,该夹持部可经由与基部的花键连接而夹紧。US 4,拟8,327示出一种刀架,其构造为大质量块体并由刀具容纳部穿过。该刀架还具有螺纹容纳部,其与基部的螺栓容纳部对准。固定螺栓可穿过螺栓容纳部,并旋入到刀架的螺纹容纳部中。在旋紧固定螺栓时,刀架旋入基部的L形的凹槽中,并在该处支撑在支撑面上。前述刀架通常间隔地设置在铣滚管的表面上。在加工使用时还出现横向力,该横向力横切于工具进给方向起作用。利用在US 4,8 ,327中描述的刀架不能总是充分稳定地承受该横向力。特别是该横向力传递到固定螺栓中,则该固定螺栓承受强烈的剪切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提高的耐用度。该目的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和/或第二卸除面从插入套口侧朝加工侧的方向分散。因此,卸除面在插入套口侧的区域中形成棱柱形的支撑部,并在此可靠地实现从刀架到基部上的力传递。通过直接的支撑,对插入套口的加载也在加工使用时减小。根据本发明的卸除面的结构还考虑到在地面加工工具的情况下典型变化的力的变化曲线,从而总体上可实现较高的耐用度。根据优选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如下设置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卸除面的表面法线分别指向其沿工具进给方向观看的刀架侧。因此与此相应地,例如在将刀架使用在铣滚管上时,卸除面相对于铣滚管的旋转轴线倾斜地设置。通过该结构,还能够可靠地承受在加工使用时出现的横向力,这进一步优化了耐用度。特别优选地,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卸除面包围成特别是在100°至140°之间的钝角。该角度结构确保刀架还可以简单地在不清楚的地点和在艰难的建筑工地操作时接合到基部中,从而确保将卸除面可靠地配设到基部的支撑面上。此外,还防止即使在长使用持续时间(其中必要时卸除面远距离相对于支撑面来加工工件)之后仍实现夹持。因此,刀架能够总是被简单地更换。此外第一和/或第二卸除面的角度保证加工力的可靠卸除。在此, 开口角度在下述方向上塑造出很大的带宽,从该方向中在工具嵌接的变化曲线中并通过其他参数的改变而产生横向力。如果特别优选地,所述第一卸除面之间的角度范围在100°至120°之间,和/或所述第二卸除面之间的角度范围在120°至140°之间时,则工具系统特别设计得用于道路铣削,并且设计得优化此时出现的加载性能。根据本发明的刀架可这样构造,使得所述卸除面在所述插入套口侧的区域中至少部分地经由过渡部分彼此连接。与此相应地,卸除面不会以尖角相交,从而不会产生可被损坏的尖锐的角度过渡。此外,利用该过渡部分并与基部相互作用,还可提供置后区域。与此相应地,当卸除面和/或基部的支撑面繁重作业时,刀架可在该置后空间中连续放置在其中,其中卸除面总是贴靠到支撑面上。特别是,当在现有的基部中刀架必须更换成新的并且还多次更换时,还能保持平坦的贴靠。特别优选地,所述插入套口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卸除面的区域中连接到所述插入套口侧。因此,可以将卸除面直接配设给插入套口,这导致较小的结构尺寸并还提供优化的力流。根据本发明的刀架的特征可在于,所述插入套口的纵向轴线和由所述第一或第二卸除面形成的棱柱体的所述中心纵轴线围成100°至130°之间的角度。在此也通过该结构特征实现优化的力流。还可设想到,所述第一卸除面沿进给方向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插入套口前方, 所述第二卸除面沿进给方向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插入套口后方。该结构特别是考虑到在加工使用时变化的力的变化曲线,并且插入套口由加工力进一步卸载。优选地可以如下设置所述第一卸除面至少部分地形成前侧挡板的底面。前侧挡板通常覆盖基部的前部区域,并因此保护其不受磨损。现在通过使前侧挡板用于装设卸除面,来形成紧凑的构造,并且可以简单地制造刀架。还可以进一步如下设置所述第二卸除面至少部分地形成后面的支撑套口的底面。在此,在预定使用条件下经由后面的支撑套口传递大部分力。用于容纳加工工具(特别是圆柄凿)的刀具容纳部(例如孔)设置在刀架上的结构中,优选如下设置所述刀具容纳部的中心纵轴线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卸除面之间。因此,一方面可将由加工工具引入的加工力良好地分配到两个卸除面上。此外,刀架也可定位在相对于铣滚管的不同方位上,其中在此维持可靠的力传递。事实证实当所述第一卸除面的棱柱体的中心纵轴线与所述刀具容纳部的中心纵轴线之间的角度处于在40°至60°之间、特别优选在45°至55°之间的范围内时,和/或所述第二卸除面的棱柱体的中心纵轴线与所述刀具容纳部的中心纵轴线之间的角度处于在70°至90°之间、特别优选在75°至85°之间的范围内时,则待卸除力优化地分配成纵向力和横向力。上述角度状态确保刀架由于卸除面的使用而不会形成过大的结构宽度,因而确保材料优化的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变型方案可以如下设置所述刀具容纳部逐渐转变到冲刷通道中,并且所述冲刷通道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二卸除面之间的区域中离开。在此冲刷通道这样设置,使得卸除面不会尖锐地相交。特别优选地,所述第一和第二卸除面分别形成卸除面对,在所述卸除面对中所述卸除面分别成V形。通过卸除面的V形设计,棱柱按照工具夹具结构形成。两个棱柱确保刀架相对于基部的稳定支撑。由第一或第二卸除面形成的棱柱具有中心纵轴线。该中心纵轴线位于角等分线平面中,该角等分线平面在两个卸除面之间形成。另外当所述第一卸除面对的第一卸除面和所述第二卸除面对的第二卸除面相对于彼此采用优选在120°至160°之间的角度时,并且卸除面对形成支撑区域时,刀架可装入到基部的同样对应构造、的成角度的刀架容纳部中,并在此稳定地支撑。对应的结构适用于第一和第二卸除面的其余表面,即两个棱柱设计得彼此成角度并又形成棱柱。在此,开口角度在以下方向上构造很大的带宽,从该方向中在工具嵌接的变化曲线中并通过其他参数的改变而产生横向力。还可设想到,所述插入套口的中心纵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卸除面对的角等分线处于从-10°到+10°的角度范围内。因此,在夹持刀架时,利用基部施加均勻的预应力。特别优选地如下设置所述插入套口的中心纵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卸除面对的角等分线处于从-2°到+2°的角度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刀架的特征还可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卸除面的表面法线相对于进给方向倾斜延伸,从而能够可靠地传递横向力。特别优选的本发明的结构是在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卸除面之间设置包含角等分线的平面,并且所述插入套口关于该平面对称地设置。通过该对称结构,刀架也可添加在铣滚管或类似物的各种添加位置上,更确切而言这具有优点人们仅需要一种变型方案,并不需要利用左侧和右侧的刀架来工作。为了卸载插入套口并保护其不受疲劳断裂,根据本发明的变型方案如下设置所述插入套口的连接区域在所述支撑体上至少80%设置在由所述第一卸除面形成的卸除面对的区域中。


下文中借助于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更为详细地阐释本发明。附图示出图1示出基部和刀架的组合的透视图;图2示出根据图1的视图的分解图;图3示出根据图1和图2的刀架的前视6
图4示出根据图1至图3的刀架的后视图;图5示出根据图1至图4的刀架的从左侧观看的侧视图;图6示出根据图5的视图的通过刀架的中心横切面的竖直截面;图7示出根据图1至图6的刀架的从右侧观看的侧视图和局部截面;图8示出在图5中用线VIII-VIII标出的截面轮廓;图9示出在图7中用线IX-IX标出的截面轮廓;图10示出在图7中用线X-X标出的截面轮廓;图11示出根据图1的工具组合的俯视图;图12示出在图11中用线XII-XII标出的截面轮廓;图13示出根据图5的刀架的从前方观看的视图;图14示出刀架的从后方观看的视图;以及图15示出刀架的旋转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显示由基部10和刀架20构成的工具组合。在此,刀架20可更换地与基部10 连接。基部10具有实心的基体13,该基体具有下部连接侧11。该连接侧11凹入地弯曲, 其中该弯曲根据铣滚管的外直径进行选择。因此,基部10可以其连接侧11安置到铣滚管的外侧上,并固定焊接在该铣滚管上。基体13在前侧具有突起,该突起侧向由倾斜面14限界,且在前侧由斜面15限界。斜面15彼此调节成一定角度,倾斜面14有角度地连接到斜面15上。因此在前侧形成基部10的箭头形几何形状,该箭头形几何形状导致基部10的更好的空间效应。如由图2可知,在基部10中加工出具有插入容纳部16. 7的刀架容纳部16。在此插入容纳部16. 7完全穿过基体13,并因而通到连接侧11中。在基部10中加工出螺纹容纳部18,该螺纹容纳部通到插入容纳部16. 7中(见图12)。刀架容纳部16具有第一支撑面 16. 1和第二支撑面16. 2。第一支撑面16. 1形成第一支撑面对,第二支撑面16. 2形成第二支撑面对。在此在每个支撑面对中,支撑面16. 1、16. 2分别彼此成角度地设置。此外,支撑面16. 1也分别相对于支撑面16. 2调节成一定角度,从而形成钝角的刀架容纳部16。在单个支撑面16. 1、16. 2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分别设置凹槽形式的增补空间16. 3、16. 4、16. 5。在增补空间16. 5中还设置留空16. 6,该留空提供从刀架容纳部16到螺纹容纳部18的过渡。如由图2进一步可见,为了插入到螺纹容纳部18中形成有面17,该面在侧向由倾斜面限界,其中倾斜面分散地朝基部10的后侧敞开。以该方式提供面17的易清洁性,以及由此提供压紧螺栓40的工具容纳部43的易清洁性。压紧螺栓40具有螺纹部分41,利用该螺纹部分压紧螺栓可旋入到螺纹容纳部18中。此外,压紧螺栓40构造有形式为截锥形栓塞的压紧套口 42,该压紧套口一体式地模制在螺纹部分41上。进一步如图2所示,刀架20可与基部10连接。刀架20包括支撑体21,该支撑体在前侧配备有挡板22。挡板22 —体式模制地带有腹片22. 1,该腹片从挡板22出发向上攀升。在支撑体21上还一体式地联接有套口 23,该套口终止在圆柱形部分M中。圆柱形部分M设有磨损标记,该磨损标记在此构造为环绕的导槽沈。圆柱形部分M以支撑面25终止,该支撑面同心地环绕着刀具容纳部27的孔进口。刀具容纳部27经由斜坡形的引入部分27. 1逐渐转变到支撑面25中。如图4所示,刀具容纳部27构造为通孔。支撑体21设有后侧的留空,该留空用作冲洗通道观。冲洗通道观因此使刀具容纳部27在其孔出口的区域中径向向外敞开。因此在工具使用时,插入到刀具容纳部27中的废物颗粒通过冲洗通道28径向向外送出。由图3可知,支撑体21在挡板22的区域中具有第一卸除面29. 1。该卸除面29. 1 彼此成钝角ε i (见图13),并经由过渡部分四.2彼此连接。在此,第一卸除面四.1之间的角度ε !对应于基部10的第一支撑面16. 1之间的角度。由图4可知,支撑体21包括在后侧向下指向的第二卸除面29. 4。第二卸除面29. 4 彼此成角度ε2(见图14),其中在此第二卸除面四.4之间的角度£2同样对应于基部10的第二支撑面16. 2之间的角度。第一卸除面29. 1借助于过渡部分29. 2逐渐过渡到彼此,而在第二卸除面29. 4之间通过清洗通道28和过渡部分29. 5形成过渡区域。卸除面29. 1和29. 4分别形成棱柱形式的卸除面对。在此,该棱柱具有中心纵轴线MLL,该中心纵轴线形成在两个第一卸除面四.1或第二卸除面四.4之间的角等分线平面中。在图13和图14中,该角等分线平面用TO标示。中心纵轴线在此用MLL给出,其中中心纵轴线MLL原则上可位于角等分线平面内的任意位置。图3和图4结合图13和图14显示了,第一卸除面29. 1和第二卸除面29. 4从插入套口侧出发朝加工侧分散。在本示例中,在此相应地,卸除面29. 1上的表面法线从插入套口侧朝加工侧会聚。表面法线因此在工具嵌接点的区域中会聚,在该区域中加工力引入到工具系统中。两个卸除面对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卸除面29. 1或四.4的使用有利地考虑到在工具嵌接时加工力的变化。在工具嵌接时产生弧形切屑。在切屑形成时,不仅力的大小而且力的方向都改变。与此相应地,为了开始加工嵌接,加工力这样作用,使得该加工力提前通过由第一卸除面对29. 1形成的卸除面对引出。在工具嵌接前进时,加工力的方向旋转,因而增加地通过由第二卸除面四.4形成的卸除面对引出。之后,卸除面对之间的角度Y’(见图5)必须这样构造,使得加工力的变化被考虑到,并且加工力总是进入到由卸除面对形成的棱柱中起作用。在图3和图9中标出了刀架20的中心横平面MQ。刀架关于中心横平面MQ镜像对称地构造,从而该刀架可作为右侧或左侧的部分加建在铣磨轧辊上。在图3和图4中用常规的箭头图示标示进给方向。刀架侧横切于进给方向设置。 因而,卸除面29. 1和29. 4的表面法线分别指向刀架的朝其沿工具进给方向观看的一侧并向下指向,如由图3和图4所示。在图5中还示出该情况的侧视图。但加工力不仅仅沿根据图5的图平面的方向作用,而且还沿横向作用。该横向力分量因而经由卸除面29. 1,29. 4的成角度位置(ε ε 2)而被理想地接收。由于加工力很少沿横向分出以开始工具嵌接,角度ε工也可选择得小于ε2。图5还示出插入套口 30 —体式模制到支撑体21上,并经由倒圆过渡部29. 3渐变到第一卸除面29. 1和第二卸除面四.4中。在此,插入套口 30这样设置,使得其在第一卸除面四.1的区域中基本上(在此约90%)连接到支撑体21上。插入套口 30带有在前侧的两个贴靠面31. 1。如由图3可知,所述贴靠面构造为凸出弯曲的圆柱形面。贴靠面31. 1 沿着并平行于插入套口 30的中心纵轴线M(见图5)进行延伸。贴靠面31.1因而还彼此平行。贴靠面31. 1沿插入套口 30的周界方向彼此间隔地设置。所述贴靠面具有相同的弯曲半径,并设置在同一节距圆上。弯曲半径对应于半个节距圆直径。在贴靠面31. 1之间的区域中设置凹槽31. 2,其中贴靠面31. 1平行于凹槽31. 2进行延伸。凹槽可具有各种形状,例如为简单的球面(Anspiegelung)。在本实施例中,凹槽31. 2形成凹谷,该凹谷凹入地凹陷在贴靠面31. 1之间。凹入度在此这样设计,使得形成局部圆柱形的几何形状。凹槽31. 2 不是在插入套口 30的整个长度上延伸,而是仅仅在局部区域上延伸,如由图13可知。凹槽
31.2朝插入套口 30的自由端(即沿插入方向)敞开。凹槽31. 2还无下部凹陷地径向向外敞开。与贴靠面31. 1相对置,插入套口 30在后侧具有压紧螺栓容纳部32,其装备有压紧面
32.1。图6和图9示出,两个贴靠面31. 1之间的凹槽31. 2具有凹入弯曲的几何形状,特别是可形成部分圆柱形的横截面。在图7至10中详细示出插入套口 30的结构。图9清楚地示出连接到凸出的贴靠面31. 1上的凹槽31. 2的凹入弯曲度。由图10可知,插入套口 30在其连接到贴靠面31. 1 上的区域中基本上具有圆形或椭圆的横截面结构。图8示出压紧螺栓容纳部32的区域,其中压紧面32.1相对于插入套口 30的中心纵轴线M调节成角度δ。在此,调节角度δ优选在20°至60°之间的范围内,以实现刀架20的优化旋进作用。图7还示出了,压紧面32. 1与插入套口 30的连接到支撑体21上的连接区域以间距尺寸A间隔开来。贴靠面31. 1与插入套口 30的连接到支撑体21上的连接区域以间距尺寸B间隔开来。贴靠面31. 1的表面重心与距压紧面32. 1的表面重心以间距尺寸C间隔开来。为了将刀架20装配到基部10中,插入套口 30插入到插入容纳部16.7中。该装入运动由第一和第二卸除面29. 1,29. 4限界,所述第一和第二卸除面碰触到第一和第二支撑面 16. 1,16. 2 上。如由图1和12可知,在此该配设这样实现过渡部分四.2处于增补空间16. 4上, 增补空间16. 5由过渡部分四.5搭接,并且侧向的增补空间16. 3由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卸除面29. 1、29.4之间的角部区域搭接。经由刀架20在增补空间16. 3、16. 4、16. 5的区域中的间距,当卸除面四.1、四.4和/或支撑面16. 1、16. 2过度疲劳时,在加工使用时刀架20可增补到增补空间16. 3、16. 4、16. 5中。当磨损的刀架20在现有基部10中更换为新的时,这特别适用。为了固定前述安装状态,压紧螺栓40旋入螺纹容纳部18中。在此,压紧中断部 42以其平坦的端面压到压紧面32. 1上,并产生旋紧力,其沿插入套口 30的中心纵轴线M的方向作用。但同时,压紧螺栓40还相对于插入套口 30的中心纵轴线M这样成角度地调节, 使得沿朝前侧方向作用的夹紧力引入到插入套口 30中。该夹紧力经由贴靠面31. 1传递到插入容纳部16. 7的圆柱形部分的对应凹入的相对面中。贴靠面31. 1在凹槽31. 2上的间距确保插入套口 30经由两个侧向通过贴靠面31. 1形成的支撑区域可靠地固定。因此,特别是还经由两个贴靠面31. 1使产生的表面压力保持很小,这实现了插入套口 30的可靠固定。刀架20可以在磨损情况下增补到增补空间16. 3,16. 4,16. 5中,由此可实现有效的磨损补偿,其中卸除面29. 1、四.4在每种情况下伸出支撑面16. 1、16.2,从而在磨损的情况下支撑面16. 1,16. 2总是均勻地磨损,而不会出现所谓的毛渣或毛刺。当如通常输送的基部10具有使刀架20持续多个寿命循环的耐用度时,该实施例特别有利。未磨损的刀架 20可总是还可靠地夹持和保持在部分磨损的基部10上。因此,还简单地实现机器的维修, 其中使用由基部10和刀架20形成的工具系统。通常,在这种机器(例如道路铣床)或露天矿工身上装配有多个工具系统。在此,基部在大多数情况下焊接到铣滚管的表面上。当现在所有或一些刀架20磨损时,刀架可简单地更换为新的未磨损或部分磨损(其例如可用于粗略建筑作业)的刀架20。在更换时,首先松脱压紧螺栓40。然后可将磨损的刀架20以其插入套口 30从基部10的插入容纳部16. 7中拔出并移离。接着,将新的(或部分磨损的)刀架20以其插入套口 30装入到基部10的插入容纳部16. 7中。现在压紧螺栓40可根据需要更换为新的。 然后将压紧螺栓旋入到基部10中,并以上述方式与刀架20夹紧。由图12可知,基部10带有突起50,其伸到插入容纳部16. 7中。突起50在此由圆柱销形成,该圆柱销从连接侧11钉入部分圆柱形的凹槽19中。部分圆柱形的凹槽19在此围绕圆柱销,并超过其周界的180°,从而保持其不可脱落。圆柱销的伸到刀具容纳部27中的区域嵌接到贴靠面31. 1之间的凹槽31. 2中。在将插入套口 30装入到插入容纳部16. 7 中时,突起50可靠地穿入到朝插入套口 30的自由端敞开的凹槽31. 2中。因此,实现刀架 20相对于基部10的对准。该对准确保,现在第一和第二卸除面四.1J9.4精确配合地贴靠到支撑面16. 1,16.2上,从而排除掉错误装配。突起50和与其几何形状匹配的凹槽31. 2 以锁匙原理的形式还防止,错误的刀架20意外地安装在基部10上。下文中还更为详细地给出根据本发明的刀架20的角度关系。由图5可知,刀具容纳部27的中心纵轴线24. 1相对于过渡部分29. 2或四.5的纵向定向并因而还相对于由第一卸除面四.1或第二卸除面四.4形成的棱柱的中心纵轴线 MLL处于角度α或φ。在此,该角度α在40°至60°之间,或Φ在70°至90°之间。图5还示出,在卸除面29. 1和29. 4的在横切于进给方向的平面的投影(根据图5 的投影)中,卸除面四.1和四.4彼此成在40°至60°之间的角度Y,或者过渡部分四.2 和四.5之间的沿根据图5的纵向定向的开口角度在120°至140°之间。与此相应地,由卸除面29. 1和29. 4形成的两个棱柱(卸除面对)的中心纵轴线MLL之间的角度、’在 120°至140°之间。在卸除面四.1、29. 4的这种投影中,第一卸除面四.1相对于插入套口 30的中心纵轴线M处于角度β,并且第二卸除面29. 4相对于它处于角度μ。在此还相应地适用于棱柱的中心纵轴线MLL。角度β和μ在此可处于100°至130°之间的范围内, 优选在110°至130°之间的范围内。图13示出第一卸除面29. 1围成角度ε 10该角度ε !优选应在100°至120°之间的范围内。角度S1的角等分线在一平面中,并且图13示出插入套口 30关于该平面对称地设置。以相同的方式,后面的第二卸除面四.4还彼此相应地调节成角度ε2,如图14所示。然而,角度£2可与角度ε工不同,并在本实施例中处于120°至140°之间,插入套口 30也关于角度ε 2的角等分线平面对称地设置和构造。图15示出了,第一卸除面对的第一卸除面四.1和第二卸除面对的第二卸除面 29. 4分别彼此调节成角度ω,并形成支撑区域。
权利要求
1.一种刀架,用于地面加工机械、特别是道路铣床,其具有支撑体01),插入套口(30) 在插入套口侧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该支撑体上,其中所述支撑体具有两个第一和/ 或两个第二卸除面1二9. 4),所述卸除面彼此成角度(ε1; ε2),并且其中所述支撑体 (21)包括远离所述插入套口的、具有刀具容纳部、2Τ)的加工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卸除面1,29.4)从所述插入套口侧沿所述加工侧的方向分散。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卸除面1,29.4) 的表面法线分别指向其沿工具进给方向(ν)观看的刀架侧。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卸除面09.1, 29.4)包围成特别是在100°至140°之间的钝角(ε1; ε 2),特别优选地,所述第一卸除面 (29. 1)相对于彼此在100°至120°之间的范围内,和/或所述第二卸除面4)相对于彼此在120°至140°之间的范围内。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卸除面1,29.4)在所述插入套口侧的区域中至少部分地经由过渡部分09.2,29. 5)彼此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套口(30)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卸除面1,29.4)的区域中连接到所述插入套口侧。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套口(30)的纵向轴线和由所述第一或第二卸除面1,29. 4)形成的棱柱体的所述中心纵轴线(MLL)围成在 100°至130°之间的角度(β,μ)。
7.按照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卸除面1) 沿进给方向(ν)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插入套口(30)前方,所述两个第二卸除面09.4) 沿进给方向(ν)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插入套口(30)后方。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卸除面1)至少部分地形成前侧挡板0 的底面。
9.按照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卸除面Q9.4)至少部分地形成后面的支撑套口的底面。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容纳部、2Τ)的中心纵轴线1)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卸除面1,29. 4)之间。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卸除面1)的棱柱体的中心纵轴线(MLL)与所述刀具容纳部(XT)的中心纵轴线1)之间的角度(α ) 处于在40°至60°之间、特别优选在45°至55°之间的范围内。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卸除面4)的棱柱体的中心纵轴线与所述刀具容纳部(XT)的中心纵轴线1)之间的角度(Φ)处于在70°至90°之间、特别优选在75°至85°之间的范围内。
13.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容纳部07)逐渐转变到冲刷通道08)中,并且所述冲刷通道08)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二卸除面09.4)之间的区域中离开。
14.按照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卸除面(29. 1,29. 4)分别形成卸除面对,在所述卸除面对中所述卸除面1与四.1和29. 4与 29.4)分别相对于彼此成V形。
15.按照权利要求14项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卸除面对的第一卸除面 (29. 1)和所述第二卸除面对的第二卸除面4)相对于彼此采用优选在120°至160°之间的角度(ω),并形成支撑区域。
16.按照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套口(30)的中心纵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卸除面对的角等分线处于从-10°到+10°的角度范围内。
17.按照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卸除面 (29. 1,29. 4)的表面法线相对于进给方向(ν)倾斜延伸。
18.按照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卸除面1,29. 4)之间设置包含角等分线的平面,并且所述插入套口(30)的纵轴线关于该平面对称地设置。
19.按照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套口(30)的连接区域在所述支撑体上至少80%设置在由所述第一卸除面1)形成的卸除面对的区域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刀架,用于地面加工机械、特别是道路铣床,其具有支撑体,插入套口在插入套口侧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该支撑体上,其中所述支撑体具有两个第一和/或两个第二卸除面,所述卸除面彼此成角度,并且其中所述支撑体包括具有刀具容纳部的加工侧。为了在这种刀架中实现稳定且耐用的结构,根据本发明如下设置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卸除面从所述插入套口侧沿所述加工侧的方向分散。
文档编号E21C35/19GK102562063SQ20111039796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日
发明者K·布尔, 托马斯·莱纳特, 根特·黑恩, 西鲁斯·巴里马尼 申请人:维特根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