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光伏组件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支架结构,具体地说是用于野外光伏发电站中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架。
背景技术:
对于大面积的野外光伏发电站,太阳能电池板的固定支架以往均采用前后两列基础。基础数量过多造成混凝土用量大以及基坑开挖量大,破坏植被和环境,而且荒漠电站多见于我国西部地区,地质特点常为砂石类岩土地基,桩类基础不便于使用;上部构件数量过多也造成现场安装量大,定位精度不易控制,延长施工周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支架结构,该种结构以解决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覆问题并可控制混凝土用量;能有效增加钢构件安装的可调节性;构件数量和连接节点较少,现场安装工作量小,避免现场焊接,安装简便。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光伏组件支架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特征是还包横梁、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小钢管柱、大钢管柱、纵梁件、拉索件、檩托件、卡箍、连接板及混凝土地面短柱,所述纵梁件通过第三螺栓与檩托件安装固定;所述檩托件焊接在横梁上,所述横梁与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小钢管柱通过第一螺栓相连接;小钢管柱端部切口焊接连接板,小钢管柱插入大钢管柱,通过第二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 第二支撑件通过卡箍与大钢管柱相连接;大钢管柱插入混凝土地面短柱,插入部分焊接栓钉,混凝土地面短柱柱脚段预埋入钢筋混凝土基础,泻水孔。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竖向长圆孔,以解决垂直方向的安装精度问题。所述第二螺栓对应的大钢管柱上开设有长圆孔。所述大钢管柱外壁焊接第三螺栓所对应的螺母或管壁攻丝,通过第三螺栓顶紧小钢管柱,以解决大小钢管之间的空隙问题。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采用窄长形独立基础,以解决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覆问题并控制混凝土用量。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钢筋混凝土基础采用窄长形独立基础,以解决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覆问题并控制混凝土用量。2、混凝土地面钢柱分为两段,将柱脚段预埋入钢筋混凝土。另一段不同直径的钢管插入柱脚钢管,以实现钢构件的后置安装;3、上部支架与钢管采用卡箍相连,能有效增加钢构件安装的可调节性;4、纵梁全部使用冷弯薄壁型钢,以减少用钢量,降低成本;5、支撑系统采用碳钢角钢构件;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基础数量较两列柱时减少一半,混凝土用量和基坑开挖量都较小,构件数量和连接节点较少,现场安装工作量小,避免现场焊接,安装简便。可以推广大面
3积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I I剖面视图。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 图4所示,包括横梁1,第一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3,小钢管柱4,大钢管柱5,纵梁件6,拉索件7,檩托件8,卡箍9,连接板10,第一高强螺栓11,第二普通螺栓12, 第三普通螺栓13,第四不锈钢螺栓14及栓钉(焊接钢筋)15。横梁1、第一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3采用角钢,拉索件7采用圆钢。太阳能电池板通过不锈钢螺栓14与纵梁件6安装固定;纵梁件6采用Z型钢,纵梁件6通过第三普通螺栓13与檩托件8安装固定;所述多件檩托件8焊接在横梁1上,所述横梁1与第一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3及小钢管柱4通过第一高强螺栓11相连接;小钢管柱4端部切口焊接一块连接板10,连接板10上开设有竖向长圆孔,以解决垂直方向的安装精度问题(图4所示)。小钢管柱4插入大钢管柱5,通过两颗正交放置的第二普通螺栓12 相连接;第二普通螺栓12对应的大钢管柱5上开设有长圆孔,目的使小钢管柱4在现场施工时可以转动,以解决水平方向的安装精度问题;大钢管柱5外壁焊接第三普通螺栓13所对应的螺母(或管壁攻丝),通过第三普通螺栓13顶紧小钢管柱4,以解决大小钢管之间的空隙问题;第一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3通过卡箍9与大钢管柱5相连接;卡箍9可以上下调节,以解决垂直方向的精度和结构件安装产生的误差问题;大钢管柱5插入混凝土地面短柱16,插入部分焊接栓钉(焊接钢筋)15,传递柱脚弯矩;混凝土地面短柱16柱脚段预埋入钢筋混凝土基础17 ;钢筋混凝土基础17为窄长型独立基础,既省混凝土又提高抗倾覆性能;拉索件7与横梁1相连,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泻水孔18开在大钢管柱5 —侧,位置贴近混凝土柱16顶面。
权利要求1.一种光伏组件支架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17),其特征是还包横梁(1)、第一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3)、小钢管柱(4)、大钢管柱(5)、纵梁件(6)、拉索件(7)、檩托件 (8)、卡箍(9)、连接板(10)及混凝土地面短柱(16),所述纵梁件(6)通过第三螺栓(13)与檩托件(8 )安装固定;所述檩托件(8 )焊接在横梁(1)上,所述横梁(1)与第一支撑件(2 )、第二支撑件(3)及小钢管柱(4)通过第一螺栓(11)相连接;小钢管柱(4)端部切口焊接连接板(10),小钢管柱(4)插入大钢管柱(5),通过第二螺栓(12)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2)、 第二支撑件(3)通过卡箍(9)与大钢管柱(5)相连接;大钢管柱(5)插入混凝土地面短柱 (16),插入部分焊接栓钉(15),混凝土地面短柱(16)柱脚段预埋入钢筋混凝土基础(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板(10)上开设有竖向长圆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螺栓(12)对应的大钢管柱(5)上开设有长圆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大钢管柱(5)—侧开设有泻水孔(1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大钢管柱(5)外壁焊接有第三螺栓(13)所对应的螺母或管壁攻丝,通过第三螺栓(13)顶紧小钢管柱(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17)采用窄长形独立基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支架结构,其主要采用纵梁件通过第三螺栓与檩托件安装固定;所述多件檩托件焊接在横梁上,所述横梁与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小钢管柱通过第一螺栓相连接;小钢管柱端部切口焊接一块连接板,小钢管柱插入大钢管柱,通过第二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通过卡箍与大钢管柱相连接;大钢管柱插入混凝土地面短柱,插入部分焊接栓钉,混凝土地面短柱柱脚段预埋入钢筋混凝土基础。本实用新型能解决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覆问题,并控制混凝土用量;能有效增加钢构件安装的可调节性;构件数量和连接节点较少,现场安装工作量小,避免现场焊接,安装简便,可以推广大面积使用。
文档编号E02D27/42GK201966835SQ20112000149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5日
发明者朱叔恒, 朱知洋, 李定 申请人:中节能(无锡)节能环保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