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防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防风技术,尤其是在揭煤期间防止在溜矸眼的上口和下口之间通风的防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揭煤作业期间,出矸系统流程通常为刮板机一皮带机一溜矸眼一水平矸石仓一耙矸机一矿车,溜矸眼的作用主要是输送煤的通道,因此,在作业期间,为了保障能顺利输煤,溜矸眼一般不允许通风,也不允许溜矸眼的上口之间下口的空气压力差过大,但是在实际采煤作业中,很难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比如,溜矸眼的下口距离供风设备的吸风口较近导致溜矸眼上、下口之间空气压差较大甚至循环通风的状况,现有的溜矸眼及使用设备也没设任何机构能有效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以至于给揭煤期间带来较大威胁,同时给出矸造成较大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风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溜矸眼内负压较大、循环通风而造成非正常出矸的缺陷,实现安全通风和提高出矸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风装置,包括上端盖,设置在溜矸眼的上口上并能相对所述溜矸眼的上口自由开合;筒体,吊设在所述溜矸眼内的下口处,外壁与所述溜矸眼之间填充密封层;下端盖,置于所述溜矸眼的下口下方,设置在所述筒体底部,一端与筒体底部旋转连接,另一端与设在所述筒体的外壁的汽缸的低端连接,所述汽缸包括缸体和设在所述缸体内的活塞,所述活塞连接该下端盖,所述缸体连接气动管,所述气动管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缸体与所述气动管连通的阀门。其中,所述上端盖由用于固定在所述溜矸眼的上口的内壁上的框架和设在所述框架上的活动板和固定板构成;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活动板之间旋转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溜矸眼的上口的内壁上设有支撑梁,所述框架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卡槽,所述支撑梁置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筒体的外壁设有四个吊耳,所述吊耳上分别设钢丝绳的一端,该钢丝绳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所述支撑梁上。特别是,所述活动板上设有吊环,所述溜矸眼的外部设滑轮装置,所述滑轮装置包括支架和设在所述支架上的滑轮,所述滑轮上绕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一端设在所述吊环上,另一端连接动力端。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为圆柱形,所述的汽缸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外侧, 且两所述汽缸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筒体的直径相当;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端口板,所述端口板位于两所述汽缸连线方向的一侧,所述下端盖的端部与所述端口板的端部旋转连接,所述下端盖两侧对应两所述汽缸位置设置有加长杆,所述加长杆的外端与所述活塞的底部旋转连接。[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风装置,通过设在溜矸眼上口的上端盖和设在溜矸眼下口的下端盖的配合开合及设在筒体与溜矸眼之间的填充密封层的密封作用,实现溜矸眼上口、 下口能在任意时刻隔断,解决了溜矸眼内部负压及循环通风影响出矸的问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通风、出矸率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上端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沿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筒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中沿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下端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左视图。附图标记I"活动板;2-固定板;3-钢丝绳;[0023]4"筒体;5-下端盖;6-汽缸;[0024]7-铰链;8-铰链;9-槽钢;[0025]10-工字钢;11-吊环;12-端口板[0026]13-加长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7所示,包括上端盖、下端盖5和筒体4,上端盖设在溜矸眼的上口上,筒体4吊设在溜矸眼内下口处,筒体4外壁与溜矸眼之间填充密封层(本具体实施例中采用风筒布);筒体4底部外壁设汽缸6,汽缸6顶端与焊接在筒体 4上的开口销连接,下端盖5置于溜矸眼的下口下方,设置在筒体4底部,一端与筒体4底部旋转连接,另一端与设在筒体4的外壁的汽缸6的低端连接,汽缸6包括缸体和设在缸体内的活塞,活塞连接下端盖5,缸体连接气动管,气动管上设置有控制缸体与气动管连通的阀门;上端盖由用于固定在溜矸眼的上口的内壁上的框架(本实施例具体采用槽钢9焊接而成)和焊接在框架上的活动板1和固定板2构成;固定板2和活动板1之间通过铰链7旋转连接;溜矸眼的上口的内壁上设有支撑梁(本实施例具体采用工字钢10),框架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卡槽,支撑梁卡死在该卡槽内;筒体4的外壁设有至少四个吊耳,吊耳上分别设钢丝绳3的一端,该钢丝绳3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支撑梁上;活动板1上设有吊环11,溜矸眼的外部设滑轮装置,滑轮装置包括支架和设在支架上的滑轮,滑轮上绕设有钢丝绳,钢丝绳一端设在吊环11上,另一端连接动力端(该动力端可采用电机带动,也可采用手动);筒体 4为圆柱形,由钢板加工而成,直径比溜矸眼直径稍小,四周焊有八个吊耳,四个用于固定钢丝绳3,另外四个用于二次保护;汽缸6为两个,对称设置在筒体4的外侧,且两个汽缸6之间的距离与筒体4的直径相当;筒体4的底部设有端口板12,端口板12位于两个汽缸6连线方向的一侧,通过加强筋加固,下端盖5用钢板气焊切割而成,并焊有铰链8,下端盖5的端部与端口板12的端部通过铰链8旋转连接,下端盖5两侧对应汽缸6位置均设置有加长杆13,加长杆13的外端与活塞的底部旋转连接。上述的结构,不出矸时,上端盖和下端盖5均关闭,由于筒体与溜矸眼之间设的风筒布起到密封作用,此时,溜矸眼上口和下口均被封闭,即便有通风设备也不可能通过溜矸眼跑风,达到防风的目的;出矸时,首先人工打开溜矸眼上口的活动板1,下端盖5保持关闭,开启位于溜矸眼上方的皮带机、刮板机向溜矸眼内输送煤矸,待溜矸眼内存有一定量煤矸石后,停止刮板机、皮带机,通过并关闭溜矸眼上口活动板1,信号联系溜矸眼下口人员, 操作阀门使汽缸6伸长动作打开溜矸眼下口的下端盖5,将溜矸眼存留的矸石全部出完后, 及时控制阀门使汽缸6收缩动作关闭下端盖5,依照上述工序进行循环出矸;由于上述结构,始终保持至少一个开口的端盖处于关闭状态,因此,无论何时都不会造成循环通风的状况,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出矸率较高,另外,置于溜矸眼上口的上端盖采用活动板1和固定板2转动连接的结构,一方面方便活动板1的开关动作,另一方面,限制进矸量,缓冲由于输入的煤矸给筒体4底部的下端盖5造成的压力。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盖,设置在溜矸眼的上口上并能相对所述溜矸眼的上口自由开合;筒体,吊设在所述溜矸眼内的下口处,外壁与所述溜矸眼之间填充密封层;下端盖,置于所述溜矸眼的下口下方,设置在所述筒体底部,一端与筒体底部旋转连接,另一端与设在所述筒体的外壁的汽缸的低端连接,所述汽缸包括缸体和设在所述缸体内的活塞,所述活塞连接该下端盖,所述缸体连接气动管,所述气动管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缸体与所述气动管连通的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由用于固定在所述溜矸眼的上口的内壁上的框架和设在所述框架上的活动板和固定板构成;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活动板之间旋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溜矸眼的上口的内壁上设有支撑梁,所述框架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卡槽,所述支撑梁置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筒体的外壁设有四个吊耳,所述吊耳上分别设钢丝绳的一端,该钢丝绳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所述支撑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上设有吊环,所述溜矸眼的外部设滑轮装置,所述滑轮装置包括支架和设在所述支架上的滑轮,所述滑轮上绕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一端设在所述吊环上,另一端连接动力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为圆柱形,所述的汽缸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外侧,且两所述汽缸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筒体的直径相当;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端口板,所述端口板位于两所述汽缸连线方向的一侧,所述下端盖的端部与所述端口板的端部旋转连接,所述下端盖两侧对应两所述汽缸位置设置有加长杆,所述加长杆的外端与所述活塞的底部旋转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风装置用于煤矿溜矸眼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溜矸眼上下口压差较大影响出矸率等问题而发明。防风装置包括设置在溜矸眼的上口的上端盖、吊设在所述溜矸眼内的下口处的筒体及设在该筒体底部的下端盖;筒体外壁与溜矸眼之间填充密封层;下端盖一端与筒体底部旋转连接,另一端与设在筒体的外壁的汽缸的低端连接,汽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活塞连接该下端盖,缸体连接气动管,气动管上设置有控制缸体与气动管连通的阀门。上述的结构,通过上端盖、下端盖的配合开合,实现溜矸眼上下口在任意时刻的隔断,解决了通过溜矸眼出矸负压的影响,有效防止了揭煤期间循环通风的状况的发生。
文档编号E21F1/14GK201934119SQ20112001353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7日
发明者佘武寿, 叶宜松, 吴厚军, 唐玉平, 朱立新, 李元常, 芮存山 申请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