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区域隔离减灾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490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矿井区域隔离减灾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安全防御与减灾的安全设施,尤其是涉及矿井区域(或工作面)之间进行灾害防御与影响范围减灾的隔离设施。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开采,在一个水平中有开拓采区、又有准备采区和生产采区等不同的作业区域。矿井的主要开拓生产系统与各个采区之间由相关系统巷道连接,构成了煤矿开采的复杂网络生产系统。一般在一个采区(区域)内,又有一定数量的采掘工作面组成,各采掘工作面作业空间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所以,在煤矿现有开采工艺技术的前提下,矿井各生产作业区域,都是相互联系沟通的。只是为了实现不同的系统作用,有些巷道之间设置了一些人工控制设施(如风门、密闭墙等等)。为减少矿井局部作业地点发生灾害对其它区域的危害,在煤矿安全防护减灾措施中,规定采用的是工作面设隔爆水槽或隔爆岩粉棚,其目的是减少矿井某工作面(或区域)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阻断火焰蔓延和降温消尘。而在现有煤矿重大灾害事故中,往往由于缺少有效的区域或工作面之间的灾害控制隔离减灾设施,致使许多事故灾害不能在先期得到控制,使灾害影响范围扩大,甚至升级,造成重大恶性事故。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井下生产区域或工作面之间缺少有效的灾害控制隔离减灾设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井区域隔离减灾门。实现矿井区域(或工作面)之间,避免局部地点发生意外灾害并将灾害扩大影响到其它区域(或工作面),有效抑制次生灾害发生和控制灾害影响范围,实现为抢险救灾创造条件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隔离减灾门由隔离减灾门、悬挂装置、执行机构、起吊装置、报警检查装置、减灾控制系统组成,隔离减灾门由密闭墙、门框、大门、防爆小门组成,密闭墙为砼体与两侧巷道壁和巷道顶部密闭配合,门框由槽钢焊制,与巷道密闭墙呈倾斜角度固定,门框上沿有挂耳,大门由槽钢、钢板焊制,大门上端有悬挂耳,与门框挂耳铰接配合,大门下部边沿中心有吊耳,大门一侧有防爆小门,防爆小门与大门折页铰接安装,悬挂装置与执行机构由活动挂钩、执行机构组成,活动挂钩由三个相同的挂钩组成,以一个活动挂钩为例,活动挂钩呈反“L”形,活动挂钩的立杆均布有三个光孔,活动挂钩的立杆与巷道棚顶预埋固定栓铰接,执行机构由气缸、固定铰接杆,活动铰接杆组成,固定铰接杆与巷道预埋栓固定,气缸与固定铰接杆一端销轴铰接,活动铰接杆一端与活动挂钩销轴铰接,另端与固定铰接杆另端销轴铰接,气缸与电磁阀连接,起吊装置由手摇卷扬机、滑轮、 钢丝绳组成,手摇卷扬机固定巷道一侧,滑轮与巷道棚顶预埋栓固定,钢丝绳一端穿过各滑轮与大门下部边沿中心吊耳配合固定,报警检查装置由语音和声光报警装置、门位状态检测装置组成,声光报警装置与井下控制分站连接,门位状态检测装置与隔离减灾门连接并与井下控制分站连接,减灾控制系统由矿井地面调度指挥中心、井下控制分站、灾害探测系统、执行机构组成,井下控制分站安装固定在巷道一侧墙壁中,与矿井地面调度指挥中心互通有线连接,灾害探测系统由CO传感器探头、(X)2传感器探头、CH4传感器探头、烟雾传感器探头、温度传感器探头、风速传感器探头、水量监测传感器探头在线监测组成,各个传感器探头分布在井下各工作面固定与灾害探测系统连接,灾害探测系统与井下控制分站有线连接,井下控制分站与执行机构有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煤矿生产中能够主动预防矿井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和有效控制灾害的蔓延,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可为矿井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创造条件,实现灾区与受威胁区的有效自动控制隔离。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离减灾门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铰接原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减灾控制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由隔离减灾门、悬挂装置、执行机构、起吊装置、报警检查装置组成, 参照图1、图2隔离减灾门由密闭墙、门框、大门、防爆小门组成,密闭墙7为砼体与两侧巷道壁和巷道顶部5密闭配合,门框6由槽钢焊制,与巷道的密闭墙7呈倾斜角度固定,门框6上沿有挂耳8,大门9由槽钢、钢板焊制,大门9上端有悬挂耳,与门框6挂耳8铰接配合,大门 9下部边沿中心有吊耳16,大门9 一侧有防爆小门15,防爆小门15与大门9折页10铰接安装,参照图1、图3,悬挂装置由活动挂钩组成,活动挂钩由三个相同的挂钩11组成,以一个挂钩为例,活动挂钩呈反“L”形,“活动挂钩的立杆均布有三个光孔,活动挂钩的立杆与巷道棚顶预埋固定栓铰接,执行机构由气缸14、固定铰接杆13,活动铰接杆12组成,固定铰接杆 13与巷道预埋栓固定,气缸14与固定铰接杆13 —端销轴铰接,活动铰接杆12 —端与活动挂钩11销轴铰接,另端与固定铰接杆13另端销轴铰接,气缸14与电磁阀连接,起吊装置由手摇卷扬机、滑轮、钢丝绳组成,手摇卷扬机1固定巷道一侧,滑轮3与巷道棚顶预埋栓4固定,钢丝绳2 一端穿过各滑轮与大门8下部边沿中心吊耳16配合固定,参照图4报警检查装置由语音和声光报警装置、门位状态检测装置组成,参照图4声光报警装置21与井下控制分站18连接,门位状态检测装置22与隔离减灾门20连接并与井下控制分站18连接,减灾控制系统由矿井地面调度指挥中心19、井下控制分站18、灾害探测系统17、执行机构20组成,井下控制分站18安装固定在巷道一侧墙壁中,与矿井地面调度指挥中心19互通有线连接,灾害探测系统17由CO传感器探头、CO2传感器探头、CH4传感器探头、烟雾传感器探头、 温度传感器探头、风速传感器探头、水量监测传感器探头在线监测组成,各个传感器探头分布在井下各工作面固定与灾害探测系统17连接,灾害探测系统17与井下控制分站18有线连接,井下控制分站18与执行机构20有线连接。根据现场环境需要,减灾门可分为悬挂开启或侧向开启,减灾门正常生产时为敞开状态,当其探测系统探测出所控制范围内发生灾害时,实时在线系统将探测数据传输到地面调度指挥中心,可由地面调度指挥中心决策,并远方控制关闭哪些区域之间的隔离减灾门;当该系统依据探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具备启动自动关闭条件时,井下控制分站也将会自动发出关闭该隔离减灾门指令,由其隔离减灾门的执行系统控制机构动作,实现自动关闭,并发送已关闭信号和现场的关门声光信号。事故之后,手摇卷扬机旋转拉动钢丝绳, 将大门吊起,活动挂钩固定大门吊在巷道棚顶。
权利要求1.矿井区域隔离减灾门是由隔离减灾门执行系统由隔离减灾门、悬挂装置、执行机构、 起吊装置、报警检查装置、减灾控制系统构成,其特征在于隔离减灾门由密闭墙、门框、大门、防爆小门组成,密闭墙由砖与两侧巷道壁和巷道顶部密闭砌筑,门框由槽钢焊制,与巷道密闭墙呈倾斜角度固定,门框上沿有挂耳,大门由槽钢、钢板焊制,大门上端有悬挂耳,与门框挂耳铰接配合,大门下部边沿中心有吊耳,大门一侧有防爆小门,防爆小门与大门折页铰接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区域隔离减灾门,其特征是悬挂装置由活动挂钩、执行机构组成,活动挂钩由三个相同的挂钩与立杆组成,活动挂钩呈反“L”形,活动挂钩立杆均布有三个光孔,活动挂钩立杆上端光孔与连接杆配合固定,活动挂钩立杆与巷道棚顶预埋固定栓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区域隔离减灾门,其特征是执行机构由气缸、固定铰接杆,活动铰接杆组成,固定铰接杆中心与固定铰接轴销轴铰接,固定铰接轴与巷道预埋栓固定,气缸与固定铰接杆一端销轴铰接,活动铰接杆一端与活动挂钩销轴铰接,另端与固定铰接杆另端销轴铰接,气缸与电磁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区域隔离减灾门,其特征是起吊装置由手摇卷扬机、 滑轮、钢丝绳组成,手摇卷扬机固定巷道一侧,滑轮与巷道棚顶预埋栓固定,钢丝绳一端穿过各滑轮与大门下部边沿中心吊耳配合固定,报警检查装置由语音和声光报警装置、门位状态检测装置组成,声光报警装置与井下控制分站连接,门位状态检测装置与隔离减灾门连接并与井下控制分站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区域隔离减灾门,其特征是减灾控制系统由矿井地面调度指挥中心、井下控制分站、灾害探测系统、执行机构组成,井下控制分站安装固定在巷道一侧墙壁中,与矿井地面调度指挥中心互通有线连接,灾害探测系统由CO传感器探头、 CO2传感器探头、CH4传感器探头、烟雾传感器探头、温度传感器探头、风速传感器探头、水量监测传感器探头在线监测组成,各个传感器探头分布在井下各工作面固定与灾害探测系统连接,灾害探测系统与井下控制分站有线连接,井下控制分站与执行机构有线连接。
专利摘要矿井区域隔离减灾门是由隔离减灾门、悬挂装置、执行机构、起吊装置、报警检查装置、减灾控制系统组成,隔离减灾门由密闭墙、门框、大门、防爆小门组成,悬挂装置与执行机构由活动挂钩、执行机构组成,活动挂钩由三个相同的挂钩与连接杆平行连接组成,执行机构由气缸、固定铰接杆,活动铰接杆组成,起吊装置由手摇卷扬机、滑轮、钢丝绳组成,减灾控制系统由矿井地面调度指挥中心、井下控制分站、灾害探测系统、执行机构组成,在煤矿生产中能够主动预防矿井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和有效控制灾害的蔓延,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可为矿井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创造条件,实现灾区与受威胁区的有效自动控制隔离。
文档编号E21F17/12GK202090950SQ20112019832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4日
发明者刘钦德, 姚海荣, 张新春, 张远飞, 聂洪淇, 闫书来 申请人:刘钦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