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包塑抽油杆接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塑抽油杆接箍,属于油田用抽油设备方面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为200420039880. 5公开了一种特种工程塑包
抽油杆接箍,它呈管状,它的管壁是复合层,内层是金属层,外层是特种工程塑料层。其弊端是,外层耐磨程度低、强度低,使用寿命短;外包塑层采用直角设置,易损伤;外包塑层与基箍附着力低。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塑抽油杆接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包塑抽油杆接箍,呈管状结构,在抽油工作时,中心孔用于连接抽油杆,其特征在于,在基箍外表面设置有冲孔,所述基箍外侧设置外包塑层,为了增加外包塑层与基箍的附着力,在其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间涂层,所述的外包塑层是复合改性工程塑料,采用倒角设计。所述冲孔直径1_,孔深0. 5mm,孔间距5_。所述的基箍采用35CrMo合金材料制作。本实用新型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强,在采油生产中,该产品在抽油杆接箍和油管之间形成自润滑摩擦副,即保护自己不磨损,又不磨损油管,是一种高效实用的防偏磨产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包塑层、2基箍、3冲孔、4中间涂层、5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呈管状结构,在抽油工作时,中心孔5用于连接抽油杆。在基箍2外表面设置有冲孔3,其所述冲孔3直径1mm,孔深0. 5mm,孔间距5mm。所述的基箍2采用35CrMo合金材料制作,具有很高的静力强度、冲击韧性及较高的疲劳极限。所述基箍2外侧设置外包塑层1,为了增加外包塑层1与基箍2的附着力,在其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间涂层4,所述的中间涂层4是在冲孔后的基箍2表面涂敷高摩擦力和负荷力的材料。 所述的外包塑层1是复合改性工程塑料,在中间涂层4均匀涂敷好后,在注塑机上进行包塑成型,其外包塑层1为倒角设计。
权利要求1.一种包塑抽油杆接箍,呈管状结构,在抽油工作时,中心孔(5)用于连接抽油杆,其特征在于,在基箍( 外表面设置有冲孔(3),所述基箍( 外侧设置外包塑层(1),为了增加外包塑层(1)与基箍O)的附着力,在其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间涂层G),所述的外包塑层 (1)是复合改性工程塑料,采用倒角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塑抽油杆接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C3)直径1mm, 孔深0. 5mm,孔间距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塑抽油杆接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箍( 采用 35CrMo合金材料制作。
专利摘要一种包塑抽油杆接箍,呈管状结构,在抽油工作时,中心孔用于连接抽油杆,其特征在于,在基箍外表面设置有冲孔,所述基箍外侧设置外包塑层,为了增加外包塑层与基箍的附着力,在其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间涂层,所述的外包塑层是复合改性工程塑料,采用倒角设计。所述冲孔直径1mm,孔深0.5mm,孔间距5mm。所述的基箍采用35CrMo合金材料制作。本实用新型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强,在采油生产中,该产品在抽油杆接箍和油管之间形成自润滑摩擦副,既保护自己不磨损,又不磨损油管,是一种高效实用的防偏磨产品。
文档编号E21B17/02GK202209152SQ20112034755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6日
发明者周凯, 李秀美, 鲁勇 申请人:任丘市华北石油通运石油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