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采煤工作面多通道立交式巷道布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巷道采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煤工作面多通道立交式的巷道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煤矿采煤的巷道布置中,当某一巷道需跨过一巷道与另一巷道贯通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修筑风桥来实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方法有时不能够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下面以山西晋煤集团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长平矿井1310综放工作面的巷道布置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1310综放工作面为1219、1220、1222三巷道布置方式1219巷用于进风、运煤、供电、供液、供水;1220巷用于进风、运料;1222巷用于回风、排水;三巷道均沿煤层底板掘进。该工作面的东部依次为1102巷(兼做盘区进风巷)和1101巷(兼·做盘区回风巷)。由于1310综放工作面的生产系统主要集中在1219巷,为了首先满足1219巷进风要求,需在1219巷内构筑风桥跨过1102巷与1101巷沟通,若1219巷采用皮带输送机运煤,那么皮带输送机机头部分需跨风桥,然而1219巷风桥跨过1102巷与1101巷贯通段坡度较大,无法满足皮带输送机机头部分电动机、减速器安装要求,且1102巷与1101巷距离仅有30m,皮带输送机机头部分拉紧绞车、卷带装置等设备基础刚好落在风桥段,无法保障其安全运行。由上可知,当巷道需要交叉但是不能贯通时,如果仅仅采用通常的巷道布置方式(通过风桥),则无法满足实际的生产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巷道布置方式进行改进,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在矿井中当巷道交叉但不贯通时,仅仅通过构筑风桥的方式无法满足实际生产要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采煤工作面多通道立交式巷道布置方法。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采煤工作面多通道立交式巷道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采掘南北向、平行的第二巷道和第三巷道,采掘东西向的第一巷道;
b、所述第一巷道与第二巷道在同一平面内交叉贯穿后与第三巷道连通;在所述第一巷道和第二巷道的交叉贯穿处在第一巷道内修筑将处于第二巷道两侧的第一巷道连通的风桥,即第二巷道通过沿其巷帮修筑两道第二石墙将因与第一巷道贯穿而形成的巷帮断口连接、且在所述第二石墙上修筑第二巷道的顶板,所述此处第二巷道的顶板就是风桥的底板;在第一巷道内修筑从第二巷道的底板贯穿通过第二巷道的地沟溜子通道,所述地沟溜子通道内的两侧砌筑有第一石墙、且位于第二巷道的底板以下部分的第一石墙上修筑有地沟溜子通道的顶板,即形成第二巷道的部分底板。在煤矿中,溜子是一类槽形运输器械的统称。所述地沟溜子通道就是专用于放置溜子的地方。
所述风桥是矿井中设在进、回风交叉处而又使进、回风互不混合的设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道如何构筑风桥。通过上述过程,当第一巷道在交叉跨过第二巷道时,在井下交叉处形成了 “多通道立交式”巷道布置模式,第一巷道一方面通过构筑风桥从第二巷道的顶板跨过第二巷道、另一方面通过在其底板构筑地沟溜子通道从第二巷道的底板通过第二巷道,即中部是第二巷道、第二巷道的上面是第一巷道的风桥、第二巷道的下面是第一巷道的地沟溜子通道。该巷道布置模式可以综合解决采煤工作面由巷道交叉导致巷道布置困难的问题,并且降低了工作面的附属工程量,节约了生产成本,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发明设计合理,有效解决了目前在矿井中当巷道交叉但不贯通时,仅仅通过构筑风桥的方式无法满足实际生产要求的问题。
图I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平面布置图。图2是图I的A-A剖视图。图3是图I的B-B剖视图。图4是第一巷道与第二巷道在交叉贯穿处的俯视图。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背景技术中1310综放工作面的巷道布置图。图中,I-第一巷道,2-第二巷道,3-第三巷道,4-工字钢,5-水泥板,6_钢筋混凝土,7-第一石墙,11-风桥,12-地沟溜子通道,13-导风板,21-第二石墙。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采煤工作面多通道立交式巷道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采掘南北向、平行的第二巷道2和第三巷道3,采掘东西向的第一巷道I;
b、所述第一巷道I与第二巷道2在同一平面内交叉贯穿后与第三巷道3连通;在所述第一巷道I和第二巷道2的交叉贯穿处在第一巷道I内修筑将处于第二巷道2两侧的第一巷道I连通的风桥11 (即第一巷道I通过风桥11跨过第二巷道2),即第二巷道2通过沿其巷帮修筑两道第二石墙21将因与第一巷道I贯穿而形成的巷帮断口连接、且在所述第二石墙21上修筑第二巷道2的顶板,所述此处第二巷道2的顶板就是风桥11的底板;在第一巷道I内修筑从第二巷道2的底板贯穿通过第二巷道2的地沟溜子通道12,所述地沟溜子通道12内的两侧砌筑有第一石墙7、且位于第二巷道2的底板以下部分的第一石墙7上修筑有地沟溜子通道12的顶板,即形成第二巷道2的部分底板。具体实施时,根据米煤工作面内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皮带运输机的输送能力,选择能力匹配的地沟溜子,并进一步根据选取的地沟溜子外形尺寸确定地沟溜子通道12的合理宽度。为了保证地沟溜子通道12的安全与稳定,所述第一巷道I内的地沟溜子通道12内的两侧砌筑有300_厚的第一石墙7,所述地沟溜子通道12位于第二巷道2以下的部分的第一石墙7的高度在I. 45-1. 6m(为满足地沟溜子后期检修需要,检修人员可以进入到地沟溜子通道内)、且此段第一石墙7上架设有17根矿用12 #工字钢4,工字钢4上覆盖有水泥板5,水泥板5上覆盖有2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 6,从而形成地沟溜子通道12的顶板,SP第二巷道2的部分底板。如图3、5所不。为了保证第二巷道2内辅助系统的正常运行、风桥11的通风和行人安全,所述第二石墙21的厚度是300mm,所述第二石墙21上架设有工字钢4,工字钢4上覆盖有水泥板5,水泥板5上覆盖有2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 6,从而形成第二巷道2的顶板,也即是风桥11的底板。在第一巷道I内风桥11的两侧倾斜铺设有角度小于30°的导风板13,形成导风坡。所述导风坡的作用是更加方便行人通行和引导风向的运行。如图2、4、5所示。上述方法中,第一石墙7和第二石墙21均用料石堆砌而成,形成料石墙,所述料石就是在长、宽、厚有一定要求的石料。在风桥前后3m范围内喷射混凝土,工字钢4的外露部分均必须喷浆覆盖。实际使用时,以山西晋煤集团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长平矿井1310综放工作面 的巷道布置为例,由于1219巷风桥跨过1102巷与1101巷贯通时,由于仅仅通过修筑风桥难以满足实际生产要求,所以,在1219巷内施工地沟溜子通道从1102巷的底部穿过,满足了 1310综放工作面的运煤要求,同时,在1219巷修筑风桥跨过1102巷与1101巷贯通,用以满足进风及行人要求。这样,形成了“多通道立交式”巷道布置模式,即中部是1102巷、1102巷的上面是1219巷的风桥、1102巷的下面是1219巷的地沟溜子通道,有效解决了巷道布置困难的问题,既解决了 1219巷的运煤问题,又满足了 1219巷的通风和通行要求,还降低了附属工程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煤工作面多通道立交式巷道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采掘南北向、平行的第二巷道(2)和第三巷道(3),采掘东西向的第一巷道(I); b、所述第一巷道(I)与第二巷道(2)在同一平面内交叉贯穿后与第三巷道(3)连通;在所述第一巷道(I)和第二巷道(2)的交叉贯穿处在第一巷道(I)内修筑将处于第二巷道(2)两侧的第一巷道(I)连通的风桥(11),即第二巷道(2)通过沿其巷帮修筑两道第二石墙(21)将因与第一巷道(I)贯穿而形成的巷帮断口连接、且在所述第二石墙(21)上修筑第二巷道(2 )的顶板,所述此处第二巷道(2 )的顶板就是风桥(11)的底板;在第一巷道(I)内修筑从第二巷道(2)的底板贯穿通过第二巷道(2)的地沟溜子通道(12),所述地沟溜子通道 (12)内的两侧砌筑有第一石墙(7)、且位于第二巷道(2)的底板以下部分的第一石墙(7)上修筑有地沟溜子通道(12)的顶板,即形成第二巷道(2)的部分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采煤工作面多通道立交式巷道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第一石墙(7)的厚度是300mm,所述地沟溜子通道(12)位于第二巷道(2)的底板以下部分的第一石墙(7)的高度在I. 45-1. 6m、且此段第一石墙(7)上架设有工字钢(4),工字钢(4 )上覆盖有水泥板(5 ),水泥板(5 )上覆盖有2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 6 ),从而形成地沟溜子通道(12)的顶板,即第二巷道(2)的部分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采煤工作面多通道立交式巷道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第二石墙(21)的厚度是300mm,所述第二石墙(21)上架设有工字钢(4),工字钢(4)上覆盖有水泥板(5),水泥板(5)上覆盖有2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6),从而形成第二巷道(2)的顶板,即风桥(11)的底板。
4.利要求3所述的采煤工作面多通道立交式巷道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巷道(O内风桥(11)的两侧倾斜铺设有角度小于30°的导风板(13);所述第一石墙(7)和第二石墙(21)均用料石堆砌而成,形成料石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煤矿巷道采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煤工作面多通道立交式的巷道布置方法,解决了目前在矿井中当巷道交叉但不贯通时,仅仅通过构筑风桥的方式无法满足实际生产要求的问题。一种采煤工作面多通道立交式巷道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采掘南北向、平行的第二巷道和第三巷道,采掘东西向的第一巷道;b、所述第一巷道(1)与第二巷道(2)在同一平面内交叉贯穿后与第三巷道(3)连通;在所述第一巷道(1)和第二巷道(2)的交叉贯穿处在第一巷道(1)内修筑将处于第二巷道(2)两侧的第一巷道(1)连通的风桥(11)。本发明设计合理,有效解决了巷道布置困难的问题,降低了附属工程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E21C41/16GK102900437SQ20121037248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郭正兴, 王永革, 田书龙, 张育恒, 郭光华, 曹雪芹, 成国清 申请人: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