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坝基深槽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坝基深槽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适用于坝基存在深槽的工程,有效地解决深槽引起的大坝建基面抗滑稳定、坝基应力、沉降变形和坝基防渗的问题,并且可以极大的缩短深槽处理所占用的直线工期,加快施工工期。
背景技术:
在一些复杂地形地质条件的工程中,河床部位坝基往往存在深槽,并充填砂卵砾石,对大坝抗滑稳定、坝基应力、沉降变形和坝基防渗均不利。目前对这种深槽的处理主要有明挖全置换方法和固结灌浆方法,前者采用明挖的方法将深槽内砂卵砾石全部挖除并置换混凝土,可以有效解决坝基稳定、应力和防渗问题,但上部坝体施工必须等深槽全部处理 完成后才能进行,处理周期长,影响施工工期和工程效益的发挥;后者不挖除深槽内砂卵砾石,仅对其进行固结灌浆加固,采用此方法处理,固结灌浆的加固效果难以保证,抗滑稳定、坝基应力以及坝基防渗都存在不确定因素,安全度小,不适用于高坝和工程等别较高的工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坝基深槽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处理坝基深槽的同时,不影响其上的坝体施工,深槽处理和坝体施工同步进行,既能从根本上解决深槽内砂卵砾石引起的坝基稳定、应力、变形和防渗问题,又可以缩短深槽处理工期,提前发挥工程效益。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坝基深槽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跨坝基深槽设置承载板,承载板上部为坝体并且在承载板顶部预留施工廊道,该承载板内部预埋连通施工廊道和承载板底部的灌浆管;承载板底部坝基深槽内回填深槽置换混凝土。在承载板上游设防渗支挡结构。所述承载板底面布置成拱形结构,沿上下游方向设置键槽。所述承载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在承载板内部受钢筋上安装有监测仪器。所述承载板经支护锚杆固定于基岩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将坝基深槽内砂卵砾石全部挖除,并用混凝土置换,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坝基稳定、应力、沉降和防渗问题,无工程安全隐患;2、跨坝基深槽设置了承载板,承载板能独立承受其上坝体施工期荷载,承载板施工完成后可开始上部坝体施工,而不必等待坝基深槽内砂卵砾石洞挖置换混凝土完成后,再施工上部坝体,施工上部坝体的同时,进行承载板底部槽内砂卵砾石的开挖和支护,缩短深槽处理工期,提前发挥工程效益;3、承载板底面布置成拱形结构,沿上下游方向设有键槽,有利于结构受力和后期灌浆;[0013]4、承载板上游设置防渗支挡结构,以便形成干地施工条件;5、承载板内部埋设了钢筋应力计、温度计以及多点位移计等监测仪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承载板的监测数据了解其工作状态,保证施工安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承载板钢筋及监测仪器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坝基深槽处理的设计和其施工方法。本例中包括跨越坝基深槽I设置的承载板3,该承载板经支护锚杆9与基岩2固定连接。承载板3上部为坝体5,并且在承载板3的顶部预留有施工廊道7,承载板内部预埋有连通施工廊道7与承载板3底部的灌浆管8。在承载板3上游设置防渗支挡结构4,以便为下游施工地区提供干地施工条件。在承载板3底部的坝基深槽I内回填深槽置换混凝土 6。其中承载板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独立支撑上部坝体5施工期荷载,承载板底面宜布置成拱形结构,沿上下游方向设有键槽12,有利于结构受力和后期灌浆。如图3所示,本例中在承载板3内部的钢筋10的关键部位设埋设监测仪器11 (钢筋应力计、温度计以及多点位移计等监测设施,施工过程中可根据承载板的监测数据了解其工作状态)。本实施例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I)根据地质勘探成果(深槽I的范围、走向),并综合考虑枢纽整体布置,进行钢筋混凝土承载板3布置和结构分析,确定结构尺寸及配筋,结构尺寸需满足承担其上坝体5施 工荷载的要求,配筋数量尚需满足限裂要求,承载板3沿上下游方向应设置键槽12 ;2)进行承载板3建基面的开挖和支护;3)安装承载板的钢筋10、监测仪器11等,并浇筑承载板3混凝土。承载板3底面宜布置成拱形结构,有利于结构受力和后期灌浆,承载板3顶部预留施工廊道7,并在承载板3内部预埋灌浆管8 ;4)进行上部坝体5的施工;5)施工承载板3上游防渗支挡结构4 ;6)进行承载板3底部坝基深槽I内砂卵砾石的洞挖和支护,可与上部坝体5的施工同时进行;7 )洞内置换回填混凝土 ;8)通过灌浆管8对承载板3底部进行回填及固结(接触)灌浆,以使承载板3与步骤7中置换的混凝土之间结合紧密。
权利要求1.一种坝基深槽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跨坝基深槽(I)设置承载板(3),承载板(3)上部为坝体(5)并且在承载板(3)顶部预留施工廊道(7),该承载板内部预埋连通施工廊道(7)和承载板(3)底部的灌浆管(8);承载板(3)底部坝基深槽(I)内回填深槽置换混凝土(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坝基深槽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承载板(3)上游设防渗支挡结构(4)。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坝基深槽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底面布置成拱形结构,沿上下游方向设置键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坝基深槽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在承载板(3)内部钢筋(10)上安装有监测仪器(11)。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坝基深槽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经支护锚杆(9)固定于基岩(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坝基深槽处理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坝基深槽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处理坝基深槽的同时,不影响其上的坝体施工,深槽处理和坝体施工同步进行,既能从根本上解决深槽内砂卵砾石引起的坝基稳定、应力、变形和防渗问题,又可以缩短深槽处理工期,提前发挥工程效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坝基深槽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跨坝基深槽设置承载板,承载板上部为坝体并且在承载板顶部预留施工廊道,该承载板内部预埋连通施工廊道和承载板底部的灌浆管;承载板底部坝基深槽内回填深槽置换混凝土。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坝基存在深槽的工程。
文档编号E02D27/40GK202610823SQ20122017290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3日
发明者叶建群, 熊立刚, 吴关叶, 陈国良, 黄成家, 吕国轩 申请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