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地下室防水防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防水防潮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不同材料的渗透性质的不同来改变地下水的渗流路径的地下室防水防潮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施工技术的提高,地下室空间都被有效的利用起来。但是施工人员一般认为只要结构没问题就行,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施工却被忽视,导致交工使用的地下室受潮的墙体墙皮脱落,受水侵蚀的部位地下水从地面及墙体没有组织地渗进室内,这既影响了美观又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利。·[0003]目前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在地下室外墙与周边排桩之间采用回填土的方法增加地下室外墙的刚度,但这里的回填土没有做出严格的要求,同时在地下室外墙外表面会涂有一定的防水防潮材料。即基本上采用“堵”的方式来阻止地下水的侵蚀,但地下水侵蚀是源源不断的,随着时间的增加,防水防潮材料的效果会相应的降低,将会直接影响防水防潮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防水效果的地下室防水防潮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对地下室附近的地下水进行有序疏导、集中并排出。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防潮系统,包括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和抽水泵,在地下室底板的下方和地下室外墙的外侧设有渗流砂土通道,在渗流砂土通道的下方和外侧分别为实际土层、基坑侧壁围护结构,在地下室底板与渗流砂土通道之间设有无纺土工布层,在地下室外墙与渗流砂土通道之间设有防水防潮材料涂层,在地下室底板的下方设有蓄水釜,在蓄水釜侧壁设有引水孔,且所述蓄水釜位于渗流砂土通道内,在地下室底板上设有与蓄水釜相连通的地下室底板抽水孔,地下室底板抽水孔中放入水位报警器,同时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设在地下室底板抽水孔内。所述渗流砂土通道的渗透率远大于基坑底部实际土层以及基坑周边土层的渗透率,考虑到达西定律,在基坑周边与底部存在水头差的作用,就会形成基坑周边地下水通过渗流砂土通道向基坑底部渗流的现象,那么这一步就实现了应用达西定律通过不同材料的渗透率的不同来人为地主动控制地下水流动的目标。而后将所汇聚在地下室底部的地下水进行合理有效的储存在步骤2所述蓄水釜当中,最后通过所铺设的抽水泵按规定的水位报警值进行抽水,从而形成所述防水防潮系统。所述防水防潮系统充分考虑到当前所使用防水防潮材料的防水防潮效果会因为时间而退化的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排”的方式来主动的对地下水进行控制,即充分利用不同材料的渗透性质来改变地下水的渗流路径,从而为地下室提供一种施工方便,防水效果良好的地下室防水防潮系统,避免防水防潮材料因时间问题而失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施工简单,取材方便,成本低廉,通过“排”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地下室的防水防潮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I是本实用新型防水防潮系统剖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水防潮系统中蓄水釜大样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水防潮系统平面布置图以及抽水系统布置图;在图中1.渗流砂土通道;2.无纺土工布层;3.蓄水釜;4.防水防潮材料涂层;5.抽水泵;6.地下室底板;7.实际土层;8.地下室外墙;9.地下室底板抽水孔;10.水位报警器,11.基坑侧壁围护结构,12.引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一种地下室防水防潮系统,包括地下室底板6、地下室外墙8和抽水泵5,在地下室底板6的下方和地下室外墙8的外侧设有渗流砂土通道I,在渗流砂土通道I的下方和外侧分别为实际土层7和基坑侧壁围护结构11,在地下室底板6与渗流砂土通道I之间设有无纺土工布层2,在地下室外墙8与渗流砂土通道I之间设有防水防潮材料涂层4,在地下室底板6的下方设有蓄水釜3,在蓄水釜3侧壁设有引水孔12,且所述蓄水釜3位于渗流砂土通道I内,在地下室底板6上设有与蓄水釜3相连通的地下室底板抽水孔9,地下室底板抽水孔9中放置水位报警器10,同时所述抽水泵5的进水口设在地下室底板抽水孔9内。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施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I在基坑底部实际土层7上铺设中粗粒砂土并压实,形成地下室底板下方的渗流砂土通道1,然后在地下室底板下方的渗流砂土通道I上方铺设无纺土工布层2 ;步骤2蓄水釜3采用现浇混凝土方式按构造配筋浇筑,做好后埋置在渗流砂土通道I中,然后,浇筑地下室底板6,并在地下室底板6蓄水釜位置留置地下室底板抽水孔9 ;步骤3在地下室底板6上施工地下室外墙,再在地下室外墙上涂刷防水防潮材料,形成防水防潮材料涂层4,最后,在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之间填入粒径为3 5mm的中粗粒砂土,形成渗流砂土通道I ;步骤4放置抽水泵5,同时将抽水泵5的进水管以及水位报警器10放入蓄水釜3中,通过抽水泵5将前三步汇聚而来的地下水包括基坑周边地下室地板以下部分和地板以上部分进行合理抽出。地下室防水防潮系统以及施工方法其施工流程可以包括如下部分( I)渗流砂土通道I地下室底板部分在基坑底部实际土层7上铺设中粗粒砂土,实施例2步骤I所述,其特征在于所铺设中粗粒砂土的粒径为3 5mm,厚为20(T300mm,保证铺满整个基坑底部同时要求严格压实,形成图I中所表示的渗流砂土通道I的地下室底板部分,并且尽量保持其底部标高高于承台底部标闻。然后在其上整体性地铺设无纺土工布层2,其特征在于厚度为2(T30mm,同样要求严格压实,如图I中2所示,砂土通道I地下室底板部分与无纺土工布层2的整体厚度做到与承台的高度相一致。由于渗流砂土通道I的渗透率远大于基坑底部实际土层7的渗透率,同时在基坑周边水头差的作用下,形成了基坑周边地下水经过渗流砂土通道I向基坑底部渗流的现象,那么这一步就实现了通过不同材料的渗透率的不同来人为地主动控制地下水流动的目 标。(2)蓄水釜3的制作与铺设蓄水釜3采用现浇混凝土方式按构造配筋浇筑,实施例2步骤2所述,其特征在于所用混凝土等级与地下室底板相一致,另外本蓄水釜可作为承重构件。蓄水釜3侧壁开孔,孔口直径为20mm,孔间距为20mm,为广口,从立面图上看为3行5列的位置形式,如图2所示。侧壁厚做到2(T60mm,周身直径为300mm,高200mm (按实际情况而定)。同时周身捆绑3 5_厚的无纺土工布,防止在渗流抽水的过程中孔口堵塞。在整个基坑底部按照图3所示的位置形式依次铺设放置蓄水釜3,所述特征在于铺设的过程中要保证蓄水釜3顶面与严格压实后的无纺土工布层2表面平齐或略微高于无纺土工布顶面,不能超过5mm,不能影响地下室底板的烧筑。采用布置分散的蓄水釜将地下室周边渗流而来的地下水短暂的贮存。( 3 )地下室底板6的浇筑其特征在于浇筑地下室底板6过程中注意蓄水釜3的位置;浇筑的过程中不要破坏蓄水釜与周围结构的稳定状态(如位置的挫动等形式),在浇筑的过程中可以将蓄水釜3与地下室底板6浇筑成一整体,从而增加地下室底板的刚度;另外地下室底板在蓄水釜位置中心开设孔洞,但不要太大而影响整个地下室底板的刚度,直径控制在100_,方便抽水管以及地下水位报警器10的放置,详细情况见剖面图3。(4)渗流砂土通道I地下室外墙部分按照正常的地下室外墙施工方法施工,在外墙面与排桩之间回填入中粗粒砂土,如实施例2步骤3所述,其特征在于其粒径为3 5mm,要求严格压实,保证地下室外墙的刚度,同时在地下室外墙8表面涂上目前常用的防水防潮材料4。由于基坑侧壁设有围护结构,其渗透率会低于渗流砂土通道I的渗透率,那么地下室底板以上的地下水将沿着渗流砂土通道I向下渗流,最后汇聚到步骤2中所述蓄水釜3中,有效主动控制了基坑周边地下室底板以上的地下水的流向。(5)抽水泵5以及水位报警器10的放置,实施例2步骤4所述,其特征在于一般的按四个抽水孔布置一台抽水泵5 (详见图3),保证抽水的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泵没有特殊的要求,可以市购。泵安装完成后在每个地下室底板孔口 9中放置抽水管以及水位报警器10,水位报警器10 —般一个泵体附近放置一个(详见图3),同时也要根据实际工程中水文情况进行调整,从而确定其最佳位置,保证水位报警器10的放置点最能合理反映蓄水釜真实情况。抽水管直径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在放置过程中用无纺土工布将水位报警器10与抽水管捆绑好,插入地下室底板开孔中,注意地下室底板开孔处要严格密封,保证广口开孔蓄水釜3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注意抽水管与水位报警器10放置深度的问题,尽量放置到底,截面做法详见图3。另外水位报警器10没有特殊要求,可以市购。通过水位报警器10对抽水过程进行控制,蓄水釜中水位达到80%时候报警,进行抽水,一般抽水时间为IOmin 20min左右,抽水时间可以人为合理控制。最后将抽出的水通 过整体建筑的给排水设备排除。
权利要求1. 一种地下室防水防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室底板(6)、地下室外墙(8)和抽水泵(5),在地下室底板(6)的下方和地下室外墙(8)的外侧设有渗流砂土通道(1),在渗流砂土通道(I)的下方和外侧分别为实际土层(7)、基坑侧壁围护结构(11 ),在地下室底板(6 )与渗流砂土通道(I)之间设有无纺土工布层(2 ),在地下室外墙(8 )与渗流砂土通道(I)之间设有防水防潮材料涂层(4),在地下室底板(6)的下方设有蓄水釜(3),在蓄水釜(3)侧壁设有引水孔(12 ),且所述蓄水釜(3 )位于渗流砂土通道(I)内,在地下室底板(6 )上设有与蓄水釜(3)相连通的地下室底板抽水孔(9),地下室底板抽水孔(9)中放入水位报警器(10),同时所述抽水泵(5)的进水口设在地下室底板抽水孔(9)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水防潮系统,即在地下室地板以下以及地下室外墙和基坑侧壁之间回填一定粒径的中粗粒砂土,来控制地下室周边地下水渗流路径,使地下水汇聚起来集中抽出,是一种通过“排”的方式达到地下室防水防潮的效果,所述地下室底板以下以及地下室外墙面以外铺设一定粒径的中粗粒砂土,形成砂土渗流通道;在所述砂土渗流通道的地下室地板以下部分中埋置蓄水釜,所述蓄水釜为广口开孔,可做为承重构件;在地下室底板规定位置开孔放置抽水泵,将经过砂土渗流通道汇聚到蓄水釜中的地下水安全合理的抽出,更好的实现对地下室的防水防潮。
文档编号E02D31/02GK202706063SQ20122028264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
发明者梅国雄, 徐美娟, 刘洋, 周小鹏 申请人:南京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