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悬臂式挡土墙的纠偏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既有挡土墙纠偏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悬臂式挡土墙的纠偏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悬臂式挡土墙是填土边坡常用的支挡结构之一,对于土质边坡,悬臂式挡土墙的适用高度不宜超过Sm。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大部分的悬臂式挡土墙的高度接近甚至超过8m,也就是其中的立臂接近甚至超过Sm,由于立臂为悬臂结构,这样,在土压力的作用下,立臂会产生外倾变形,立臂顶端的水平位移有可能超过允许值,这样,如果立臂自身的变形持续累积,将严重影响挡土墙自身的稳定性与正常使用。为了解决悬臂式挡土墙的立臂变形过大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对立臂进行加固,常用的加固措施有1、拆除悬臂式挡土墙,新建扶壁式挡土墙等其他支挡结构;2、在挡土墙的墙面上采用锚索+竖肋结构加固;3、在原有挡土墙的墙前新建桩托卸荷板挡土墙加固。上述中的这些常规加固结构都存在以下一种或多种缺点1、浪费材料;2、不能有效消除挡土墙立臂已经发生的外倾变形;3、占用大量挡土墙前侧用地,对施工空间要求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既有悬臂式挡土墙的纠偏加固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悬臂式挡土墙的加固结构不能有效消除立臂已经发生的外倾变形、对立臂造成破坏以及需占用较多施工空间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悬臂式挡土墙的纠偏加固结构,包括背侧紧贴土体的立臂,所述立臂背侧设有临时开挖且当所述立臂纠偏加固完成后回填土体的凹坑,所述立臂中穿设有锚索,所述锚索一端锚固于所述土体中,另一端置于所述立臂外侧,且固定于所述立臂外表面上。进一步地,沿所述立臂外侧向土体延伸的方向,所述锚索呈朝下倾斜状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锚索固定于所述立臂外表面的另一端外包裹有封锚体,所述封锚体置于所述立臂外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悬臂式挡土墙的纠偏加固结构还包括贯穿于所述立臂及所述土体中的中空套管,所述锚索穿设于所述中空套管中。进一步地,沿所述立臂外侧向土体的延伸方向,所述中空套管呈朝下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凹坑按一定坡率临时开挖,呈上大下小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纠偏加固结构中,锚索与立臂形成组合结构,更有利于消除立臂的外倾弹塑性变形。由于在立臂背侧临时开挖了凹坑,这样,在锚索张拉过程中,就不会对立臂造成破坏。由于不需要在既有悬臂式挡土墙墙前修建新的挡土结构进行加固,因此不会额外占用原有挡土墙墙前用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臂式挡土墙的纠偏加固结构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悬臂式挡土墙的纠偏加固结构,包括背侧紧贴土体的立臂,所述立臂背侧设有临时开挖且当所述立臂纠偏加固完成后回填土体的凹坑,所述立臂中穿设有锚索,所述锚索一端锚固于所述土体中,另一端置于所述立臂外侧,且固定于所述立臂外表面上。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纠偏加固结构,可以有效的消除立臂已经发生的外倾变形,且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临时设置了凹坑,不会对立臂造成破坏,且不需要占用立臂前大量的用地。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悬臂式挡土墙中具有立臂3,该立臂3的内侧填筑有土体2,土体2会对立臂3产生一定的土压力,当然,挡土墙也是用于支挡土体2的支挡结构。经过长时间以后,由于土体2 土压力的作用,立臂3会向外侧倾斜,产生弹塑性变形。本实施例提供的纠偏加固结构I就是为了纠正立臂3产生的外倾斜弹塑性变形,其包括设置在立臂3背侧土体2中且紧靠立臂3背侧的凹坑以及穿设在立臂3及土体2中的锚索12。上述的凹坑作为一个临时施工步骤,也就是在施工锚索12之前,在土体2紧靠立臂3背侧的位置开挖凹坑,待锚索12施工完毕后,则向凹坑中回填土体11 ;锚索12穿过立臂3,且其一端置于立臂3背侧的土体2中,另一端延伸出立臂3的外侧,固定在立臂3的外表面上。在悬臂式挡土墙的立臂3上设置上述的纠偏加固结构1,具有以下的优点I)、在锚索12的张拉作用下,能够彻底消除立臂3已经发生的外倾变形;2)、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立臂3背侧上设置了凹坑,也就是在施工锚索12之前,先将立臂3背侧的土体2挖去一部分,形成上述的凹坑,从而,在施工锚索12的过程中,立臂3不至于在锚索拉力与土压力双重作用下产生破坏;3)、锚索12与立臂3形成组合结构,更加有利于立臂3上端的变形控制,能够更加有效的消除立臂3上端的外倾变形;4)、该纠偏加固结构I在锚索拉力作用下,可大大增强抗倾覆稳定性;5)、由于该加固结构采取原位加固,不需要拆除原有悬臂式挡土墙,可大大减少对原有挡土墙立臂3上端的设施或构筑物的扰动;6)、由于该纠偏加固结构对既有悬臂式挡土墙进行原位加固,不需要在墙前修建新的挡土结构进行加固,因此不会额外占用原有挡土墙墙前用地。如图1中所示,虚线形成的形状为现状已经产生倾斜变形的立臂4,当在该挡土墙中施工上述的纠偏加固结构I后,已产生外倾变形的立臂4则可恢复至原有形状的立臂3。[0028]为了使得锚索12对立臂3形成较好的拉力作用,也更加有效的消除立臂3的外倾弹塑性变形,沿立臂3外侧向其背侧延伸方向,锚索12为倾斜朝下形状设置。当然,为了保护锚索12,避免长时间使用以后,锚索12被腐蚀而失去作用,上述锚索12延伸出立臂3外表面的另一端外罩设有封锚体14,由于锚索12的另一端固定在立臂3的外表面上,该封锚体14也设置在立臂3的外表面上,且封闭了锚索12的另一端。具体地,也为了便于锚索12施工,该纠偏加固结构I还包括中空套管13,该中空套管13穿设在立臂3及凹坑中,且延伸至土体2内,锚索12贯穿该中空套管13。在施工过程中,即使凹坑中回填土体11,也不会妨碍锚索12的施工。当然,沿立臂3外侧向土体延伸方向,上述中的中空套管13也呈倾斜朝下形状设置。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施工,上述中的凹坑呈上大下小形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上述的纠偏加固结构I的施工过程如下I)、在悬臂式挡土墙立臂3的背侧挖除一定范围的土体2,形成凹坑;2)、在立臂3以及立臂3背侧的土体2中钻孔形成一定深度的孔位;3)、在上述已经钻好的孔位中套上中空套管13 ;4)、施工锚索12,使得锚索12贯穿上述的中空套管13,并在中空套管13中注浆;5)、锚索12按照锁定值的40°/Γ50% (或根据挡土墙立臂3的变形量大小确定锚索12的张拉值)进行第一次张拉,直至完全消除立臂3上端的水平位移;6)、在凹坑中回填土体11,并分层夯实;7)、对锚索12第二次张拉,直至锁定值;8)、在锚索12延伸至立臂3外表面的另一端上浇筑封锚体14,将该锚索12的另一端完全包裹在封锚体14之内。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悬臂式挡土墙的纠偏加固结构,包括背侧紧贴土体的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臂背侧设有临时开挖且当所述立臂纠偏加固完成后回填土体的凹坑,所述立臂中穿设有锚索,所述锚索一端锚固于所述土体中,另一端置于所述立臂外侧,且固定于所述立臂外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式挡土墙的纠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立臂外侧向土体延伸的方向,所述锚索呈朝下倾斜状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式挡土墙的纠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固定于所述立臂外表面的另一端外包裹有封锚体,所述封锚体置于所述立臂外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悬臂式挡土墙的纠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式挡土墙的纠偏加固结构还包括贯穿于所述立臂及所述土体中的中空套管,所述锚索穿设于所述中空套管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臂式挡土墙的纠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立臂外侧向土体的延伸方向,所述中空套管呈朝下倾斜设置。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悬臂式挡土墙的纠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按一定坡率临时开挖,呈上大下小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悬臂式挡土墙纠偏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悬臂式挡土墙的纠偏加固结构,包括背侧紧贴土体的立臂,所述立臂背侧设有临时开挖且当所述立臂纠偏加固完成后回填土体的凹坑,所述立臂中穿设有锚索,所述锚索一端锚固于所述土体中,另一端置于所述立臂外侧,且固定于所述立臂外表面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纠偏加固结构,其中的锚索与立臂形成组合结构,更有利于消除立臂的外倾变形。由于在立臂背侧设置了凹坑,这样,在张拉锚索过程中,就不会对立臂造成破坏。不仅能对原有挡土墙进行加固,增强抗倾覆稳定性;且不额外占用原有挡土墙墙前用地,节约空间。
文档编号E02D29/02GK202830969SQ20122043141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
发明者石洋海, 王贤能, 马君伟 申请人: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