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变配筋抗拔方形混凝土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基础领域用产品,具体地说是一种变配筋抗拔方形混凝土桩。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和其他一些大型市政构筑物越来越多,桩基础由于在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控制沉降提供的可靠性以及其对各种地质条件的良好适应性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在建筑施工领域中广泛使用方形混凝土桩作为也主要承受竖直向下的抗压基础桩,主要由箍筋与通长等截面面积的竖向钢筋和混凝土构成。由于钢筋骨架受自身自重和箍筋与竖筋连接的影响,无论是预制还是进行现场浇筑,钢筋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或变位、扭曲,并且当采用现场浇筑时,浇筑混凝土产生的外力会加重钢筋的变形,这样就会造成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不均匀以及钢筋骨架受力与设计不符,从而改变了方形混凝土桩的受力性状,不能按设计要求发挥其强度及抗变形的能力,而在不同方向荷载组合情况下,尤其是承受竖直向上的拉力时,并未考虑土体侧阻力发挥所受拉力逐渐减小的因素,而采用通长等量配筋,即浪费了钢筋,有不能真正发挥其抗拔性能,影响了建筑物的安全的同时,浪费了混凝土和钢筋。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方形抗压混凝土桩作为抗拔桩时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配筋抗拔方形混凝土桩,这种抗拔方形混凝土桩不仅具有良好的抗拔,而且可以在逐步减少配筋量的同时有效保持混凝土桩的抗拔能力,同时节约了钢筋和混凝土。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混凝土和钢筋骨架构成,其中钢筋骨架是将钢筋按方形排列,通过箍筋将其进行固定,并在方形排列的钢筋的对角线上设置有拉筋,拉筋与箍筋设置在同一平面内。本实用新型利用呈对角交叉设置的拉筋进一步提高了钢筋骨架的抗拔及整体性能,从而确保钢筋骨架不变形,并同通过交叉拉筋增加混凝土受拉面积,以确保混凝土桩的成桩质量,同时也在减少钢筋用量前提下保持混凝土桩在使用中的抗拔能力,确保了工程质量,节约钢筋用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具有良好的骨架支撑和连接作用,而且可有效确保混凝土桩的成桩质量,在减少钢材用量的同时保持相同边长的混凝土桩的抗拔力,确保了建筑物的安全,产品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推广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筋骨架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钢钢骨架的第2种实施方案横截面结构示意图。[0010]图中代码说明:1、2、3、4-钢筋;5-箍筋;6、7-拉筋;8、9、10、11-钢筋;12_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混凝土(12)和钢筋骨架构成,其中钢筋骨架包含有钢筋(1、2、3、4)、箍筋(5)和拉筋(6、7)组成,钢筋呈方形排列,通过箍筋进行固定,如图2所示,在使用时可根据设计要求设置不同数量的箍筋,以形成骨架和保证钢筋骨架不变形,增加其稳定性和抗剪性。在方形排列的钢筋的对角线上设有拉筋,与箍筋位于同一平面内,拉筋可以起到固定钢筋、防止钢筋骨架在受自身重量或外力作用时产生的变形,提升了钢筋骨架的稳定性和抗拔强度,从而也确保了混凝土桩的成桩质量,使混凝土桩具有良好的抗拔效果,进而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如图3所示,在需要采用较大尺寸的混凝土桩时,可以按设计要求增设钢筋(8、9、
10、11)。需要说明的是,增设的钢筋、箍筋和拉筋数量均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方案中例举的数量。
权利要求1.一种变配筋抗拔方形混凝土桩,包含有钢筋骨架和混凝土,其中钢筋骨架由呈方形排列的钢筋、箍筋构成,其特征是:在方形排列的钢筋的对角线上设有拉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配筋抗拔方形混凝土桩,其特征是:拉筋与箍筋在同一平面内。
专利摘要一种变配筋抗拔方形混凝土桩。它是由混凝土和钢筋骨架构成,其中钢筋骨架是将钢筋按方形排列,通过箍筋将其进行固定,并在方形排列的钢筋的对角线上设置有拉筋,拉筋与箍筋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形成钢筋骨架。本实用新型利用呈对角交叉设置的拉筋进一步提高了钢筋骨架的抗拔及整体性能,从而确保钢筋骨架不变形,以确保混凝土桩的成桩质量,而且方形截面增加了相同直径圆桩的侧周面积,提高了混凝土桩在使用中的抗拔能力,确保了工程质量,减少了混凝土用量和钢筋用量,降低了工程费用。
文档编号E02D5/30GK203021992SQ20122074644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唐建东, 张芬, 郭伟, 陈云, 郑立宁, 康景文 申请人: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