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双排丛式井快速移运钻机电缆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机线缆槽,尤其是一种双排丛式井快速移运钻机电缆槽。
背景技术:
双排丛式井包括两排沿纵向延伸的A排井位和B排井位,其井位布置如图1所示,对于这样的井位,常用的方式是采用步进式平移钻机、列车式平移钻机逐排钻井,具体工作方式如下:步进式钻机在平移至下一排井位时,需要在完成该排井位后,将钻机主体部分进行解体搬家,再另行移至下一排井位组装后钻井,钻机的解体、组装和搬家耗时长、操作繁琐;列车式钻机使用液缸推动钻机进行平移,与步进式钻机不同的是,列车式钻机在平移时要将动力系统,固控系统等一起移动,但其也只能在同一直线上平移,如果要将钻机移至另一排井,则需要将钻机全部进行解体,搬家至下一 口井位再进行安装,而且列车式钻机还多了庞大的平移导轨系统,列车式钻机搬家和解体的时间甚至比步进式钻机还多。在上述两种方式中,钻机电缆槽均是设置于钻机的底部,通过电缆槽本体的伸出和回缩来适应不同远近距离的井位,以将从控制柜中出来的电缆布置到钻机上的绞车、液压站、转盘驱动装置等设备上,对于上述常规的丛式井钻机电缆槽,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电缆槽布置于各排井位的直线方向上伸展、回缩,当需要进行下一排井位的作业时,电缆槽需要拆卸、并移动至下一排井位的直线方向上,再重新组装,操作过程繁琐,且反复安装、拆卸耗时长。2、电缆槽的延伸、回缩是通过电缆槽本体的移动来实现,平移机构复杂且笨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当需要移至下一排井位作业时,无需将电缆槽反复拆装、移运的双排丛式井快速移运钻机电缆槽,尤其适用于双排丛式井的施工作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排丛式井快速移运钻机电缆槽,包括设置于井场的电缆槽体,所述电缆槽体内部收纳有线缆,所述井场设置有至少两个井口列,各井口列均沿纵向分布有若干个井口,所述线缆可拆卸地连接于钻机上,所述电缆槽体设置于相邻两个井口列之间。采用这样的结构,当钻机沿纵向完成其中一个井口列中各井位的钻井作业以后,只需要在移动钻机前从钻机上拆除线缆、并将钻机移动至下一个井口列以后,再将线缆重新接上即可,电缆槽体本身无需反复拆装、移动,作业效率高。优选的,所述电缆槽体沿纵向延伸,所述电缆槽体上沿纵向设置有若干个活动的鞍座,所述鞍座能够相对于电缆槽体沿纵向移动,所述线缆搭设于鞍座上,当首、尾两个鞍座的距离增大时,所述线缆沿纵向展开,当首、尾两个鞍座的距离减小时,所述线缆沿纵向堆叠。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若干个活动的鞍座承载线缆,来适应不同远近距离的井位,线缆在电缆槽体内部储存方便、储量大,并且易于伸展和回缩,移动定位方便。优选的,相邻两个鞍座之间设置有柔性拉索。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柔性拉索带动鞍座沿纵向铺展开来,带动电缆槽体内的线缆伸展延长,方便快捷地带动线缆延长至所需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电缆槽体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与电缆槽体同向延伸,所述鞍座上设置有滚轮,所述鞍座通过滚轮与导轨相互配合。采用这样的结构,鞍座在电缆槽体上相对移动的导向性更好。优选的,所述鞍座设置有用于承载线缆的拱形台,所述线缆通过拱形台的上端面搭接于鞍座上。采用这样的结构,线缆能够稳定可靠地贴合与拱形台上,在堆叠回收时整体呈波浪线型,即易于收展、同时亦可避免了线缆因弯折过度而损坏;在需要展开时,将折叠的线缆展平即可,收展速度快,效率高。优选的,所述鞍座的两侧各设置有两个滚轮,所述电缆槽体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导轨。优选的,所述鞍座上设置有防倾翻卡柱,所述导轨的侧面设置有能够容纳防倾翻卡柱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导轨同向延伸,所述防倾翻卡柱由导轨侧面插接于导向槽内。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防倾翻卡柱限制限制鞍座与电缆槽体的相对偏角,避免鞍座倾翻。优选的,所述井场上设置有两个井口列,所述电缆槽体设置于两个井口列之间的对称轴线上。采用这样的结构,电缆槽体与两个井口列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线缆的转接容易、便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钻机沿纵向完成其中一个井口列中各井位的钻井作业以后,只需要在移动钻机前从钻机上拆除线缆、并将钻机移动至下一个井口列以后,再将线缆重新接上即可,电缆槽体本身无需反复拆装、移动,作业效率高。
图1为双排丛式井井位在井场布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2的侧视半剖示意图;图6为图5中两端连接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记如下:电缆槽体一I ;线缆一2 ;井口列一3 ;钻机一4 ;鞍座一5 ;柔性拉索一6 ;导轨一7 ;滚轮一8 ;拱形台一9 ;防倾翻卡柱一 10 ;导向槽一 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0029]如图2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双排丛式井快速移运钻机电缆槽,包括设置于井场的电缆槽体1,电缆槽体I内部收纳有线缆2,在井场上井眼的布置方式请参阅图1,井场设置有两个井口列3,各井口列3均沿纵向分布有若干个井口,本实施例中,电缆槽体I内部收纳的线缆2是可拆卸地连接于钻机4上,当钻机4处于工作状态时,线缆2与钻机4相接,当钻机4搬家时,将线缆2从上面拆离,使得线缆2以及电缆槽体I能够不随钻机4同步搬运移动,当钻机4沿纵向完成其中一个井口列3中各井位的钻井作业以后,只需要在移动钻机4前从钻机4上拆除线缆2、并将钻机4移动至下一个井口列3以后,再将线缆2重新接上即可,电缆槽体I本身无需反复拆装、移动,作业效率高。在其余实施方式中,井场上设置有三列、或者更多井口列3,电缆槽体I与井口列3均沿纵向延伸,电缆槽体I大致设置于井场横向中部的位置,以便于其中的线缆2与各井口列3上作业的钻机4相连。电缆槽体I设置于相邻两个井口列3之间,最优的,电缆槽体I设置于两个井口列3之间的对称轴线上,电缆槽体I上沿纵向设置有若干个活动的鞍座5,鞍座5设置有用于承载线缆2的拱形台9,线缆2通过拱形台9的上端面搭接于鞍座5上,以静摩擦的方式与拱形台9相互接触,鞍座5能够相对于电缆槽体I沿纵向移动,若干个鞍座5能够在电缆槽体I上沿纵向聚拢、或是展开,线缆2搭设于鞍座5上,若干个活动的鞍座5承载线缆2,当首、尾两个鞍座5的距离增大时,线缆2在鞍座5的带动下沿纵向展开,当首、尾两个鞍座5的距离减小时,线缆2沿纵向堆叠收拢,伸展和回缩,移动定位方便,来适应不同远近距离的井位。相邻两个鞍座5之间设置有柔性拉索6,通过柔性拉索6带动鞍座5沿纵向铺展,电缆槽体I上设置有导轨7,导轨7与电缆槽体I同向延伸,鞍座5上设置有滚轮8,鞍座5通过滚轮8与导轨7相互配合,具体的,鞍座5的两侧各设置有两个滚轮8,电缆槽体I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导轨7,鞍座5上设置有防倾翻卡柱10,导轨7的侧面设置有能够容纳防倾翻卡柱10的导向槽11,导向槽11与导轨7同向延伸,防倾翻卡柱10由导轨7侧面插接于导向槽11内。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了详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这些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排丛式井快速移运钻机电缆槽,包括设置于井场的电缆槽体,所述电缆槽体内部收纳有线缆,所述井场设置有至少两个井口列,各井口列均沿纵向分布有若干个井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可拆卸地连接于钻机上,所述电缆槽体设置于相邻两个井口列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丛式井快速移运钻机电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槽体沿纵向延伸,所述电缆槽体上沿纵向设置有若干个活动的鞍座,所述鞍座能够相对于电缆槽体沿纵向移动,所述线缆搭设于鞍座上,当首、尾两个鞍座的距离增大时,所述线缆沿纵向展开;当首、尾两个鞍座的距离减小时,所述线缆沿纵向堆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排丛式井快速移运钻机电缆槽,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鞍座之间设置有柔性拉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排丛式井快速移运钻机电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槽体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与电缆槽体同向延伸,所述鞍座上设置有滚轮,所述鞍座通过滚轮与导轨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排丛式井快速移运钻机电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设置有用于承载线缆的拱形台,所述线缆通过拱形台的上端面搭接于鞍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排丛式井快速移运钻机电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的两侧各设置有两个滚轮,所述电缆槽体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导轨。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所述的双排丛式井快速移运钻机电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上设置有防倾翻卡柱,所述导轨的侧面设置有能够容纳防倾翻卡柱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导轨同向延伸,所述防倾翻卡柱由导轨侧面插接于导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双排丛式井快速移运钻机电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场上设置有两个井口列,所述电缆槽体设置于两个井口列之间的对称轴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排丛式井快速移运钻机电缆槽,包括设置于井场的电缆槽体,所述电缆槽体内部收纳有线缆,所述井场设置有至少两个井口列,各井口列均沿纵向分布有若干个井口,所述线缆可拆卸地连接于钻机上,所述电缆槽体设置于相邻两个井口列之间,采用这样的结构,当钻机沿纵向完成其中一个井口列中各井位的钻井作业以后,只需要在移动钻机前从钻机上拆除线缆、并将钻机移动至下一个井口列以后,再将线缆重新接上即可,电缆槽体本身无需反复拆装、移动,作业效率高。
文档编号E21B41/00GK203050634SQ201320063590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4日
发明者田力, 廖玉华, 王树森 申请人: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