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抗地应力地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地应力地面,属于地面技术领域。主要是针对湿胀性黄土地区的地面而设计的。
背景技术:
湿胀性黄土是含有大量蒙脱石成分的土。这类土的典型特征是失水后地面开裂,有水后地基产生膨胀,从而产生较大的地基应力,用这类土作天然地基或回填地基,都有可能产生地面裂缝,即使将地面按楼面设计成双向双层钢筋网片混凝土板也不能列外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地应力地面。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抗地应力地面,它包括自上向下依次分布的钢筋混凝土面层、碾压混凝土层和素土层;在钢筋混凝土面层下面设置有砂垫层和位于砂垫层上表面上的不透水隔离层。所述的不透水隔离层为油毡、或塑料薄膜。主要是防止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或水渗透到砂垫层中将黄砂凝固;所述的砂垫层是厚度为40-60毫米厚的黄砂滑动层。技术原理是:砂垫层在两层混凝土之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不会移动,但当地基应力发生变化可能影响钢筋混凝土面层的应力时,砂垫层就会进行水平方向或纵向调整;不会将变化了的地应力传递到地面混凝土层,可以有效地防止地面开裂。不透水隔离层主要是防止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或水渗透到砂垫层中将黄砂凝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提高地面抵抗地应力的能力,而且施工操作简单,便于快速施工,经济实用,经济效益显著。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_钢筋混凝土面层;2_不透水隔离层;3_砂垫层;4_碾压混凝土层;5_素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
图1所示,一种抗地应力地面包括自上向下依次分布的钢筋混凝土面层1、碾压混凝土层4和素土层5 ;在钢筋混凝土面层I下面设置有砂垫层3和位于砂垫层3上表面上的不透水隔离层2。不透水隔离层2为油毡、或塑料薄膜。本实施例采用了油毡;主要是防止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或水渗透到砂垫层中将黄砂凝固。[0014]砂垫层2是厚度为40-60毫米厚的黄砂滑动层。本实施例砂垫层2是厚度为60毫米厚的黄砂滑动层。当地基应力发生变化可能影响钢筋混凝土面层I的应力时,黄砂滑动层可以进行水平方向或纵向调整。钢筋混凝土面层I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布置、板的厚度均由设计确定。碾压混凝土层4为200毫米厚的C15或C20层,碾压混凝土用水泥作胶结料,每立方米混凝土用量为50-80公斤;用粉煤灰或磨细矿渣作掺合料,每立方米混凝土用量为300-400公斤;砂、石、水的原料要求与普通混凝土相同,配合比由试验确定;碾压混凝土的坍落度为零,维勃稠度为20-50秒;碾压混凝土采用8-12吨振动压路机压实成型;碾压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即可进行洒水养护;素土层是将不含杂质,含水率为最佳含水率的纯粘土压实而成,压实系数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 要 求时,必须满足先行规范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抗地应力地面,它包括自上向下依次分布的钢筋混凝土面层(I)、碾压混凝土层(4)和素土层(5);其特征在于,在钢筋混凝土面层(I)下面设置有砂垫层(3)和位于砂垫层(3)上表面上的不透水隔离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地应力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透水隔离层(2)为油毡、或塑料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地应力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垫层(2)是厚度为40-60毫米厚的黄砂滑动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地应力地面,属于地面技术领域。主要是针对湿胀性黄土地区的地面而设计的。它包括自上向下依次分布的钢筋混凝土面层、碾压混凝土层和素土层;在钢筋混凝土面层下面设置有砂垫层和位于砂垫层上表面上的不透水隔离层。不透水隔离层为油毡、或塑料薄膜。主要是防止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或水渗透到砂垫层中将黄砂凝固;砂垫层是厚度为40-60毫米厚的黄砂滑动层。砂垫层在两层混凝土之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不会移动,但当地基应力发生变化可能影响钢筋混凝土面层的应力时,砂垫层就会进行水平方向或纵向调整;不会将变化了的地应力传递到地面混凝土层,可以有效地防止地面开裂。
文档编号E02D31/14GK203096775SQ20132010386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6日
发明者宋功业 申请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