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9761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包括:左侧立柱、右侧立柱和横梁,所述左侧立柱和右侧立柱的顶部均具有容纳槽,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左侧立柱和右侧立柱的容纳槽内。本实用新型将所述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分成三段,即左侧立柱、右侧立柱和横梁,这三个部件构成类似于底部开口的梯形,从而在安装之后不需要铺设地基,极大的方便了所述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的安装;且所述左侧立柱和右侧立柱通过容纳槽与横梁进行连接,达到了方便拆卸和重复利用的效果。
【专利说明】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尤其涉及一种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
【背景技术】
[0002]在采矿、隧道、巷道等工程中,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被广泛使用。目前空心管体的混凝土支架均是由多段空心管体构成的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在安装完成后,需要在该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内铺设地基,以安装其他设备。即使所述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做到了可以重复使用,拆装过程也费时、费力,且各段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之间采用套管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拆卸有一定难度,不能被广泛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且方便拆卸和重复利用的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包括:左侧立柱、右侧立柱和横梁,所述左侧立柱和右侧立柱的顶部均具有容纳槽,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左侧立柱和右侧立柱的容纳槽内。
[0005]可选的,所述横梁的两端均具有榫状结构,所述榫状结构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0006]可选的,所述左侧立柱和右侧立柱的顶部的容纳槽包括多个台阶状的凹槽,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台阶状的凸起。
[0007]可选的,所述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还包括地梁,所述左侧立柱和右侧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地梁固定连接。
[0008]可选的,所述左侧立柱、右侧立柱和横梁为向外弯曲的弧形结构,和/或所述地梁为向外弯曲的弧形结构。
[0009]可选的,所述地梁上设置有套箍。
[0010]可选的,所述地梁的两端具有凹口,所述左侧立柱和右侧立柱分别位于所述地梁两端的凹口内。
[0011]可选的,所述左侧立柱包括第一空心管体和第一加强筋,所述右侧立柱包括第二空心管体和第二加强筋,所述横梁包括第三空心管体和第三加强筋,所述地梁包括第四空心管体和第四加强筋,所述第一空心管体、第二空心管体、第三空心管体和第四空心管体内均填充混凝土,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第一空心管体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空心管体的空腔内的混凝土中,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第二空心管体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第二空心管体的空腔内的混凝土中,所述第三加强筋沿所述第三空心管体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第三空心管体的空腔内的混凝土中,所述第四加强筋沿所述第四空心管体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第四空心管体的空腔内的混凝土中。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空心管体、第二空心管体、第三空心管体和第四空心管体的横截面均为椭圆形或圆形。[0013]可选的,所述左侧立柱还包括第一加强筋箍,所述右侧立柱还包括第二加强筋箍,所述横梁还包括第三加强筋箍,所述地梁还包括第四加强筋箍,所述第一加强筋箍与所述第一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箍与所述第二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加强筋箍与所述第三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加强筋箍与所述第四加强筋固定连接。
[0014]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所述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分成三段,即左侧立柱、右侧立柱和横梁,这三个部件构成类似于底部开口的梯形,从而在安装之后不需要铺设地基,极大的方便了所述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的安装;且所述左侧立柱和右侧立柱通过容纳槽与横梁进行连接,达到了方便拆卸和重复利用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立柱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立柱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梁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梁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记示意为:1_左侧立柱;2_右侧立柱;3-横梁;4-地梁;5_容纳槽;6-榫状结构套箍;8-凸起;9-凹口 ;11_第一空心管体;12_第一加强筋;13_第一加强筋箍;21-第二空心管体;22_第二加强筋;23_第二加强筋箍;31_第三空心管体;32_第三加强筋;33_第二加强筋箍;41_第四空心管体;42_第四加强筋;43_第四加强筋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0024]实施例1
[0025]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包括:左侧立柱1、右侧立柱2和横梁3,所述左侧立柱I和右侧立柱2的顶部均具有容纳槽5,所述横梁3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左侧立柱I和右侧立柱2的容纳槽5内。
[0026]本实用新型将所述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分成三段,即左侧立柱1、右侧立柱2和横梁3,这三个部件构成类似于底部开口的梯形,从而在安装之后不需要铺设地基,极大的方便了所述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的安装;且所述左侧立柱I和右侧立柱2通过容纳槽5与横梁3进行连接,增强了连接强度,达到了方便拆卸和重复利用的技术效果。
[0027]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横梁3的两端均具有榫状结构6,所述榫状结构6位于所述容纳槽5内,所述榫状结构6的两个侧面为沿所述横梁3的延长方向向内倾斜的平面,以当所述横梁3在受压变形时,所述榫状结构6继续向所述容纳槽5内部插入,所述向内倾斜的斜面能使所述横梁3与所述左侧立柱I和右侧立柱2更牢固地配合,提高所述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的强度。
[0028]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左侧立柱I和右侧立柱2的顶部的容纳槽5包括多个台阶状的凹槽,所述横梁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台阶状的凸起8,以限制所述横梁3的横向位移,和通过凸起8和容纳槽5在不同台阶处的配合,改变所述横梁3在所述左侧立柱I和所述右侧立柱2之间的长度。
[0029]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左侧立柱1、右侧立柱2和横梁3为向外弯曲的弧形结构,以提高所述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的抗压强度。
[0030]参考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还包括地梁4,所述左侧立柱I和右侧立柱2的底部与所述地梁4固定连接,以方便所述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在铺设过程中安装设备。
[0031]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地梁4为向外弯曲的弧形结构,以提高所述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整体的抗压效果。
[0032]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地梁4上设置有套箍7,以限制所述左侧立柱和右侧立柱的横向位置。
[0033]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地梁4的两端具有凹口 9,所述左侧立柱I和右侧立柱2分别位于所述地梁4两端的凹口 9内,以有效限制所述左侧立柱和右侧立柱。
[0034]参考图4-7,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左侧立柱I包括第一空心管体11和第一加强筋12,所述右侧立柱2包括第二空心管体21和第二加强筋22,所述横梁3包括第三空心管体31和第三加强筋32,所述地梁4包括第四空心管体41和第四加强筋42,所述第一空心管体11、第二空心管体21、第三空心管体31和第四空心管体41内均填充混凝土,所述第一加强筋12沿所述第一空心管体11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空心管体11的空腔内的混凝土中,所述第二加强筋22沿所述第二空心管体21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第二空心管体21的空腔内的混凝土中,所述第三加强筋32沿所述第三空心管体31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第三空心管体31的空腔内的混凝土中,所述第四加强筋42沿所述第四空心管体41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第四空心管体41的空腔内的混凝土中,通过所述第一加强筋12、第二加强筋22、第三加强筋32和第四加强筋42的设置,使所述左侧立柱1、右侧立柱2和横梁3的强度更大。
[0035]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第一空心管体11、第二空心管体21、第三空心管体31和第四空心管体41的横截面均为椭圆形或圆形。通过椭圆结构的设置,能有效地提高所述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在受力方向上的强度。
[0036]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左侧立柱I还包括第一加强筋箍13,所述右侧立柱2还包括第二加强筋箍23,所述横梁3还包括第三加强筋箍33,所述地梁4包括第四加强筋箍43,所述第一加强筋箍13与所述第一加强筋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箍23与所述第二加强筋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加强筋箍33与所述第三加强筋3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加强筋箍43与所述第四加强筋42固定连接,从而提高加强筋增加所述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的强度的效果。
[0037]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采用地面预制,或施工现场将所述第一空心管体11,第二空心管体21,第三空心管体31,第四空心管体41组装后,再充填混凝土。
[0038]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0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立柱、右侧立柱和横梁,所述左侧立柱和右侧立柱的顶部均具有容纳槽,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左侧立柱和右侧立柱的容纳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两端均具有榫状结构,所述榫状结构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立柱和右侧立柱的顶部的容纳槽包括多个台阶状的凹槽,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台阶状的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梁,所述左侧立柱和右侧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地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立柱、右侧立柱和横梁为向外弯曲的弧形结构;和/或所述地梁为向外弯曲的弧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梁上设置有套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梁的两端具有凹口,所述左侧立柱和右侧立柱分别位于所述地梁两端的凹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立柱包括第一空心管体和第一加强筋,所述右侧立柱包括第二空心管体和第二加强筋,所述横梁包括第三空心管体和第三加强筋,所述地梁包括第四空心管体和第四加强筋,所述第一空心管体、第二空心管体、第三空心管体和第四空心管体内均填充混凝土,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第一空心管体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空心管体的空腔内的混凝土中,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第二空心管体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第二空心管体的空腔内的混凝土中,所述第三加强筋沿所述第三空心管体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第三空心管体的空腔内的混凝土中,所述第四加强筋沿所述第四空心管体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第四空心管体的空腔内的混凝土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管体、第二空心管体、第三空心管体和第四空心管体的横截面均为椭圆形或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心管体混凝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立柱还包括第一加强筋箍,所述右侧立柱还包括第二加强筋箍,所述横梁还包括第三加强筋箍,所述地梁还包括第四加强筋箍,所述第一加强筋箍与所述第一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箍与所述第二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加强筋箍与所述第三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加强筋箍与所述第四加强筋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E21D15/50GK203452808SQ201320553967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6日
【发明者】毛飞凯, 张越, 张爽 申请人:张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