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摊铺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297765阅读:1141来源:国知局
土方摊铺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方摊铺机,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土方晾晒时间,做到‘现摊现压’,大大的减少碾压前受雨的情况;方案是,包括左端开口的箱体,箱体内左端转动装有纵向的纳土轮,纳土轮右下方的箱体上转动装有纵向的粉碎轮,箱体内下侧面上有置于粉碎轮两边的挡土板,箱体右端与粉碎轮相对应处开有出土口,箱体外上端面上装有第一风机和第一水箱,第一风机的出风口置于箱体内,第一水箱上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另一端置于第一风机的出风口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摊铺效率高,能够快速的对土方进行调湿,大大缩短了土方的晾晒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现摊现压’,降低了阴雨天气对土方施工的影响,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效益。
【专利说明】土方摊铺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施工机械,特别是一种土方摊铺机。
【背景技术】
[0002]现在土方填筑通常的作业流程是:“装车、运输、摊平、压实”,而在实际作业当中由于自然条件的种种限制,很难按计划连贯实施,按照现行的作业方法又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这就严重影响到施工进度和效益,由此而造成亏损的企业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是:
1、土方填筑的质量是以压实度为标准的,而是否能压实,土的含水量是关键,不同的土质都有它最佳的含水量,比如一般的黄土的最佳含水量在10% -12%之间,在此基础上压实效果最好,现实的情况是土方非干即湿,恰到好处的时候很少,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土干了就加水,一般采用取土塘灌水或作业面洒水两种方法,而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受水不均的问题,如果土湿的话就要晾晒了,把土摊开后反复犁、耙,若太阳好、风大时,也许要一两天,若阴天无风天气可能得三,四天,若在晾晒期间下雨那就得从头开始了 ;2、雨季土方施工是很头疼的事情,这里不但有晾晒期间受雨的可能,还存在雨后尽快复工问题,受雨后的土方晾晒周期更长,更容易遭受再次受雨,陷入恶性循环;3、“靠天吃饭”是土方施工的现状,人员误工、机械租金、工期延误、违约罚款等,使施工单位苦不堪言。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土方摊铺机,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土方晾晒时间,做到‘现摊现压’,大大的减少碾压前受雨的情况。
[0004]其解决的方案是,包括左端开口的箱体,箱体内左端转动装有纵向的纳土轮,纳土轮部分置于箱体外,纳土轮右下方的箱体上转动装有纵向的粉碎轮,箱体内下侧面上有置于粉碎轮两边的挡土板,箱体右端与粉碎轮相对应处开有出土口,箱体外上端面上装有第一风机和第一水箱,第一风机的出风口置于箱体内粉碎轮左方靠近粉碎轮正上方处且向右倾斜放置,第一水箱上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另一端置于第一风机的出风口内,出水管上装有第一自动流量调节阀。
[000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摊铺效率高,能够快速的对土方进行调湿,大大缩短了土方的晾晒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现摊现压’,降低了阴雨天气对土方施工的影响,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上输土通道后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08]图3为图2去掉动力车、输土通道上端面和箱体上端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的编号如下:1、动力车,2、箱体,3、挡土板,4、第一风机,5、第一水箱,6、出水管,7、第一自动流量调节阀,8、输土通道,9、第三转轴,10、螺旋输送叶片,11横管,12、导土棍子,13、推土板,14、第一转轴,15、纳土叶片,16、第二转轴,17、粉碎锤,18、粗土堆,19、摊铺后的土方。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由图1至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左端开口的箱体,箱体2内左端转动装有纵向的纳土轮,纳土轮部分置于箱体2外,纳土轮右下方的箱体2上转动装有纵向的粉碎轮,箱体2内下侧面上有置于粉碎轮两边的挡土板3,箱体2右端与粉碎轮相对应处开有出土口,箱体2外上端面上装有第一风机4和第一水箱5,第一风机4的出风口置于箱体2内粉碎轮左方靠近粉碎轮正上方处且向右倾斜放置,第一水箱5上有出水管6,出水管6的另一端置于第一风机4的出风口内,出水管6上装有第一自动流量调节阀7。
[0012]所说的箱体2后端的出土口上装有横向的输土通道8,输土通道8内转动固定有两个水平间隔设置的横向的第三转轴9,第三转轴9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螺旋输送叶片10,输土通道8上装有置于两个第三转轴9中间上方的横管11,横管11下缘面上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横管11内腔连通有置于输土通道8上端的第二风机,第二风机的出风口内连接有导管,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置于输土通道上端的第二水箱,导管上装有第二自动流量调节阀,所说的输土通道8内靠近右端口处有分别置于两第三转轴9外侧的纵向的导土棍子12。
[0013]所说的第一风机4、第二风机、第一自动流量调节阀7和第二自动流量调节阀连接有控制器,粉碎轮、纳土轮、第三转轴9和导土棍子12上连接有动力装置。
[0014]所说的第一风机4和第二风机为热风机。
[0015]为了达到更好地纳土效果,所说的箱体2上装有置于纳土轮左方的推土板13,推土板13下端面高于地面且低于纳土轮纵向中心线,其推土板13可以将前方的粗土推平,方便纳土轮进行纳土。
[0016]所说的纳土轮包括转动固定在箱体2内的第一转轴14,第一转轴14纵向间隔设置有多组呈圆周均布的纳土叶片15。
[0017]所说的粉碎轮包括转动固定在箱体2内的第二转轴16,第二转轴16纵向间隔设置有多组呈圆周均布的粉碎锤17,所说的粉碎锤17与纳土叶片15相互交错放置。
[0018]所说的风机的出风口处连通有水箱,使用时水箱可与风机配合形成水雾。
[0019]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现有的筑路机械作为动力车1,如装载机、推土机和平地机等,例如使用装载机时,可以将装载机的料斗卸下作为动力车1,将箱体2的右端固定到动力车I的左端,其输土通道8置于动力车I的车腹下;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完成摊铺的过程中同时完成土方的调湿工作,其流程是:在自卸车卸完土的工作面上,通过纳土轮纳土、粉碎轮粉碎、风机和水箱调湿,其中粉碎是将大的土块破碎成微小颗粒,增大接触面积,有利于湿土的风干和摊铺后的快速蒸发水分,也有利于干土与水雾的快速均匀结合,调湿即调整土方含水量,含水量过高时,就用机械上的风机风干,含水量过低时,就用机械上的水箱加水喷水雾,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使用输土通道8将土输送到动力车I右方,其输土通道8内的导土棍子12可以把输土通道8内的土向其两边摊铺,使土方摊铺更加均匀,而且可以使摊铺后无轮迹碾压,更易水分散发,本实用新型替代了传统作业方式中的推土机或装载机(粗推),平地机(刮平)、犁耙机(翻晒)三种机械,本实用新型也可替代路拌机,完成石灰土和二灰土的拌和作业。
[002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摊铺效率高,能够快速的对土方进行调湿,大大缩短了土方的晾晒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现摊现压’,降低了阴雨天气对土方施工的影响,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土方摊铺机,包括左端开口的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2)内左端转动装有纵向的纳土轮,纳土轮部分置于箱体(2)外,纳土轮右下方的箱体(2)上转动装有纵向的粉碎轮,箱体(2)内下侧面上有置于粉碎轮两边的挡土板(3),箱体(2)右端与粉碎轮相对应处开有出土口,箱体(2)外上端面上装有第一风机(4)和第一水箱(5),第一风机(4)的出风口置于箱体(2)内粉碎轮左方靠近粉碎轮正上方处且向右倾斜放置,第一水箱(5)上有出水管(6),出水管(6)的另一端置于第一风机(4)的出风口内,出水管(6)上装有第一自动流量调节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方摊铺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箱体(2)后端的出土口上装有横向的输土通道(8),输土通道(8)内转动固定有两个水平间隔设置的横向的第三转轴(9),第三转轴(9)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螺旋输送叶片(10),输土通道(8)上装有置于两个第三转轴(9)中间上方的横管(11),横管(11)下缘面上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横管(11)内腔连通有置于输土通道(8)上端的第二风机,第二风机的出风口内连接有导管,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置于输土通道上端的第二水箱,导管上装有第二自动流量调节阀,所说的输土通道(8)内靠近右端口处有分别置于两第三转轴(9)外侧的纵向的导土棍子(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方摊铺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第一风机(4)、第二风机、第一自动流量调节阀(7)和第二自动流量调节阀连接有控制器,粉碎轮、纳土轮、第三转轴(9)和导土棍子(12 )上连接有动力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方摊铺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第一风机(4)和第二风机为热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土方摊铺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箱体(2)上装有置于纳土轮左方的推土板(13),推土板(13)下端面高于地面且低于纳土轮纵向中心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土方摊铺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纳土轮包括转动固定在箱体(2)内的第一转轴(14),第一转轴(14)纵向间隔设置有多组呈圆周均布的纳土叶片(1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土方摊铺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粉碎轮包括转动固定在箱体(2)内的第二转轴(16),第二转轴(16)纵向间隔设置有多组呈圆周均布的粉碎锤(17),所说的粉碎锤(17)与纳土叶片(15)相互交错放置。
【文档编号】E02F3/76GK203452109SQ201320564337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袁全立 申请人:袁全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