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斯隧道混合式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98895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瓦斯隧道混合式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瓦斯隧道混合式通风系统,属于隧道【技术领域】,包括正洞、平导,以及送风机与匹配风管,该风管接至掌子面后方附近,形成送风系统。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系统,具有布置灵活,风量损失小,风速高,安全性高的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瓦斯隧道混合式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瓦斯隧道通风一般采用巷道式通风,送风的轴流风机不进入洞内,抽风设备一般在平导内设置射流风机进行引流,而不是直接抽出的形式进行排污风。掌子面新鲜空气需求量通过高峰作业时瓦斯稀释要求、人员数量及内燃机数量的最大需风量计算确定,从而确定风机功率、风管大小及送风长度等参数。
[0003]常用的巷道通风形式,其送风距离短,风量损失大,掌子面风速低。在瓦斯隧道,风速过低将无法满足吹散、稀释瓦斯的施工和安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通风系统,具有布置灵活,风量损失小,风速高,安全性高的特点。
[0005]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瓦斯隧道混合式通风系统,包括正洞、平导,以及送风机与匹配风管,该风管接至掌子面后方附近,形成送风系统。
[0007]作为选择,所述送风机布置于洞外,其风管接至掌子面后方附近,压入式通风。
[0008]作为进一步选择,所述送风机为轴流风机,送风机布置于洞外50m位置,其风管接至掌子面后方5m处。
[0009]作为选择,该通风系统还包括连通正洞和平导的若干横通道,所述横通道随着平导的深度越深依次命名为1#横通道、2#横通道、3#横通道,直至N#横通道,横通道处设置风门,所述送风机设于正洞内的N#横通道的后方附近;所述正洞内还设有抽风机与匹配风管,形成抽风系统,所述抽风机布置于正洞内与该N#横通道相交位置,其风管接至平导内该N#横通道口后方附近。
[0010]作为进一步选择,所述横通道为I个,该横通道命名为1#横通道,所述送风机设于正洞内的1#横通道的后方附近,所述抽风机布置于正洞内与该1#横通道相交位置,其风管接至平导内该1#横通道口后方附近。
[0011]作为另一进一步选择,所述横通道为2个,所述横通道随着平导的深度越深依次命名为1#横通道、2#横通道,所述送风机设于正洞内的2#横通道的后方附近,所述抽风机布置于正洞内与该2#横通道相交位置,其风管接至平导内该2#横通道口后方附近。
[0012]作为另一进一步选择,所述横通道为3个,所述横通道随着平导的深度越深依次命名为1#横通道、2#横通道、3#横通道,所述送风机设于正洞内的3#横通道的后方附近,所述抽风机布置于正洞内与该3#横通道相交位置,其风管接至平导内该3#横通道口后方附近。
[0013]作为另一进一步选择,所述N#横通道口后方附近位置,是N#横通道洞口中心里程至送风机进风口不小于IOOm位置。
[0014]作为另一进一步选择,所述N#横通道与正洞相交位置,是N#横通道中线与正洞左线斜交里程位置。
[0015]作为进一步选择,所述送风机为轴流风机,其设置于N#横通道后方IOOm位置,其风管接至掌子面后方5m处;所述抽风机为轴流风机,其风管接至N#横通道口后方20m处。
[0016]上述方案中,结合隧道施工的特殊结构,布置灵活,特定布局的送风和特定布局的抽风结合,形成顺畅有效的空气流通,风量损失小,风速高,安全性高。
[0017]上述方案中,送风机布置于特定位置,离横通道太远则负压小,掌子面通风效果差,风阻大,供风量小,太近则容易形成污风循环;抽风机布置于特定位置,其出口离横通道太近则容易形成气团,太远则风阻大。
[0018]前述本实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
[0019]工作过程为:没有横通道时,仅采用送风机从洞外直接抽取新风为正洞通风;随着隧道的掘进,设置横通道后,采用送风机与匹配风管,形成送风系统,布置在横通道后方附近位置,为掌子面送风;横通道与正洞相交位置采用抽风机与匹配风管,形成抽风系统,抽出正洞内污浊空气,由平导排出至洞外。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瓦斯隧道通过距离过长后,漏风率大,风阻大,方量损失大,风速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掌子面施工的不断推进、横通道的阶段贯通,调整风机的布置位置,缩短通风距离,从而减少了风量损失,减小了漏风率,稳定了风速,较小了风阻。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瓦斯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布置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布置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布置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布置图;
[0025]其中I为隧道正洞、2为平导、3为横通道,4为送风机,5为抽风机、6为送风管、7为抽风管、8为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7]一种瓦斯隧道混合式通风系统,可以由隧道正洞1,平导2,横通道3,送风机4(SDF(C)-Na 13 (2X132kw)轴流风机)、抽风机 5 (SDF (C)-Ns 13 (2X 132kw)轴流风机),送风管6 ( Φ 1.6m双抗型风管)、抽风管7 ( Φ 1.6m双抗型风管),风门8选择性地组成通风系统。
[0028]实施例1:
[0029]一种瓦斯隧道混合式通风系统,包括正洞1、平导2,以及送风机4与匹配风管(送风管6),该风管接至掌子面后方附近,形成送风系统,送风机4布置于洞外,其风管接至掌子面后方附近,压入式通风,送风机4为轴流风机,送风机4布置于洞外50m位置,其风管接至掌子面后方5m处。
[0030]实施例2:
[0031]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该通风系统还包括连通正洞I和平导2的若干横通道3,横通道3随着平导的深度越深依次命名为1#横通道、2#横通道、3#横通道,直至N#横通道,横通道3处设置风门8,送风机4设于正洞I内的N#横通道的后方附近;正洞I内还设有抽风机5与匹配风管(抽风管7),形成抽风系统,抽风机5布置于正洞I内与该N#横通道相交位置,其风管接至平导2内该N#横通道口后方附近。N#横通道口后方附近位置,是N#横通道洞口中心里程至送风机4进风口不小于IOOm位置。N#横通道与正洞I相交位置,是N#横通道中线与正洞I左线斜交里程位置。送风机4为轴流风机,其设置于N#横通道后方IOOm位置,其风管接至掌子面后方5m处;抽风机5为轴流风机,其风管接至N#横通道口后方20m处。本实施例中横通道3为I个,该横通道3命名为1#横通道,送风机4设于正洞I内的1#横通道的后方附近,抽风机5布置于正洞I内与该1#横通道相交位置,其风管接至平导2内该1#横通道口后方附近。
[0032]实施例3:
[0033]该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横通道3为2个,横通道3随着平导2的深度越深依次命名为1#横通道、2#横通道,送风机4设于正洞I内的2#横通道的后方附近,抽风机5布置于正洞I内与该2#横通道相交位置,其风管接至平导2内该2#横通道口后方附近。
[0034]实施例4:
[0035]该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横通道3为3个,横通道3随着平导的深度越深依次命名为1#横通道、2#横通道、3#横通道,送风机4设于正洞I内的3#横通道的后方附近,抽风机5布置于正洞I内与该3#横通道相交位置,其风管接至平导2内该3#横通道口后方附近。
[0036]上述系统的布置方法为:
[0037]I)包括隧道正洞1、平导2,以及连通隧道正洞I和平导2的横通道3,平导2相对正洞I超前掘进,且随着平导2的掘进间隔一定距离陆续设置若干横通道3,横通道3处设置风门8,横通道3随着平导2的掘进深度越深依次命名为1#横通道、2#横通道、3#横通道,直至N#横通道;
[0038]2)随后开始正洞I的掘进,在正洞I内采用送风机4与匹配风管(送风管6),形成送风系统,为正洞I掌子面送风,起始时,送风机4布置于洞外,其风管(送风管6)接至掌子面后方附近,压入式通风;
[0039]3)随着正洞I的掘进,当正洞I掌子面位于1#横通道前方时,送风机4移动至1#横通道后方附近,同时采用抽风机5与匹配风管(抽风管7),形成抽风系统,抽出正洞I内污浊空气,由平导2排出至洞外,抽风机5布置于正洞I内与1#横通道相交位置,其风管(抽风管7)接至平导2内1#横通道口后方附近;
[0040]4)随着正洞I的掘进,当正洞I掌子面位于2#横通道前方时,送风机4移动至2#横通道后方附近,同时抽风机5移动至正洞I内与2#横通道相交位置,其风管(抽风管7)接至平导2内2#横通道口后方附近;
[0041]5)随着正洞I的掘进,如同4)中,送风机4和抽风机5前移至3#横通道,直至不断前移至爾横通道。
[0042]如图1至4所示,如图所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新风有效进入而污风则有效被排出。
[0043]示例实施步骤:
[0044]1、第一阶段由送风机4 (SDF (C)-Ns 13 (2X 132kw)轴流风机),布置在洞外50m位置,匹配Φ 1.6m双抗型风管(送风管6),风管接至掌子面后方5m处,压入式通风。
[0045]2、第二阶段将送风机4移动至1#横通道后方IOOm位置,匹配Φ 1.6m双抗型风管(送风管6),风管接至掌子面后方5m处,为掌子面送风,并在横通道交叉位置安装抽风机5(SDF (C)-Na 13 (2X132kw)轴流风机),匹配Φ1.6πι双抗型风管(抽风管7),风管接至平导2横通道口后方20m处,抽出污风由平导2排出。
[0046]3、第三阶段将送风机4移动至2#横通道后方IOOm位置,匹配Φ 1.6m双抗型风管(送风管6),风管接至掌子面后方5m处,为掌子面送风,并在横通道交叉位置安装抽风机5,匹配Φ 1.6m双抗型风管(抽风管7),风管接至平导横通道口后方20m处,抽出污风由平导排出。
[0047]4、第四阶段将送风机4移动至2#横通道后方IOOm位置,匹配Φ 1.6m双抗型风管(送风管6),风管接至掌子面后方5m处,为掌子面送风,并在横通道交叉位置安装抽风机5,匹配Φ 1.6m双抗型风管(抽风管7),风管接至平导横通道口后方20m处,抽出污风由平导排出。
[00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瓦斯隧道混合式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洞、平导,以及送风机与匹配风管,该风管接至掌子面后方附近,形成送风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斯隧道混合式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布置于洞夕卜,其风管接至掌子面后方附近,压入式通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瓦斯隧道混合式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为轴流风机,送风机布置于洞外50m位置,其风管接至掌子面后方5m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斯隧道混合式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通风系统还包括连通正洞和平导的若干横通道,所述横通道随着平导的深度越深依次命名为1#横通道、2#横通道、3#横通道,直至N#横通道,横通道处设置风门,所述送风机设于正洞内的N#横通道的后方附近;所述正洞内还设有抽风机与匹配风管,形成抽风系统,所述抽风机布置于正洞内与该N#横通道相交位置,其风管接至平导内该N#横通道口后方附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瓦斯隧道混合式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通道为I个,该横通道命名为1#横通道,所述送风机设于正洞内的1#横通道的后方附近,所述抽风机布置于正洞内与该1#横通道相交位置,其风管接至平导内该1#横通道口后方附近。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瓦斯隧道混合式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通道为2个,所述横通道随着平导的深度越深依次命名为1#横通道、2#横通道,所述送风机设于正洞内的2#横通道的后方附近,所述抽风机布置于正洞内与该2#横通道相交位置,其风管接至平导内该2#横通道口后方附近。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瓦斯隧道混合式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通道为3个,所述横通道随着平导的深度越深依次命名为1#横通道、2#横通道、3#横通道,所述送风机设于正洞内的3#横通道的后方附近,所述抽风机布置于正洞内与该3#横通道相交位置,其风管接至平导内该3#横通道口后方附近。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瓦斯隧道混合式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横通道口后方附近位置,是N#横通道洞口中心里程至送风机进风口不小于IOOm位置。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瓦斯隧道混合式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横通道与正洞相交位置,是N#横通道中线与正洞左线斜交里程位置。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瓦斯隧道混合式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为轴流风机,其设置于N#横通道后方IOOm位置,其风管接至掌子面后方5m处;所述抽风机为轴流风机,其风管接至N#横通道口后方20m处。
【文档编号】E21F1/00GK203685248SQ201320636902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6日
【发明者】赵 智, 谢录杲, 杜文斌, 先正平, 廖天明, 祝广静, 何国敏, 谢远明 申请人: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