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299616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直径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直径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用于将钢筋笼定位于护筒中心,包括自钢筋笼外圆周端面向外延伸设置的多个定位支撑和定位箍,各所述定位支撑的自由端点通过定位箍连接,各所述定位支撑均等间隔分布在钢筋笼圆周端面,通过在钢筋笼外圆端面设置多个定位支撑控制钢筋笼与护筒之间的距离,当吊机将钢筋笼吊装至护筒内时,以护筒做为限位导向,随着钢筋笼的下放,钢筋笼平面位置自行调整至允许偏差范围内,整个操作方便快捷,无需在护筒口反复拉线、对中、调钢筋笼中心偏位,减少了现场施工工序及护筒口来回操作的安全风险。
【专利说明】 一种大直径钻孔灌注粧钢筋笼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吊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直径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公路、铁路快速路网的大规模建设,大量跨江、河、海桥梁纷纷兴建,而这些特大桥往往需要在深水中修建巨大的桥墩基础。深水环境下桥梁大直径、超长桩施工,必然会遇到超重钢筋笼下放吊装孔口准确定位困难的问题。在最后一节钢筋笼在下放到位后,传统的孔口定位方法是先找出钢筋笼的中心,调整吊机吊钩,让钢筋笼中心与护筒中心重合,然后固定吊筋。而最后一节钢筋笼下放时需接长吊筋,钢筋笼下放到位后,整个钢筋笼完全淹没入泥浆中,仅剩几根接长的吊筋露在护筒口外面,因此钢筋笼下放到位后,要找出钢筋笼中心,只能通过接长的几根吊筋(一般4根)推断出钢筋笼中心位置,常规做法就是将对角的吊筋拉线连接,通过连线交点确定钢筋笼中心位置。由于吊筋一般都较长,且根数较少,由此推断出的钢筋笼中心很容易出现偏差,且误差较大,尤其是当钢筋笼主筋根数为奇数时,相对的吊筋并不在一条直径上面,找寻钢筋笼中心时还需通过连线交点作延伸才能确定钢筋笼中心位置,更容易出现较大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快捷且可有效提高钢筋笼定位精度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大直径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用于将钢筋笼定位于护筒中心,包括自钢筋笼外圆周端面向外延伸设置的多个定位支撑和定位箍,各所述定位支撑的自由端点通过定位箍连接,各所述定位支撑均等间隔分布在钢筋笼圆周端面。
[0005]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定位支撑包括自同一点水平斜向外延伸的两个定位斜撑,相邻所述定位斜撑的自由端点连接形成一支撑点。
[0006]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在钢筋笼外圆周端面斜向上均等间隔设有多个定位斜杆,各所述定位斜杆的自由端点与支撑点相连接。
[0007]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定位斜撑和定位斜杆均为焊接在钢筋笼上的短钢筋。
[0008]有益效果:此大直径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通过在钢筋笼外圆端面设置多个定位支撑控制钢筋笼与护筒之间的距离,即定位支撑的径向长度略微小于钢筋笼准确定位于护筒中心时钢筋笼与护筒之间的距离,当吊机将钢筋笼吊装至护筒内时,以护筒做为限位导向,随着钢筋笼的下放,钢筋笼平面位置自行调整至允许偏差范围内,整个操作方便快捷,无需在护筒口反复拉线、对中、调钢筋笼中心偏位,减少了现场施工工序及护筒口来回操作的安全风险。【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面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图
[0012]图3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直径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用于将钢筋笼30定位于护筒40中心,包括自钢筋笼30外圆周端面向外延伸设置的多个定位支撑和定位箍20,各定位支撑的自由端点通过定位箍20连接,各定位支撑均等间隔分布在钢筋笼圆周端面。
[0014]此大直径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通过在钢筋笼30外圆端面设置多个定位支撑控制钢筋笼30与护筒40之间的距离,即定位支撑的径向长度略微小于钢筋笼30准确定位于护筒40中心时钢筋笼30与护筒40之间的距离,当吊机将钢筋笼30吊装至护筒40内时,以护筒40做为限位导向,随着钢筋笼30的下放,钢筋笼30平面位置自行调整至允许偏差范围内,整个操作方便快捷,无需在护筒口反复拉线、对中、调钢筋笼中心偏位,减少了现场施工工序及护筒口来回操作的安全风险。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各定位支撑包括自同一点水平斜向外延伸的两个定位斜撑11,相邻定位斜撑11的自由端点连接形成一支撑点。
[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钢筋笼30外圆周端面斜向上均等间隔设有多个定位斜杆12,各定位斜杆12的自由端点与支撑点相连接。
[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定位斜撑11和定位斜杆12均为焊接在钢筋笼30上的短钢筋。
[0018]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支撑和定位箍20均采用普通钢筋焊接在钢筋笼30表面形成,且多为短料,可利用现场废旧钢筋制作,材料来源简单,无需特别投入。其中定位支撑和定位箍20的安装位置应该略高于桩顶位置,即在钢筋笼桩头以上50?80cm位置,待后期施工凿除桩顶混凝土后,可将钢筋形成的定位支撑和定位箍20拆除回收,不会使钢筋成为钢筋笼30锈蚀通道,避免影响桩基质量。
[001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大直径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用于将钢筋笼定位于护筒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自钢筋笼外圆周端面向外延伸设置的多个定位支撑和定位箍,各所述定位支撑的自由端点通过定位箍连接,各所述定位支撑均等间隔分布在钢筋笼圆周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定位支撑包括自同一点水平斜向外延伸的两个定位斜撑,相邻所述定位斜撑的自由端点连接形成一支撑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钢筋笼外圆周端面斜向上均等间隔设有多个定位斜杆,各所述定位斜杆的自由端点与支撑点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斜撑和定位斜杆均为焊接在钢筋笼上的短钢筋。
【文档编号】E02D5/34GK203625890SQ201320687233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发明者】林世发, 周文, 冯朝军, 丁以伟, 王海平, 陈世明, 张志勇, 肖鹏, 戴考红, 单翔 申请人: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港航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