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漂浮筛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5158发布日期:2019-04-12 23:13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漂浮筛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石油完井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漂浮筛管。



背景技术:

随着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边际油田或薄油层油田的开发中,大位移井和水平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大位移水平井的突出特点大位移水平井一般具有较长的水平段,施工过程中管柱受井眼摩擦影响较大。在大位移井完井下筛管作业时,由于常规筛管由打孔基管、过滤套及外保护套等组成,无法在筛管内部形成有效密闭型腔,使得下入过程中筛管串所受浮力较小,筛管的大部分重量作用在井壁上,筛管与井壁接触力较大,导致筛管与套管、裸眼井壁之间的摩阻大,导致筛管下入困难。筛管下入一旦遇阻,上部管柱难以施加有效的重量而完成下入,处理手段极其有限,且严重影响作业时效。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摩阻对筛管下入的影响,需研发一种新型筛管,该筛管能提供较大的浮力,以减轻筛管与井壁的接触力,达到减少下入摩阻的目的。漂浮筛管就是一种通过在筛管过滤层和外保护套之间增加多个密闭型腔,并在型腔内充入空气或低密度钻井液,以增加筛管浮力,减轻整个筛管管柱在钻井液中的重量,来解决大斜度井下筛管过程中存在的高摩阻问题。漂浮筛管技术的运用,对于解决大位移长水平井筛管下入的问题,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漂浮筛管,该筛管是在传统筛管内部设置多个密闭型腔,通过向密闭型腔内填充空气或填充低密度钻井液,从而增加筛管在井内钻井液中的浮力,以此来减轻筛管管柱的重量,减少摩阻,解决大位移长水平井完井作业中筛管下井难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漂浮筛管,包括短接、连接套、接头、密封堵头、密闭型腔、外护管、滤管、基管和接箍,所述的滤管两端分别连接有短接,短接通过接头与滤管螺纹连接,滤管内壁套接有基管,所述的滤管外围设有外护管,外护管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套与短接螺纹连接,所述的外护管与滤管之间的中腔空间内焊接有密闭型腔,所述的接箍与短接螺纹连接,所述的密闭型腔与连接套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堵头。

所述密闭型腔为四根均布的圆腰形管。

所述的密闭型腔一端采用焊接封堵,另一端焊接封堵板上留有三个丝孔,所述的丝孔用密封堵头进行封堵。

所述滤管为不锈钢绕丝管或不锈钢精密微孔滤砂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筛管内部均设有多条密闭型腔,密闭型腔内可以填充空气或其它轻质介质,使整个筛管在钻井液中产生浮力,以此来减轻筛管管柱的重量,减小筛管与套管、裸眼井壁之间的摩阻,同时其密闭型腔的个数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增减,以便于更符合使用要求。

2、通过在筛管内部的密闭型腔一端设有丝孔,丝孔可用密封堵头进行封堵,密封堵头可以实现多次机械开启,便于密闭型腔内部空气或低密度钻井液的更换。

3、该漂浮筛管与传统筛管类似,结构简单,便于生产。

4、该漂浮筛管接头采用螺纹连接,其连接方式简单,极大的简化了现场组装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纵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漂浮筛管是在传统筛管内部设置多个的密闭型腔,通过向密闭型腔内预先填充空气或者轻质液体,利用密闭型腔及腔内的空气或者轻质液体在钻井液中产生的浮力,以此来减轻筛管管柱的重量,减小筛管与套管、裸眼井壁之间的摩阻,从而达到解决大位移长水平井完井作业中筛管下入难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参阅图1、2所示,一种漂浮筛管,包括短接1、连接套2、接头3、密封堵头4、密闭型腔5、外护管6、滤管7、基管8和接箍9,所述的滤管7两端分别连接有短接1,短接1通过接头3与滤管7螺纹连接,滤管7内壁套接有基管8,所述的滤管7外围设有外护管6,外护管6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套2与短接1螺纹连接,所述的外护管6与滤管7之间的中腔空间10内焊接有密闭型腔5,所述的接箍9与短接1螺纹连接,所述的密闭型腔5与连接套2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堵头4,密封堵头4可以实现机械开启,便于往密闭型腔5内填充空气或低密度钻井液,通过密闭型腔5内的空气或低密度钻井液来减轻筛管管柱在钻井液中的重量,减小筛管与套管、裸眼井壁之间的摩阻。

所述密闭型腔5为四根均布的圆腰形管。

参阅图2所示,所述的密闭型腔5采用一端封堵,另一端留有三个丝孔11,该丝孔11与密封堵头4配合来实现密封密闭型腔5内部空气或低密度钻井液。

所述滤管7为不锈钢绕丝管或不锈钢精密微孔滤砂管。

所述的筛管与筛管之间通过接箍9与短接1螺纹连接,连接后整个筛管管柱内部连贯畅通。

工作原理:

在完井作业筛管下井之前,首先通过封堵板上的丝孔11向密闭型腔5内注入空气或低密度钻井液,利用密封堵头4将封堵板上的丝孔11封堵,使得密闭型腔5内部形成一个内装空气或其他轻质介质的封闭空间,将该筛管下井之后,利用密闭型腔5在钻井液中产生的浮力,以此来减轻筛管管柱的重量,减小筛管与套管、裸眼井壁之间的摩阻,使得筛管管柱下入更为简便,安全。

同时,密闭型腔5为圆腰形密封腔均布焊接于6外护管之上,密闭型腔5与中腔空间10之间的间隙可使原油正常深入,不影响滤管7的正常过滤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任何的修改或者变形、等同替换等,均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及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筛管,包括短接、连接套、接头、密封堵头、密闭型腔、外护管、滤管、基管和接箍,所述的滤管两端分别连接有短接,短接通过接头与滤管螺纹连接,滤管内壁套接有基管,所述的滤管外围设有外护管,外护管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套与短接螺纹连接,所述的外护管与滤管之间的中腔空间内焊接有密闭型腔,所述的接箍与短接螺纹连接,所述的密闭型腔与连接套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堵头。本发明通过在传统筛管内部设置有多个密闭型腔,通过向密闭型腔内填充空气或者低密度钻井液,使筛管在钻井液中产生浮力,以此来减轻筛管管柱的重量,减小筛管与套管、裸眼井壁之间的摩阻,解决大位移长水平井完井作业中筛管下井难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宾;李中;王尔钧;何连;管申;刘贤玉;曹峰;曾春珉;苏剑波;朱志潜;黄清;郭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26
技术公布日:2019.04.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