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可恢复功能锚索

文档序号:27193059发布日期:2021-11-03 12:18阅读:94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震可恢复功能锚索,适用于地下工程支护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基础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岩土锚固技术也得以快速发展。锚索因其在锚固领域的灵活性与可靠性,在工程中应用越来越普遍,采用锚索技术锚固岩土体,能充分利用岩土体,发挥岩土体的强度和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从而提高边坡稳定性,并能节约工程材料,取得显著的经济效果。
3.但我国是地震多发地区,不少破坏较大的滑坡或巷洞坍塌都是由地震引发,并伴随着锚固体系失效。天然岩体中存在着许多裂隙,当发生地震时,震动会使裂隙岩体发生错动,锚固剂也随之发生碎裂破坏,当地下水接触通过裂隙接触锚索时甚至会造成锚索腐蚀,降低锚索的锚固性能。因此确保锚索在高烈度地区的稳定性显得日益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可恢复功能锚索,该锚索解决了震后裂隙岩体剪切错动造成的锚固体破裂,以及由此引发的锚索破坏和腐蚀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地震可恢复功能锚索,包括由若干条钢束组成的锚索束,位于锚索束的锚固段内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外壳为脆性材料的分段囊泡,所述分段囊泡内部含有修复材料,所述锚索束和分段囊泡外包覆有使二者形成复合体的锚固剂。
6.进一步地,所述锚索束的锚固段端头设置有分别与钢束固定连接的锚头,位于锚索束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钢束分别穿过的托盘,所述钢束上位于托盘外侧设置有锚具。
7.进一步地,所述修复材料为单液胶粘材料。
8.进一步地,所述修复材料位为ab胶,所述分段囊泡内设置有并排的两个空腔,两个空腔内分别装有a胶和b胶。
9.进一步地,所述修复材料为遇水膨胀材料,或所述修复材料为胶黏材料和遇水膨胀材料的组合体。
10.进一步地,所述遇水膨胀材料为聚亚胺胶脂材料。
11.进一步地,所述分段囊泡中设置有压缩气囊。
12.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气囊设置于分段囊泡的内腔一端,或压缩气囊设置于分段囊泡的中心且位于压缩气囊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修复材料。
13.进一步地,所述分段囊泡数量不少于5个或者单个长度不大于30cm。
14.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锚索通过段囊泡内含的修复材料自动或者在膨胀材料挤压下流出,渗透进入破碎锚固体以及周围岩体的裂隙,可以起到粘结修复的作用,使锚索重新发挥支护作用,解决了震后裂隙岩体剪切错动造成的锚固体破裂以及由此引发的锚索破坏问题。同时还防止地下水和空气接触锚索杜绝腐蚀,提高锚索使用寿命。修复材料还可以分段流出,进行多次针对性修复。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地震可恢复功能锚索第一种实施方式纵剖面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地震可恢复功能锚索另一种实施方式横截面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的端头气囊式分段囊泡纵剖面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的中心气囊式分段囊泡纵剖面示意图;
19.图中:1

钢束;2

锚头;3

锚具;4

托盘;5

锚固剂;6

分段囊泡;7

外壳;8

压缩气囊;9

修复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21.参考图1至图4
22.一种地震可恢复功能锚索,包括由若干条钢束1组成的锚索束,位于锚索束的锚固段内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外壳7为脆性材料的分段囊泡5,所述分段囊泡内部含有修复材料9,所述锚索束和分段囊泡外包覆有使二者形成复合体的锚固剂5。
23.本实施例中,所述锚索束的锚固段端头设置有分别与钢束固定连接的锚头2,位于锚索束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钢束分别穿过的托盘3,所述钢束上位于托盘外侧设置有锚具3。
24.本实施例中,所述修复材料为单液胶粘材料或ab胶。当修复材料采用ab胶时,分段囊泡内设置有并排的两个空腔,两个空腔内分别装有a胶和b胶,分段囊泡被挤压破裂后,a胶和b胶混合发挥胶结和隔绝水的作用。
25.本实施例中,所述修复材料为遇水膨胀材料,所述遇水膨胀材料为聚亚胺胶脂材料等。当聚亚胺胶脂材料在遇水后时产生关联反应,发生膨胀,在膨胀压力的作用下,被压入锚固体破裂区和岩体缝隙。
26.本实施例中,所述修复材料还可以为胶黏材料和遇水膨胀材料的组合体,所述遇水膨胀材料为聚亚胺胶脂材料等。当遇水膨胀材料遇水后膨胀,将胶黏材料挤入锚固体破裂区和岩体缝隙,胶黏材料将破碎的锚固体粘结使其再次发挥锚固作用,并隔绝地下水和空气。
27.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段囊泡的内腔一端设置有压缩气囊(见图3),压缩气囊与外壳相抵接,以便在分段囊泡受挤压局部破损后,压缩气囊膨胀将修复材料挤出。
28.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段囊泡的内腔中心设置有压缩气囊,位于压缩气囊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修复材料,压缩气囊的两端分别与外壳相抵接(见图4),以便在分段囊泡受挤压局部破损后,压缩气囊膨胀将修复材料挤出。
29.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修复效果,所述分段囊泡数量不少于5个或者单个长度不大于30cm。
30.该锚索的工作原理:当发生地震时使裂隙岩体发生错动,导致锚固剂发生碎裂破坏的同时,分段囊泡也会破损,其内含的修复材料自动或者在膨胀材料挤压下流出,渗透进入破碎锚固体以及周围岩体的裂隙,可以起到粘结修复的作用,使锚索重新发挥支护作用,同时防止地下水和空气接触锚索杜绝腐蚀,提高锚索使用寿命。修复材料还可以分段流出,
进行多次针对性修复。
31.该地震可恢复功能锚索在使用时,先在待支护岩体中打锚孔,锚孔直径大于锚索束的直径;待清孔结束后依次将钢束依次穿入,并将分段囊泡置于由钢束组成的锚索束中间;通过锚固剂将锚索束和分段囊泡复合体锚固在锚孔中,待锚固剂凝固后形成锚固体;通过托盘和锚具张拉锁定钢束的外锚固端,完成锚索的初步安装。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震可恢复功能锚索,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条钢束组成的锚索束,位于锚索束的锚固段内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外壳为脆性材料的分段囊泡,所述分段囊泡内部含有修复材料,所述锚索束和分段囊泡外包覆有使二者形成复合体的锚固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可恢复功能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束的锚固段端头设置有分别与钢束固定连接的锚头,位于锚索束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钢束分别穿过的托盘,所述钢束上位于托盘外侧设置有锚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震可恢复功能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材料为单液胶粘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震可恢复功能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材料为ab胶,所述分段囊泡内设置有并排的两个空腔,两个空腔内分别装有a胶和b胶。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震可恢复功能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材料为遇水膨胀材料,或所述修复材料为胶黏材料和遇水膨胀材料的组合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震可恢复功能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遇水膨胀材料为聚亚胺胶脂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震可恢复功能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囊泡中设置有压缩气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震可恢复功能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气囊设置于分段囊泡的内腔一端,或压缩气囊设置于分段囊泡的中心且位于压缩气囊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修复材料。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震可恢复功能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囊泡数量不少于5个或者单个长度不大于30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震可恢复功能锚索,适用于地下工程支护领域,包括由若干条钢束组成的锚索束,位于锚索束的锚固段内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外壳为脆性材料的分段囊泡,所述分段囊泡内部含有修复材料,所述锚索束和分段囊泡外包覆有使二者形成复合体的锚固剂。该锚索解决了震后裂隙岩体剪切错动造成的锚固体破裂,以及由此引发的锚索破坏和腐蚀问题。及由此引发的锚索破坏和腐蚀问题。及由此引发的锚索破坏和腐蚀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吴学震 郑含芳 罗雪松 梁顺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3.09
技术公布日:202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