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钻具钻速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80273发布日期:2022-04-14 21:5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下钻具钻速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井下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钻具钻速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石油不断开采,易开采的厚油层越来越少,井况也越来越复杂。为了提高钻头作业精度控制和安全服役监测,钻具的转速测量装备开始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常规钻具转速测量大多位于近钻头或者螺杆之上,距钻头底端的有效距离很难控制在一米距离之内,测量误差较大,不能反应钻头的真实运行和安全状态。因此,钻具钻速测量装置的开发和改进是领域内研究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开发一种可直接测量钻头转速参数的产品,对于优化钻头作业控制精度以及防止钻头失效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井下钻具钻速测量系统。为了测量钻头的实际转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头直接挂接在钻头上的钻具钻速测量系统,利于对钻头处的实际转速进行测量,便于对钻头工作情况及失效性进行更加精确的分析,为优化钻头作业精度以及提高钻进效率提供依据。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井下钻具钻速测量系统,包括上壳体、电路支架、下接头、第一扶正环、第二扶正环、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电路板组件、电池短节和上电口,其中,上壳体与下接头通过螺纹进行固定连接,电路支架同轴心设置在上壳体的内侧,电路支架的一端与上壳体一端的中空腔体配合连接,电路支架的另一端与下接头一端的中空腔体配合连接,多个电路板组件沿电路支架的轴心均匀分布在电路支架上,多个电池短节沿电路支架的轴心均匀分布在电路支架上,上电口设置在下接头本体的一侧。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上壳体与电路支架一端的间隙内设置第一扶正环。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上壳体与电路支架一端的间隙内设置第一密封圈。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下接头与电路支架一端的间隙内设置第二扶正环。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下接头与电路支架一端的间隙内设置第二密封圈。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井下钻具钻速测量系统,通过综合结构设计,可以实现井下钻具实际钻速的测量,提高钻进效率。
附图说明
10.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井下钻具钻速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1.图中,1-上壳体,2-电路支架,3-下接头,4-第一扶正环,5-第二扶正环,6-第一密
封圈,7-第二密封圈,8-电路板组件,9-电池短节,10-上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13.如图1所示,一种井下钻具钻速测量系统,包括上壳体1、电路支架2、下接头3、第一扶正环4、第二扶正环5、第一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7、电路板组件8、电池短节9和上电口10。
14.具体的,上壳体1与下接头3通过螺纹进行固定连接,电路支架2同轴心设置在上壳体1的内侧,电路支架2的一端与上壳体1一端的中空腔体配合连接,电路支架2的另一端与下接头3一端的中空腔体配合连接,多个电路板组件8沿电路支架2的轴心均匀分布在电路支架2上,多个电池短节9沿电路支架2的轴心均匀分布在电路支架2上,上电口10设置在下接头3本体的一侧。
15.上壳体1与电路支架2一端的间隙内设置第一扶正环4。
16.上壳体1与电路支架2一端的间隙内设置第一密封圈6。
17.下接头3与电路支架2一端的间隙内设置第二扶正环5。
18.下接头3与电路支架2一端的间隙内设置第二密封圈7。
19.电路支架2的两端分别与上壳体1、下接头3进行过盈配合连接,使电路支架2避免在井下承受压力和扭力作用。电路支架2与上壳体1和下接头3连接时,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扶正环4和第二扶正环5进行扶正,并分别通过第一密封圈6和第二密封圈7对电路板组件8和电池短节9所处的空间进行密封,并达到良好的抗震效果。本实施例的井下钻具钻速测量系统通过与钻头及螺杆连接,钻具转动带动测量系统钻铤转动,电路支架2也随着转动,电路板组件8中可安装载有高精度陀螺仪的电路板,载有高精度陀螺仪的电路板随钻具同步转动,实现钻具转速的高精度测量,上电口7对系统上电和数据读取,从而实现井下钻具实际钻速测量,达到预防风险,提高钻进效率的目的。
20.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井下钻具钻速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钻具钻速测量系统包括上壳体(1)、电路支架(2)、下接头(3)、第一扶正环(4)、第二扶正环(5)、第一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7)、电路板组件(8)、电池短节(9)和上电口(10),其中,上壳体(1)与下接头(3)通过螺纹进行固定连接,电路支架(2)同轴心设置在上壳体(1)的内侧,电路支架(2)的一端与上壳体(1)一端的中空腔体配合连接,电路支架(2)的另一端与下接头(3)一端的中空腔体配合连接,多个电路板组件(8)沿电路支架(2)的轴心均匀分布在电路支架(2)上,多个电池短节(9)沿电路支架(2)的轴心均匀分布在电路支架(2)上,上电口(10)设置在下接头(3)本体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钻具钻速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与电路支架(2)一端的间隙内设置第一扶正环(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钻具钻速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与电路支架(2)一端的间隙内设置第一密封圈(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钻具钻速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下接头(3)与电路支架(2)一端的间隙内设置第二扶正环(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钻具钻速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下接头(3)与电路支架(2)一端的间隙内设置第二密封圈(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井下仪器领域,涉及一种井下钻具钻速测量系统,包括上壳体、电路支架、下接头、第一扶正环、第二扶正环、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电路板组件、电池短节和上电口,其中,上壳体与下接头通过螺纹进行固定连接,电路支架同轴心设置在上壳体的内侧,电路支架的一端与上壳体一端的中空腔体配合连接,电路支架的另一端与下接头一端的中空腔体配合连接,多个电路板组件沿电路支架的轴心均匀分布在电路支架上,多个电池短节沿电路支架的轴心均匀分布在电路支架上,上电口设置在下接头本体的一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井下钻具钻速测量系统,可以实现井下钻具实际钻速的测量,提高钻进效率。提高钻进效率。提高钻进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啸 陈东阳 李帅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天鑫石油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9
技术公布日:2022/4/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