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可靠性辅助推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28739发布日期:2022-05-18 21:28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可靠性辅助推移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煤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可靠性辅助推移机构。


背景技术:

2.采煤综采工作面为了实现高产高效,大都采用交叉侧卸运煤方式,运输机和转载机为一整体,而运输机机头和转载机的移动都需要端头支架的推移系统来实现。液压支架中的推移系统均为倒装配置,推移底座支架时使用推移千斤顶的下腔力,推力大;推移运输机时使用推移千斤顶的上腔力,推力小。许多矿井由于巷道条件或端头支架推移系统选择不合理,经常出现机头运输机推移困难等情况。部分矿井在支架底座侧面焊接推移千斤顶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推移千斤顶,辅助推移运输机。由于支架布置方式等原因,只能单侧焊接辅助推移机构,且井下焊接后,辅助推移机构的可靠性不高、易损坏,底座整体宽度增大,不利于运输,在支架换面时,辅助推移机构需割掉重新焊接,增加劳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辅助推移机构,用在采煤综采工作面端头液压支架或端尾液压支架上,以解决机头、机尾推移运输机困难,使用大缸径推移千斤顶辅助推移时,辅助推移连接装置可靠性低、拆装不便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设计一种高可靠性辅助推移机构,包括设置在端头液压支架或端尾液压支架底座一侧的推移千斤顶,推移千斤顶与支架底座平行设置,推移千斤顶的缸底连接有承载梁,推移千斤顶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用于与运输机对应连接;
6.在支架底座的一侧箱体内部对应于承载梁所在位置设置有套筒,且套筒与承载梁相垂直,在套筒内插接安装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伸出支架底座外侧并与所述承载梁固定连接。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液压支架底座一侧设置推移千斤顶,用于辅助液压支架和运输机的推移,推移千斤顶的缸底连接有承载梁,承载梁与支架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推移千斤顶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有连接梁,用于与运输机连接,通过在支架底座内部设置套筒,通过插接固定在套筒内的承载杆与承载梁固定连接,即实现了推移千斤顶与支架底座之间的固定安装,当需要对运输机进行辅助推移,通过承载梁和承载杆将推移千斤顶的推力传递给支架底座。可以根据推移千斤顶的缸径大小,来安装对应直径大小的承载杆和套筒,使得推移千斤顶与液压支架底座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固、可靠。
8.优选的,所述套筒平行设置有两个,对应的承载杆也为对应的两个,使承载梁与支架底座之间安装固定更加稳固。
9.优选的,所述承载梁顶部开设有固定孔,在承载杆上对应位置开设有调节孔,承载杆穿入到承载梁内部,通过限位杆穿过固定孔和调节孔对承载梁和承载杆进行固定安装。
10.优选的,所述调节孔沿承载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用于调节承载梁与支架底
座之间的距离。通过限位杆实现承载梁和承载杆之间的固定安装,移动承载梁的位置,与不同的调节孔固定连接,可以实现承载梁与支架底座之间距离的调节。
11.优选的,推移千斤顶的底缸与承载梁之间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推移千斤顶的活塞杆与连接梁之间通过销轴固定连接,使得推移千斤顶与承载梁和连接梁之间便于安装和拆卸,可以根据需求更换不同行程的推移千斤顶以及不同规格大小的承载梁和连接梁。
12.优选的,在支架底座的两侧箱体内部均设置有套筒,当液压支架换面时,推移千斤顶、承载梁、承载杆和连接梁从支架一侧拆掉,安装到支架的另一侧。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本实用新型中的推移千斤顶通过承载梁、承载杆和套筒实现与支架底座之间的固定安装,使得推移千斤顶与液压支架底座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定、可靠;推移千斤顶与液压支架底座之间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同时便于将推移千斤顶从液压支架一侧更换到另一侧,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可靠性辅助推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推移千斤顶一侧的侧视图;
17.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18.图中标号:1支架底座,2推移千斤顶,3承载梁,4连接梁,5套筒,6承载杆,7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下列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0.实施例1:一种高可靠性辅助推移机构,参见图1-图3,包括设置在端头液压支架或端尾液压支架底座一侧的推移千斤顶2,推移千斤顶2与支架底座1平行设置,推移千斤顶2的缸底连接有承载梁3,推移千斤顶2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有连接梁4,连接梁4用于与运输机对应连接。
21.在支架底座1的一侧箱体内部对应于承载梁4所在位置设置有套筒5,且套筒5与承载梁3相垂直,在套筒5内插接安装有承载杆6,承载杆6伸出支架底座1外侧并与承载梁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套筒5平行设置有两个,对应的承载杆6也为对应的两个。
22.承载梁3顶部开设有固定孔,在承载杆6上对应位置开设有调节孔,承载杆6穿入到承载梁3内部,通过限位杆7穿过固定孔和调节孔对承载梁3和承载杆6进行固定安装。调节孔可以沿承载杆6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用于调节承载梁3与支架底座1之间的距离。
23.进一步的,推移千斤顶2的底缸与承载梁3之间可以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推移千斤顶2的活塞杆与连接梁4之间也可以通过销轴固定连接。
24.进一步的,在支架底座1的两侧箱体内部均设置有套筒5,当液压支架换面时,推移千斤顶2、承载梁3、承载杆6和连接梁4从支架一侧拆掉,安装到支架的另一侧。
25.在以上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设备元件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设备元件。
26.本实用新型高可靠性辅助推移机构的具体工作方式为:先将承载杆固定安装在液压支架底座一侧的套筒内,再将承载梁与承载杆之间进行固定安装,推移千斤顶的底缸与
承载梁之间固定连接,推移千斤顶的活塞杆前端与连接梁之间固定连接,连接梁与运输机之间进行固定连接,当需要进行辅助推移时,推移千斤顶后端通过承载梁、承载杆把推移千斤顶的力传递到底座载体。
27.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进行变更或改变。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可靠性辅助推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端头液压支架或端尾液压支架底座一侧的推移千斤顶,推移千斤顶与支架底座平行设置,推移千斤顶的缸底连接有承载梁,推移千斤顶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用于与运输机对应连接;在支架底座的一侧箱体内部对应于承载梁所在位置设置有套筒,且套筒与承载梁相垂直,在套筒内插接安装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伸出支架底座外侧并与所述承载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辅助推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平行设置有两个,对应的承载杆也为对应的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辅助推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梁顶部开设有固定孔,在承载杆上对应位置开设有调节孔,承载杆穿入到承载梁内部,通过限位杆穿过固定孔和调节孔对承载梁和承载杆进行固定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可靠性辅助推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沿承载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用于调节承载梁与支架底座之间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辅助推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推移千斤顶的底缸与承载梁之间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推移千斤顶的活塞杆与连接梁之间通过销轴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辅助推移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支架底座的两侧箱体内部均设置有套筒,当液压支架换面时,推移千斤顶、承载梁、承载杆和连接梁从支架一侧拆掉,安装到支架的另一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可靠性辅助推移机构,包括设置在端头液压支架或端尾液压支架底座一侧的推移千斤顶,推移千斤顶与支架底座平行设置,推移千斤顶的缸底连接有承载梁,推移千斤顶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有连接梁,用于与运输机对应连接;在支架底座的一侧箱体内部对应于承载梁所在位置设置有套筒,且套筒与承载梁相垂直,在套筒内插接安装有承载杆,承载杆伸出支架底座外侧并与承载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推移千斤顶采用承载梁和承载杆与液压支架底座固定安装在一起,连接方式更加稳定、可靠,便于安装、拆卸,且便于将推移千斤顶更换到液压支架的另一侧。到液压支架的另一侧。到液压支架的另一侧。


技术研发人员:黄自炎 李晓杰 杨德利 阴元龙 赵琪 冉玉玺 李鹏 张继业 黄琦 马恒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2/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