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施工方法及压入式一次成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9166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埋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施工方法及压入式一次成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埋设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施工方法及其专用的压入式一次成孔器。
埋设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在地下施工工程中有多种应用,例如基础施工中的灌注空心桩,地下沉井的护壁等都是属于薄壁结构的一种混凝土筒体,这种混凝土筒体的公知的成型方法是首先将护壁套管压入地下,然后取土成孔并放进模芯在护壁套管同模芯之间形成筒孔,最后是往筒孔中置放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进而取出模芯和护壁套管即成混凝土筒体,这种施工方法在成孔过程中有大量的取土工程量,既拉长了工程时间,又增加了工程费用,对灌注空心桩来说,在成桩后还有复土工程量,这不仅进一步增加了工程时间和费用,而且因为复土后的土层结构同施工前的原始土层结构已大不相同,造成该土层同灌注空心桩之间的静摩擦力呈负值,显然,这将削弱作为一种摩擦桩使用的灌注空心桩的承载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埋设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捷的施工方法及其实施该方法专用的压入式一次成孔器。
这种埋设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施工方法是①、将下端形成切削刃的筒形的筒靴套入设在竖立的外护壁套管同内护壁套管之间的筒孔中,并使外护壁套管和内护壁套管的下端面分别同切削头上的外支承面和内支承面接触,且筒靴的内支承面的内径略小于内护壁套管的内径,该外护壁套管和内护壁套管的上端同压盖连接,且内护壁套管的上端形成锥度管并穿过压盖插入置于压盖上方的施力压头同施力压头内的出泥孔导通;②、将上述筒靴置于施工位置并在施力压头上施压,筒靴即随外护壁套管和内护壁套管进入土层,被筒靴排挤的泥土则沿内护壁套管同进入内护壁套管的原始土层之间的间隙进入内护壁套管中继而通过出泥孔排出;
③、待筒靴下沉至标定深度后,从设在外护壁套管的灌注口向筒孔中灌注混凝土,并同时将外护壁套管和内护壁管向上逐渐拉出,此时,筒靴将离开筒孔并同灌注形成的混凝土筒体连成一体埋设在软地基中。
实施上述施工方法专用的压入式一次成孔器具有上端同压盖连接的外护壁套管和置于外护壁套管之中上端也同压盖连接的内护壁套管,且内护壁套管的上端形成锥度管并穿过压盖插入置于压盖上方的施力压头同施力压头内的出泥孔导通,有一下端形成切削刃的筒形的筒靴套入设在外护壁套管同内护壁套管之间的筒孔中,该筒靴上的外支承面和内支承面分别同外护壁套管和内护壁套管的下端面接触,且筒靴的内支承面的内径略小于内护壁套管的内径,外护壁套管上还设有灌注口。
上述施工方法实质上是利用压入式一次成孔器将作为混凝土筒体底部的筒靴在压入软地基的过程中,实现同时同步排土,并一次性形成供灌注混凝土的筒孔,因此具有施工速度快捷的特点。
上述专用的压入式一次成孔器结构简单,因为筒靴的下端形成切削刃,在其下沉的过程中又巧妙地在内护壁套管同进入内护壁套管的原始土层之间形成供被筒靴排挤的泥土通过的间隙,因此,筒靴下沉的阻力比较小,成孔的速度就比较快。
下面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来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详细内容。
附图是压入式一次成孔器的结构简图。
本发明所描述的埋设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施工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①、将下端形成切削刃7的筒形的筒靴8套入设在竖立的外护壁套管2同内护壁套管3之间的筒孔9中,并使外护壁套管2和内护壁套管3的下端面分别同筒靴8上的外支承面10和内支承面11接触,且筒靴8的内支承面11的内径略小于内护壁套管3的内径,该外护壁套管2和内护壁套管3的上端同压盖1连接,且内护壁套管3的上端形成锥度管4并穿过压盖1插入置于压盖1上方的施力压头5同施力压头5内的出泥孔6导通。
②、将上述筒靴8置于施工位置并在施力压头5上施压,筒靴8即随外护壁套管2和内护壁套管3进入土层,被筒靴8排挤的泥土则沿内护壁套管3同进入内护壁套管3的原始土层之间的间隙进入内护壁套管3中继而通过出泥孔6排出;③、待筒靴8下沉至标定深度后,从设在外护壁套管2的灌注口12向筒孔9中灌注混凝土,并同时将外护壁套管2和内护壁套管3向上拉出,此时,筒靴8将离开筒孔9并同灌注形成的混凝土筒体连成一体埋设于软地基中。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筒体,可在套装筒靴8之前,首先将钢筋笼装进筒孔9中,这样,钢筋笼就可同筒靴8一起在成孔的过程中同步到位,缩短施工时间。筒靴8一般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预制构件,施加在施力压头5上使筒靴8下沉的压力可以是静压力,也可以是振动压力,但将外护壁套管2同内护壁套管3拉起的力宜采用振动力,这样既有利于混凝土同外、内护壁套管2、3之间的脱离,又对混凝土起到振捣作用,此外,在外、内护壁套管2、3未全部拉出土层之前,还可继续利用外、内护壁套管2、3的地上部分通过灌注混凝土来形成混凝土筒体的地上部分。
为实施上述施工方法专门设计的压入式一次成孔器具有上端同压盖1连接的外护壁套管2和置于外护壁套管2之中上端也同压盖1连接的内护壁套管3,且内护壁套管3的上端形成锥度管4并穿过压盖1插入置于压盖1上方的施力压头5同施力压头5内的出泥孔6导通,有一下端形成切削刃7的筒形的筒靴8套入设在外护壁套管2同内护壁套管3之间的筒孔9中,该筒靴8上的外支承面10和内支承面11分别同外护壁套管2和内护壁套管3的下端面接触,且筒靴8的内支承面10的内径略小于内护壁套管的内径,外护壁套管2上还设有灌注口12。
外护壁套管2和内护壁套管3同压盖1的连接可采用可卸连接结构,也可采用不可卸连接结构,外护壁套管2的外径和内护壁套管3的内径根据混凝土筒体的壁厚来确定,外护壁套管2和内护壁套管3的断面形状则根据混凝土筒体的断面形状来设计,对于圆形断面的混凝土筒体,一般是直接采用圆钢管作外、内护壁套管2、3。
权利要求
1.一种埋设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①、将下端形成切削刃(7)的筒形的筒靴(8)套入设在竖立的外护壁套管(2)同内护壁套管(3)之间的筒孔(9)中,并使外护壁套管(2)和内护壁套管(3)的下端面分别同筒靴(8)上的外支承面(10)和内支承面(11)接触,且筒靴(8)的内支承面(11)的内径略小于内护壁套管(3)的内径,该外护壁套管(2)和内护壁套管(3)的上端同压盖(1)连接,且内护壁套管(3)的上端形成锥度管(4)并穿过压盖(1)插入置于压盖(1)上方的施力压头(5)同施力压头(5)内的出泥孔(6)导通。②、将上述筒靴(8)置于施工位置并在施力压头(5)上施压,筒靴(8)即随外护壁套管(2)和内护壁套管(3)进入土层,被筒靴(8)排挤的泥土则沿内护壁套管(3)同进入内护壁套管(3)的原始土层之间的间隙进入内护壁套管(3)中继而通过出泥孔(6)排出;③、待筒靴(8)下沉至标定深度后,从设在外护壁套管(2)的灌注口(12)向筒孔(9)中灌注混凝土,并同时将外护壁套管(2)和内护壁套管(3)向上拉出,此时,筒靴(8)将离开筒孔(9)并同灌注形成的混凝土筒体连成一体埋设于软地基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设于软地基的混凝土筒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将筒靴(8)套入筒孔(9)之前,首先将钢筋笼装进筒孔(9)中。
3.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施工方法专用的压入式一次成孔器,其特征是具有上端同压盖(1)连接的外护壁套管(2)和置于外护壁套管(2)之中上端也同压盖(1)连接的内护壁套管(3),且内护壁套管(3)的上端形成锥度管(4)并穿过压盖(1)插入置于压盖(1)上方的施力压头(5)同施力压头(5)内的出泥孔(6)导通,有一下端形成切削刃(7)的筒形的筒靴(8)套入设在外护壁套管(2)同内护壁套管(3)之间的筒孔(9)中,该筒靴(8)上的外支承面(10)和内支承面(11)分别同外护壁套管(2)和内护壁套管(3)的下端面接触,且筒靴(8)的内支承面(10)的内径略小于内护壁套管的内径,外护壁套管(2)上还设有灌注口(12)。
全文摘要
所述施工方法是将筒靴套入外、内护壁套管之间的筒孔中,该外、内护壁套管的下端面同筒靴上的外、内支承面接触,上端同压盖连接,且内护壁套管上端成锥度管并穿过压盖插入施力压头同出泥孔导通,然后将切削头压入土层,再灌注混凝土并拉出护壁套管即可,本方法在成孔过程中同时同步自动排土,实现一次成孔,施工速度快捷,所述专用的压入式一次成孔器结构简单,能使被筒靴排挤的泥土通过内护壁套管同原始土层之间的间隙排出。
文档编号E02D5/00GK1221056SQ98113070
公开日1999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24日
发明者谢庆道 申请人:谢庆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