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挖钻机及其底盘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01768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挖钻机及其底盘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主要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旋挖钻机底盘平台,以及设置有该底盘平台的旋挖钻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旋挖钻机底盘平台布局主要有两大类:发动机横置和纵置,国内主要以横置为主,国外主要以纵置为主(宝蛾等)。
[0003]第一类的横置方式,为典型的挖机式布局,主阀置于平台中部,空间小,对于旋挖钻机上装的走管复杂,维修困难,且影响美观;第二类的横置方式,以徐工自制底盘为代表,布局水平有所提高,实现了相对的专业化,但仍存在一定的空间布置不足。
[0004]申请号为201210436680.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底盘平台布局,其包括平台基体、驾驶室、油箱、主卷扬、平衡重、副卷扬和托架,平台基体一端设有驾驶室,另一端两侧设有油箱,两个油箱之间设有主卷扬,油箱一侧设有平衡重,平台基体中央设有副卷扬,平衡重上固定有托架,主卷扬与副卷扬之间设有发动机。
[0005]对于上述结构形式而言,主卷扬拉力对回转支承力矩大,对平台刚度要求高,并且对变幅油缸的压力大;主、副卷扬均置于底盘,收放绳同步性难以保证,倒桅操作复杂?’另外对于大吨位旋挖钻机而言,底盘平台上的油散布置空间受限,散热风道不畅。

【发明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挖钻机底盘平台,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平台承受载荷大、变幅机构压力大的缺陷或至少其中之一。
[0007]本发明的旋挖钻机底盘平台,至少包括平台基体、主卷扬、回转减速机和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和回转减速机设置于所述平台基体上,所述平台基体上的卷扬只有所述主卷扬,所述主卷扬的前方设置所述回转减速机,所述主卷扬的后方设置所述发动机。
[0008]进一步地,所述旋挖钻机底盘平台分为左平台、中间平台和右平台,所述主卷扬、回转减速机和发动机设置于所述中间平台,所述左平台至少设置有驾驶室,所述右平台至少设置有液压油箱。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右平台的液压油箱前方设置有主阀和辅阀。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主阀和辅阀上方还分别设置有液压油散热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箱后方设置有栗室。
[0012]进一步地,所述左平台的驾驶室后方设置有柴油箱,所述柴油箱的后方设置有发动机散热器、中冷器、空滤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配重,所述配重设置于所述发动机后方。
[0014]进一步地,所述回转减速机连接回转马达,所述回转减速机与所述回转马达相对于中央回转接头前后对称分布。
[0015]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旋挖钻机,所述旋挖钻机设置有前述任一项的旋挖钻机底盘平台。
[0016]进一步地,所述旋挖钻机还包括副卷扬,所述副卷扬设置于旋挖钻机的桅杆总成或变幅机构上。
[0017]本发明的旋挖钻机及其底盘平台,在平台基体上的卷扬只有主卷扬,该主卷扬的前方设置回转减速机,该主卷扬的后方设置发动机。由于采用主卷扬中置的结构形式,一方面减小了桅杆油缸的工作载荷,另一方面可控制变幅油缸的铰点力在一定的合理范围,降低了各油缸的载荷水平。此外,主卷扬中置也可降低对平台的刚度要求,有效降低平台的应力水平。
[001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右平台从液压油箱、栗室、主阀/辅阀、上车过渡块有序设置,整个液压管路走向清晰、合理,维修空间大;发动机散热管路、柴油箱与发动机连接管路等布局合理,布置空间大。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旋挖钻机底盘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平台基体-1主卷扬-2
[0023]回转减速机-3发动机-4
[0024]驾驶室-5液压油箱-6
[0025]主阀-7辅阀-8
[0026]栗室-9柴油箱-10
[0027]发动机散热器-11空滤-12
[0028]配重-13回转马达-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30]应当清楚,本发明所使用的方位以旋挖钻机的使用状态为基准。具体地,在图1所示的视图中,左侧为“前”,右侧为“后”。
[0031]图1所示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旋挖钻机底盘平台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旋挖钻机底盘平台至少包括平台基体1、主卷扬2、回转减速机3和发动机4,各部分的结构可参考现有及改进的技术。
[0032]前述主卷扬2、发动机4和回转减速机3设置于平台基体I上。与现有技术的布局不同,该实施例的平台基体I上的卷扬只有主卷扬2,主卷扬2的前方设置回转减速机3,主卷扬2的后方设置发动机4。旋挖钻机一般包括副卷扬,但该副卷扬并不设置在平台基体I上,优选副卷扬设置在旋挖钻机的桅杆总成或变幅机构上,当然也可设置在旋挖钻机其它可能的位置。
[0033]更具体地,旋挖钻机底盘平台分为左平台、中间平台和右平台,主卷扬2、回转减速机3和发动机4设置于中间平台,左平台至少设置有驾驶室5,右平台至少设置有液压油箱
6ο
[003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实现主卷扬中置的结构形式,一方面减小了桅杆油缸的工作载荷,另一方面可控制变幅油缸的铰点力在一定的合理范围,降低了各油缸的载荷水平。此外,主卷扬中置也可降低对平台的刚度要求,有效降低平台的应力水平。与此同时,由于主卷扬2设置在平台基体I上,副卷扬设置在另外的位置,因而可便于它们收放绳时的协调操作。
[0035]左平台和右平台可具有多种可能的空间布局。优选右平台的液压油箱6前方设置有主阀7和辅阀8。图1中辅阀8位于主阀7前方,当然其也可位于主阀7后方。此外,主阀7和辅阀8上方还可分别设置有液压油散热器(油散)。
[0036]另外,液压油箱6后方可设置有栗室9,该栗室9可包括主栗,并且还可包括副栗。前述右平台从液压油箱6、栗室9、主阀7/辅阀8、上车过渡块有序设置,整个液压管路走向清晰、合理,维修空间大。
[0037]左平台的驾驶室5后方设置有柴油箱10,柴油箱10的后方设置有发动机散热器11 (水散)、中冷器、空滤12中的一种或几种。空滤12可位于发动机散热器11/中冷器的前方。此外,还可在空滤12上方设置有液压油散热器(油散)。发动机散热管路、柴油箱10与发动机4连接管路等布局合理,布置空间大。前述方式优化了油散布局及风道,提高了散热效率。
[0038]进一步地,该实施例的底盘平台上还设置有配重13,该配重13设置于发动机4后方。前述回转减速机3连接回转马达14,回转减速机3与回转马达14相对于中央回转接头前后对称分布。回转减速机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0039]除了前述实施例的旋挖钻机底盘平台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置有前述实施例底盘平台的旋挖钻机。该旋挖钻机的其它结构可参考现有及改进的技术。可在底盘平台上安装变幅机构,在变幅机构上安装桅杆总成。该旋挖钻机的副卷扬并不设置在前述平台基体I上,优选该副卷扬设置于旋挖钻机的桅杆总成或变幅机构上。
[004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旋挖钻机底盘平台,至少包括平台基体(I)、主卷扬(2)、回转减速机(3)和发动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4)和回转减速机(3)设置于所述平台基体(I)上,所述平台基体(I)上的卷扬只有所述主卷扬(2),所述主卷扬(2)的前方设置所述回转减速机(3),所述主卷扬(2)的后方设置所述发动机(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底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挖钻机底盘平台分为左平台、中间平台和右平台,所述主卷扬(2)、回转减速机(3)和发动机(4)设置于所述中间平台,所述左平台至少设置有驾驶室(5),所述右平台至少设置有液压油箱(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挖钻机底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平台的液压油箱(6)前方设置有主阀(7)和辅阀(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挖钻机底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7)和辅阀(8)上方还分别设置有液压油散热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挖钻机底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箱(6)后方设置有栗室(9)。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挖钻机底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平台的驾驶室(5)后方设置有柴油箱(10),所述柴油箱(10)的后方设置有发动机散热器(11)、中冷器、空滤(12)中的一种或几种。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旋挖钻机底盘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13),所述配重(13)设置于所述发动机(4)后方。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旋挖钻机底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减速机(3)连接回转马达(14),所述回转减速机(3)与所述回转马达(14)相对于中央回转接头前后对称分布。9.一种旋挖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挖钻机设置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旋挖钻机底盘平台。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挖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挖钻机还包括副卷扬,所述副卷扬设置于旋挖钻机的桅杆总成或变幅机构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挖钻机及其底盘平台。该底盘平台至少包括平台基体、主卷扬、回转减速机和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和回转减速机设置于所述平台基体上,所述平台基体上的卷扬只有所述主卷扬,所述主卷扬的前方设置所述回转减速机,所述主卷扬的后方设置所述发动机。本发明的结构布置形式,可减小桅杆油缸的工作载荷,并降低对平台的刚度要求。
【IPC分类】E21B15/00, E21B3/00
【公开号】CN105019823
【申请号】CN201510429885
【发明人】王龙刚, 于卓伟, 张世平
【申请人】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