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压潜孔冲击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48634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中高压潜孔冲击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潜孔钻机的工作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高压潜孔冲击器。
【背景技术】
[0002]中高压潜孔冲击器广泛应用于采矿、水电站、港口、高速公路、城市建设等工程的主要爆破项目,以及建筑工地打粧、水井、地热等大部分基础建设工程中。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2578498U,专利名称为“中高压潜孔冲击器”,其基本结构是采用外缸的前后两端装设前后接头,外缸内装设逆止阀、配气座、配气杆、活塞等,采用配气杆、活塞配气原理。随着目前工程项目的增多及工期要求更加短,原有的冲击器结构已无法满足目前效率高、节能的工作要求,而且结构比较复杂,使得装配和维护时非常不方便,而且安装效率也比较低下,同时这种冲击器的活塞上具有一些气孔,使得在工作的过程中,活塞本身的所承受的应力不均,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冲击活塞早期失效的现象,给正常的施工以及维修造成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高、节能、结构简单,而且装配和维护极其方便快捷,长期使用不会出现冲击活塞早期失效的现象,不影响正常的施工的中高压潜孔冲击器。
[0004]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中高压潜孔冲击器,包括外缸以及装设于外缸前后两端的前接头和后接头,后接头连接有逆止装置,前接头连接活塞,所述逆止装置和活塞均设置在外缸内,所述逆止装置的前侧连接有内缸,内缸的内腔与活塞滑动连接,内缸与外缸的内腔壁之间设有第一通气道,活塞与内缸的内腔壁之间设有第二通气道。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通气道的具体结构为:外缸在内缸处的内腔壁上凹设有环形的第一通气槽,内缸侧壁的前侧周向设有至少两个连通内缸内腔和第一通气槽的前通气孔,内缸的后端面上周向设有至少两个与第一通气槽相通的后通气孔,第一通气槽在内缸前后位移时与内缸的前通气孔或/和后通气孔相通。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缸的后端面上周向设有至少两个与第一通气槽相通的后通气孔的具体结构为:内缸的后端面上开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安装孔,安装孔上紧固安装有阀座,阀座上周向设有至少两个凹槽,所述内缸侧壁的后侧设有与凹槽数量和位置相匹配且与相对应的凹槽相通的通孔。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逆止装置包括阀芯顶设于后接头内的通气口上的阀杆,阀杆与所述阀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杆和阀座两相对的端面上均设有凹腔,所述复位弹簧设于两凹腔之间,且阀杆的前端伸至阀座的凹腔内并可沿该凹腔内壁滑动。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通气孔的具体结构为:活塞的中部设有缩颈部,活塞的前端侧壁中部上向缩颈部方向设有至少两个互不相连的前切口槽,前切口槽与缩颈部相通,活塞的后端侧壁上向后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互不相连的后切口槽,后切口槽不与缩颈部相通;所述外缸的活塞处的内腔侧壁上设有环形的第二通气槽,第二通气槽在活塞前后位移时与活塞的前切口槽或/和缩颈部相通;所述内缸的内腔侧壁的中部凹设有环形的第三通气槽,第三通气槽在活塞前后位移时与活塞的后切口槽或/和缩颈部相通。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塞的前端面上设有活塞导杆,活塞导杆上套设有导向套,导向套与外缸内腔侧壁之间密封连接。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接头与活塞导杆相接的一端的接口内设有卡环。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内缸以及内缸与外缸、内缸与活塞的配合,通过设置第一通气道和第二通气道,使得产品的效率高、节能、结构简单,而且装配和维护极其方便快捷,长期使用不会出现缸裂及活塞早期失效的现象,不影响正常的施工。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缸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中高压潜孔冲击器,外缸10前后两端装设有前接头11和后接头12,后接头12连接有逆止装置,前接头11连接活塞13,逆止装置和活塞13均设置在外缸10内,逆止装置的前侧连接有内缸14,内缸14的内腔与活塞13滑动连接,一般情况下,是采用油润滑密封的原理进行密封滑动连接的,当然也可以是石墨密封滑动连接,内缸14与外缸10的内腔壁之间设有第一通气道,第一通气道的具体结构为:外缸10在内缸14处的内腔壁上凹设有环形的第一通气槽16,内缸14侧壁的前侧周向设有至少两个连通内缸14内腔和第一通气槽16的前通气孔15,内缸14的后端面上周向设有至少两个与第一通气槽16相通的后通气孔,第一通气槽也可以是两个并列的环形槽之间通过连接两环形槽的凹槽气道连通,同样也可以是沿轴向设置的若干个平行的凹槽气道,第一通气槽16在内缸14前后位移时与内缸14的前通气孔15或/和后通气孔相通。其中后通气孔的具体结构为:内缸14的后端面上开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安装孔,安装孔上紧固安装有阀座17,紧固安装的方式可以有螺接,当然也可以是焊接的方式,阀座17上周向设有至少两个凹槽18,内缸14侧壁的后侧设有与凹槽18数量和位置相匹配且与相对应的凹槽18相通的通孔19,也可以是垂直钻设几个盲孔,然后在内缸14侧壁的后侧相对位置钻几个孔与这几个盲孔相通即可。
[0022]上述中,活塞13与内缸14之间设有第二通气道。第二通气孔的具体结构为:活塞13的中部设有缩颈部23,活塞13的前端侧壁中部上向缩颈部23方向设有至少两个互不相连的前切口槽24,前切口槽24与缩颈部23相通,当然这里的缩颈部也可以采用在活塞13的中部开设与前切口槽24位置相匹配的通气凹槽,活塞的后端侧壁上向后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互不相连的后切口槽25,后切口槽25不与缩颈部23相通;所述外缸10的活塞13处的内腔侧壁上设有环形的第二通气槽26,第二通气槽26也可以像第一通气槽一样的方式设计,第二通气槽26在活塞13前后位移时与活塞13的前切口槽24或/和缩颈部23相通;所述内缸14的内腔侧壁的中部凹设有环形的第三通气槽27,第三通气槽27也可以像第一通气槽一样的方式设计,第三通气槽27在活塞13前后位移时与活塞13的后切口槽25或/和缩颈部23相通。
[0023]上述中,逆止装置包括阀芯顶设于后接头12内的通气口上的阀杆20,阀杆20与所述阀座17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1。其中阀杆20和阀座17两相对的端面上均设有凹腔22,所述复位弹簧21设于两凹腔22之间,且阀杆20的前端伸至阀座17的凹腔22内并可沿该凹腔22内壁滑动。活塞13的前端面上设有活塞导杆28,活塞导杆28上套设有导向套29,导向套29与外缸10内腔侧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前接头11与活塞导杆28相接的一端的接口内设有卡环30。
[0024]综上,本实施例中的中高压的范围为12?16bar。
[0025]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中高压潜孔冲击器,包括外缸以及装设于外缸前后两端的前接头和后接头,后接头连接有逆止装置,前接头连接活塞,所述逆止装置和活塞均设置在外缸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止装置的前侧连接有内缸,内缸的内腔与活塞滑动连接,内缸与外缸的内腔壁之间设有第一通气道,活塞与内缸的内腔壁之间设有第二通气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压潜孔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道的具体结构为:外缸在内缸处的内腔壁上凹设有环形的第一通气槽,内缸侧壁的前侧周向设有至少两个连通内缸内腔和第一通气槽的前通气孔,内缸的后端面上周向设有至少两个与第一通气槽相通的后通气孔,第一通气槽在内缸前后位移时与内缸的前通气孔或/和后通气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高压潜孔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的后端面上周向设有至少两个与第一通气槽相通的后通气孔的具体结构为:内缸的后端面上开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安装孔,安装孔上紧固安装有阀座,阀座上周向设有至少两个凹槽,所述内缸侧壁的后侧设有与凹槽数量和位置相匹配且与相对应的凹槽相通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高压潜孔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止装置包括阀芯顶设于后接头内的通气口上的阀杆,阀杆与所述阀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高压潜孔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和阀座两相对的端面上均设有凹腔,所述复位弹簧设于两凹腔之间,且阀杆的前端伸至阀座的凹腔内并可沿该凹腔内壁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压潜孔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气孔的具体结构为:活塞的中部设有缩颈部,活塞的前端侧壁中部上向缩颈部方向设有至少两个互不相连的前切口槽,前切口槽与缩颈部相通,活塞的后端侧壁上向后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互不相连的后切口槽,后切口槽不与缩颈部相通;所述外缸的活塞处的内腔侧壁上设有环形的第二通气槽,第二通气槽在活塞前后位移时与活塞的前切口槽或/和缩颈部相通;所述内缸的内腔侧壁的中部凹设有环形的第三通气槽,第三通气槽在活塞前后位移时与活塞的后切口槽或/和缩颈部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高压潜孔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前端面上设有活塞导杆,活塞导杆上套设有导向套,导向套与外缸内腔侧壁之间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高压潜孔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接头与活塞导杆相接的一端的接口内设有卡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潜孔钻机的工作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高压潜孔冲击器,包括外缸以及装设于外缸前后两端的前接头和后接头,后接头连接有逆止装置,前接头连接活塞,所述逆止装置和活塞均设置在外缸内,所述逆止装置的前侧连接有内缸,内缸的内腔与活塞滑动连接,内缸与外缸的内腔壁之间设有第一通气道,活塞与内缸的内腔壁之间设有第二通气道。优点是:效率高、节能、结构简单,而且装配和维护极其方便快捷,长期使用不会出现缸裂的现象,不影响正常的施工。
【IPC分类】E21B4-06
【公开号】CN204457419
【申请号】CN201520069763
【发明人】吴辉文
【申请人】台州市开球钻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