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型反循环打捞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81896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锯齿型反循环打捞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中用于作业修井施工过程中,打捞井筒内绳类落物的专用工具,具体而言是一种锯齿型反循环打捞钩。
【背景技术】
[0002]在作业施工中,由于绳类落物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容易造成卡钻、堵塞管柱,甚至出现了堵塞抽油栗凡尔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油井的免修期和作业施工队伍的的经济效益。
[0003]目前打捞绳类落物的下井工具主要是用捞钩进行打捞,其施工工序是首先下入冲砂管柱,进行冲砂和通井;然后再下入打捞管柱,打捞井内落物,此种打捞工序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是,冲砂管柱一但遇阻,不能进行冲砂施工;二是,重复下入管柱,大大增加了起下钻的工作量和车辆费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上具存在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锯齿型反循环打捞钩。
[0005]本实用新型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本体、上接头、捞钩、循环孔、锯齿、内管,冲砂笔尖;其锯齿型反循环打捞钩本体呈圆柱状空心结构,本体下端面设有呈锯牙状的锯齿,上部设有连接G21/2油管的上接头,上接头侧下位置设有对称的四个圆形循环孔,本体的轴心位置设有空心内管,内管底部设有冲砂笔尖,捞钩呈“ J ”状,均布在本体内腔与内管的环形空间内。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8]本实用新型具备了冲砂与打捞的双重特点,不但解决了井筒内电缆、钢丝绳等绳类落物难以处理的问题,同时又解决了冲砂作业施工中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可重复使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09]图1一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中,1.本体、2.上接头、3.捞钩、4.循环孔、5.锯齿、6.内管、7.冲砂笔尖。
[0011]【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进一步阐述:
[0013]锯齿型反循环打捞钩由:本体1、上接头2、捞钩3、循环孔4、锯齿5、内管6,冲砂笔尖7组成;其锯齿型反循环打捞钩本体I呈圆柱状空心结构,本体I下端面设有呈锯牙状的锯齿5,上部设有连接G21/2油管的上接头2,上接头2侧下位置设有对称的四个圆形循环孔4,本体I的轴心位置设有空心内管6,内管6底部设有冲砂笔尖7,捞钩3呈“ J ”状,均布在本体I内腔与内管6的环形空间内。
【主权项】
1.一种锯齿型反循环打捞钩,包括:本体(I)、上接头(2)、捞钩(3)、循环孔(4)、锯齿(5)、内管(6),冲砂笔尖(7);其特征是:所述的锯齿型反循环打捞钩本体(I)呈圆柱状空心结构,本体(I)下端面设有呈锯牙状的锯齿(5),上部设有连接G2V2油管的上接头(2),上接头(2)侧下位置设有对称的四个圆形循环孔(4),本体(I)的轴心位置设有空心内管(6),内管(6)底部设有冲砂笔尖(7),捞钩(3)呈“ J ”状,均布在本体(I)内腔与内管(6)的环形空间内。
【专利摘要】<b>一种锯齿型反循环打捞钩,包括:本体、上接头、捞钩、循环孔、锯齿、内管,冲砂笔尖;其特征是:所述的锯齿型反循环打捞钩本体呈圆柱状空心结构,本体下端面设有呈锯牙状的锯齿,上部设有连接G21/2油管的上接头,上接头侧下位置设有对称的四个圆形循环孔,本体的轴心位置设有空心内管,内管底部设有冲砂笔尖,捞钩呈“亅”状,均布在本体内腔与内管的环形空间内。本实用新型具备了冲砂与打捞的双重特点,不但解决了井筒内电缆、钢丝绳等绳类落物难以处理的问题,同时又解决了冲砂作业施工中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可重复使用的特点。</b>
【IPC分类】E21B31/18, E21B21/00
【公开号】CN204851142
【申请号】CN201520548436
【发明人】陈江波, 林功, 王宇, 王俊亭, 魏超, 赵延霞, 李绚, 孙敏娜, 赵向红, 高翠霞, 程涛, 闫有军
【申请人】杨庆军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