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外极式风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外极式风扇,特别是涉及一种能提高输出风量,进而达到提升整体散热效果的外极式风扇。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一般外极式风扇1是包含一基板10,以及一罩设于该基板10上且形成有一入风口17的罩壳13。
该基板10形成有一出风口18,且设置有一直立的支撑轴杆11与多数根极柱12。该基板10与该罩壳13界定出一容置空间(图中未示)。该外极式风扇1更包含一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且套设于该支撑轴杆11上的轮毂14、多数片辐射状地设置于该轮毂14上的叶片15,以及一框固于该等叶片15的外端缘的磁铁环16。
该等极柱12于通电后,该磁铁环16与该等极柱12会产生电磁效应而相互感应,借该磁铁环16而带动枢接于该支撑轴杆11上的轮毂14旋转,进而连动该等叶片15旋转而能驱动气体流动。因此,外界气流则会自该罩壳13的入风口17被吸入,而穿过该等叶片15而从该基板10的出风口18排出,达到辅助散热的目的。
然而,由于现阶段科技产业所采用的电子元件运作频率目益提高,例如电脑内的中央处理器,导致该等电子元件于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也愈来愈高,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前揭外极式风扇1的输出风量借以提升整体的散热效果,乃是现今产业界积极研发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输出风量,而明显提升整体散热效果的外极式风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极式风扇,包含一壳座、一与该壳座上下相接的外框,以及一枢接于该壳座上的扇轮,该壳座具有一本体、一设置于该本体中央的枢接部、多数设置在该枢接部外侧的磁极架、多数分别装设于每一磁极架上的磁极、及一设置于该本体底部上的出风口,该扇轮是枢接于该壳座的枢接部上,该扇轮具有一轮毂、多数自该轮毂周缘向外延伸的扇叶,以及一环设于该扇叶外的磁铁环,其特征在于该外框具有一大于该壳座的出风口的入风口,且该扇轮更具有一环设连结于该扇叶外缘的导风座,该磁铁环则是套设在该导风座外周缘,且该导风座的顶部及底部分别对应该外框的入风口及该壳座的出风口,而呈一由上往下渐缩的形态。
所述的外极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壳座的枢接部底部与出风口周缘之间可以间隔设置多数第一静叶片,该第一静叶片的形状是相近于该扇轮的该扇叶的形状。
所述的外极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外框的入风口上可以间隔设置多数第二静叶片,该第二静叶片的形状是相近于该扇轮的该扇叶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外极式风扇,主要是令该外框的入风口大于壳座的出风口,并配合扇轮的扇叶外缘环设一对应外框的入风口及壳座的出风口,而呈一由上往下渐缩的形态的导风座,使得当对该等磁极通电后,设置于该导风座外缘的磁铁环会与该等磁极产生电磁效应,而带动该磁铁环连动导风座及该扇轮的扇叶同步旋转以驱动气流由入风口进入,则此气流将会于经过导风座往出风口排出时受到流道渐缩的所以而瞬间加速排出,所以而能使得输出风量有效提高,进而提升整体的散热效果。
图1是一般外极式风扇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极式风扇的一第一较隹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3是该第一较隹实施例的一组合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极式风扇的一第二较隹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5是该第二较隹实施例的一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外极式风扇的结构特征详细说明如下如图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外极式风扇的一第一较隹实施例,该外极式风扇2是包含一壳座20、一外框22、以及一扇轮24。该壳座20具有一本体200、一设置在该本体200中央的枢接部202、多数设置在该枢接部202外侧的磁极架204、多数分别装设于每一磁极架204上的磁极206、及一设于该本体200底部上的出风口208。该外框22是与该壳座20上下相接,且该外框22具有一入风口220,并令该入风口220大于壳座20的出风口208。该扇轮24是枢接于该壳座20的枢接部202上,而具有一轮毂240、多数自该轮毂240周缘向外延伸的扇叶242、一环设于该等扇叶242外缘的导风座244、及一套设在该导风座244外周缘的磁铁环246。该导风座244的顶部及底部是分别对应外框22的入风口220及壳座20的出风口208,而呈一由上往下渐缩的形态。
当对该外极式风扇2通电激磁,每一磁极206分别产生一磁场,因此,该等磁极206与该磁铁环246间形成一股强烈的磁性推斥力,该磁铁环246在受到该磁性推斥力的作用下会带动导风座244连动该扇轮24开始旋转,以使该等扇叶242驱动空气由入风口220进入并往出风口208方向流动以形成气流,而此气流于经过导风座244往出风口208排出时,借由该导风座244的顶部及底部是分别对应外框22的入风口220及壳座20的出风口208而呈一由上往下渐缩的态样,使得该气流会受到流道渐缩的所以而瞬间加速排出,以达到提高出风口208输出风量的目的。
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外极式风扇3的第二较隹实施例大致上等同于上一较隹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壳座30的枢接部302底部与出风口308周缘之间是间隔设置有多数第一静叶片309,该等第一静叶片309的形状是相近于该扇轮34的该等扇叶342。同时,该外框32的入风口320上也间隔设置有多数第二静叶片322,该等第二静叶片322的形状也相近于该扇轮34的该等扇叶342。
于本实施例当中,借由该壳座30的出风口308与外框32的入风口320上是分别设置有形状相近于该扇轮34的扇叶342的第一、二静叶片309、322,使得当该等扇叶342驱动空气由入风口320进入并往出风口308方向流动时,均能分别借由该等第一、二静叶片309、322的静压作用而额外产生增强风压的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不仅与前一实施例同样能有效达到提高输出风量的优点以外,更能同时增强输出气流的风压,而使本实施例整体的散热效果更能向上提升。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外极式风扇,借由外框的入风口大于壳座的出风口,并配合扇轮的扇叶外缘环设一对应外框的入风口及壳座的出风口,而呈一由上往下渐缩的态样的导风座,使得当对该等磁极通电后,设置于该导风座外缘磁铁环会与该等磁极产生电磁效应,而带动该磁铁环连动导风座及该扇轮的扇叶同步旋转以驱动气流由入风口进入,则此气流将会于经过导风座往出风口排出时受到流道渐缩的所以而瞬间加速排出,所以而能使得输出风量有效提高,进而提升整体的散热效果,所以确实能达到实用新型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外极式风扇,包含一壳座、一与该壳座上下相接的外框,以及一枢接于该壳座上的扇轮,该壳座具有一本体、一设置于该本体中央的枢接部、多数设置在该枢接部外侧的磁极架、多数分别装设于每一磁极架上的磁极、及一设置于该本体底部上的出风口,该扇轮是枢接于该壳座的枢接部上,该扇轮具有一轮毂、多数自该轮毂周缘向外延伸的扇叶,以及一环设于该扇叶外的磁铁环,其特征在于该外框具有一大于该壳座的出风口的入风口,且该扇轮更具有一环设连结于该扇叶外缘的导风座,该磁铁环则是套设在该导风座外周缘,且该导风座的顶部及底部分别对应该外框的入风口及该壳座的出风口,而呈一由上往下渐缩的形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极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壳座的枢接部底部与出风口周缘之间间隔设置有多数第一静叶片,该第一静叶片的形状是相近于该扇轮的该扇叶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极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外框的入风口上间隔设置有多数第二静叶片,该第二静叶片的形状是相近于该扇轮的该扇叶的形状。
专利摘要一种外极式风扇,包含一壳座、一外框,以及一枢接于该壳座上的扇轮,该壳座具有一本体、一枢接部、多数磁极架、多数分别装设于磁极架上的磁极、及一设置于该本体底部上的出风口,该扇轮是枢接于该壳座的枢接部上,该扇轮具有一轮毂、多数扇叶以及一磁铁环,该外框具有一大于该壳座的出风口的入风口,且该扇轮具有一环设连结于该扇叶外缘的导风座,该磁铁环则是套设在该导风座外周缘,且该导风座的顶部及底部分别对应该外框的入风口及该壳座的出风口,而呈一由上往下渐缩的形态。本实用新型可使输出风量有效提高,进而提升整体的散热效果。
文档编号F04D29/54GK2567381SQ0224777
公开日2003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6日
发明者陈建荣, 郑瑞鸿 申请人: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