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真空泵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是一种过滤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安装在真空泵进气嘴处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泵是一种用于空调设备维修的工具。在更换空调器中的雪种时,真空泵用于将空调器中压缩机的空气抽去。但在使用真空泵的过程中,由于空调机工作环境不同的因素,真空泵往往会将压缩机中的尘埃、细小异物一同抽入真空泵内。细小物质进入真空泵内后,常常会导致真空泵内部抽气系统的堵塞。故而造成了真空泵的寿命短,返修率高。因此,在工作实践中,有在真空泵中设置过滤网,这些过滤网能将一部分尘埃过滤掉,但其过滤效果不理想。而且这样的过滤网容易穿孔、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真空泵过滤装置。该种一种真空泵过滤装置能使进入真空泵的空气得到过滤,使真空泵能更加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解决一种真空泵过滤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包括滤体、滤芯和出气嘴,滤体、出气嘴中空;滤体的左端和出气嘴的右端设有连接螺纹,滤体的右端与出气嘴的左端可装拆式连接,所述的出气嘴与滤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圈;滤芯位于滤体的内腔,出气嘴通过与滤体连接将滤芯固定于滤体的内腔。
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解决前述的滤芯为截头锥形、其截面外形呈梯形。
前述的滤体的内腔内设有凸环和垫环,凸环与滤体内腔一体成型,出气嘴通过垫环和凸环将滤芯固定于滤体内腔内。
前述的滤体的左端的连接螺纹为内螺纹,一个密封圈设在所述内螺纹的右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可连接于真空泵的进气口处,使真空泵工作时,进入真空泵的空气得到过滤装置的过滤,从而空气中的尘土、细小异物不能进入真空泵,可提高真空泵的寿命,并且可以减少产品的返修率。
2、本实用新型的滤体的右端与出气嘴的左端可装拆式连接,出气嘴与滤体连接的同时将滤芯固定于滤体的内腔内,使本实用新型装拆容易,当要清洗滤芯时,只要将出气嘴与滤体分开,即可以将滤芯拿出进行杂质清理。
3、本实用新型的滤芯的截面呈梯形,可以使滤芯具有更多的过滤表面积,有利于增强滤芯的过滤功能,避免滤芯容易堵塞。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具体实施例在图1、图2中,本实施例由滤体1、芯体2和出气嘴3组成。滤体1、出气嘴3中空,滤体1的左端和出气嘴的右端设有连接螺纹,滤体1的左端的连接螺纹为内螺纹,所设的内螺纹用于将过滤装置固定于真空泵的入气嘴那里。出气嘴的右端的连接螺纹为外螺纹,外螺纹用同其它设备连接。另外,一个密封圈4设在所述内螺纹的右端,密封圈使真空泵的入气嘴与过滤装置的滤体能连接得紧密不漏气。滤体1的右端与出气嘴3的用螺纹连接,连接处设有密封胶圈5,使连接处紧密不漏气。滤芯2位于滤体1的内腔内,滤芯2外形如一个杯,它的截面外形呈梯形。滤体1的内腔内设有凸环7和垫环6,凸环7与滤体1内腔一体成型,垫环6呈花瓣形,出气嘴3利用垫环6和凸环7将滤芯2夹紧并固定于滤体1内腔内。
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泵过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滤体(1)、滤芯(2)和出气嘴(3),滤体(1)、出气嘴(3)中空;滤体(1)的左端和出气嘴(3)的右端设有连接螺纹,滤体(1)的右端与出气嘴(3)的左端可装拆式连接,所述的出气嘴(3)与滤体(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圈(5);滤芯(2)位于滤体(1)的内腔,出气嘴(3)通过与滤体(1)连接将滤芯(2)固定于滤体(1)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过滤装置,其特征是前述的滤芯(2)的截面外形呈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过滤装置,其特征是前述的滤体(1)的内腔内设有凸环(7)和垫环(6),凸环(7)与滤体(1)内腔一体成型,出气嘴(3)通过垫环(6)和凸环(7)将滤芯(2)固定于滤体(1)内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过滤装置,其特征是前述的滤体(1)的左端的连接螺纹为内螺纹,一个密封圈(4)设在所述内螺纹的右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泵过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滤体(1)、滤芯(2)和出气嘴(3),滤体(1)、出气嘴(3)中空;滤体(1)的左端和出气嘴(3)的右端设有连接螺纹,滤体(1)的右端与出气嘴(3)的左端可装拆式连接,所述的出气嘴(3)与滤体(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圈(5);滤芯(2)位于滤体(1)的内腔,出气嘴(3)通过与滤体(1)连接将滤芯(2)固定于滤体(1)的内腔。本实用新型装拆、清洗方便,使空气中的尘土、细小异物不能进入真空泵,可提高真空泵的寿命,并且可以减少产品的返修率。
文档编号F04D29/00GK2766934SQ200520054528
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4日
发明者林富聪 申请人:林富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