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叶轮调整间隙区冲刷降蚀技术的离心式渣浆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771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用叶轮调整间隙区冲刷降蚀技术的离心式渣浆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式渣浆泵的降蚀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高压液体 沖刷叶轮调整间隙区的离心式渣浆泵。
技术背景各类离心式渣浆泵,是用来输送含固体颗粒的流体介质即渣浆的一种设 备,广泛应用于各类矿山生产和水域清淤,其过流部件受到较强的磨蚀作用。 过流部件是指整泵零件中直接与渣浆发生接触的零件总称,包括叶轮和衬套。 为适应不同性质的渣浆和工况要求,过流部件的材质可以选择耐磨蚀金属、 聚氨脂、橡胶以及其他的合成材料。以采用耐磨蚀金属衬套的卧式离心渣桨 泵为例,其过流部件包括叶轮、蜗壳、前护板和后护板,后三项的总称为衬 套。现以金属衬套卧式离心渣浆泵为例加以说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问 题。渣浆泵在运转过程中,其叶轮出水口的压力要高于进水口的压力。压力 的不均衡导致渣浆在叶轮调整间隙区存留,并产生对过流部件的磨蚀作用。 为害更甚的是,渣浆会在叶轮前盖板与前护板之间的叶轮前端调整间隙区发 生回流,方向自回流路径高压端至低压端。这种回流作用会降低整泵的效率, 同时也造成该间隙区叶4仑前盖^^和前护^1的4交快磨蚀,导致过流部件磨蚀损 耗不同步。在磨蚀作用下,叶轮前端调整间隙越来越大,回流量增多,整泵 的效率及水力性能也随之下降。当整泵效率低到不能满足工况要求时,就需 要对叶轮调整间隙进行调整,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叶轮调整间隙有两种基本 的调整方法, 一是利用调整螺栓使叶轮前盖板靠近前护板,另一种方法是移 动前护板使其接近叶轮。两种方法都能达到缩小叶轮前端调整间隙的目的, 从而恢复整泵的效率。但是两种方法都会涉及其他部件的调整,需要将整机 停机,甚至是中断整个输送系统才可进行这样就影响到生产的连续性。总的 来说,上述两种方法根本上还是对磨损问题的被动处理技术。而其他材质的 过流部件也均存在上述问题。渣浆泵的叶轮现在主要有两种形式,重型叶轮和高效叶轮。在进行大颗 粒介质的输送时,采用重型叶轮;输送细微颗粒的渣浆,则采用高效叶轮。 两种叶轮都可以利用其盖板上副叶片的离心作用将叶轮调整间隙中的渣浆部 分驱逐出去,局限是副叶片的存在增大了能耗,而且渣浆的清除也并不彻底, 尤其是重型叶轮的能耗相当大;有些高效叶轮虽然没有设置副叶片,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强行输送大颗粒渣浆时,其叶轮调整间隙受到的磨损 速度很快,在不能对叶轮调整间隙及时进行调整的情况下,高效性随之丧失, 甚至不及重型叶轮。综上所述,渣浆泵输送介质的性质决定了过流部件所受到的磨蚀和腐蚀 作用不可避免,其中叶轮前端调整间隙区的磨蚀尤为显著,受到影响的过流 部件使用寿命较短且与其他过流部件的正常损耗不同步,当磨损较严重时, 就必须作报废处理。在更换过流部件或调整叶轮调整间隙时,并将设备完全 拆解才可以完成更换或调整。为了不影响正常生产,矿山一般会在定期整修 期间成批更换输送系统中所有的易损部件,整泵的维护更新成本相当高,造 成企业的运转成本居高不下。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采用高压液体冲 刷叶轮调整间隙区的离心式渣浆泵,来减少过流部件所受的磨蚀和腐蚀,有 效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整泵的效率。应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离心式渣浆泵,包括泵壳、叶轮和衬套,泵壳上有至少一个注液孔,注液孔下部与至少一条注液管3各连通,注液管^各穿过泵 壳及衬套,管路的出口位于衬套的内壁上。就渣浆泵而言,泵壳一美殳由泵盖 和泵体合拢构成。当渣浆泵开始工作前,通过注液孔注入高压液体,液体通过管路进入泵 体内部,在出口排出时,由于出口位于衬套的内壁与叶轮封盖间形成间隙的 部分上,这样液体会在压力的作用下向各个方向流动,从而充满整个间隙形 成对可能存留渣浆的沖刷并防止渣浆的进入;当渣浆泵开始工作后,物料会 在高压端聚集,但是在高压液体的作用下其无法进入间隙区域,当高压端压 力增大时,调节注液孔的流量从而加大高压液体的压力保证其大于高压端压 力,减少了物料堵塞的可能性冲刷效果更好。因为注液管路穿过了泵壳和衬套,所以注液管路在泵壳和衬套的配合面 安装有密封件。该密封件可以是采用各种材料的密封圈,也可采用现有的其 他密封件。这样就可以保证高压液体不会泄漏到泵壳与衬套之间的空隙中。 叶轮调整间隙是指叶轮前盖板和衬套对应部位之间的叶轮前端调整间隙或/ 和叶轮后盖板和衬套对应部位之间的叶轮后端调整间隙。高压液体的选择,其决定因素主要是输送介质的性质,因此可以选择各 种与输送介质性质相似的液体,因为外来液体会对输送介质产生一定的稀释 作用,甚至产生激烈的反应;因此理想的选择是清水或渣浆回收滤液作为高压介质。高压液体的压力应大于叶轮出水口的压力以保证沖刷的效果。高压 液体的压力通过现有技术进行调节。泵壳上可以有一个或若干注液孔,每个注液孔下都连接一条注液管路,每条注液管路的出口均设在叶轮调整间隙的衬套的内壁上;另外,注液孔下 端也可以直接连接或通过盲孔连接一个环槽,环槽可设置在泵壳或衬套上。 由环槽将高压液体分流到贯穿衬套的一个或若干通孔,通孔的另一侧出口位于叶轮调整间隙的衬套内壁上;为了保证注液压力的均衡性,该通孔的直径 可以不相同。注液管路的对接配合面均配有密封件。为了更好的控制压力可 以在泵壳上仅设置一个注液孔。较之每个注液孔均对应一条注液管路的设计, 第二种带有环槽的设计在加工、使用时更加的经济和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可以应用于以耐磨金属、聚氨脂、橡胶以及其他合 成材料为村套的各类卧式和立式离心渣浆泵。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这种结构的设计,使渣浆泵启动前就将高压液体 注入到了叶轮调整间隙中形成沖刷,渣浆泵运转过程中此处渣浆的存在和回 流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减少了渣浆对于该间隙区过流部件的腐蚀和磨损,使 过流部件的正常损耗同步,其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叶轮调整间隙的调整次数 减少,相应地整泵的水力性能长时间得以保证。企业的维护和运转成本显著 降低。另外,由于该项发明使得磨蚀影响的减少,叶轮调整间隙始终保持在 理想状态,使得高效叶轮在输送大颗粒渣浆时也能发挥出其高效性,由此扩 大了高效叶轮的应用范围。

图l是本发明所述实施例1中离心式渣浆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3是采用实施例6所提供方案时注液管路A处放大图。 图中l.动力装置,2.泵盖,3.蜗壳,4.叶4仑,5.前护斧反,6.进液孔,7.注液 口, 8.注液长盲孔,9.密封件,10.叶^^前盖^1, ll.副叶片,12.叶^^前调 整间隙区,13.回流路径高压端,14.回流路径低压端,15.环槽,16.叶轮 后调整间隙区,17.泵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台采用叶轮调整间隙区冲刷降蚀技术的金属衬套卧式离心渣浆泵,包 括动力装置(l)、泵壳、叶轮(4)和衬套。泵壳包括泵体(17)和泵盖(2), 衬套包括蜗壳、前护板和后护板,在泵盖(2)上有六个注液孔(6),注液孔(6 )下端对应一条注液长盲孔(8 ),该注液长盲孔同样也位于泵盖(2 )上, 并与贯穿前护板的通孔对接,通孔的出口均位于前护板与叶轮前盖板(10) 形成间隙(12)的侧壁。通孔和长盲孔对接面处安装有环形橡胶密封圈(9)。 实施例2一种采用叶轮调整间隙区降蚀技术的金属衬套卧式离心渣浆泵,包括动 力装置、泵壳、叶轮和衬套。泵壳包括泵体和泵盖,衬套包括蜗壳、前护板 和后护板。在泵盖和泵体上均分别有四个注液孔,注液孔下端均对应与一条 注液长盲孔连通,该注液长盲孔分别对应的位于泵盖和泵体上,并贯穿前、 后护板,注液长盲孔的出口分别位于叶轮两端调整间隙区域的护板内壁上, 泵盖或泵体和护板被注液长盲孔贯穿的配合连接面处安装有环形橡胶密封 圏。实施例3一种采用叶轮调整间隙区降蚀技术的金属衬套卧式离心渣浆泵,包括动 力装置(1 )、泵壳、叶轮(4 )和衬套。泵壳包括泵体(l7 )和泵盖(2 ),衬 套包括蜗壳、前护板和后护板,在泵盖(2 )和泵体(17 )上均有一个注液孔, 注液孔下端通过盲孔连接一个环槽,环槽分别设置在泵盖(2 )和泵体(17 ), 环槽与分别贯穿前后护板的各四个通孔连接,通孔的另一侧出口均位于叶寿仑两端调整间隙的护板内壁上,在护板与环槽的配合连接面处均安装有密封件。 实施例4一种采用叶轮调整间隙区降蚀技术的金属衬套卧式离心渣浆泵,包括动 力装置(1 )、泵壳、叶轮(4 )和衬套。泵壳包括泵体(17 )和泵盖(2 ),衬 套包括蜗壳、前护板和后护^反,在泵盖(2 )上有一个注液孔,注液孔下端通 过盲孔连接一个环槽,环槽i殳置在泵盖(2)上,环槽与贯穿前护板的六个通 孔连接,通孔的另一侧出口均位于叶轮前调整间隙的前护板内壁上,在前护 板与环槽的配合连接面处均安装有密封件。 实施例5一种采用叶轮调整间隙区降蚀技术的金属衬套卧式离心渣浆泵,包括动 力装置(1 )、泵壳、叶轮(4 )和衬套。泵壳包括泵体(l7 )和泵盖(2 ),衬 套包括蜗壳、前护板和后护板,在泵体(17)上有一个注液孔,注液孔下端 直接连接一个环槽,环槽设置在泵体(17)上,环槽与贯穿后护板的三个通 孔连接,通孔的另一侧出口均位于叶轮后端调整间隙的后护板内壁上,在后 护板与环槽的配合连接面处均安装有密封件。 实施例6一种采用叶轮调整间隙区降蚀技术的金属衬套卧式离心渣浆泵,包括动力装置(1 )、泵壳、叶轮(4 )和衬套。泵壳包括泵体(17 )和泵盖(2 ),衬 套包括蜗壳、前护板和后护板,在泵盖(2)上有一个注液孔,注液孔下端通 过盲孔连接一个环槽,环槽设置在前护板上,环槽上有贯穿前护板的六个通 孔,通孔的另一侧出口位于均叶轮前调整间隙的前护板内壁上,在泵盖(2) 与环槽的配合连接面处均安装有密封圈。 实施例7一种采用叶轮调整间隙区降蚀技术的金属衬套卧式离心渣浆泵,包括动 力装置(1 )、泵壳、叶轮(4 )和衬套。泵壳包括泵体(l7 )和泵盖(2 ),衬 套包括蜗壳、前护板和后护板,在泵体(17)上有一个注液孔,注液孔下端 通过盲孔连接一个环槽,环槽设置在后护板上,环槽上有贯穿后护板的五个 通孔,通孔的另一侧出口均位于叶轮后端调整间隙的后护板内壁上,在泵体 (17)与环槽的配合连接面处均安装有密封圏。 实施例8一种采用叶轮调整间隙区降蚀技术的聚氨脂衬套卧式离心渣浆泵,包括 动力装置、泵壳、叶轮和衬套。泵壳包括泵体和泵盖;衬套包前护套和后护 套,均采用聚氨酯制得。在泵体上有一个注液孔,注液孔下端通过盲孔连接 一个环槽,环槽设置在后护套上,环槽上有贯穿后护套的五个通孔,通孔的 另一侧出口位于叶轮后端调整间隙的后护套内壁上,在泵体与环槽的配合连 接面处均安装有密封圈。 实施例9一种采用叶轮调整间隙区降蚀技术的橡胶衬套卧式离心渣浆泵,包括动力装 置、泵壳、叶轮和衬套。泵壳包括泵体和泵盖;衬套包括前护套和后护套, 均采用橡胶制得。在泵盖和泵体上均有一个注液孔,注液孔下端通过盲孔连 接一个环槽,环槽分别设置在泵盖和泵体,环槽与分别贯穿前后护套的各四 个通孔连接,通孔的另一侧出口位于叶轮两端调整间隙的护套内壁上,在护 板与环槽的配合连接面处均安装有密封件。
权利要求1.一种采用叶轮调整间隙区液体冲刷降蚀技术的离心式渣浆泵,包括泵壳、叶轮(4)和衬套,泵壳包括泵体(17)和泵盖(2),其特征在于在泵壳上有至少一个注液孔,注液孔下部与至少一条注液管路连通,注液管路贯穿泵壳及衬套,管路的出口位于叶轮调整间隙区衬套内壁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渣浆泵,其特征在于在泵壳上至少有 一个注液孔(6),注液孔(6)下部对应与一条注液长盲孔(8)连通,注液 长盲孔(8 )穿过泵壳及衬套,管路的出口位于衬套与叶轮盖板形成的叶轮调 整间隙的衬套内壁上。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离心式渣浆泵,其特征在于在泵壳上至少有 一个注液孔(6 ),注液孔下端直接连接或通过盲孔连接一个环槽(15 ),环槽(15)设置在泵壳或衬套上,环槽与贯穿衬套的一个或若干通孔连接,通孔 的另一侧出口位于叶轮调整间隙的衬套内壁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离心式渣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 壳和衬套被注液长盲孔贯穿的配合连接面处,或泵壳或衬套与环槽的配合连 接面处均安装有密封件(9)。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式渣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9) 为环形橡胶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高压液体冲刷叶轮调整间隙区的离心式渣浆泵,其泵头包括泵壳、叶轮和衬套,泵壳上有至少一个注液孔,注液孔下部与至少一条注液管路连通,注液管路穿过泵壳及衬套,管路的出口位于衬套的内壁上。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各类离心渣浆泵叶轮调整间隙区渣浆的存在和回流,减轻企业成本。
文档编号F04D29/42GK201125884SQ20072002726
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7日
发明者赵天明 申请人:济南东方天明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