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风扇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风扇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将风扇单元固定于风扇 框架内的风扇模块。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如服务器,大多仰赖多个风扇单元的运行来进行散热,而这些风 扇单元配置于风扇框架中,以组成具有强大冷却气流的风扇模块。用以承载风扇模 块的风扇框架大多以螺丝锁附于机壳底板或侧板上,而风扇单元本身也是以螺丝锁 附于风扇框架上。当风扇单元运转时,上述通过螺丝等连结件连接的部位会产生震 动进而发出噪音。
为了克服噪音的问题,风扇组装架构上的吸震效果是设计时的重点。现有风 扇的吸震设计为了提高风扇单元与风扇框架连结的缓冲效果,会在锁固螺丝上配置 弹性垫圈,以避免散热风扇因螺丝的固定产生的震动噪音。然而,为数过多的零件 与原先便不易拆装的锁固方式,相对衍生了拆装风扇单元的不便,影响产品的生产 与维修效率。此外,弹性垫圈本身与螺丝直接接触,容易因为螺丝的频繁拆装而磨 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扇模块,适于装设在机壳内,用以散热,且该风扇模块具 有低噪音以及便于拆装的特性。
为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内容,在此提出一种风扇模块。该风扇模块主要包括一 风扇框架、至少一风扇单元以及多个弹性销。风扇框架内具有一容置空间,且风扇 框架上具有多个组装开槽。风扇单元配置于容置空间内并具有一座体,且座体具有 多个对应于组装开槽的组装孔。每一弹性销具有一插入端与一卡掣端,其中插入端 穿过所对应的组装孔,而卡掣端卡掣于所对应的组装开槽内,以使风扇单元通过弹性销组装于风扇框架上。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每一弹性销具有一插入端与一尾端,在插入端与尾端 之间设有一第一止档部、 一第二止档部、 一第三止档部、位于第一止档部与第二止 档部之间的一第一颈縮部以及位于第二止档部与第三止档部之间的一第二颈縮部。 第一颈縮部位于所对应的组装孔内,而第一止档部与第二止档部分别承靠组装孔周 围的座体表面。此外,第二颈縮部位于所对应的组装开槽内,而第二止档部与第三 止档部分别承靠组装开槽周围的风扇框架表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风扇框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框架单元与第二框架单 元。容置空间位于第一框架单元与第二框架单元之间,而组装开槽分别位于第一框 架单元与第二框架单元的上缘。此外,此处的风扇框架还可以包括多个隔板,其配 置于第一框架单元与第二框架单元之间,以将容置空间分隔为多个子容置空间,用 以容置多个风扇单元。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风扇单元的座体在对应于每一组装开槽的位置上分别 具有一延伸部,而组装孔分别位于延伸部上并贯穿延伸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每一弹性销的插入端的侧缘具有多个缓冲槽,用以提 供足以使插入端在弹性变形后进出组装孔的裕度。换言之,在弹性销的插入端通过 组装孔时,缓沖槽的空间可让插入端在受挤压时产生更大的变形量,以使变形后的 插入端顺利插入组装孔。
基于上述,本发明以弹性销取代以往的螺丝,因此可让风扇模块具有更佳的 吸震效果,并符合低噪音运转的需求。此外,本发明通过结构上的设计来简化风扇 模块的组装方式。在组装风扇模块时,仅需先将弹性销的插入端插入风扇单元的组 装孔,再将风扇单元置入风扇框架的容置空间内,使弹性销的卡掣端进入并卡掣于 风扇框架上的组装开槽内,便可将风扇单元组装于风扇框架上。因此,本发明的风 扇模块便于拆装,有助于提高产品生产与维修的效率。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风扇模块配置于一服务器的机壳底板的示意图。图2进一步绘示图1的风扇模块的详细结构。. 图3为图2的风扇模块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风扇模块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风扇模块可以应用于例如服务器、计算机、事务机器、家电产品、 通讯设备等电子产品,在此并不限定其应用领域。此外,随着实际应用场合或设计 的需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参照本说明书中的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范 围内,对风扇模块的实际架构进行调整或变更。然而,为了具体说明,下文将以本 发明的风扇模块应用于服务器的架构作为示例。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风扇模块配置于一服务器的机壳底板的示意图。 请参考图1,风扇模块100适于组装在机壳底板300上,内含至少一个风扇单元 120(本实施例以多个风扇单元120为例),以在服务器的机壳内产生散热气流,达 成散热的效果。每一个风扇单元120例如是经由线缆(cable)连接至外部的控制电 路与电源,以对风扇单元120的运作进行控制并提供电源。
更详细而言,图2进一步绘示图1的风扇模块100的详细结构,而图3为图2 的风扇模块100的局部放大图。另外,图4为图2的风扇模块100的分解图。请同 时参照图2-4,风扇模块100包括风扇框架110、多个风扇单元120以及多个弹性 销130。本实施例的风扇框架110主要是由两个片状的框架单元112与114所构成, 且在框架单元112与114之间具有容置空间200。为了容置多个风扇单元120,风 扇框架110还包括多个隔板116,配置于框架单元112与114之间,以将容置空间 200分隔成多个子容置空间210,以分别容置每一个风扇单元120。
框架单元112与114在对应于风扇单元120的入风处与出风处的位置上可形 成遮网180,以避免异物进入,影响风扇单元120的正常运作。此外,框架单元112 与114上分别具有多个组装开槽112a与114a。在本实施例中,该些组装开槽112a 与114a分别位于框架单元112与114的上缘,以在组装风扇模块100时,供弹性 销130进入并卡掣于内。
请再参考图2-4,风扇单元120分别配置于子容置空间210内。风扇单元120 具有座体122,且座体122具有多个对应于组装开槽112a与114a的组装孔122a。
6在本实施例中,每一风扇单元120的座体122在对应于组装开槽112a与114a的位 置上,即风扇单元120的角落上,分别具有一延伸部124。组装孔122a分别对应 于组装开槽112a或114a而位于延伸部124上,并贯穿延伸部124。
本实施例不采用已知的螺丝锁固的方式来固定风扇单元120与风扇框架110 的相对位置。取而代之,本实施例通过具有吸震效果的弹性销130来将风扇单元 120组装于风扇框架110上。此处的弹性销130可在选用己知的弹性材料,如橡胶 或硅胶等材料来制作。每一弹性销130具有一插入端132与一卡掣端134。组装时, 先使风扇单元120的每个组装孔122a与弹性销130结合,其中弹性销130的插入 端132穿过所对应的组装孔122a。之后,将每一个风扇单元120由风扇框架110 的上方置入所对应的子容置空间210内,并使每一个弹性销130的卡掣端134卡掣 于所对应的组装开槽112a或114a内,以完成风扇单元120与风扇框架110之间的 组装。
为了使风扇单元120与风扇框架110之间的结合更为稳固,本实施例还进一 步对弹性销130的外型进行设计。如图2-4所示,弹性销130具有一第一止挡部 142、 一第三止档部146、位于第一止档部142与第三止档部146之间的一第二止 档部144、位于第一止档部142与第二止档部144之间的一第一颈縮部152以及位 于第二止档部144与第三止档部146之间的一第二颈縮部154。风扇单元120与风 扇框架110之间的组装完成后,第一颈縮部152恰位于所对应的组装孔122a内, 第一止档部142与第二止档部144分别承靠组装孔122a周围的座体122的延伸部 124表面。此外,第二颈縮部154位于所对应的组装开槽112a或114a内,且第二 止挡部144与第三止档部146分别承靠组装开槽112a或114a周围的框架单元112 或114表面。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弹性销130本身具有弹性,因此第一止档部142仍可在 组装时顺利通过组装孔122a。换言之,只需对弹性销130的弹性变形量与组装孔 122a进行估算,并对第一止挡部142的构形进行设计,便可以让第一止挡部142 通过组装孔122a而与第二止挡部144分别承靠组装孔122a周围的延伸部124的两 侦據面。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还可通过其它可行的方式来提高弹性销130的变形裕度。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便是在弹性销130的插入端132的侧缘形成多个缓冲槽132a。此缓冲槽132a可以让弹性销130的插入端132在通过组装孔122a而到挤压 时,产生更大的收縮变形量,以使变形后的插入端132顺利进入组装孔122a。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弹性销来连接风扇单元与风扇框架,以达成吸震与降 低运转噪音的效果。此外,不需采用螺丝以及垫片,可避免垫片磨损造成的可靠度 问题。另外,仅通过弹性销本身的构造搭配风扇单元上的组装孔以及风扇框架上的 组装开槽,便可完成风扇单元与风扇框架之间的组装,因此有助于简化组装或拆卸 的步骤,可提高产品生产与维修的效率。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领域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更动与润饰,因 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风扇模块,包括一风扇框架,该风扇框架内具有一容置空间,且该风扇框架上具有多个组装开槽;至少一风扇单元,配置于该容置空间内,该风扇单元具有一座体,且该座体具有多个对应于该些组装开槽的组装孔;以及多个弹性销,每一弹性销具有一插入端与一卡掣端,该插入端穿过所对应的组装孔,而该卡掣端卡掣于所对应的组装开槽内,以使该风扇单元通过该弹性销组装于该风扇框架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弹性销具有一第一止档部、一第三止档部、位于该第一止档部与该第三止档部之间的一第二止档部、位于该第一止档部与该第二止档部之间的一第一颈縮部以及位于该第二止档部与该第三止档部之间的一第二颈縮部,该第一颈縮部位于所对应的该组装孔内,该第一止档部与该第二止档部分别承靠该组装孔周围的该座体表面,而该第二颈縮部位于所对应的该组装开槽内,该第二止档部与该第三止档部分别承靠该组装开槽周围的该风扇框架表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风扇框架包括一第一框架单元;以及一第二框架单元,与该第一框架单元平行,该容置空间位于该第一框架单元与该第二框架单元之间,而该些组装开槽分别位于该第一框架单元与该第二框架单元的上缘。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风扇框架还包括多个隔板,配置于该第一框架单元与该第二框架单元之间,以将该容置空间分隔为多个子容置空间,用以容置该至少一风扇单元。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风扇单元的座体在对应于每一组装开槽的位置上分别具有一延伸部,该些组装孔分别位于该些延伸部上并贯穿该些延伸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弹性销的插入端的侧缘具有多个缓冲槽,用以提供足以使该插入端在弹性变形后进出该组装孔的裕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扇模块,主要包括风扇框架、至少一风扇单元以及多个弹性销。风扇框架内具有容置空间,且风扇框架上具有多个组装开槽。风扇单元配置于容置空间内并具有座体,且座体具有多个对应于组装开槽的组装孔。每一弹性销具有插入端与卡掣端,其中插入端穿过所对应的组装孔,而卡掣端卡掣于所对应的组装开槽内,以使风扇单元通过弹性销组装于风扇框架上。本发明以弹性销取代以往的螺丝,因此可让风扇模块具有更佳的吸震效果,符合低噪音运转的需求。此外,本发明的风扇模块的组装方式较为简单,便于拆装,有助于提高产品生产与维修的效率。
文档编号F04D29/60GK101639084SQ200810129608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31日
发明者张贵姣, 杨守仁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