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010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离心风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风扇,特别是指一种适合电子元件散热的离心风扇。
背景技术
现阶段,散热问题已成为制约电子元件发展的重要问题,业界通常采用一贴设于发热电 子元件上的散热模组对该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在有限系统空间内使用的散热模组通常包括一离心风扇。其中,该离心风扇具有一扇框 及若干扇叶。该扇框包括底板、顶板及连接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的侧板。该侧板环设于所 述扇叶的外端缘,于一侧形成与所述底板垂直的出风口 。所述扇叶的外端缘与该侧板之间形 成涡形流道。
工作时,所述扇叶转动而驱动水平方向的气流,经由涡形流道产生动压与静压而将气流 经出风口处送出。由于所述扇叶旋转而周期性切割空气,形成空气动力脉动,从而产生以叶 片通过频率为基频,并伴随有高次谐波的旋转噪音。同时,由于扇叶旋转导致周围空气发生 涡流,所述扇叶表面的层流层在扇叶的背风面靠近其外端缘时分离,使空气发生扰动,形成 气体的压縮与稀释过程,从而形成高次谐波的叠加而产生涡流噪音。然而,由于侧板与底板 垂直,所述扇叶产生的气流经出风口处送出时撞击出风口处的侧板,依照波的叠加原理,将 产生大振幅度且固定频率的窄频噪音,从而使得该出风口为离心风扇的重要噪音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噪音较小的离心风扇。
一种离心风扇,包括一扇框及收容在扇框内的多个扇叶,该扇框的侧板上形成一出风口 ,该多个扇叶产生的气流经由该出风口排出扇框外,还包括一舌口结构,该舌口结构可拆卸 地安装至该侧板靠近出风口所在的位置处,且该舌口结构向扇框内朝向扇叶凸出。
一种离心风扇,包括一扇框及收容于该扇框内的若干扇叶,该扇框包括一顶板、 一底板 及一连接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的侧板,所述顶板与底板上分别形成一入风口,该侧板于一 侧形成一出风口,该侧板于靠近出风口处形成第一扣合单元,该扇框还包括一舌口结构,该 舌口结构包括一本体及形成于该本体上的第二扣合单元,该舌口结构与扇框之间通过所述第 一扣合单元与第二扣合单元可拆卸式地相互扣接,该本体包括一面向所述扇叶的凸曲面,该 凸曲面与扇叶末端之间的距离自靠近扇框内部的一端至靠近本体的中部逐渐减小,然后再从
4本体的中部向靠近出风口的一端逐渐增加。
与现有技术相比,离心风扇包括一舌口结构,该舌口结构向扇框内朝向扇叶凸出,工作 时,气流流经该舌口结构,该舌口结构可破坏该离心风扇内部类似共振腔的结构条件,阻碍 高次谐波的叠加与噪音共振的形成,从而大大降低了该离心风扇出风口处的噪音。且由于该 舌口结构与扇框之间为可拆卸式扣接,便于该舌口结构及时利用最新吸音材料,以进一步降 低风扇噪音及改善风扇性能,且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图l是本发明离心风扇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中离心风扇的分解图。
图3是图1中离心风扇的另 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4是舌口结构的第二实施例。
图5是舌口结构的第三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予以进一步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该离心风扇包括一扇框10及收容于该扇框10内的呈放射状延伸的若干 扇叶20。
该扇框10包括一顶板11、 一底板12、 一侧板13及一舌口结构14。
该顶板11与该底板12相对,该侧板13从底板12的外周缘向上垂直延伸,连接于所述顶板 11与底板12之间。该顶板ll、底板12及侧板13共同形成一收容所述扇叶20的收容空间15。该 顶板11与底板12平行设置,分设于该扇叶20的上、下两侧,顶板11与底板12的中央位置处, 即正对该扇叶20位置处分别形成一圆形的入风口16。该侧板13环设于所述扇叶20的外围,于 扇框10的一侧形成一大致呈矩形的出风口17。所述扇叶20的外端缘与该侧板13之间形成一涡 形的气流通道18。该侧板13的一端于靠近该出风口17处形成两个扣合槽132。该两个扣合槽 132相互平行,每一扣合槽132沿纵向贯穿所述侧板13及底板12,该两个扣合槽132构成该侧 板13上的第一扣合单元。
该舌口结构14由吸音材料,如发泡塑料、玻璃棉、纤维素等制成。该舌口结构14包括一 内、外两侧面均为弧面的长条状的本体140及位于该本体140内侧面上的两个定位柱142,该 两个定位柱142构成该舌口结构14上的第二扣合单元。请一并参考图3,所述两个定位柱142 相互平行,且分别沿本体142的纵向延伸。每一定位柱142包括一方柱状的突出部1421及一位 于该突出部1421顶端的扣合部1423。所述突出部1421从本体140的内侧面向侧板13所在方向水平突伸一定高度形成。该突出部1421的形状及大小分别与该侧板13上扣合槽132的形状及 大小相对应,突出部1421的高度与该侧板l3的厚度大致相等。该扣合部1423从突出部1421的 顶端向两侧垂直一体延伸形成,每一定位柱142的扣合部1423与突出部1421之间形成一与该 本体140的内侧面大致平行的抵触面1425,使该每一定位柱142的水平截面大致呈"T"字形 。该本体142的内侧面的形状与该扇框10靠近出风口17处的侧板13的形状大致相同。该本体 142的外侧面距扇叶20的末端的距离自靠近扇框10内部的一端至靠近本体142的中部逐渐减小 ,然后再从本体142的中部向靠近出风口17的一端逐渐增加,形成一向扇叶20所在方向延突 伸的凸曲面143。本实施例中,该凸曲面143包括一位于该本体140的外侧面中央的呈波峰状 的凸起1431,该本体140的外侧面与内侧面之间的距离自该凸起1431向外围逐渐减小,且该 本体140的外侧面与扇叶20的末端的距离最小处为该凸起1431与扇叶20的末端之间的距离。
组装该扇框10时,将舌口结构14的定位柱142的底端分别对准侧板13的扣合槽132的顶端 ,并将突出部1421顺沿该扣合槽132从上往下滑动,以恰好收容于对应的扣合槽132内。所述 扣合部1423分别卡设于扣合槽132两侧的侧板13上,每一定位柱142的抵触面1425与该侧板 13的外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从而将该舌口结构14可拆卸地固定于该扇框10的侧板13上,并使 舌口结构14向扇框10内朝向扇叶20凸出。
工作时,扇叶20高速旋转产生的气流沿该气流通道18流向该舌口结构14,并经由该出风 口17流出。由于该舌口结构14面向该扇叶20的外侧面为凸曲面,气流流动过程中撞击该舌口 结构14的凸曲面时,每个冲击点,即产生大振幅度且固定频率的窄频噪音的发音源发生的时 间不同,不同时域的发音源所造成声波的重叠,其振动幅度会大幅度减少,因此,该舌口结 构14可以破坏该离心风扇内部类似共振腔的结构条件,从而阻碍高次谐波的叠加与噪音共振 的形成,使得窄频噪音的强度减小,大大降低了该离心风扇出风口17处的噪音。
另外,该舌口结构14由吸音材料构成,可吸收部分共振波,从而进一步破坏该离心风扇 内部类似共振腔的结构条件,降低该离心风扇出风口17处的噪音,改善风扇的整体性能。由 于舌口结构14与扇框之间10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该舌口结构14的材料不受扇框lO材料的限 制,便于该舌口结构14及时利用最新吸音材料以进一步改善风扇性能,且该舌口结构14可与 不同离心风扇相匹配,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舌口结构14a的立体图,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舌口 结构14的区别在于该舌口结构14a的外侧面为一大致呈锥形的凸曲面143a,使本体140a向 扇叶20方向突出的高度从上至下依次增加。该凸曲面143a包括从本体140a的一端向本体 140a的中部延伸的凹弧面1431a以及连接该凹弧面1431a的末端与本体140a另一端的斜面
61432a。所述凹弧面1431a的末端与斜面1432a于本体140a的中部相交处平滑连接形成一圆弧 角145a。该斜面1432a的斜率大于凹弧面1431a的斜率。该本体140a的外侧面与扇叶20的末端 的距离最小处为该圆弧角145a与扇叶20的末端之间的距离。
如图5所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舌口结构14b的立体图,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舌口 结构14的区别在于该舌口结构14b的外侧面为一凹凸型的凸曲面143b。该凸曲面143b包括 从本体140b的一端向本体140b的中部延伸的三个凹弧面1431b以及分别连接对应的凹弧面 1431b的末端与本体140b另一端的三个斜面1432b。每一凹弧面1431b的末端与对应的斜面 1432b于本体140b的中部相交处平滑连接形成一圆弧角145b。每相邻的上、下两个凹弧面 1431b及对应的两个斜面1432b之间形成一四槽146b。每一四槽146b从本体140b的一端延伸至 另一端。该本体140b的外侧面与扇叶20的末端的距离最小处为每一圆弧角145b与扇叶20的末 端之间的距离。
所述舌口结构14、 14a、 14b与扇矿10之间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相互可拆卸式连接,即分 别于所述扇框10及舌口结构14、 14a、 14b上分别设置可相互扣合连接的第一扣合单元及第二 扣合单元即可,例如,于侧板13上设置定位孔,而于舌口结构14、 14a、 14b上设置与所述定 位孔紧配合连接的定位柱;或者于侧板13上设置卡槽,而于舌口结构14、 14a、 14b上设置与 所述卡槽扣合的卡钩。
权利要求
1.一种离心风扇,包括一扇框及收容在扇框内的多个扇叶,该扇框的侧板上形成一出风口,该多个扇叶产生的气流经由该出风口排出扇框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舌口结构,该舌口结构可拆卸地安装至该侧板靠近出风口所在的位置处,且该舌口结构向扇框内朝向扇叶凸出。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该舌口结构由吸音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该舌口结构由发泡塑料、玻璃棉或者纤维素制成。
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该侧板于靠近该出风口处形成第一扣合单元,该舌口结构包括一长条状的本体及形成于该本体上的第二扣合单元,该本体的外侧面为朝向扇叶凸出的凸曲面,所述侧板与舌口结构之间通过该第一扣合单元与第二扣合单元可拆卸地相互扣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凸曲面包括一位于该本体的外侧面中央的呈波峰状的凸起,本体的外侧面与内侧面之间的距离自该凸起向外围逐渐减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凸曲面包括一从本体的一端向本体的中部延伸的凹弧面以及一连接该凹弧面的末端与本体另 一端的斜面,该凹弧面与斜面于本体的中部相交处为平滑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凸曲面包括从本体的一端向本体的中部延伸的三个凹弧面以及分别连接对应凹弧面的末端与本体另 一端的三个斜面,每一凹弧面与对应的斜面于本体的中部相交处均为平滑连接,相邻的上下两个凹弧面及对应的两个斜面之间形成一凹槽。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扣合单元包括两个沿纵向贯穿所述侧板的扣合槽,该第二扣合单元包括可分别收容于扣合槽内的突出部及卡设于所述扣合槽两侧的侧板上的扣合部。
9 一种离心风扇,包括一扇框及收容于该扇框内的若干扇叶,该扇框包括一顶板、 一底板及一连接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的侧板,所述顶板与底板上分别形成一入风口,该侧板于一侧形成一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该侧板于靠近出风口处形成第一扣合单元,该扇框还包括一舌口结构,该舌口结构包括一本体及形成于该本体上的第二扣合单元,该舌口结构与扇框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扣合单元与第二扣合单元可拆卸式地相互扣接,该本体包括一面向所述扇叶的凸曲面,该凸曲面与扇叶末端之间的距离自靠近扇框内部的一端至靠近本体的中部逐渐减小,然后再从本体的中部向靠近出风口的一端逐渐增加。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扣合单元包括两个沿纵向贯穿所述侧板的扣合槽,该第二扣合单元包括可分别收容于扣合槽内的突出部及卡设于所述扣合槽两侧的侧板上的扣合部。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该舌口结构由吸音材料制成。
全文摘要
一种离心风扇,包括一扇框及收容在扇框内的多个扇叶,该扇框的侧板上形成一出风口,该多个扇叶产生的气流经由该出风口排出扇框外,还包括一舌口结构,该舌口结构可拆卸地安装至该侧板靠近出风口所在的位置处,且该舌口结构向扇框内朝向扇叶凸出。该舌口结构可破坏该离心风扇内部类似共振腔的结构条件,阻碍高次谐波的叠加与噪音共振的形成,从而大大降低了该离心风扇出风口处的噪音。且由于该舌口结构与扇框之间为可拆卸式扣接,便于该舌口结构及时利用最新吸音材料,以进一步降低风扇噪音及改善风扇性能,且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文档编号F04D29/42GK101649845SQ20081030372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3日
发明者赵志辉, 黄清白 申请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