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2584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蒸汽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压缩机。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公知一种蒸汽压缩机,其利用旋转的螺旋转子在将吸入到蒸汽室的蒸汽 输送向下游侧的同时对其进行压缩(例如,参考下述专利文献1)。在该专利文献1公开的蒸汽压缩机中,在框体内设有蒸汽室和两个轴承轴封空 间。两个轴承轴封空间在基于所述螺旋转子的蒸汽的输送方向上被分开配置于蒸汽室的上 游侧和下游侧。另外,在框体上,在与蒸汽室的上游侧的端部对应的位置设有吸入流路,所 述吸入流路用于将蒸汽导入该蒸汽室。而且,在所述各轴承轴封空间中贯穿有螺旋转子的 转子轴。在上游侧的轴承轴封空间设有支承转子轴的轴承。另外,在上游侧的轴承轴封空 间中相对于所述轴承位于蒸汽室一侧的区域,设有两个唇式密封件(”、y 1〉一> )。该两 个唇式密封件之中的一方是以防止蒸汽从蒸汽室向上游侧的轴承轴封空间流出的朝向设 置的,并且被配置在上游侧的轴承轴封空间的蒸汽室侧的端部。另外,两个唇式密封件中的 另一方在上游侧的轴承轴封空间中被配置于所述轴承和所述一方的唇式密封件之间的位 置。该另一方的唇式密封件是以防止填充于轴承的润滑油流向蒸汽室侧的朝向设置的。而 且,在框体上设有开放流路,所述开放流路将上游侧的轴承轴封空间的两个唇式密封件间 的区域和外部的大气空间连通起来。与上游侧的轴承轴封空间同样,在下游侧的轴承轴封空间设有支承转子轴的轴 承。另外,在下游侧的轴承轴封空间中相对于轴承位于蒸汽室侧的区域,设有用于抑制蒸汽 从蒸汽室向该下游侧的轴承轴封空间流出的迷宫式密封件、或用于防止润滑脂从轴承流向 蒸汽室侧的唇式密封件。但是,在这种蒸汽压缩机中有时会通过吸入流路吸入低于大气压的压力的蒸汽。 在该情况下,连接吸入流路的蒸汽室的上游侧的端部的压力变得低于大气压。另一方面,在 上游侧的轴承轴封空间,两个唇式密封件之间的区域通过开放流路而与大气空间连通,从 而该区域的压力变得与大气压相等。即,在蒸汽室吸入低于大气压的低压蒸汽的情况下,两 个唇式密封件之间的区域的压力变得高于蒸汽室上游侧的端部的压力。此时,由于上游侧 的轴承轴封空间的两个唇式密封件之间的区域和蒸汽室的上游侧的端部的压力差,存在着 大气从所述区域流入向蒸汽室,在蒸汽室被压缩的蒸汽中混入大气(空气)的顾虑。而且, 所述区域和蒸汽室的上游侧的端部之间虽然被所述一方的唇式密封件隔开,但该唇式密封 件是以防止蒸汽从蒸汽室向上游侧的轴承轴封空间流出的朝向设置的,所以很难抑制大气 从上游侧的轴承轴封空间流入向蒸汽室。因此,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蒸汽压缩机的构造,其即使在蒸汽室吸入 低于大气压的低压蒸汽的情况下,也可以适用于防止在蒸汽室压缩的蒸汽中混入大气(空 气)。
在该专利文献2的蒸汽压缩机中,在框体内,在蒸汽室和转子轴的轴承之间的区 域,在轴向上隔开间隔设有多个迷宫式密封件。而且,在该蒸汽压缩机中,设置供给路,使得 从与蒸汽室的喷出口连接的配管连接到靠近蒸汽室的两个迷宫式密封件之间的空间。艮口, 在该蒸汽压缩机中,在蒸汽室压缩后,将从蒸汽室喷出的蒸汽的一部分导入所述两个迷宫 式密封件之间的空间,可以使该空间的压力成为比较高的压力。如果将该结构应用于上述专利文献1的上游侧的轴承轴封空间中相对于开放流 路的连接部位更靠蒸汽室的位置的区域,由于可以在通过开放流路导入大气的区域和蒸汽 室的上游侧的端部之间形成充满高压蒸汽的区域,因此,即使在通过吸入流路将低于大气 压的低压蒸汽吸入到蒸汽室的上游侧的端部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导入上游侧的轴承轴封 空间的大气通过开放流路流入蒸汽室。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 JP特开2008-196312号公报专利文献2 JP特开2008-57452号公报但是,从蒸汽室通过喷出口喷出的压缩后的蒸汽本来应供应给蒸汽利用机器而被 有效利用。但是,将从蒸汽室喷出的蒸汽用于防止大气流入蒸汽室,就会使生成的压缩蒸汽 中实际可有效利用的蒸汽的比例减少,综合起来看,导致压缩蒸汽的生成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抑制压缩蒸汽的生成 效率下降的同时,即使在蒸汽室中吸入的蒸汽的压力低于大气压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大气 流入蒸汽室的蒸汽压缩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蒸汽压缩机具有框体,所述框体具有蒸汽室、吸入侧轴封室、喷出侧轴封室以及大气开放路,所述 蒸汽室在其长度方向的一方侧设有蒸汽的吸入口,在其长度方向的另一方侧设有蒸汽的喷 出口,所述吸入侧轴封室与所述蒸汽室的蒸汽的吸入侧连通,所述喷出侧轴封室与所述蒸 汽室的蒸汽的喷出侧连通,所述大气开放路使所述吸入侧轴封室和大气空间连通;压缩用转子,所述压缩用转子具有收容于所述蒸汽室的压缩部以及从该压缩部向 两侧穿过所述各轴封室而延伸的转子轴,通过使所述压缩用转子绕轴旋转,所述压缩部在 将吸入所述蒸汽室内的蒸汽送向所述喷出口侧的同时对所述蒸汽进行压缩;第一密封部,被设置在所述吸入侧轴封室中的比所述大气开放路的连接部位更偏 向所述蒸汽室一侧的位置上,所述第一密封部用于抑制所述蒸汽室内的蒸汽流向所述大气 开放路;第二密封部,被设置在所述吸入侧轴封室中的所述大气开放路的连接部位和所述 第一密封部之间的位置上,所述第二密封部用于抑制蒸汽流向所述大气开放路;非接触式的第三密封部,被设置于所述喷出侧轴封室,所述第三密封部用于提高 对从所述蒸汽室向该喷出侧轴封室漏出的蒸汽的流通阻力;以及连通部,所述连通部使如下两个区域连通,其一是所述吸入侧轴封室中的位于所 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之间的区域,其二是所述喷出侧轴封室中的相对于所述第 三密封部位于与所述蒸汽室相反一侧的区域。5
在该蒸汽压缩机中,在喷出侧轴封室设置的第三密封部由于是非接触式的,因此, 在蒸汽室压缩后的高压蒸汽仅有少量漏出到喷出侧轴封室中的相对于第三密封部位于与 蒸汽室相反一侧的区域中。而且,在该蒸汽压缩机中,如下两个区域由连通部连通,其一是 吸入侧轴封室中的相对于大气开放路的连接部位设置于蒸汽室一侧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 密封部之间的区域,其二是喷出侧轴封室中的相对于第三密封部位于与蒸汽室相反一侧的 区域,因此,从蒸汽室漏出到相对于第三密封部位于与蒸汽室相反一侧的区域中的高压的 蒸汽通过连通部被导入吸入侧轴封室中的位于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之间的区域,并由 两个密封部保持。结果是,在大气开放路相对于吸入侧轴封室的连接部位与蒸汽室的蒸汽 的吸入侧的部位之间充满高压的蒸汽,并且形成该压力由两侧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 保持的空间。因此,即使是蒸汽室通过吸入口吸入低于大气压的低压的蒸汽的情况下,由于 被保持为所述高压的空间,也可以防止通过大气开放路吸入到吸入侧轴封室的大气流入向 蒸汽室。但是,当将现有的蒸汽压缩机采用的迷宫式密封件那样的非接触式的密封部设置 于喷出侧轴封室、抑制压缩后的蒸汽从蒸汽室流出向喷出侧轴封室的情况下,就难以利用 该非接触式的密封部完全阻止蒸汽从蒸汽室向喷出侧轴封室漏出,会有少量蒸汽向喷出侧 轴封室漏出。对此,在本发明的蒸汽压缩机中,将通过由非接触式的第三密封部形成的间隙 从蒸汽室漏出向喷出侧轴封室的蒸汽导入吸入侧轴封室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间的 区域,可用于防止通过大气开放路导入吸入侧轴封室的大气流入向蒸汽室。即,利用本来从 蒸汽室向喷出侧轴封室白白漏出的蒸汽,可以防止大气流入向蒸汽室。结果是,在该蒸汽压 缩机中,没必要将从蒸汽室的喷出口喷出的蒸汽的一部分分配用于防止大气流入蒸汽室, 因此能够抑制生成的压缩蒸汽中可有效利用的蒸汽的比例的减少。因此,在该蒸汽压缩机 中,在抑制压缩蒸汽的生成效率的下降的同时,即使是蒸汽室吸入的蒸汽压力低于大气压 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大气流入蒸汽室。在上述蒸汽压缩机中,还可以在所述框体上设有与所述吸入侧轴封室连通、且收 容润滑油的油室,在所述吸入侧轴封室中的比所述大气开放路的连接部位更靠所述油室的 位置设有唇式密封件,所述唇式密封件具有唇部,所述唇部以防止从所述油室流出的润滑 油在该吸入侧轴封室内朝向所述蒸汽室一侧流动的姿势接触于所述转子轴的外周面。在具有以防止从油室流出的润滑油在吸入侧轴封室内朝向蒸汽室一侧流动的姿 势接触于转子轴的外周面而设置的唇部的唇式密封件中,当由于蒸汽室吸入压力低于大气 压的低压蒸汽而导致唇式密封件的位于蒸汽室一侧的空间的压力变得低于唇式密封件的 位于油室一侧的空间的压力时,由于这两个空间的压力差,唇部被强力压接于转子轴的外 周面。而且,在该状态下,如果压缩用转子长时间旋转,则唇部的磨损剧烈,最终会有损于唇 式密封件的密封效果,存在从油室流出的润滑油流向蒸汽室一侧的顾虑。对此,在本结构 中,由于在唇式密封件和蒸汽室之间形成由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保持的压力高于大气 压的高压的空间,因此,即使在蒸汽室吸入了低于大气压的低压的蒸气的情况下,也能够防 止唇式密封件的位于蒸汽室一侧的空间的压力变得低于唇式密封件的位于油室一侧的空 间的压力。因此,可以防止唇部被强力压接到转子轴的外周面,结果是,能够抑制唇部的磨 损变加剧。而且,能够防止由于唇部的磨损引起从油室流出的润滑油流向蒸汽室一侧并浸 入到蒸汽室。在上述蒸汽压缩机中,优选所述蒸汽压缩机具备与所述连通部连接的压力调节阀,该压力调节阀构成为在从所述喷出侧轴封室中相对于所述第三密封部位于与所述蒸 汽室相反一侧的区域流向所述连通部的蒸汽的压力大于或等于高于大气压的规定的设定 压力时,可将从该连通部导入到所述吸入侧轴封室中位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 部之间的区域的蒸汽的压力维持为所述设定压力。在蒸汽室由压缩部压缩并送向喷出侧的蒸气的压力有时会变动,或者有时不是恒 定压力。此时,从蒸汽室漏出到喷出侧轴封室中相对于第三密封部位于与蒸汽室相反一侧 的区域中的蒸汽压力变化。对此,在本结构中,与连通部连接的压力调节阀构成为在从喷 出侧轴封室中相对于第三密封部位于与蒸汽室相反一侧的区域流向连通部的蒸汽的压力 大于或等于高于大气压的规定的设定压力时,可将从连通部导入到吸入侧轴封室中位于第 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之间的区域中的蒸汽的压力维持为设定压力,因此,即使漏出到喷 出侧轴封室中相对于第三密封部位于与蒸汽室相反一侧的区域中的蒸汽压力以所述设定 压力以上的压力变化,也能够将吸入侧轴封室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间的区域的压力 稳定维持为高于大气压的恒定的压力(设定压力)。在该情况下,优选所述连通部具有用于对从所述喷出侧轴封室流向所述吸入侧轴 封室的蒸汽中含有的液体进行分离的排泄箱,所述压力调节阀将液体已在所述排泄箱中得 到分离的蒸汽的压力维持为所述设定压力。从蒸汽室漏出到喷出侧轴封室的蒸汽中有时含有例如由于蒸汽冷却而生成的凝 结液或为了压缩用转子的压缩部和蒸汽室的内表面之间的密封或者润滑而导入蒸汽室的 液体。当这种液体与蒸汽一起流入压力调节阀时,存在压力调节阀的动作变不稳定的顾虑。 对此,在本结构中,连通部具有用于对从喷出侧轴封室流向吸入侧轴封室的蒸汽中含有的 液体进行分离的排泄箱,压力调节阀将液体已在所述排泄箱中得到分离的蒸汽的压力维持 为设定压力。因此,即使是在从蒸汽室漏出到喷出侧轴封室的蒸汽中含有液体的情况下,也 可以防止液体流入压力调节阀。结果是,可以防止压力调节阀的动作变不稳定。进而在该情况下,优选在所述排泄箱上连接有用于排出该排泄箱中贮存的液体的 泄出路,该泄出路与所述吸入口相连。根据该结构,可以使贮存于排泄箱的液体通过泄出路回到蒸汽室。由此,可以再利 用从蒸汽室向喷出侧轴封室漏出的液体或因向喷出侧轴封室漏出的蒸气的降温而生成的 凝结液。结果是,可以抑制蒸汽压缩中能量效率的下降。在具备上述压力调节阀的结构中,优选在所述压力调节阀上连接有剩余蒸汽排出 路,该压力调节阀构成为在所述连通部内的蒸汽的压力超过所述设定压力时向所述剩余蒸 汽排出路排出剩余的蒸汽,所述剩余蒸汽排出路与所述吸入口相连。根据这种结构,可以使从压力调节阀排出的剩余的蒸汽通过剩余蒸汽排出路回到 蒸汽室。因此,可以再利用从压力调节阀排出的蒸汽。结果是,可以抑制蒸汽压缩中能量效 率的下降。在上述蒸汽压缩机中,优选所述蒸汽压缩机具有使所述压缩用转子旋转的驱动源 以及控制所述驱动源的驱动的控制部,所述连通部经设有开闭阀的连接路与供压力高于大 气压的高压蒸汽流通的蒸汽配管连接,所述控制部伴随着所述驱动源的起动使所述开闭阀 成为开状态。在起动源起动时,即蒸汽压缩机起动时,由于在蒸汽室还没有对蒸气进行压缩,所以蒸汽室的喷出侧的区域的压力不会变高。因此,在蒸汽压缩机起动时,存在从蒸汽室不会 向喷出侧轴封室漏出压力高于大气压的高压蒸气的情况。对此,在本结构中,经设有开闭阀 的连接路在供高于大气压的高压蒸汽流通的蒸汽配管上连接连通部,并且伴随着驱动源的 起动,控制部使开闭阀成为开状态,因此可以在蒸汽压缩机起动时从蒸汽配管将压力高于 大气压的高压蒸气通过连接路导入连通部。因此,即使是在蒸汽压缩机起动时从蒸汽室不 向喷出侧轴封室漏出压力高于大气压的高压蒸气的情况下,也可以向吸入侧轴封室的第一 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间的区域供应压力高于大气压的高压蒸气,可以将该区域的压力保持 为高于大气压的高压压力。发明效果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可以在抑制压缩蒸汽的生成效率下降的同时,即使在蒸 汽室中吸入的蒸汽的压力低于大气压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大气浸入蒸汽室。


图1是概略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的构成的模式图;图2是概略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的构成的模式图;图3是概略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的构成的模式图;图4是概略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的构成的模式图;图5是概略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的构成的模式图;图中2-压缩用转子2a-压缩部2b-转子轴3-驱动源4-框体10-第一吸入侧密封部(第一密封部)12-第二吸入侧密封部(第二密封部)14-第三吸入侧密封部(唇式密封件)14b-唇部16-第一喷出侧密封部(第三密封部)22-连通部32-蒸汽室33-吸入口34-喷出口35-吸入侧轴封室37-吸入侧油室(油室)38-吸入侧大气开放路(大气开放路)39-喷出侧轴封室52-压力调节阀53-剩余蒸汽排出路
54-排泄箱56-泄出路58-控制部60-连接路62-开闭阀102-喷出侧蒸汽配管(蒸汽配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首先,参考图1对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的构成进行说明。该第一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是利用旋转的压缩用转子2 —边将设于框体4内部 的蒸汽室32吸入的蒸汽送向下游侧一边对其进行压缩的装置。具体地说,该第一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具备压缩用转子2、驱动源3、框体4、吸 入侧轴承6、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第二吸入侧密封部12、第三吸入侧密封部14、喷出侧轴 承15、第一喷出侧密封部16、第二喷出侧密封部18、第三喷出侧密封部20以及连通部22。压缩用转子2可旋转地设置在框体4内,将吸入到框体4内的后述的蒸汽室32中 的水蒸气一边送向后述的喷出口 34侧一边进行压缩。该压缩用转子2具有压缩部加和转 子轴2b。虽未图示,压缩部加形成为螺旋状,并收容在后述的蒸汽室32内。转子轴2b从 压缩部加向轴向两侧延伸并穿过后述的轴封室35、39,轴承设置室36、40以及油室37、41。 转子轴2b的一端部连接于驱动源3。驱动源3通过给转子轴2b施加驱动力使压缩用转子 2绕轴旋转。而且,通过压缩用转子2绕轴旋转,压缩部加在蒸汽室32内旋转,由此,压缩 部加将吸入蒸汽室32内的水蒸气一边送向后述的喷出口 34 —侧,一边对其进行压缩。框体4构成为筒状,并具有蒸汽室32、吸入口 33、喷出口 34、吸入侧轴封室35、吸 入侧轴承设置室36、吸入侧油室37、吸入侧大气开放路38、喷出侧轴封室39、喷出侧轴承设 置室40、喷出侧油室41以及喷出侧大气开放路42。蒸汽室32是吸入水蒸气并且用压缩部加进行水蒸气的压缩的空间。该蒸汽室32 在框体4的内部被设置成沿框体4的长度方向(转子轴2b的轴向)延伸。在框体4中与蒸汽室32的长度方向的一方侧端部对应的位置设有吸入口 33,吸入 口 33用于向蒸汽室32吸入水蒸气。吸入口 33沿框体4的径向延伸,并从侧面连接于蒸汽 室32。吸入口 33与省略图示的吸入侧蒸汽配管连接。从该吸入侧蒸汽配管供应的水蒸气 通过吸入口 33被吸入蒸汽室32。另外,在框体4中与蒸汽室3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方侧的端部对应的位置设有喷出 口 34,喷出口 34用于从蒸汽室32喷出压缩后的水蒸气。喷出口 34沿框体4的径向延伸, 并从侧面连接于蒸汽室32。喷出口 34连接于未图示的喷出侧蒸汽配管。从蒸汽室32通过 喷出口 34喷出向喷出侧蒸汽配管的水蒸气通过喷出侧蒸汽配管而被供应给热交换器等蒸 汽利用机器。吸入侧轴封室35被设置成与蒸汽室32的水蒸气的吸入侧的端部连通。该吸入侧 轴封室35沿框体4的轴向延伸。在吸入侧轴封室35中贯穿有压缩用转子2的转子轴2b中从压缩部加向一方侧延伸的部分。而且,在吸入侧轴封室35内,利用所述各吸入侧密封 部10、12、14密封转子轴2b的周围的空间。吸入侧轴承设置室36是设置吸入侧轴承6的空间。该吸入侧轴承设置室36在框 体4的轴向上设置于相对于吸入侧轴封室35与蒸汽室32相反一侧的位置上,并且与吸入 侧轴封室35连通。吸入侧油室37是收容用于供应给吸入侧轴承6的润滑油的空间。该吸入侧油室 37包含于本发明的油室的概念之中。吸入侧油室37在框体4的轴向上设置于相对于吸入 侧轴承设置室36与吸入侧轴封室35相反一侧的位置上,并与吸入侧轴承设置室36连通。 即,吸入侧油室37经吸入侧轴承设置室36与吸入侧轴封室35连通。吸入侧大气开放路38用于使吸入侧轴封室35和框体4的外部的大气空间连通。 该吸入侧大气开放路38包含于本发明的大气开放路的概念之中。吸入侧大气开放路38以 从吸入侧轴封室35的轴向的中间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方式设置于框体4。喷出侧轴封室39、喷出侧轴承设置室40、喷出侧油室41以及喷出侧大气开放路42 被配置于蒸汽室32的水蒸气的喷出侧。所述喷出侧轴封室39、喷出侧轴承设置室40、喷出 侧油室41以及喷出侧大气开放路42在框体4的轴向上与吸入侧轴封室35、吸入侧轴承设 置室36、吸入侧油室37以及吸入侧大气开放路38对称配置。喷出侧轴封室39、喷出侧轴 承设置室40、喷出侧油室41以及喷出侧大气开放路42的构成与吸入侧轴封室35、吸入侧 轴承设置室36、吸入侧油室37以及吸入侧大气开放路38的构成基本相同。吸入侧轴承6设置于所述吸入侧轴承设置室36,支承转子轴2b并使其旋转自如。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被配置于吸入侧轴封室35中比吸入侧大气开放路38的连 接部位更偏向蒸汽室32 —侧的位置。具体地说,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被配置于吸入侧轴 封室35中蒸汽室32侧的端部。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是用于抑制蒸汽室32内的水蒸气向 吸入侧大气开放路38漏出的非接触式的密封部,包含于本发明的第一密封部的概念之中。 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例如由所谓的维斯科密封件(Visco-seal)构成(所谓维斯科密封件 是通过设有螺纹的轴旋转对注入间隙的液体进行加压从而进行密封的部件)。该维斯科密 封件具有在形成吸入侧轴封室35的框体4的内表面设置的省略图示的内螺纹部,转子轴2b 贯穿该内螺纹部。所述内螺纹部具有稍微大于转子轴2b的外径的内径,在内螺纹部的内周 面的多个螺纹牙和转子轴2b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错综复杂形状的微小间隙。该间隙由于 其错综复杂形状而使得水蒸气的流通阻力变高,因此,几乎抑制蒸汽室32内的水蒸气漏出 向吸入侧轴封室35。第二吸入侧密封部12被配置于吸入侧轴封室35中吸入侧大气开放路38的连接 部位和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之间的位置。第二吸入侧密封部12是用于抑制水蒸气沿转子 轴2b向所述吸入侧大气开放路38的连接部位一侧流动的非接触式的密封部,其包含于本 发明的第二密封部的概念之中。第二吸入侧密封部12例如由与所述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 同样的维斯科密封件构成。第三吸入侧密封部14被配置于吸入侧轴封室35中比吸入侧大气开放路38的连 接部位更靠吸入侧油室37 (吸入侧轴承设置室36)的位置。第三吸入侧密封部14是接触 式的密封部,其防止从吸入侧油室37流出并通过吸入侧轴承设置室36而流入吸入侧轴封 室35中的润滑油在吸入侧轴封室35内朝向蒸汽室32 —侧流动。
具体地说,第三吸入侧密封部14由唇式密封件构成。该唇式密封件具有主体部 14a、唇部14b。主体部1 是嵌入吸入侧轴封室35内的圆环状的部分。唇部14b从主体 部14a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延伸。该唇部14b以防止从吸入侧油室37通过吸入侧轴承设 置室36而流入吸入侧轴封室35中的润滑油朝向蒸汽室32 —侧流动的姿势,接触于转子轴 2b的外周面。S卩,唇部14b随着向其径向内侧的端缘而逐渐朝向吸入侧油室37侧,并且在 向蒸汽室32侧成为凸出形状而弯曲的状态下,径向内侧的端缘部接触于转子轴2b的外周 面。唇部14b通过弯曲而产生弹力,利用其弹力将该唇部14b的径向内侧的端缘部压接到 转子轴2b的外周面上。喷出侧轴承15设置于所述喷出侧轴承设置室40,支承转子轴2b并使其旋转自如。第一喷出侧密封部16、第二喷出侧密封部18以及第三喷出侧密封部20设置于喷 出侧轴封室39,在框体4的轴向(转子轴2b的轴向)上,第一喷出侧密封部16、第二喷出 侧密封部18以及第三喷出侧密封部20与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第二吸入侧密封部12以 及第三吸入侧密封部14对称配置。所述第一喷出侧密封部16、第二喷出侧密封部18以及 第三喷出侧密封部20的构成与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第二吸入侧密封部12以及第三吸入 侧密封部14的构成相同。而且,第一喷出侧密封部16是非接触式的密封部,其用于提高对 从蒸汽室32沿转子轴2b露出向喷出侧轴封室39的水蒸气的流通阻力,第一喷出侧密封部 16包含于本发明的第三密封部的概念之中。连通部22用于使吸入侧轴封室35中位于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和第二吸入侧密 封部12之间的区域、与喷出侧轴封室39中相对于第一喷出侧密封部16位于与蒸汽室32相 反一侧的区域(位于第一喷出侧密封部16和第二喷出侧密封部18之间的区域)相连通。 从蒸汽室32漏出到喷出侧轴封室39的第一喷出侧密封部16和第二喷出侧密封部18之间 的区域中的水蒸气通过该连通部22被导入吸入侧轴封室35的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和第 二吸入侧密封部12之间的区域。具体地说,连通部22具有吸入侧流路22a、喷出侧流路22b以及连通路22c。吸入侧流路2 设置于框体4,并从吸入侧轴封室35中位于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 和第二吸入侧密封部12之间的区域向径向外侧延伸。喷出侧流路22b设置于框体4,并从喷出侧轴封室39中位于第一喷出侧密封部16 和第二喷出侧密封部18之间的区域向径向外侧延伸。连通路22c将吸入侧流路2 和喷出侧流路22b相互连接起来,并由连接所述两 个流路22a、22b彼此的配管构成。下面,对于该第一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的动作进行说明。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中,从图示省略的吸入侧蒸汽配管向吸入口 33 供应水蒸气,该水蒸气从吸入口 33被吸入到蒸汽室32。由驱动源3施加驱动力给压缩用转 子2,使压缩用转子2旋转,由此,压缩部加在蒸汽室32内一边旋转一边压缩水蒸气。此 时,压缩部加将从吸入口 33吸入到蒸汽室32中的水蒸气一边送向喷出口 34侧一边对其 进行压缩。这样压缩了的水蒸气从蒸汽室32通过喷出口 34被喷出到图示省略的喷出侧蒸 汽配管。然后,由于第一喷出侧密封部16是非接触式的密封部,所以压缩后的水蒸气中的 少量水蒸气从蒸汽室32的喷出侧的端部漏出到喷出侧轴封室39的第一喷出侧密封部16和第二喷出侧密封部18之间的区域。该漏出的水蒸气通过连通部22的喷出侧流路22b、连 通路22c、吸入侧流路2 而被导入吸入侧轴封室35的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和第二吸入侧 密封部12之间的区域。由此,在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和第二吸入侧密封部12之间的空间 充满较高压力的水蒸气,由两侧的密封部10、12大致保持该空间的蒸汽压力。即,两密封部 10、12之间的空间是比大气压高的压力。但是,有时还从吸入侧蒸汽配管向吸入口 33供应低于大气压的压力的水蒸气。此 时,蒸汽室32的吸入侧的端部的压力变得低于大气压力。此时,如果在吸入侧轴封室35未 形成有由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和第二吸入侧密封部12保持的高压的空间,则通过吸入侧 大气开放路38导入吸入侧轴封室35的大气(空气)就会流入蒸汽室32。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和第二吸入侧密封部12之 间的区域与第一喷出侧密封部16和第二喷出侧密封部18之间的区域由连通部22连通,由 此,吸入侧大气开放路38相对于吸入侧轴封室35的连接部位与蒸汽室32的水蒸气的吸入 侧的端部之间充满高压的水蒸气,并且,形成由两侧的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和第二吸入侧 密封部12保持该蒸汽压力的空间。因此,即使是蒸汽室32通过吸入口 33吸入了低于大气 压的压力的水蒸气的情况下,利用被保持为所述高压的空间,也能防止通过吸入侧大气开 放路38导入吸入侧轴封室35的大气流入向蒸汽室32。另外,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将通过由非接触式的第一喷出侧密封部16形成的间 隙而从蒸汽室32向喷出侧轴封室39漏出的蒸汽导入吸入侧轴封室35的第一吸入侧密封 部10和第二吸入侧密封部12之间的区域,可以用来防止通过吸入侧大气开放路38导入吸 入侧轴封室35的大气流入向蒸汽室32。即,利用本来从蒸汽室32向喷出侧轴封室39白白 漏出的蒸汽,可以防止大气流入向蒸汽室32。结果是,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没必要将从蒸 汽室32的喷出口 34喷出的蒸汽的一部分分配于防止大气流入蒸汽室32,因此能够抑制生 成的压缩蒸汽中可有效利用的蒸汽的比例的减少。因此,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抑制压缩 蒸汽的生成效率的下降的同时,即使是蒸汽室32吸入的蒸汽压力低于大气压的情况下也 能够防止大气流入蒸汽室32。另外,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吸入侧轴封室35中比吸入侧大气开放路38的连接 部位更靠吸入侧油室37的位置上设有第三吸入侧密封部14,该第三吸入侧密封部14具有 唇部14b,唇部14b以防止从吸入侧油室37流出的润滑油在吸入侧轴封室35内朝向蒸汽室 32 一侧流动的姿势接触于转子轴2b的外周面。在这样的第三吸入侧密封部14中,当该密封部14的位于蒸汽室32 —侧的空间的 压力低于该密封部14的位于吸入侧油室37 —侧的空间的压力时,由于所述两空间的压力 差,唇部14b被强力压接于转子轴2b的外周面上。在该状态下,如果压缩用转子2长时间 旋转,则唇部14b的磨损剧烈,最终会有损于唇部14b的密封效果,存在从吸入侧油室37流 出的润滑油流向蒸汽室32侧的顾虑。对此,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第三吸入侧密封 部14和蒸汽室32之间形成由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和第二吸入侧密封部12保持的压力高 于大气压的空间,因此,即使在蒸汽室32吸入了低于大气压的压力的水蒸气的情况下,也 能够防止第三吸入侧密封部14的位于蒸汽室32 —侧的空间的压力变得低于该密封部14 的位于吸入侧油室37—侧的空间的压力。因此,可以防止唇部14b被强力压接到转子轴2b 的外周面,结果是,能够抑制唇部14b的磨损变加剧。而且,能够防止由于唇部14b的磨损引起从吸入侧油室37流出的润滑油流向蒸汽室32 —侧并浸入到蒸汽室32。(第二实施方式)下面,参考图2对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的构成进行说明。该第二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具备与连通部22连接的压力调节阀52。在蒸汽室 32由压缩部加压缩并送向喷出侧的水蒸气的压力有时会变动,或者有时不是恒定压力,此 时,从蒸汽室32漏出到喷出侧轴封室39的第一喷出侧密封部16和第二喷出侧密封部18 之间的区域,在连通部22流动的水蒸气的压力变化。压力调节阀52被设置成用于此时将 在连通部22流动的水蒸气的压力维持为高于大气压的规定的设定压力。具体地说,压力调节阀52连接于连通部22的连通路22c。压力调节阀52构成为在从喷出侧轴封室39的第一喷出侧密封部16和第二喷出 侧密封部18之间的区域向连通部22流动的水蒸气的压力在所述设定压力以上的情况下, 可以将从该连通部22导入吸入侧轴封室35的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和第二吸入侧密封部 12之间的区域的水蒸气的压力维持为所述设定压力。所述设定压力由压力调节阀52决定。 压力调节阀52连接于剩余蒸汽排出路53。在连通部22中相对于设有该压力调节阀52的 部位而言喷出侧轴封室39 —侧的区域的水蒸气压力超过所述设定压力时,压力调节阀52 自动向剩余蒸汽排出路53排出剩余的水蒸气。压力调节阀52通过排出该剩余的水蒸气而 将在连通部22流动的水蒸气的压力维持为所述设定压力。而且,在蒸汽压缩机的正常运转 时,从蒸汽室32漏出到喷出侧轴封室39中第一喷出侧密封部16和第二喷出侧密封部18 之间的区域的水蒸气压力由于在所述设定压力以上,因此,在其正常运转时从连通部22导 入吸入侧轴封室35的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和第二吸入侧密封部12之间的区域的水蒸气 压力被压力调节阀52始终维持在所述设定压力。该第二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的除上述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 机相同。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连通部22连接于压力调节阀52,该压 力调节阀52构成为在从喷出侧轴封室39的第一喷出侧密封部16和第二喷出侧密封部18 之间的区域向连通部22流动的水蒸气的压力在高于大气压的规定的设定压力以上的情况 下,可以将从该连通部22导入吸入侧轴封室35的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和第二吸入侧密封 部12之间的区域的水蒸气的压力维持为所述设定压力。因此,即使由于在蒸汽室32由压 缩部加压缩并送向喷出侧的水蒸气的压力发生变动等,而使得漏出到喷出侧轴封室39中 第一喷出侧密封部16和第二喷出侧密封部18之间的区域的蒸汽压力以所述设定压力以上 的压力变化,也能够将吸入侧轴封室35的密封部10、12间的区域的压力稳定维持为高于大 气压的恒定压力。该第二实施方式的除上述以外的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相同。(第三实施方式)下面,参考图3对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的构成进行说明。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中,连通部22具有排泄箱M,排泄箱M用于对通 过该连通部22从喷出侧轴封室39流向吸入侧轴封室35的水蒸气中含有的水进行分离,压 力调节阀52将由排泄箱M分离出水的水蒸气的压力维持在设定压力。具体地说,从蒸汽室32漏出到喷出侧轴封室39的密封部16、18之间的区域的水蒸气中有时含有例如为了形成蒸汽室32的框体4的内周面与压缩用转子2的压缩部加之 间的密封以及润滑而导入蒸汽室32的水。另外,从蒸汽室32漏出到喷出侧轴封室39的密 封部16、18间的区域的水蒸气降温,由此,有时产生凝结水。因此,从喷出侧轴封室39流出 到喷出侧流路22b的水蒸气有时含有水。当这种水蒸气中含有的水流入压力调节阀52时, 存在压力调节阀52的动作变不稳定的顾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排泄箱M分离了水 之后的水蒸气的压力由压力调节阀52维持在设定压力。详细地说,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排泄箱M设置于连通部22的连通路22c,在该排 泄箱M的上部连接有连通路22c以及压力调节阀52。在排泄箱M的底部连接有用于将 贮存在该排泄箱M内的水排出的泄出路56。在该泄出路56上设有排泄阀58。排泄阀58 将排泄箱M内的收容水蒸气的空间保持为水密状态,同时使贮存在排泄箱M内的水排出。 即,排泄阀58维持使水介于排泄箱M中收容水蒸气的空间与通过泄出路56连接于排泄箱 54内空间的大气空间之间的状态,同时,将排泄箱M内的水逐渐排出。从喷出侧轴封室39流出到连通部22的含水的水蒸气从排泄箱M的上部导入排 泄箱M内。此时,水贮存在排泄箱M内的下部,与水蒸气分离。通过适当设定泄出路56 的流路径等,将从排泄箱M排出的水的流量维持为贮存在排泄箱M内的水的水位低于连 通路22c以及压力调节阀52相对于排泄箱M的连接部位的位置。结果是,在排泄箱M将 水分离之后的水蒸气通过连通路22c以及吸入侧流路2 被导入吸入侧轴封室35中密封 部10、12间的区域。另外,压力调节阀52将在排泄箱M将水分离并存在于该排泄箱M内 上部空间中的水蒸气的压力维持为设定压力,当该水蒸气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向剩余 蒸汽排出路53排出剩余的蒸汽。该第三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的除上述以外的构成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 机的构成相同。如以上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连通部22具有用于将从喷出侧轴封室39流向吸 入侧轴封室35的水蒸气中含有的水分离的排泄箱M,压力调节阀52将排泄箱M中分离 了水之后的水蒸气的压力维持在设定压力。因此,即使是从蒸汽室32漏出到喷出侧轴封室 39的水蒸气中含有水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水流入压力调节阀52。结果是,可以防止压力 调节阀52的动作变不稳定。该第三实施方式的除上述以外的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 效果相同。(第四实施方式)下面,参考图4对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的构成进行说明。在该第四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中,可以在驱动源3起动时从喷出侧蒸汽配管 102吸取水蒸气到连通部22。具体地说,该第四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具备控制部59,控制部59用于控制驱动 源3的驱动以及构成蒸汽压缩机的其他机器。另外,该蒸汽压缩机具备连接路60和开闭阀 62。连接路60将比连通部22的排泄箱M中贮存水的最大水位高的位置和喷出侧蒸 汽配管102相互连接起来。开闭阀62是由控制部59进行开闭控制的电磁阀,并被设置于 连接路60。即,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连通部22经设有开闭阀62的连接路60与喷出侧蒸汽配管102连接。而且,该喷出侧蒸汽配管102被包含于本发明的蒸汽配管的概念之中。另外,控制部59伴随着驱动源3的起动使闭状态的开闭阀62处于开状态。具体 地说,在蒸汽压缩机上设有图示省略的起动开关。在起动开关接通时,对应于此,控制部59 开始驱动源3的起动并且使开闭阀62在一定时间处于开状态。压力高于大气压的水蒸气 流向喷出侧蒸汽配管102内,通过使开闭阀62处于开状态,喷出侧蒸汽配管102内的水蒸 气通过连接路60以一定时间供应给排泄箱M。由此,蒸汽压缩机启动后,以一定时间向吸 入侧轴封室35的密封部10、12间的区域导入压力高于大气压的水蒸气。该第四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的除上述以外的构成与第三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 机的构成相同。在蒸汽压缩机起动时,由于在蒸汽室32还没有对水蒸气进行压缩,所以蒸汽室32 的喷出侧的区域的压力不会变高。因此,在蒸汽压缩机起动时,存在从蒸汽室32不会向喷 出侧轴封室39漏出压力高于大气压的水蒸气的情况。对此,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经设有 开闭阀62的连接路60在喷出侧蒸汽配管102上连接连通部22,并且伴随着驱动源3的起 动,控制部59使开闭阀62成为开状态,因此可以在蒸汽压缩机起动时从喷出侧蒸汽配管 102将压力高于大气压的水蒸气通过连接路60导入连通部22。因此,即使是在蒸汽压缩机 起动时从蒸汽室32不向喷出侧轴封室39漏出压力高于大气压的水蒸气的情况下,也可以 向吸入侧轴封室35的密封部10、12间的区域供应压力高于大气压的水蒸气,可以将该区域 的压力保持为高于大气压的压力。该第四实施方式的除上述以外的效果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效果相同。(第五实施方式)下面,参考图5对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的构成进行说明。在该第五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中,连接于排泄箱M的泄出路56和连接于压力 调节阀52的剩余蒸汽排出路53与吸入口 33相连。由于压力高于大气压的水蒸气被导入排泄箱M内,因此贮存于排泄箱M内的水 以高于大气压的压力被排出到泄出路56。因此,在从图示省略的吸入侧蒸汽配管向吸入口 33供应低于大气压的低压的水蒸气时,排出向泄出路56的水的压力变得高于吸入口 33内 的压力。结果是,排出到泄出路56的水在该水和吸入口 33内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容易被吸 入向吸入口 33并且被导入蒸汽室32。另外,压力调节阀52的设定压力由于被设定成比大气压稍高的压力,因此从压力 调节阀52排出向剩余蒸汽排出路53的剩余的水蒸气的压力变得高于大气压。因此,在从 吸入侧蒸汽配管向吸入口 33供应低于大气压的低压水蒸气的情况下,排出到剩余蒸汽排 出路53的剩余的水蒸气的压力变得高于吸入口 33内的压力。结果是,排出到剩余蒸汽排 出路53的剩余的水蒸气在该水蒸气和吸入口 33内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容易被吸入向吸入口 33并且被导入蒸汽室32。该第五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机的除上述以外的构成与第四实施方式的蒸汽压缩 机的构成相同。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中,连接于排泄箱M的泄出路56与吸入口 33相连,因此,可以 使贮存于排泄箱讨的水通过泄出路56返回到蒸汽室32。由此,可以再利用从蒸汽室32向 喷出侧轴封室39漏出的水或因向喷出侧轴封室39漏出的水蒸气的降温而生成的凝结水。结果是,可以抑制蒸汽压缩中能量效率的下降。另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由于从压力调节阀52排出剩余的水蒸气的剩余蒸汽排 出路53与吸入口 33相连,因此,可以使从压力调节阀52排出的剩余的水蒸气通过剩余蒸 汽排出路53回到蒸汽室32。因此,可以再利用从压力调节阀52排出的水蒸气。结果是,可 以进一步抑制蒸汽压缩中能量效率的下降。该第五实施方式的除上述以外的效果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效果相同。此外,关于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应当认为在所有点上是例示性的,并不是说限定 于此。本发明的范围还包括非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的、进而在与 权利要求书均等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例如,第一吸入侧密封部10、第二吸入侧密封部12、第一喷出侧密封部16及第二 喷出侧密封部18还可以是所述维斯科密封件以外的非接触式的密封部。例如,所述各密封 部10、12、16、18还可以由公知的迷宫式密封件构成。另外,由所述维斯科密封件构成的各密封部10、12、16、18还可以是具有在转子轴 2b的外周面设置的外螺纹部的结构,以取代所述内螺纹部。即,所述各密封部10、12、16、18 还可以是在外螺纹部的外周面的多个螺纹牙与形成轴封室35、39的框体4的内周面之间形 成错综复杂形状的微小间隙那样的结构。另外,第三吸入侧密封部14以及第三喷出侧密封部20还可以由唇式密封件以外 的接触式的密封部构成。例如,所述各密封部14、20可以由公知的机械式密封件或各种油 封、密封填料(gland packing)等构成。另外,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省略排泄箱M、泄出路56以及排泄阀58,而 将连接路60直接连接于连通路22c。另外,在上述第四、第五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9还可以根据在驱动源3起动时吸入 蒸汽室32的蒸汽的压力和从蒸汽室32喷出的蒸汽的压力来决定是否将开闭阀62打开成 开状态。即,在该变形例中,在吸入口 33和喷出口 34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从该各压力传 感器向控制部59输入检测信号。当所述起动开关接通时,控制部59根据输入的检测信号 判断吸入口 33的压力是否低于大气压,并且判断喷出口 34的压力是否低于大气压。然后, 控制部59在判断为吸入口 33的压力低于大气压、且喷出口 34的压力低于大气压的情况下 将开闭阀62打开成开状态。在该结构中,仅仅是在蒸汽压缩机刚起动后不久吸入蒸汽室32的蒸汽低于大气 压、且蒸汽室32的喷出口 34的蒸汽压力低于大气压的情况下,才从喷出侧蒸汽配管102向 连通部22供应高于大气压的高压蒸汽。由于优选在蒸汽压缩机起动时吸入蒸汽室32的蒸 汽低于大气压、且蒸汽室32的喷出口 34附近的蒸汽压力(从蒸汽室32漏出向喷出侧轴封 室39的蒸汽的压力)低于大气压时,从喷出侧蒸汽配管102向吸入侧轴封室35的密封部 10,12间的区域供应高于大气压的高压蒸汽,因此,在本结构中,仅限定于这种时候可以向 该区域供应蒸汽。换言之,在蒸汽压缩机起动时不需要从喷出侧蒸汽配管102向吸入侧轴 封室35的密封部10、12间的区域供应蒸汽时,就不向该区域供应蒸汽,因此,可以防止喷出 侧蒸汽配管102内的蒸汽白白消耗浪费。另外,蒸汽压缩机压缩的蒸汽还可以是水蒸气以外的蒸汽。此时,从喷出侧轴封室 39流出到连通部22的蒸汽中含有的液体还可以是水以外的液体。
权利要求
1.一种蒸汽压缩机,其具有框体,所述框体具有蒸汽室、吸入侧轴封室、喷出侧轴封室以及大气开放路,所述蒸汽 室在其长度方向的一方侧设有蒸汽的吸入口,在其长度方向的另一方侧设有蒸汽的喷出 口,所述吸入侧轴封室与所述蒸汽室的蒸汽的吸入侧连通,所述喷出侧轴封室与所述蒸汽 室的蒸汽的喷出侧连通,所述大气开放路使所述吸入侧轴封室和大气空间连通;压缩用转子,所述压缩用转子具有收容于所述蒸汽室的压缩部以及从该压缩部向两侧 穿过所述各轴封室而延伸的转子轴,通过使所述压缩用转子绕轴旋转,所述压缩部在将吸 入所述蒸汽室内的蒸汽送向所述喷出口侧的同时对所述蒸汽进行压缩;第一密封部,被设置在所述吸入侧轴封室中的比所述大气开放路的连接部位更偏向所 述蒸汽室一侧的位置上,所述第一密封部用于抑制所述蒸汽室内的蒸汽流向所述大气开放 路;第二密封部,被设置在所述吸入侧轴封室中的所述大气开放路的连接部位和所述第一 密封部之间的位置上,所述第二密封部用于抑制蒸汽流向所述大气开放路;非接触式的第三密封部,被设置于所述喷出侧轴封室,所述第三密封部用于提高对从 所述蒸汽室向该喷出侧轴封室漏出的蒸汽的流通阻力;以及连通部,所述连通部使如下两个区域连通,其一是所述吸入侧轴封室中的位于所述第 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之间的区域,其二是所述喷出侧轴封室中的相对于所述第三密 封部位于与所述蒸汽室相反一侧的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压缩机,其中,在所述框体上设有与所述吸入侧轴封室连通、且收容润滑油的油室,在所述吸入侧轴封室中的比所述大气开放路的连接部位更靠所述油室的位置设有唇 式密封件,所述唇式密封件具有唇部,所述唇部以防止从所述油室流出的润滑油在该吸入 侧轴封室内朝向所述蒸汽室一侧流动的姿势接触于所述转子轴的外周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汽压缩机,其中,所述蒸汽压缩机具备与所述连通部连接的压力调节阀,该压力调节阀构成为在从所 述喷出侧轴封室中相对于所述第三密封部位于与所述蒸汽室相反一侧的区域流向所述连 通部的蒸汽的压力大于或等于高于大气压的规定的设定压力时,可将从该连通部导入到所 述吸入侧轴封室中位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之间的区域的蒸汽的压力维持 为所述设定压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压缩机,其中,所述连通部具有用于对从所述喷出侧轴封室流向所述吸入侧轴封室的蒸汽中含有的 液体进行分离的排泄箱,所述压力调节阀将液体已在所述排泄箱中得到分离的蒸汽的压力维持为所述设定压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压缩机,其中,在所述排泄箱上连接有用于排出该排泄箱中贮存的液体的泄出路,该泄出路与所述吸 入口相连。
6.如权利要求3 5的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压缩机,其中,在所述压力调节阀上连接有剩余蒸汽排出路,该压力调节阀构成为在所述连通部内的蒸汽的压力超过所述设定压力时向所述剩余蒸汽排出路排出剩余的蒸汽, 所述剩余蒸汽排出路与所述吸入口相连。
7.如权利要求1 6的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压缩机,其中,所述蒸汽压缩机具有使所述压缩用转子旋转的驱动源以及控制所述驱动源的驱动的 控制部,所述连通部经设有开闭阀的连接路与供压力高于大气压的高压蒸汽流通的蒸汽配管 连接,所述控制部伴随着所述驱动源的起动使所述开闭阀成为开状态。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蒸汽压缩机,其在抑制压缩蒸汽的生成效率下降的同时,即使在蒸汽室中吸入的蒸汽的压力低于大气压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大气流入蒸汽室。蒸汽压缩机具有第一吸入侧密封部,其设置于吸入侧轴封室中比吸入侧大气开放路的连接部位更偏向蒸汽室一侧的位置且用于抑制蒸汽室内的蒸汽流向吸入侧大气开放路;第二吸入侧密封部,其设置于吸入侧轴封室中吸入侧大气开放路的连接部位和第一吸入侧密封部之间的位置且用于抑制蒸汽流向吸入侧大气开放路;非接触式的第一喷出侧密封部,其设置于喷出侧轴封室且用于提高对从蒸汽室漏出向喷出侧轴封室的蒸汽的流通阻力;以及连通部,其使吸入侧轴封室的密封部间的区域与喷出侧轴封室的密封部间的区域连通。
文档编号F04C27/00GK102052319SQ201010534990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6日
发明者桑原英明, 西村真 申请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