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卡止构造及电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534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引线卡止构造及电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电气设备壳上卡止引线的引线卡止构造及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平11-230083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示的离心风扇(电气设备)中, 在与壳体的吸入口对向的壁部的外壁形成槽部,在该槽部收纳有多根引线,而且,沿槽部的开口部延伸爪状突起,通过该爪部防止弓I线从槽部伸出另外,在日本特开2005-303015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表示有将引线收纳于设于轴流送风机的辐板的槽部内,将从槽部伸出的引线卡止于设于壳体的外壁上的引线卡止构造。另外,在日本特开2010-7545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表示有将引线收纳于设于轴流送风机的辐板的槽部内,使从槽部伸出的引线卡止于设于壳体的外壁上的引线卡止构造。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1-230083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5-303015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10-7545号公报在现有的引线卡止构造中,若沿引线的长度方向对引线作用压入引线的方向的力,则位于引线的引出部侧的引线从引线卡止部部分地浮起。若以这样的状态设置电气设备,则浮起的引线成为设置电气设备的障碍,引起噪音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对引线作用压入引线的方向的力,引线也不会浮起的引线卡止构造及具备该引线卡止构造的电气设备。除上述目的以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引线卡止构造延伸的引线不会成为设置电气设备的障碍的引线卡止构造及具备该引线卡止构造的电气设备。本发明以引线卡止构造为对象,引线卡止构造在具备第一壳壁部和第二壳壁部的电气设备壳的第二壳壁部卡止一根以上的引线,其中,第一壳壁部有绝缘被覆的一根以上的引线伸出,第二壳壁部与第一壳壁部连续且在与第一壳壁部延伸的方向交差的交差方向延伸。例如若电气设备为送风机,则电气设备壳为具有送风机的风洞的壳体。本发明的引线卡止构造具备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第一卡止部固定于电气设备壳上,在与第二壳壁部之间形成一根以上的引线穿过的第一间隙,且与第二壳壁部协作而夹持一根以上的引线。第二卡止部固定于电气设备壳或第一卡止部上,在与第一卡止部之间形成一根以上的引线穿过的第二间隙。在本发明的引线卡止构造中,一根以上的引线以在第一壳壁部和第二壳壁部之间的角部弯曲,然后穿过第一间隙内,然后穿过第二间隙内的方式围绕,从而一根以上的引线卡止于电气设备壳。在本发明的引线卡止构造中,在对一根以上的引线作用沿其长度方向压入的力时,第二间隙内的引线部分向第二壳壁部移动。而且,位于第二间隙和第一间隙之间的引线部分接触第二壳壁部。虽然该力将引线按压于第二壳壁部,但其不会成为将在第一间隙内通过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壳壁部夹持的引线部分从第一间隙部分压出的力。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引线卡止构造,即使对引线作用压入引线的方向的力,引线也不会浮起。也可以在第一壳壁部形成有朝向该第一壳壁部的外壁面和第二壳壁部的外壁面开口且所述一根以上的引线的一部分嵌入的槽部。而且,该情况下,优选为,第一卡止部 及第二卡止部整体上处在位于比包含第一壳壁部的外壁面的假想平面更靠第二壳壁部延伸的延伸方向的空间内,以在第二卡止部和假想平面之间形成引线可穿过的引线通过空间的方式确定形状。若采用这样的构造,则在以电气设备壳的第一壳壁部与设置面接触的状态设置电气设备的情况下,引线不会成为设置的障碍。特别是由于在第二卡止部和假想平面之间形成有引线通过的引线通过空间,因此,从引线卡止构造伸出的引线不会成为设置电气设备的障碍。如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也可以在第二壳壁部设置固定第一卡止部及第二卡止部的一端部的延长部。如果设置这样的延长部,则可以简单地设置第一卡止部及第二卡止部。另外,第一卡止部的另一端部和第二卡止部的另一端部也可以通过连结部连结。该情况下,在第二卡止部的中央部形成有一根引线以将一根引线的绝缘被覆被压缩变形的状态穿过的一个缝隙。这样,能够将穿过第一间隙的一根以上的引线通过缝隙插入第二间隙内。 在引线的长度较长的情况下,该缝隙也发挥作用。另外,缝隙形成为若不使一根引线的绝缘被覆形成为压缩变形的状态就无法通过的尺寸,因此只要不是有意穿过缝隙拉出进入第二间隙内的一根以上的引线,其就不会从第二间隙伸出。因此,在这样的构造中,引线的卡止变得容易,能够实现引线的防脱。另外,如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也可以在第二壳壁部设置分别固定第一卡止部及第二卡止部的一端部的延长部,第一卡止部及第二卡止部的另一端部分别构成自由端部。该情况下,以一根以上的引线穿过第一间隙后不从第一间隙脱离的方式,从第一及第二卡止部的自由端部间将一根以上的引线插入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之间的第二间隙内。 该结构构造变得简单。另外,如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也可以在将第一卡止部的另一端部和第二卡止部的另一端部通过连结部连结的情况下,在第二壳壁部设置延长部,延长部固定第一卡止部的一端部且在与第二卡止部的一端部之间形成一根以上的引线通过的第三间隙。该情况下,一根以上的引线穿过第一间隙后,穿过第三间隙,插入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之间的第二间隙内。第三间隙形成于延长部和第二卡止部的端部之间,因此,在卡止作业中,进入第一间隙的一根以上的引线不会从第一间隙脱离。在第二及第三实施方式中任一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二卡止部一体设有朝向假想平面延伸的突起,以阻止通过第二间隙并沿假想平面延伸的一根以上的引线从第二卡止部上脱离。本发明也可以理解为具备引线卡止构造的电气设备。本发明的电气设备的电气设备壳具有具有以与设置面接触的状态配置的外壁面的第一壳壁部、与第一壳壁部连续且在与第一壳壁部延伸的方向交差的交差方向延伸的第二壳壁部、与第二壳壁部连续且与第一壳壁部对向的第三壳壁部。而且,在电气设备壳内收纳电气设备装置。在电气设备为送风机的情况下,电气设备装置为电动机和叶轮。在电气设备装置上连接有伸出于第一壳壁部的外侧的一根以上的引线。而且,在电气设备壳的第一壳壁部形成有朝向其外壁面和第二壳壁部的外壁面开口且一根以上的引线的一部分嵌入的槽部。电气设备具备在第二壳壁部卡止从槽部伸出的一根以上引线的引线卡止构造。引线卡止构造的结构与前述的结构相同。另外,电气设备也可以为在电气设备壳的第三壳壁部形成有吸入口,在第二壳壁部上形成有喷出口的离心送风机。在该离心送风机中,第二壳壁部由与喷出口连续且隔 开规定的间隔对向的第一及第二直线状壁部和与该第一及第二直线状壁部连续的圆弧状壁部构成。而且,在与第一及第二直线状壁部中长度较长的直线状壁部相邻的圆弧状壁部的第一部分上一体设有具备用于将电气设备壳固定于设置面的安装螺丝穿过的一个以上的螺丝孔的安装部。而且,将第一及第二卡止部一体设于安装部。在离心送风机中,若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即使设置引线卡止构造,也能够使离心送风机的整体形状紧凑。


图1是将本发明适用于离心送风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例的背面侧立体图;图2是从图1的实施方式除去了引线的离心送风机的背面侧立体图;图3是从图1的实施方式除去了引线的离心送风机的正面侧立体图;图4是从图1的实施方式除去了引线的离心送风机的侧面图;图5㈧ ⑶是表示将引线卡止构造放大并从多个方向观察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图6(A)及(B)是使引线卡止于引线卡止构造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为了说明引线卡止构造的作用而使用的图;图8(A) (C)是表示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引线卡止构造放大并从多个方向观察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图9(A)及(B)是使引线卡止于图8的引线卡止构造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图10(A) (C)是表示将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引线卡止构造放大并从多个方向观察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图Il(A)及(B)是使引线卡止于图10的引线卡止构造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符号说明1离心送风机2 按序3风扇壳体6旋转轴7 引线9壳壁部9A外壁面9磁极片列10 槽部
11壳壁部IlA外壁面12A直线状 壁部12C圆弧状壁部13壳壁部14A安装部19安装螺丝贯通孔21引线卡止构造23 第一"^止部23A 端面25第二卡止部25A 端面27第一间隙29第二间隙31连结部33 缝隙35引线通过空间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

具备本发明的引线卡止构造的本发明的电气设备的实施方式。图1 表示将本发明适用于离心送风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例的背面侧立体图,图2 图 4表示从图1的实施方式除去了引线的离心送风机的背面侧立体图、正面侧立体图及侧面图。图5(A) (D)为表示将引线卡止构造放大并从多个方向观察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图 6(A)及(B)为使引线7卡止于引线卡止构造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为了说明引线卡止构造的作用而使用的图。如这些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离心送风机1包括作为电气设备壳的风扇壳体3、固定于在风扇壳体3的内部所配置的未图示的电动机的旋转轴6并旋转的叶轮5 (图3及图4)。风扇壳体3成形为由绝缘树脂一分为二,并具备第一壳壁部9,其有绝缘被覆的四根引线7伸出;第二壳壁部11,其与第一壳壁部9连续且在与第一壳壁部9延伸的方向交差的(在该例中为正交)的交差方向(在该例中为正交方向)上延伸;第三壁部13,其与第一壳壁部9对向。在第三壳壁部13上形成有吸入口 15,在第二壳壁部11上形成有喷出口 17。叶轮5具备多个叶片,该叶片如下设计,电动机的旋转轴6旋转时,将从吸入口 15吸入的空气在与旋转轴6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上弯曲并从喷出口 17喷出。在该离心送风机1中,第二壳壁部11由与喷出口 17连续且隔开规定的间隔对向的第一及第二直线状壁部12A及12B和与该第一及第二直线状壁部12A及12B连续的圆弧状壁部12C组成。而且,在与第一及第二直线状壁部12A及12B中长度较长的第一直线状壁部12A的直线状壁部相邻的圆弧状壁部12C的第一部分上一体设有相当于延长部的第一安装部14A,上述延长部具备用于将风扇壳体3固定于设置面的安装螺丝通过的两个安装螺丝贯通孔13。另外,在圆弧状壁部12C,在周向上远离第一安装部14A规定的距离的位置上一体具备第二 第四安装部14B 14D。在第二 第四的安装部14B 14D上也分别形成有安装螺丝贯通孔19。在第一壳壁部9上形成有朝向第一壳壁部9的外壁面9A和第二壳壁部11的外壁面IlA开口且四根引线7的一部分嵌入的槽部10。而且,以与槽部10对向的方式将引线卡止构造21与第一安装部14A—体设置。以下使用图5(A) (D)说明引线卡止构造21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引线卡止构造21由一端一体设于第一安装部14A的第一卡止部23和第二卡止部25构成,上述第一安装部14A—体设于第二壳壁部11。第一卡止部23及第二卡止部25整体处在位于比包含第一壳壁部9的外壁面9A的假想平面S (参照图7)更靠第二壳壁部11延伸的延伸方向的空间内。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卡止部23及第二卡止部25具有沿第二壳壁部11在周向上延伸的细长板状。第一卡止部23在与第二壳壁部11之间形成四根引线7穿过的第一间隙27,且与第二壳壁部11协作夹持四根引线7。第二卡止部25在与第一卡止部23之间形成四根引线 7穿过的第二间隙29。第一卡止部23的另一端部和第二卡止部的另一端部通过连结部31 连结。而且,在第二卡止部25的中央部形成以一根引线7被覆压缩变形的状态使一根引线 7穿过的一个缝隙33。缝隙33可以将穿过第一间隙27后的四根引线7通过缝隙33插入第二间隙29内。因此,在引线7的长度较长的情况下,该缝隙33发挥效果。另外,缝隙33 是一根引线7的绝缘被覆不被压缩变形的状态就不能通过的尺寸,因此只要不是有意通过缝隙33拉出进入第二间隙29内的四根引线,其就不会从第二间隙29伸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在第二卡止部25与包含第一壳壁部9的外壁面9A的假想平面S之间,以形成引线可穿过的引线通过空间35的方式决定形状。即,以第二卡止部25的底面侧的端面25A比第一卡止部23的底面侧的端面23A更远离假想平面S 的方式决定第二卡止部25的形状。若采用这样的构造,则在以使风扇壳体3的第一壳壁部 9与设置面(设置离心送风机1的场所的设置面)接触的状态设置离心送风机1的情况下, 引线7不会成为设置的障碍。特别是若在第二卡止部25和假想平面S之间形成引线穿过的引线通过空间35,则能够可靠地防止从引线卡止构造21伸出的引线7成为离心送风机1 设置的障碍。

使用图7及图6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引线卡止构造21中,按照四根引线7 在第一壳壁部9和第二壳壁部11之间的角部弯曲,然后穿过第一间隙27内,然后从设于第二卡止部25的缝隙33将四根引线7依次插入第二间隙29内的方式围绕引线7,将四根引线7卡止于风扇壳体3。在该引线卡止构造21中,若对四根引线施加沿其长度方向按压的力(图7中符号F所示的方向的力),则第二间隙29内的引线7部分地向第二壳壁部11移动。而且,位于第二间隙29和第一间隙27之间的引线的一部分接触第二壳壁部11。虽然该力将引线7按压于第二壳壁部11,但不会成为将在第一间隙27内通过第一卡止部23和第二壳壁部11夹持的引线7部分从第一间隙27压出的力。因此,根据该引线卡止构造21, 即使对引线7作用压入引线7的方向的力,引线7也不会露出。图8表示本发明的引线卡止构造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大立体图,图9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使引线卡止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在这些图中,对于与图1 图7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部分一样的部分,在附加于图1 图7的符号的数上附加有100数的符号。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壳壁部111上设有构成固定第一卡止部123及第二卡止部125 的一端的延长部的第一安装部114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止部123及第二卡止部125的另一端部分别构成自由端部。因此,第一间隙127和第二间隙129均朝向第二壳壁部111 延伸的延伸方向和离开第一安装部114A的方向开口。而且,在第一卡止部123的另一端部一体设有朝向第二壳壁部111延伸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突起124。另外,在第二卡止部125的另一端部一体设有朝向与第二壳壁部111延伸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突起126。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引线7穿过第一间隙127后,使引线7不从第一间隙127脱离的方式从第一及第二卡止部123及125的自由端部间将引线7插入第一卡止部123和第二卡止部 125之间的第二间隙129内。如图9所示,引线7通过突起124及126卡止,防止从第一及第二间隙127及129脱离。
图10表示本发明的引线卡止构造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放大立体图,图11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使引线卡止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在这些图中,对于与图1 图7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部分相同的部分,在附加于图1 图7的符号的数上附加有200数的符号。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壳壁部211上设有构成固定第一卡止部223的一端的延长部的第一安装部214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止部223的另一端部和第二卡止部125的另一端部通过连结部231连结。第二卡止部125的一端成为自由端部,在第二卡止部125 的一端和第二壳壁部211之间形成有引线7穿过的第三间隙137。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卡止部125具有三角形形状,在另一端侧一体设有突起226向与第二壳壁部211的延伸方向的相反方向突出的突起126。在该实施例中,将引线7穿过第一间隙227后,穿过第三间隙237将一根以上的引线插入第一卡止部223和第二卡止部225 之间的第二间隙229内。第三间隙237形成于第一安装部214A和第二卡止部115的端部之间,因此,在卡止作业中,进入第一间隙227的引线7不会从第一间隙227脱离。上述实施方式可将本发明适用于离心送风机,但本发明的引线卡止构造当然也适用于离心送风机以外的其它电气设备,即具备具有引线沿着延伸的第一壳壁部和向从该第一壳壁部交差的交差方向延伸的第二壳壁部的电气设备壳的电气设备。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根据本发明,若对一根以上的引线作用沿其长度方向压入的力,则第二间隙内的引线的一部分向第二壳壁部移动,位于第二间隙和第一间隙之间的引线的一部分接触第二壳壁部。而且,虽然该力将引线压向第二壳壁部上,但不会成为将在第一间隙内通过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壳壁部夹持的引线部分从第一间隙部分压出的力。因此,根据本发明,得到即使对引线施加压入引线的方向的力,引线也不会浮起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引线卡止构造,其在具备第一壳壁部和第二壳壁部的电气设备壳的所述第二壳壁部上卡止一根以上的引线,其中,所述第一壳壁部有绝缘被覆的所述一根以上的引线伸出,所述第二壳壁部与所述第一壳壁部连续且在与所述第一壳壁部延伸的方向交差的交差方向上延伸,所述引线卡止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卡止部,其固定于所述电气设备壳上,在与所述第二壳壁部之间形成所述一根以上的引线穿过的第一间隙,且与所述第二壳壁部协作而夹持所述一根以上的引线;第二卡止部,其固定于所述电气设备壳或所述第一卡止部上,在与所述第一卡止部之间形成所述一根以上的引线穿过的第二间隙,所述一根以上的引线以在所述第一壳壁部和所述第二壳壁部之间的角部弯曲,然后穿过所述第一间隙内,接着穿过所述第二间隙内的方式围绕,从而所述一根以上的引线卡止于所述电气设备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卡止构造,其中,在所述第一壳壁部上形成有朝向该第一壳壁部的外壁面和所述第二壳壁部的外壁面开口且所述一根以上的引线的一部分嵌入的槽部,所述第一卡止部及所述第二卡止部整体上处在位于比包含所述第一壳壁部的所述外壁面的假想平面更靠所述第二壳壁部延伸的延伸方向上的空间内,并以在所述第二卡止部和所述假想平面之间形成所述引线能够穿过的引线通过空间的方式来确定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卡止构造,其中,在所述第二壳壁部上设有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卡止部及第二卡止部的一端部的延长部, 所述第一卡止部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卡止部的另一端部通过连结部连结, 在所述第二卡止部的中央部形成有一个缝隙,所述一根引线以一根所述引线的所述绝缘被覆被压缩变形的状态穿过该缝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卡止构造,其中,在所述第二壳壁部设有固定所述第一卡止部及第二卡止部的一端部的延长部, 所述第一卡止部及第二卡止部的另一端部分别构成自由端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卡止构造,其中,在所述第二壳壁部上设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固定所述第一卡止部的一端部且在与所述第二卡止部的一端部之间形成所述一根以上的引线通过的第三间隙,所述第一卡止部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卡止部的另一端部通过连结部连结。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引线卡止构造,其中,在所述第二卡止部上一体设有朝向所述假想平面延伸的突起,以阻止通过所述第二间隙并沿所述假想平面延伸的所述一根以上的引线从所述第二卡止部上脱离。
7.一种电气设备,其具备电气设备壳,具有具有以与设置面接触的状态配置的外壁面的第一壳壁部、与所述第一壳壁部连续且在与所述第一壳壁部延伸的方向交差的交差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壳壁部、与所述第二壳壁部连续且与所述第一壳壁部对向的第三壳壁部; 电气设备装置,其配置于所述电气设备壳内;一根以上的引线,其连接于所述电气设备装置并向所述第一壳壁部的外侧伸出;槽部,其朝向所述第一壳壁部的外壁面和所述第二壳壁部的外壁面开口,且嵌入有所述一根以上的引线的一部分;引线卡止构造,其设于所述第二壳壁部上,卡止从所述槽部伸出的所述一根以上的引线,所述电气设备的特征在于, 所述引线卡止构造具备第一卡止部,其固定于所述第二壳壁部,在与所述第二壳壁部之间形成所述引线穿过的第一间隙,且与所述第二壳壁部协作而夹持所述一根以上的引线;第二卡止部,其固定于所述第二壳壁部或所述第一卡止部,在与所述第一卡止部之间形成所述一根以上的引线穿过的第二间隙,并且所述引线卡止构造具有如下构造所述一根以上的引线以在所述第一壳壁部和所述第二壳壁部之间的角部弯曲,然后穿过所述第一间隙内,接着穿过所述第二间隙内的方式围绕,从而使所述一根以上的引线卡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卡止部及所述第二卡止部以如下方式确定形状以所述第一壳壁部的所述外壁面与所述设置面接触的状态安装所述电气设备时所述第一卡止部及所述第二卡止部不构成障碍,且在所述第二卡止部和所述设置面之间形成所述引线能够穿过的引线通过空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设备,其中,所述电气设备为在所述电气设备壳的所述第三壳壁部形成有吸入口且在所述第二壳壁部形成有喷出口的离心送风机,所述第二壳壁部由与所述喷出口连续且隔开规定的间隔对向的第一及第二直线状壁部和与该第一及第二直线状壁部连续的圆弧状壁部构成,在与所述第一及第二直线状壁部中长度较长的所述直线状壁部相邻的所述圆弧状壁部的第一部分上一体设有安装部,且该安装部具备用于将所述电气设备壳固定于所述设置面的安装螺丝穿过的一个以上的螺丝孔,所述第一及第二卡止部一体设于所述安装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线卡止构造及电气设备,即使对引线作用压入引线的方向的力,引线也不会浮起。引线卡止构造(21)由一端一体设于第一安装部(14A)的第一卡止部(23)和第二卡止部(25)构成,所述第一安装部(14A)一体设于第二壳壁部(11)。第一卡止部(23)在与第二壳壁部(11)之间形成四根引线(7)穿过的第一间隙(27)且与第二壳壁部(11)协作夹持四根引线(7)。第二卡止部(25)在与第一卡止部(23)之间形成四根引线(7)穿过的第二间隙(29)。第一卡止部(23)的另一端部和第二卡止部的另一端部通过连结部(31)连结。在第二卡止部(25)的中央部以将一根引线(7)的绝缘被覆压缩变形的状态形成有一根引线(7)穿过的一个缝隙(33)。
文档编号F04D17/08GK102444620SQ20111030219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7日
发明者严润杰, 御供重一, 栗林宏光, 渡边二朗 申请人: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