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一体式全封闭型制冷旋涡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式全封闭型制冷旋涡泵,具体地说是涉及于冬季工况下制冷系统动力设备或在生产制冷剂的工厂传输制冷剂提供动力。
背景技术:
在制冷系统中,一般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及蒸发器组成的制冷循环,而压缩机能耗量占到整个制冷系统耗能量的60%以上,对于一些特殊领域,如通讯运行商服务器由于24小时运行,服务器产生大量热量,温度过高会导致服务器损坏,虽然在冬季,机房热负荷不大,但也需要制冷使服务器保持在正常温度之内,这种工况下开启压缩机就显得非常的耗能,所以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动力设备来代替压缩机在冬季且热负荷不大的工况下使用。在制冷剂生产单位输送制冷剂时,泵体间有很严重的泄漏问题,造成环境污染,其次是输送纯净制冷剂时轴承在无油状态下寿命问题。现有技术中,制冷系统或制冷剂工厂中的泵分为两种泵,一种是由泵体,连轴器和电机三种相对独立部件组成的泵,这种泵的主要缺点是泵体的轴封处容易泄漏,从而造成环境的污染;另一种是磁力屏蔽泵,屏蔽泵的结构是将电机的定、转子部分各用一个特殊金属材料制成的套子,将他们各自密封,从而防止输送介质的泄漏,但是此类泵制造工艺复杂,价格高,时间长也会导致部分泄漏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新颖、无泄漏且能给逆卡诺循环和输送制冷剂提供动力的一种一体式全封闭型制冷旋涡泵。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主要包括壳体和壳体内的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叶轮和轴,在壳体上有吸液口连接吸液腔和排液口连接排液腔,壳体内的电机转子和叶轮分别设置在轴上为一整体,且同步运作,壳体为一体化全封闭设计,在叶轮和电机转子之间设置有轴承,在叶轮侧设置有轴承,轴承和轴承分别设置在轴上,叶轮、电机转子和轴为同心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I、由于本旋涡泵将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叶轮和轴完全密封在一个整体容器中,从而解决了泵体之间轴封处的泄漏问题。2、由于整个密封型壳体充满了制冷剂,给设置在壳体内的运动部件起到润滑作用,解决了为了起到润滑作用添加的冷冻油或其他润滑油部分进入到系统循环中,影响系统效果。3、低温制冷剂液体直接流经电机部,大幅度降低电机工作所产生的热量,从而保证了电机的可靠性并提高使用寿命。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图I为一种一体式全封闭型制冷旋涡泵轴向剖视示意图图2为一种一体式全封闭型制冷旋涡泵制冷液体流向图I-排液口 2-电机定子3-电机转子4-壳体5-机架6_轴7_叶轮8_轴承座9-轴承10-吸液口 11-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方案加以说 明。从图I可以看出,本方案的一种一体式全封闭型制冷旋涡泵,主要包括壳体(4)和壳体⑷内的电机定子⑵、电机转子(3)、叶轮(7)和轴(6),在壳体(4)上有吸液口(10)连接吸液腔和排液口(I)连接排液腔,壳体(4)内的电机转子(3)和叶轮(7)分别设置在轴(6)上为一整体,且同步运作,壳体(4)为一体化全封闭设计,机架(5)通过过盈配合设置在壳体(4)内表面,电机定子(2)、轴承(11)和轴承座(8)设置在机架(5)上,轴承(11)设置在电机转子⑶和叶轮(7)之间,轴承(9)设置在轴承座⑶内部,轴承(9)连接在轴
(6)一端。从图2可以看出,本方案的一种一体式全封闭型制冷旋涡泵,制冷液体流经电机定子⑵和电机转子⑶之间的间隙与电机定子⑵和机架(5)之间的间隙,使电机起到降温冷却作用,由于轴承(9)和轴承(11)与轴(6)有间隙,少部分制冷液体流过轴承(9)表面由高压腔进入低压腔,再流入到轴承(11)处,起到润滑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一体式全封闭型制冷旋润泵,主要包括壳体(4)和壳体(4)内的电机定子(2)、电机转子⑶、叶轮(7)和轴(6),在壳体(4)上有吸液口(10)连接吸液腔和排液口⑴连接排液腔,其特征在于,壳体内的电机转子(2)和叶轮(7)分别设置在轴(6)上为一整体,且同步运作,壳体为一体化全封闭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全封闭型制冷旋涡泵,其特征是在电机转子(3)和叶轮(7)之间设置有轴承(11),在叶轮(7)侧设置有轴承(9),轴承(9)和轴承(11)分别设置在轴(6)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封闭一体式制冷齿轮泵。该方案主要包括壳体和壳体内的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叶轮和轴,在壳体上有吸液口连接吸液腔和排液口连接排液腔,壳体内电机转子和叶轮分别设置在轴上,且同步运作,壳体内所有轴承无需添加油类进行润滑,即液体制冷剂亦可起到润滑作用,防止了润滑油进入到制冷系统中影响制冷效果,该泵无泄漏,重量轻,无轴封,永久解决制冷泵的泄漏问题,保护了环境,该泵也可用于制冷系统动力设备或冷媒工厂输送制冷剂,经检测,使用于冬季工况下,节能效果达80%以上。
文档编号F04D13/06GK202612122SQ20112054581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
发明者吴昌龙 申请人:吴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