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潜水泵的下吸入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5984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潜水泵的下吸入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泵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潜水泵的下吸入体。
背景技术
潜水泵的下吸入体是潜水泵的吸水部件,传统的下吸入体的结构如图1、2所述,下吸入体包括基体3,基体3的一侧是与潜水泵的输水部分相连的第一法兰部31,另一侧是与潜水泵的泵机联接体相连的第二法兰部32,所述第一法兰部31和第二法兰部32通过拉杆柱9连接为一个整体,拉杆柱9中设置为10根,且每一根拉杆柱9中均设置有拉杆孔。由于拉杆柱9的设置,因此使得传统潜水泵的拉杆长度较长,而且由于拉杆柱9的存在,使得紧固拉杆时无法使用液压扳手,并使得拆卸泵机联接体时需要首先拆掉整个拉杆,从而造成安装维修难度大,操作不方便,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潜水泵的下吸入体,本下吸入体的结构不但大大缩短了拉杆的长度,节约了成本,而且使得水泵的装配和拆卸非常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潜水泵的下吸入体,包括下吸入体基体,基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潜水泵的输水部分相连的第一法兰部,基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法兰部,所述第一法兰部与第二法兰部彼此分隔,且第一法兰部与第二法兰部之间设置有连接彼此的片状拉筋,拉筋至少设置两个,且所述拉筋自基体外侧向基体内侧延伸。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得以进一步实现优选的,所述拉筋的横截面呈便于引导水流进入基体的扁圆状。进一步的,所述拉筋的横截面面积自基体外侧向基体内侧逐渐减小。优选的,所述拉筋沿基体的环向均匀地设置为4 6个。所述第一法兰部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拉筋之间均设置有贯穿第一法兰部本体的拉杆孔,所述第二法兰部上设置有贯穿第二法兰部本体的联接孔。所述拉杆孔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拉筋之间的设置数量均为两个。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I)、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法兰部与第二法兰部彼此分隔,因此在第一法兰部与第二法兰部之间不存在拉杆柱,从而大大缩短了拉杆的长度,节约了成本。2)、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法兰部与第二法兰部之间设置有连接彼此的片状拉筋,且所述拉筋自基体外侧向基体内侧延伸。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不但显著地改善了水流状况,而且各个片状拉筋之间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从而便于操作人员使用液压扳手拧紧拉杆螺母。因此本实用新型使得水泵的装配和拆卸非常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I是现有下吸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I 一拉杆 2—拉杆螺母 3—基体 4 一双头螺柱 5-泵机联接体 6-拉筋 7-联接孔 8-拉杆孔9-拉杆柱 31-第一法兰部 32-第二法兰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4、5所示,一种用于潜水泵的下吸入体,包括下吸入体基体3,基体3的一侧设置有与潜水泵的输水部分相连的第一法兰部31,基体3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泵机联接体5相连的第二法兰部32,所述第一法兰部31与第二法兰部32彼此分隔,且第一法兰部31与第二法兰部32之间设置有连接彼此的片状拉筋6,拉筋6至少设置两个,且所述拉筋6自基体3外侧向基体3内侧延伸。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拉筋6的横截面呈便于引导水流进入基体3的扁圆状。进一步的,所述拉筋6的横截面面积自基体3外侧向基体3内侧逐渐减小。优选的,所述拉筋6沿基体3的环向均匀地设置为4 6个。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法兰部31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拉筋6之间均设置有贯穿第一法兰部本体的拉杆孔8,所述第二法兰部32上设置有贯穿第二法兰部本体的联接孔7。优选的,所述拉杆孔8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拉筋6之间的设置数量均为两个。
以下结合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做进一步说明。下吸入体的基体3通过第一法兰部31与潜水泵的输水部分相连,拉杆I依次穿过潜水泵的输水部分以及第一法兰部31上的拉杆孔8而将潜水泵的输水部分和下吸入体连接为一体,拉杆I的位于下吸入体一侧的端部设置有拉杆螺母2。下吸入体的基体3通过第二法兰部32与潜水泵的泵机联接体5相连,且第二法兰部32与泵机联接体5通过双头螺柱4相连。所述第一法兰部31与第二法兰部32之间设置有便于引导水流进入基体3的拉筋6,本具体实施例中的拉筋6数量设置为六个,不但能够保证结构强度,而且相邻拉筋6之间具有足够大的操作空间,操作人员能够比较方便地使用液压扳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后,如果需要更换泵机联接体5,只需要拧开双头螺柱4即可,而不需要拆开整个拉杆1,从而使得水泵的装配和拆卸非常方便,也大大缩短了拉杆的长度,节约了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潜水泵的下吸入体,包括下吸入体基体(3),基体(3)的一侧设置有与潜水泵的输水部分相连的第一法兰部(31),基体(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法兰部(3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部(31)与第二法兰部(32)彼此分隔,且第一法兰部(31)与第二法兰部(32)之间设置有连接彼此的片状拉筋(6),拉筋(6)至少设置两个,且所述拉筋(6)自基体(3)外侧向基体(3)内侧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潜水泵的下吸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6)的横截面呈便于引导水流进入基体(3)的扁圆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潜水泵的下吸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6)的横截面面积自基体(3)外侧向基体(3)内侧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I 3所述的用于潜水泵的下吸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6)沿基体(3)的环向均匀地设置为4 6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潜水泵的下吸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部(31)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拉筋(6)之间均设置有贯穿第一法兰部本体的拉杆孔(8),所述第二法兰部(32)上设置有贯穿第二法兰部本体的联接孔(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潜水泵的下吸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孔(8)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拉筋(6)之间的设置数量均为两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泵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潜水泵的下吸入体。本下吸入体在下吸入体基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潜水泵的输水部分相连的第一法兰部,基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法兰部,第一法兰部与第二法兰部彼此分隔,且第一法兰部与第二法兰部之间设置有连接彼此的片状拉筋,拉筋至少设置两个,且所述拉筋自基体外侧向基体内侧延伸。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法兰部与第二法兰部彼此分隔,因此在第一法兰部与第二法兰部之间不存在拉杆柱,从而大大缩短了拉杆的长度,节约了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片状拉筋之间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从而便于操作人员使用液压扳手拧紧拉杆螺母。因此本实用新型使得水泵的装配和拆卸非常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F04D29/42GK202659579SQ20122030713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李莉, 刘国涛, 张解, 闫化龙, 张帅 申请人: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